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安诗稿
井秋峰2018-10-19 11:55:21
文安诗稿
作者:井秋峰
一
历史长河中
西汉是文安的源头
“崇尚文礼
治国安邦”
美好的希冀
化一叶扁舟
几千年风雨
是雕琢美玉的道道工序
七十多万个日与夜
是雕琢美玉的七十多万个砣具
华北大地上
枫叶形的文安
是枫叶形宝玉
二
“九河下稍”
九条河给文安九条命
“涝了文安洼
十年不回家”
文安洼
就是文安
文安
就是文安洼
白洋淀被称为西淀
文安洼被称为东淀
它们是两只眼睛
是两面镜子
历史上
文安多次被淹
又一次次站起
古洼
是文安人的母亲
三
大部分古城墙
隐没在历史浓雾里
“文安”
东关老城门上
的两个字
刻入城砖
城墙是龙
它是龙首
抚摸着斑驳的青砖
触碰到过去
注视着城门
有先人走远
一场场雨雪
一遍遍清洗它的尘埃
一年年时光
一刀刀雕刻它的容颜
日出东方
文安城醒来
太阳西坠
文安城睡去
与东关城门一样
文安古城墙
曾是文安身体的一部分
四
大清河贯穿文安东西
文安要是一片叶子
它就是叶脉
站在岸边
先人
或从此弃岸登舟
或弃舟登岸
大清河这条绳子
一端是外面
一端是家
千里堤上
曾垂柳如烟
几何时
堤岸垃圾成山
像人一样
大清河也会苍老
五
“胜水荷香”
“文潭灏影”
“汉桧凌霄”
“唐碑吐雾”
“九川雪浪”
“万柳金堤”
“苏公胜迹”
“孟母高台”
文安古八景
或消失
或新生
日月是信差
阅读旧迹
就是阅读先人给我们的家书
六
“刘六刘七起义”
这由文安点燃的火把
曾走遍小半个中国
这从文安出发的船只
曾千里远航
火把照出光亮
船只运载希望
它虽沉寂于历史
却是文安人
在五百年前
为中国这座大房子
擦洗了一次天窗
七
去水景公园晨练
要经过
八卦掌创始人董海川
雕像
我跑步
八卦掌创始人
演示八卦掌
我们之间去掉二百年
我便与董海川
站在一片阳光里
春风吹动我的衣襟
也吹动他的衣襟
八
在文安许多典籍中
都有王之涣
和苏洵
他们是两个标杆
让我无法超越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为了写得更好
我读了他们没有读过的
大量现代诗文
算是站得高了
仍是无法与他们比肩
文安
是他们任职地
一想到我脚下的土地
也曾有过他们足迹
便激动不已
仿佛我们能
举杯邀明月
三人共一醉
九
遛弯
到政通道广场
原来成千上百
跳广场舞的人们
撤出了广场
分成几支
四散在它周围
热火朝天的锣鼓
也随之消失
照如白昼的灯光
依旧
夜幕下的文安
少了几许躁动
多了一些温馨
与从容
十
六大市场
是六根柱子
新兴的高新园区
是一层层楼板
文安
正在成为
华北平原上的高标
听着文安故事
行走在越来越蓝的
天空下
人走
白云跟着走
树跟着走
十一
世纪大道
和迎宾大道
是文安的两只胳膊
伸出去
与远方来的人握手
把回家的游子揽进怀中
千手观音
有无穷法力
文安
还将会有更多的手
与外面相握
或者相拥
十二
用汗水浇灌明天
文安的明天
也是我的明天
我爱文安
就是爱文安的荀家务
老了
就回荀家务
守着健在的亲人
和已逝的亲人
在傍晚
从家中走到田野里
站立久了
由一个人变成一棵树
在树的两边
一边是家园
一边是祖坟
2018.5.5
诗人简介 :
井秋峰,男,1967年8月出生,河北省文安县人。曾读于唐山工程技术学院土建系。廊坊市作家协会副秘书长。2008年独资设立每年一届的“井秋峰短诗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