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是一个美丽的地方。这里不仅山水风光旖旎,名胜古迹众多,境内群峰耸立,溪河密布,绿树绵延,山清水秀,而且民族风情浓郁,服饰古朴典雅,文化丰富多彩,宛如世外桃源,如入仙境。雷公山、月亮山、清水江、舞阳河、杉木河、西江千户苗寨、肇兴侗寨、岜沙、隆里古城、增冲鼓楼、地坪风雨桥……都是值得一游的地方。勤劳勇敢朴实的各族人民,不仅用自己的智慧和劳动开发了这块“金不换的宝地”,而且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和生活习俗。素有“歌的故乡,舞的海洋”美称的黔东南,曾被联合国世界乡土文化组织确定为全球“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十大圣地之一。因州府设在凯里市,所以习惯上人们也把黔东南地区省称为凯里地区或凯里。
凯里最美是苗侗风情,体验苗侗风韵不能不品尝苗家酸汤鱼。
当地盛传这样一句话:“到凯里不吃酸汤鱼,不看鼓楼、风雨桥,就不算到过凯里。”在凯里,流传至今的各种风味美食品种繁多。诸如:苗家酸汤鱼、酸汤猪脚、侗家腌鱼、腌肉等,林林总总,不胜枚举。然而最出名、最具代表性的和影响力的菜肴还是美味新鲜的酸汤鱼。什么是酸汤鱼?顾名思义,就是选用鲜鱼为主料,配以特色酸汤煨制而成的一种菜肴。其酸香、开胃、爽口,深得苗家人的喜爱,是凯里地区苗家人日常喜爱的一种饶有风味的佳肴,也是苗家人逢年过节、招亲待友必备的团圆菜之一。随便走进凯里各地打听是否有酸汤鱼,人们都会笑盈盈地说:“有哩!这里一年四季都有酸汤鱼。”可见,在我的故乡人们对酸汤鱼的喜爱。我也是在故乡亲人们世代相传的口味熏陶和遗传下,深深爱上了这种可口的特色美食。
凯里可谓是“吃酸”的故乡。在这里,生活百味,酸甜苦辣,酸当家。无论是日常生活的家宴、宴会,还是红白喜事中,酸食无处不有。男女老少,都有“嗜酸”的爱好。难怪当地民间有句民谚说:“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蹿蹿。”
其实,凯里酸食习俗的形成,实非偶然,它是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物产资料以及人的生理需要等多种因素综合的产物。常言说“除油盐无贵味”,历史上,凯里地区严重缺盐,只得用酸与辣来调味,加之凯里地区气候潮湿,多烟瘴,流行腹泻、痢疾等疾病,嗜酸不但可以提高食欲,还可以帮助消化和止泻。因此,每家每户都少不了几个酸坛子:酸水坛、醋水坛、腌菜坛、腌鱼坛、腌肉坛,还流传着“三月腌菜,八月腌鱼,正月腌肉”和“坛不下,菜不烂”等关于酸食的腌制季节和保存方法的俗语。正是由于历史和地理环境的原因,黔东南苗、侗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生活实践中,创造了自己不同于其他地区、其他民族吃酸的独有风格和制作工艺,形成了具有鲜明个性的“酸食文化”。
说到酸汤鱼,不能不提到酸汤。因为用以烹制酸汤鱼的酸汤,是整道菜的重中之重。贵州各民族都擅长制酸汤,亦喜食酸汤,但在贵州众多酸汤中,以苗家酸汤最为著名,其与众不同的地方是酸香丰富,是一种既可做菜又可调味的食品。苗家酸汤有生津止渴、开胃健脾、提神养颜、苗条瘦身、久食不腻、消暑等特殊功效,故而许多老年人都称苗家酸汤为“长寿汤”。
那么,酸汤是怎么来的呢?传说苗家人食用酸汤,历史久远。但由于苗族没有文字,酸汤的起源已无从考证。当地苗族民间传说中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相传在几千年前,苗岭山上居住着一位叫阿娜的姑娘,不仅长得貌美,能歌善舞,而且能酿制美酒,其所酿之米酒馨香如幽兰,清如山泉。方圆几百里的小伙子们都来向她求爱,凡来求爱者,阿娜姑娘都会热情招待,给每位小伙斟上一碗自己酿的美酒。那些不能被她中意的小伙子,喝了这碗酒,就只会感觉其味甚酸,心里透凉,但他们又不愿离去,当夜幕临近,小伙子们到阿娜姑娘房前屋后吹响芦笙,唱起山歌,呼唤姑娘出来相会。是夜,芦笙悠悠,山歌阵阵,情意绵绵,如痴如醉,阿娜姑娘无奈,就只好隔着花窗与小伙子们对唱:
