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诗

云南的天(外二首)

郭松2025-05-04 22:27:41

云南的(外二首)

 

作者:郭松

 

云南的天,蓝得不像话

使劲看,也看不到尽头

都不像天了,倒像是海

 

别处的云是生的,云南的云是熟的

像天上有口锅,咕嘟咕嘟就开了

盖一揭,云就抢着翻滚出来

一垛垛,厚墩墩地堆在空中

一团团,软绵绵地飘在空中

 

山路上,娃娃们踢着石子走

不看云也不看天,他们天天看

刚出生一睁眼,就是蓝天白云

哪见过不蓝的天,不白的云

看腻了,看见也当没看见

 

阳光,明明净净地照着

晃得眼都睁不开,看什么都眯着

惺惺忪忪,一副不打紧的模样

鸟从蓝天下飞过,翅膀就蓝了

牛在山坡上吃草,尾巴就蓝了

 

蓝天白云下,什么都不想

只想,嚼几根青草茎

仿佛要和天,一直待下来

有一搭没一搭地聊下去

 

蚂蚁

 

低头,注视一只咬住食物

死活不松口的蚂蚁,一路上

与别的蚂蚁打招呼的高兴劲

一群蚂蚁挤在一根骨头上

踩着彼此身体只想啃一点肉

 

一队蚂蚁抬着一只死了的甲壳虫

奋力前行,要将甲壳虫运回巢穴享用

甲壳虫的周围满是蚂蚁,每只蚂蚁

都用嘴咬住甲壳虫,用后面的两只脚

半立着侧行,似乎在喊着雄壮的“号子”

 

仰头,凝视两队蚂蚁在树干上

疾速行进,一路向上,一路向下

向上的一路,身无一物,轻装前行

要爬向树枝采摘叶子,向下的一路

每只蚂蚁嘴上都衔着一片叶子

要将这些叶子运回巢穴储存起来

 

蚂蚁头上的两只触角,有听觉功能

也有嗅觉功能,还有平衡功能

凭借一对触角,传递信息、寻找美食

平稳行走;两只蚂蚁见面,用触角触碰

像是告知,快跟我走,前面有美味

或者,赶快跑,前方有危险

 

小小的蚂蚁却有六只脚,前面两只脚

除了行走,还要梳理头上的一对触角

六只脚的蚂蚁,行走起来像大卡车

在路上疾驰,大卡车只能在公路上驰行

蚂蚁却可以在任何地方疾行

 

平均体重仅有五六十毫克的蚂蚁

竟然可以举起比自己重几百倍的东西

可以拖动比自己重上千倍的物体

一只大象只能举起三四百公斤的东西

拖动一两吨的物体,若蚂蚁有大象那么大

便可轻易举起一栋楼,拖动一座山

 

蚂蚁缘槐并非自大,若蚂蚁与人一样大

蚂蚁的房子和小区,一定比人的大很多

蚍蜉撼树并非不自量力,若蚂蚁与人一样大

一只蚂蚁一口气,可以推倒几百棵大树

 

时钟

 

挂在墙上的时钟,老是掌管着时间

像一张发号施令的嘴,说什么都得听着

有时候,觉得它像一个拿着烟袋

磕脑门的老头,真想把它掀翻在地

瞅着那时钟,觉得它与世相相像

瘦长的秒针,像是群众

不知疲倦,一刻不地奔走忙碌

转了那么多圈,也仅是几分钟而已

而肥胖的时针,像是领导

不慌不忙,四平不稳的样子

但臂膀一挥,可能就是大半个钟头

 IMG_20240719_172141.jpg

作者简介:郭松,四川古蔺人,川大本科生,贵大研究生,从军23年,从检16年,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在《散文选刊》《散文百家》《边疆文学》《检察日报》《云南日报》《春城晚报》等发文120余篇,在《诗词报》《诗词月刊》《中国诗》发诗100余首,获中国散文年会“十佳散文奖”,4篇散文被选为初高中语文试题。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