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的话语,出自名人之口,便是语录、座右铭;出自英雄之口,即是豪言壮语;自哲人,就让人铭记。时间的烙印,留给人的记忆不同。年轻时常用的语言,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被人淡忘。过去的口头语演变到如今的俏皮话,从东北话的侃山到忽悠,一时间成了社会交流的主流调侃语言。但是,我记忆中的“经典”却永远挥之不去。
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代表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了关于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团长乔冠华出席了大会并在这次会议上发言。消息传来,中国人无不欢心鼓舞,扬眉吐气。我当年下乡时的东北兵团亦是如此,开大会宣讲时政,那时多叫形势教育。
全连吃过晚饭,集中在连队礼堂。指导员口齿不是很伶俐,但还是如沐春风地开始宣讲:同志们!现在国内、国际形势一片大好,随着我们国家的日益强盛,国际影响越来越大,整个世界对中国有了新的认识。我国代表团胜利地出席了第二十六届联合国代表大会,上个月已经到达了伦敦!
伦敦?!台下一片哗然!
指导员一愣,“噢?”不是伦敦!到达了——巴黎!!
全场哄然大笑。
这时,前排有人提醒。可是会场异常混乱,指导员听不清,脸上红红的,窘迫地站在那里。
“华盛顿?“
不是吧?”“噢!噢!噢!———扭腰!!!(纽约)”
终于找到了,是扭腰(纽约)!指导员大手一挥,圆睁双眼,大吼一声,如释重负。
这“扭腰”一出口,真逗得全场笑疯了。一时间,有的笑得前仰后合,喘不过气来,有的笑出了眼泪,北京人讲话,收不住闸了。那场面,足足持续了好几分钟。本来很严肃的会场,因为指导员的一句错话,成了他的单口相声专场。
要说大家一同特开心的事,莫过于此。指导员从一开始的郑重其事,到后来的面红耳赤,最后,尴尬窘迫得如同小丑一般,真是让人不能忘怀!
唯物与唯“新”
连队成立了宣传组,我能写能画自然成了主力。搞形势教育,忆苦思甜,开批斗会,庆祝节日,满墙的写标语。经常是写的标语时间不长,还没有完全褪色,新的标语又贴了上去。紧张有序的生活,让我已无暇顾及其他,一天到晚的总觉得有干不完的活儿。
林彪事件后,批林批孔,到处宣传法家,批评儒家思想,讲唯物主义,讲辩证法。一次我写了一条大标语“做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当时因为是写在连队食堂的侧墙上,非常引人注目,招来许多人来这里驻足观看。正巧指导员杨克祥也在其中,看着大标语问旁边的老卫:“你昨天的课听了?你现在觉得是唯心的好——还是唯物的好呀?”。这老卫,翻着双眼想了好一阵儿,迟疑地说:“这我说不好,应该是唯新(心)的好吧。”看到众人惊愕的表情,他也一脸的迷茫:“你想,这什么东西不都是新的好呗。”弄得指导员一头雾水,找不着北。我说,是事物的物,心里的心。老卫被大家看得脸红起来,不好意思地笑道:弄不懂,真弄不懂!众人哈哈大笑起来。
谁活着谁就看得见
在兴凯湖下乡之时,生活单调无味。逢年过节,团宣传队不定时下连队演出,水平不管高低,总是有点文化内容。团里有个电影队,有电影先在团部放,下到连队放映要看时间来定。离团部近的连队看的机会相对就多一些,我们连远离团部二十五里地,轮到我们有时就看不上了。所以,当时一说有电影看,不管几点全都等,不愿失去机会。那时都很年轻,电影对我们来讲,特别有吸引力。
一天下午,团里通知晚上有电影,进口片《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消息传来,大家十分高兴,发自内心地盼望一睹这传闻已久的精彩影片。吃完晚饭,大家就开始议论这个话题,但是直至天黑也不见放映队到来。等吧!不管多晚!
结果一直到了七点多,团里有电话打过来,通知因故到我们连放映计划取消了,如果实在想看,只能到团部礼堂加演一场,时间定在十点钟。连里这帮青年一下炸了窝,七嘴八舌地指责、发泄。闹了好一阵,知道于事无补,纷纷要求连里派车。连里以明天还要出工为由,一不派车,二不支持。那时就是年轻,回到宿舍,大家一说又弄得群情激昂,集体决定:步行去团部看电影,说走就走!
好在那天晚上有月亮,没有路灯也没关系,大道上几十人,一边走一边说说笑笑。我们连离团部二十多里地,尽管那天走的不慢,但到了团部也大约用了三个小时。来到团部礼堂,电影已经开始了。只见礼堂前后挤满了来自周边各连的知青,连过道里都站满了,根本没法看!正在沮丧之时,有人说幕布后边也能看。这也行啊!我们如同泥鳅一样,溜边蹭到了后台。坐在地上一看,电影是反向的,管他反正呢,总算是看上了。
虽然没看到开头,但惊险的故事情节,演员的精湛表演,确实挺吸引人的。自文革开始,从北京到兵团,电影除了《新闻简报》,就是越南的飞机大炮,再不就是朝鲜的哭哭笑笑。突然来的南斯拉夫电影,色彩丰富,故事情节复杂而又险象环生,引人入胜的武打格斗让人耳目一新,一时间让人们大呼过瘾。电影看完了已是午夜,大家在回家的路上,还饶有兴致的谈论故事情节,为演员的表演叫绝。聊得最多的是影片中主人公的经典对白。
迪希问皮劳特:“天黑前,我们能到达维谢可拉德吗?”
皮劳特:“谁活着谁就看得见!”
经典的话语,十分上口,耐人寻味,寓意颇深,重复多了就忘不了。在以后的很多年里,无论讨论人生,还是预测将来,我们都习惯戏称“谁活着谁就看得见”!到现在就更实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