酸溜溜的汤哟,
酸溜溜的郎,
酸溜溜的郎哟,
听阿妹来唱:
三月槟榔不结果,
九月兰草无芳香,
有情山泉变美酒,
无情美酒变酸汤……
委婉地拒绝了小伙子们的求爱。这个故事反映了苗族姑娘的聪慧机智,也提示了一个信息,最初的酸汤可能是用酿酒后的尾酒调制成的,后来才改用热米汤经自然发酵而成。
说起来,苗家酸汤的制作过程并不复杂,关键是选择水质,把握温度火候。苗家妇女大都是酿制酸汤的高手,煮饭的淘米水、米汤经她们勾兑加温到36度左右,然后用瓦罐盛装发酵而成。用淘米水和米汤酿制的酸汤称之为“白酸”,新鲜的“白酸”生饮不会拉肚子,用它烹煮鱼、肉、鸡、鸭及各种蔬菜,美味爽口。如在“白酸”的基础上,再佐以糟辣汁和西红柿汁,此谓“红酸”,它更能满足你视觉色彩的需求。
用酸汤烹制鱼肴,是苗家人最爱,已有数千年历史,至今仍经久不衰。凯里地区都有酸汤鱼,较好的有黄平酸汤鱼、麻江酸汤鱼,而以凯里酸汤鱼最为有名。凯里酸汤鱼,原汁原味不施油脂,鱼鲜肉嫩,色泽靓丽,汤清味美,酸甜爽口。面对一锅香气扑鼻的“苗家酸汤煮河鱼”,禁不住会让你垂涎欲滴。所以,当地苗族流传着这样一句民谣:“最白最白的,要数冬天雪。最甜最甜的,要数甘蔗白糖。最香最美的,要数酸汤鱼。”
苗家酸汤鱼,虽然不像名厨师那样的精细烹调,但其味具有鲜、嫩、香的特点,而别具风味。想吃的时候,用洗刷干净的锅,把掺有适量酸汤的水烧涨,再把鲜活的大鲤鱼活蹦乱跳地从水里捞出来,紧接在鱼的主腮骨下部划一刀口,然后用两手握鱼头鱼身,一挤一掰,鱼的苦胆自会冒出来;还可以根据鱼的大小,再从鱼的背上割它几刀,也不刮鳞,让鱼有活气,就放在沸涨的熬了些光阴的酸汤水里烧煮,配上适量的食盐,以及广菜、豆芽、白菜、冻菌、野菜、洋芋片等新鲜蔬菜,使其营养更为丰富。经酸汤水烹煮的鱼,小鱼细嫩酥脆,可连骨细嚼;大鱼骨肉易于分离便于取食。若用豆腐掺煮,更加饶有风味。但较为普遍掺煮的菜是广菜,又名“芋荷秆”。这种菜适宜在房前屋后栽培,适应性强,生长快,采摘时也方便。
苗家酸汤鱼,可谓色、香、味俱全。苗家酸汤的种类很多,根据各人不同口味,可以选择不同的酸汤底料,或清酸汤,或红酸汤。苗家酸汤鱼,酸中带辣,辣里带甜,甜中带香。酸汤煮鱼,带着鱼香的酸汤更是沁人心脾。客人入席,端坐桌前,还未动筷,先闻其香,顿时食欲大增。待宾主聚齐开席,吃的时候,要先舀一两碗酸汤慢慢喝,此汤鲜而无腥,热香有度,香里带酸,顿时两腮发紧口生津,既爽口,又爽胃。此时再来慢慢拈起鲜嫩的鱼肉,蘸上喷香的蘸水辣椒,香气醇厚、辣味香劲、肥而不腻,放入口中,细品慢咽,满颊生香,美不胜言,滋味无穷。吃罢酸汤鱼火锅,满口余香,热汗微微,通体舒畅,心境开朗而情趣高涨,实在妙不可言。品食这样的美食,就餐者想不留下美好的印象都难。酸汤真是个好东西,撇开七荤八素的营养不说,单是减肥这个似是而非的功效,就使许多追酷求靓的男女都摒弃了淑女原则,争先恐后地与酸汤美食亲密接触了。酸汤鱼,不仅是苗家的风味名菜,也很符合当今饮食潮流。
一菜有一菜的吃法。苗家人吃酸汤鱼,通行的吃法是蘸食。蘸食是用煳辣椒面、精盐、木姜花末、葱花、蒜泥、腐乳、豆豉、味精等调为蘸汁,蘸食鲜鱼。现在有的饭馆店子,通常是用嫩辣椒蘸食。先选一些嫩辣椒,放在火上烧,或放在火堆旁或热灰里烘个半熟,也可以放在锅里煨软,然后用石钵镭细,加盐,再配上大蒜或香葱之类的佐料,用菜汤调成糊状即可作蘸食用。食用前,装入碟,加适量清汤拌合,有序摆放入桌。鱼肉鲜香,汤汁酸鲜,蘸汁煳辣香味浓郁。这种吃法叫蘸辣椒,人少一个辣碟,人多几个辣碟,甚至一人一个辣碟,老少都来,颇为热闹。辣子蘸完,重新添上新的辣椒面,配上新的佐料,又可以蘸。
