邱群诗歌精选七首
作者:邱群
一段大地的路程
我一直走去 双腿
固守在自行车的圈内
那路上 墙和胸廊
是一个壮丽的村庄
这是大地的儿子和我
农民的后代的村庄
树泛着的飞舞
为着自己 吸引
野底默默的双眼
一行脚印高高低低
跳望中 我的视野
逐渐明朗 一段黑暗的路程
一段律动 一节音阶
一束白色的姜花
浓缩着过去 有时候
我没有注意他们
不知有多久了 我建筑
半圆的地面内
庄稼成熟了 一队兔群排着
使命 使我探窥我们的
乡村农舍和城市
那灰色的楼房 矮的
屋顶预示的一切变化 瓦房
太阳的光线入落我的酒
喝酒时的兴奋不能
及时从这里传播世界
弯弯曲曲到直直的新闻
返回古老的固体里
这个时候 我是自由的
乡镇 城市和都市
小车和牛站立着
一大片的时光带着我
象蛇一样去远行
在港口 我还没能与你告别
永恒之间的连接
却是那么伟大 我的母亲
远方的白杨
远方的白杨 对于我们
是远方的传说 远方的早晨
没有乐队演奏着的春天
对于我们远方是原始
把握历史的这个时辰
驮着渴望 掉在林中的空地
几片绚烂的叶子 长着悒郁
使世界有了缺憾
我们已经出生 我们的灵魂
站在时代的书架上
贫穷和内心的寂静 被雨伞
撑开 或者收起
从这里向远方眺望
墙上的油画 画着北方某一夜
退缩的影子 在海水下面
在灵魂永生的黑土地
晴朗的九月 湛蓝的天空
斜过夕阳的风铃
曾被飞鸟所唤醒
飞鸟的语言
小峦的语言
此起彼落 相邻一个世界
生命放养了一个音符
在为我们深情歌唱
远方与生命在相连接
隐藏的秘密 突然
从空中落下来 现在
一片宁静
我站立着不再往前走
夜的边缘通往郊外
流星
时间无法种植的土地
黑色的指针没有能够接近
歌唱者 并且重合 暖阳的步履
静的是岸 黄金的蛇不停地游动
视区已经很疲倦 天明之前
蓝色的布帘 仍是坚厚的墙壁
幽居在彼岸的黑暗中
是我 曾听见你嘴响起的声音
在沉船之后 怀疑
我们冷寂的脚触动你的孤傲
是我 很想要感知
你的幸福命运被注入空气和水
渐渐陷入最痛楚的角色
优美地下沉 是我
为我慧黠的眸光悲哀
旧的风景是我们已经翻过许多遍
设想我们已经将到了傍晚真挚友谊
重新回来 绕过一片海的地带
我怀念收割过的麦地
什么时候 你纯真的情愫
闪耀辉光 感受的是那样美好
在你和我之间竟没有下斜
疾掠夜空 还是
午夜星辰聚集
你的脸上 我们
渡出自己之后 时间之手
也是美丽绝伦
街景
这里曾是宽阔的洪荒
水的边缘 就象幅油画
许多持久的规定
有一条窄窄而长长的街
树冠脱断 饥渴的眸子
走出来与陌生熟悉的面孔相遇
让人打量 这辈子
脸经历末日 伤痕累累
就象块路标立在哪里
弯曲的是树 笔直的是树
旧世界 苍老的爱
垂挂着颓势的炼狱
我没有走 在水边没有走
流走的是时间 是我悲伤的倒影
此时此刻 还有瓶口
可让我精神的窗口打开
再看一次你的微笑
肯定是勉倦而冷漠
目光而且还是瘦弱呆滞
黑和白都是一片阴暗
落叶
彩色的印象
捏造了我的运气
我祖父死过的地方
如今也要让我尝试一次死亡
沉默是这块红色坟莹的回音
生命被女人涂写
在一个没有君王的村落
手里的书走出重重疑惑
扎进忧郁的眼睛
童年的村庄
月亮是一只黑色的羔羊
对岸 野麦花
是一片永恒的乡愁
在阳光穿透桔红色
跟去的花蕊看见我的孤独
田野那边的楼房
飘动着玻璃
我情感热烈的心
哦 光明和贫瘠的土地
装着丰收的乳房
遇见了我柑桔的村庄
湿漉漉的一声呼喊
青春突然喷溅出来
我的幸福提前进入晚年期
秋感
我没有说谎
说谎的是神话
神话是一面鼓 是变化
魔术弯曲的女人
被弄脏的深秋 拨出双手