酸汤鱼更精致的吃法,是拌食。拌食是把鱼夹进菜钵,剔去鱼刺,把煳辣椒面、精盐、葱花、蒜泥、番茄(番茄先在火上烤,去其生味,然后剁为酱作调料)调匀,倒入鱼肉拌匀后食用。鱼肉鲜香细嫩,煳辣香味浓郁。如果是用烧的嫩辣椒来拌食,吃起来味道特别鲜美,特别爽口。
我想,苗家酸汤鱼是充分体现了南方小吃的特点的。别看小小一道菜,却有诸多吃法,诸多细节,诸多讲究,尽显了南方小吃的无限趣味和魅力。南方小吃的诱惑力就在这里,它会让你不停地品尝,不住地咂舌,在惊奇中不知不觉酒足饭饱,甚至担心停不下来,撑破肚皮,有失文雅。也难怪,著名作家洪烛曾经在一篇文章里这样写到:小吃在南方。吃小吃还是要到南方去,南方的小吃才是真正的小吃……的确,南方的小吃重在品种与滋味。虽然国人皆好吃,但南方人要比北方人吃得讲究些、精致些。不必说做工精致的餐具,琳琅满目的品种,千差万别的滋味;也不必说那服务小姐的柔声细语,在那样的氛围里吃饭,即使再粗鲁的人也会变得文雅不少——生怕打破了这精致的世界。
我的童年和少年是在凯里农村度过的。自小在苗山苗水的酸味里泡大,几乎到了无酸不餐的地步。酸汤鱼,总是百吃不厌。那时的农村,经济条件很差,十天半月都很难吃到一顿肉,因而父母亲隔山差五就煮酸汤鱼来改善我们的生活口味。酸汤鱼在我们的生活中,曾扮演了重要角色,它撑起了我们家缺吃少食的那些艰辛的岁月,温暖和滋养了我们全家柔弱的生命。家里每次煮酸汤鱼,进家就可以感受到,空气中氤氲一股浓浓香香酸酸的气味,勾人食欲,令人垂涎。那涩涩的酸、淡淡的辣、微微的甜、浓浓的香,顿时让我像饿了一天一夜似的,狼吞虎咽地扒完了一碗又一碗饭。我就是在那时形成了爱吃酸汤鱼的习惯。我对酸汤鱼的喜爱,是深入血液和骨髓的。
我们苗家村寨一般坐落在大山脚下的斜坡上或台地上,房子大都依山而建,层层叠叠,往山上延伸。遇到谁家有贵客来临,总是煮鱼招待。山风一吹,一家煮鱼半寨香。苗家人热情好客,这鱼香便是一种召唤。不需上门相邀,自然就会有邻居的叔伯婶姨提酒带菜前来陪客。当香喷喷的酸汤鱼摆上桌,主客们一边大喝自酿的米酒,一边欢唱对歌,载歌载舞,不醉不归,真是热闹非凡,其乐无穷。饭后归家,走在灯火迷蒙的山道上,一脸幸福,一路灿烂,感觉很是别致。
酸汤鱼,如今名声在外,只要留意,不论是在贵阳还是广州或是其它地区的街头不难找到打着“凯里酸汤鱼火锅”招牌的店馆,但要想吃最正宗的酸汤鱼,我以为还是只有到凯里。亮欢寨、下司、西江、重安,都是吃酸汤鱼的好去处。当然,要想感受真正的酸汤鱼美味,要吃出一份传统的情趣,最好还是深入山头水畔的村寨中,那些远离尘嚣的地方,才会蕴藏原汁原味的饮食文化。
我庆幸,我是一个凯里人。
我更庆幸,我有口福吃着酸汤鱼这具有独特风味的酸汤美食长大。
如今离开故乡到外地求学,远离了家乡美味,因而也就时常想念和惦记故乡那脍炙人口的酸汤鱼。纵然离开故乡再遥远,故乡的美味却时时泛起在舌尖。酸—汤—鱼,一想到这三个温馨的字,我就内心深情地感激这种苗家常见的毫不起眼的菜。于是,心里就不由产生一种痒滋滋的感觉,一股股浓浓的香味仿佛扑鼻而来,嘴里就不自觉地吞咽口水。酸汤鱼的味道,就是故乡的味道。
一直以为,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愿意如此费心费力地创造美食,让人感到吃是一种生之乐趣,世界也因此而充满了感性韵致与地方风情。由此可见,品尝日常生活滋味的能力,与钱无关,与境遇无关,只与心态有关。苦难深重的苗族人民在颠沛流离中始终顽强乐观地生活着,他们不仅创作了神话,而且用他们的勤劳智慧发明了酸汤,形成了悠久的美食传统。苗家人的聪明不在于发明了酸汤,还在于吃酸汤的锲而不舍,更在于那蓬蓬勃勃的生之乐趣。
一直觉得,一种美味美食就像一朵娇艳的花,开在那里,虽然美丽炫目,但唯有遇见和品尝到,花色方能生动起来。酸汤鱼,其色也美,其香也醇,其味也鲜,一日三餐九碗饭,开胃健脾保平安,真是幸福安逸得很。但世间万事,一饮一啄,皆有因缘。
到了苗乡,不能不吃酸汤鱼。
到了凯里,有千万个理由吃酸汤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