将男人推出女人的家园
我们熟悉的岛
在甘蔗地 被经过这里的
城市工业之光污染
那里盈盈的笑声
是一片罂粟 代替嘴唇
虚设洁白的房间
如今我们对着落日
没有相遇 空间的朴素
是失传了的感情
服装泛白
将使水田的禾跟
突出破裂的文字
走不出泥土 东北的树
手不能相握 使我们错落
陷落于无法交谈的目光
多少年 我们爬上山
面临的选择 发现
一种游戏 千呼万唤
已经是无用的 表演的一切
告诉我 情人在云彩里
日落之后
缩命的落日 就这么
朝前走 自由是一种
幻想和楼群的倒塌
在我们生存的泥沼
倒塌的声音 无法理解
就象是没有呼吸的声音
这是我们 凝望的泥土
车轮的辗辙 并不留下痕迹
那么真实和充满火药味
男性的太阳丧失表情
干燥的嘴唇 没有水
过去和未来
是没有湿润 是缺乏水的感觉
是年轻人丧失表情丧失力量
在一瞬间 那个角落
是无法遥控 斜扣在头发上
都是那么沉重 都是那么幻想
触惊了死的绝望
贫穿我们的身内
梨耕碎晨冬
那些遗留的味道 将
命运回度到泥沼的雪天
哦 谁的移动 我
或许是一白马王子
或许是厌恶新生的魔鬼
那些人类友爱的鸟群
投下阴影 就这么朝前走
感触时 那夜却很特别
附:DeepSeek-R1评论
大地的游吟者:邱群诗歌中的乡土现代性辩证
在中国当代诗坛的边缘地带,邱群以他特有的"泥土嗓音"构建了一个既传统又现代的诗歌世界。这七首诗歌精选呈现出一条清晰的精神轨迹:一个从乡土出发的诗人,如何在现代化浪潮中保持对土地的记忆,同时完成对城市经验的诗意转化。邱群的诗句像他笔下"高高低低的脚印",在城乡二元对立的中国当代社会图景中,踏出了一条独特的抒情路径。
在《一段大地的路程》中,邱群以自行车轮为意象,勾勒出一个移动中的观察者形象。"固守在自行车的圈内"这一矛盾修辞,精准捕捉了当代中国农民后代的精神状态——身体已经进入现代性装置(自行车),心灵却依然固守乡土记忆。诗中"墙和胸廊/是一个壮丽的村庄"的奇特比喻,展现了诗人将外部景观内在化的能力。当"太阳的光线入落我的酒"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个体的饮酒场景,更是传统农耕文明与现代城市生活交融的象征性时刻。这种交融在诗末达到高潮:"乡镇城市和都市/小车和牛站立着",邱群以超现实主义的并置手法,呈现了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精神地貌。
远方的白杨》体现了邱群诗歌的另一个重要维度——对距离的审美转化。"远方的白杨"作为核心意象,既是具体乡土记忆的投射,又是精神彼岸的象征。诗歌从"远方的传说"起笔,经过"时代的书架"这一知识分子的隐喻,最终抵达"灵魂永生的黑土地",完成了一个从空间距离到精神家园的升华过程。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贫穷和内心的寂静被雨伞/撑开或者收起"这样极具现代诗学特征的句子,将物质匮乏转化为精神财富,体现了诗人将苦难审美化的能力。
邱群对时间性的处理在《流星》中展现得尤为精彩。"时间无法种植的土地"开篇就确立了全诗的时间悖论,而"黑色的指针"与"黄金的蛇"的意象对位,构建出一个多维的时间迷宫。"优美地下沉"这个形容流星同时也是形容诗歌本身的短语,暗示了诗人对消逝之物的美学救赎。当他说"旧的风景是我们已经翻过许多遍"时,揭示的正是现代人对重复性生活的诗意抵抗。
《街景》一诗堪称邱群城市书写的代表作。诗人将现代街景还原为"宽阔的洪荒",这种原始化处理暴露了城市文明背后的荒诞性。"弯曲的是树笔直的是树"这样刻意违反逻辑的句子,实际上揭示了城市生活中标准化的暴力。而"流走的是时间是我悲伤的倒影"则将本雅明所说的"历史的天使"转化为个人化的忧郁表达,体现了邱群将宏大历史私人化的诗歌策略。
在更具存在主义色彩的《落叶》中,邱群直面死亡主题。"我祖父死过的地方/如今也要让我尝试一次死亡"这样的诗句,将个人命运嵌入家族史的长河,体现了海德格尔所说的"向死而生"。"月亮是一只黑色的羔羊"这样惊人的比喻,既延续了中国诗歌的月亮意象传统,又赋予其基督教式的牺牲内涵,展现了诗人融合东西方诗学的能力。
《秋感》展示了邱群诗歌中少见的性别视角。"被弄脏的深秋拨出双手/将男人推出女人的家园"这样带有明显性别政治意味的诗句,与传统悲秋诗形成有趣对话。诗中"城市工业之光"对甘蔗地的污染,构成了现代化进程中精神家园沦陷的隐喻。而"服装泛白/将使水田的禾跟/突出破裂的文字"这样的句子,则揭示了物质消费主义对农耕文明的侵蚀。
《日落之后》作为这组诗的终章,呈现出一个循环的时间观。"自由是一种/幻想和楼群"这样未完成的句子恰恰暗示了现代人生存状态的未完成性。邱群在此展现了他诗歌的核心命题:在不可逆转的现代化进程中,如何保持乡土记忆的诗意完整性。
纵观这七首诗,邱群的诗歌语言呈现出一种"黏稠的透明性"——既扎根于具体的乡土经验,又能超越地域限制触及普遍人性。他的比喻系统常常在传统意象与现代修辞之间建立意外联系,如"太阳的光线入落我的酒"、"月亮是一只黑色的羔羊"等,这种语言策略创造了一种独特的诗歌张力场。
在城乡二元对立依然分明的当代中国,邱群的诗歌提供了一种有价值的文化立场:既不美化乡土为乌托邦,也不简单拥抱城市现代性,而是在诗歌语言的炼金术中,完成对两种经验的双重超越。他的诗行间流淌着大地的律动,同时也跳动着城市的脉搏,这种双重性使他的作品成为解读中国社会转型期精神状况的珍贵文本。
邱群的诗歌最终告诉我们:真正的诗人既是土地的守望者,又是时代的游吟者。在这个意义上,他的创作实践为当代中国诗歌如何既扎根本土又面向世界,提供了富有启发性的艺术样本。
【作者简介】:邱群,广东人,北京大学首届书法艺术研究班毕业。未名美术馆馆长。著有诗集《静静的生活》《追求宁静》《在薄情的世界里深情活着》,叙事书画评论集《燕园墨之路——书法班的那些师兄弟和师姐妹们》,曾被聘为王铎故里书画院名誉院长。获新诗百年“百位最具潜力诗人”称号。诗集《追求宁静》获首届 “新时代·鲁迅诗歌奖‘十大热点诗集奖’”;诗歌获过《诗刊》社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奖项和全国其他奖项。诗集入藏广东文学馆。有论文《书写创新书法精神的周慧珺》入选中书协“周慧珺从艺60周年”研讨会;《汕尾三大戏曲的公共文化服务和传承创新探讨》被广东省文化厅评为 “公共文化建设现场”——2016年广东省公共文化研讨会优秀论文;书法作品入选《守正创新——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校友书法作品邀请展》;《风华正茂——北京大学125周年校庆校友书法作品展》;《纪念欧阳中石先生逝世三周年“书学·师生缘”书法文化展》,并被收藏和全国其他奖项。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