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在韩国发现中国

安琪2014-10-24 15:30:51
在韩国发现中国
——第八届中韩作家会议笔记
安琪
 
1)意外之旅
2014年6月9日至15日,我的生命中有了一次意外之旅。说意外是因为此前我从未设想过我会有出国的机会,一个自由撰稿人如果想出国除了自费别无他法,而自费至少目前我是舍不得的。另外,作为一个对旅游比较爱好的人,我对出国倒没有太大渴望,中国这么大(放在春秋战国时代,那可是许多“国”),我还有许多地方未走呢,哪里顾得上“外国”,因此实实在在的,我完全没有把出国列为我的目标。
所以当获悉我有机会到韩国进行文学交流和考察时我很有一种天上掉馅饼之感。当然这世界没有无缘无故的馅饼,追根溯源还是有它的来历。2013年5月,我应舒婷老师之邀参加了在厦门举办的第七届中韩作家会议,正是那次会议种下了韩方邀请我的果。中韩作家会议一年一度,两国轮番做东,第八届主办方韩国,韩方在向我发出邀请时称,一切费用由韩方承担。这是2014年4月的事。
很快,韩方快递来办理签证的相关资料,拿到资料细读后我傻眼了,原来,每个省份都有自己的签证地点,福建的签证地在广州,难道,我得从北京飞到广州?我电话咨询了韩国领事馆,把我目前的情况说了一下(户口在福建,人在北京),问是否可以在北京办理签证?接线员温婉回答,只要出具在北京工作的证明即可在北京办理。
这好办,我马上联系现居北京的福建老乡张小云,他不是在北京开了一家茶店吗?听闻此事,小云二话不说就答应(这阵子我和一干女诗人在他的茶店组织了几场诗歌朗诵,无形中已成为他的不领工资的员工了)。小云并且派送我一个任务,把他的茶叶作为礼品带去韩国,我自然没意见,这一举两得的事我是愿意做的。
韩国领事馆在地铁亮马桥站附近,人不多(据说美国领事馆每天都有两百号人,得预约),按照要求填好表格奉上,一周后去取时已然通过。这边,不等我拿到签证,韩方为我订的往返机票信息已发过来(我暗暗想,要是签证没通过可怎么办),他们对我、对韩国领事馆真是信任啊!
在等待出国的这段日子里我惴惴不安,毕竟第一次出国,内心是有恐惧,尤其在获悉我所乘坐的韩亚航班只有我一个中国与会者时那种惶恐更是时时在我脑中勾出可怕的幻象,譬如出了机场联系不到韩方时茫然无措,等等。真正刘姥姥心态,甚至比刘姥姥还不如。等待出国的这段日子里一切都为了韩国,感冒咳嗽了得加紧吃药,要在韩国病了可不行;衣服太老土了得加紧买,不然也太对不起观众了;给《海峡都市报》公众微信平台“六种武器”所做的日荐一诗得加紧整理,要不没货了怎办?……
还有,手机到韩国能用吗?电话咨询中国移动10086,回答,必须充值五百元以上才可开通国际漫游,同时提醒,必须关闭“移动数据”的上网功能以防在国外产生高额费用。按照移动发来的提示做完如上程序,心想,这下去韩国可就上不了网了。那就带一本书去读吧,翻来找去,选了一本李渔的《闲情偶寄》,子林要我带上平板电脑我说不带,大不了一周不上网。
6月8日,突然玙姬来电说要过来玩,她并不知道我第二天要去韩国,既来之则安之,索性把沙白、花语也叫来,连同邻居小布头、娜仁琪琪格,五个女诗人嬉闹了一天,大约兴奋过度吧,一个晚上没睡好。
 
2)6月9日,国际航班
7点起床,和子林各吃了一瓶八宝粥便赶赴7:30的机场大巴,其实没必要送但子林说这是我第一次出国,还是要送送的。什么都是第一次,就如乘坐国际航班也是第一次。正逢修路,小堵,8:40到T3航站楼,拿着护照和身份证办理了登记牌后,子林撤退回家。我则根据指示牌继续前行,这才发现国际航班跟国内确有不同,得乘坐机场地铁到另一个航站,在那里办理安检。
国际航班候机室很是安静,许多登机口都空无一人,我乘坐的航班OZ-5CHD7E10:40起飞,基本比较准时。走进机舱时见到一圆脸细眼的韩国空姐笑容甜美逢人就说一句韩语,语调轻软。另有一瘦削大眼的空姐则招呼着乘客,我用英语问她会汉语吗?她答曰抱歉。马航事件后微信有一文论及亚洲航班,得出结论,中国的国航最为安全。但此次来回均乘坐韩国的韩亚,也是颇为安稳。韩亚航班第一趟送的饮料品种不如中国航班多,但空姐随后又分两次单独手持咖啡和茶水一一询问乘客是否需要,我纳闷她们为什么不一次性奉送?韩亚航班的饭食很新鲜可口,确乎比国内航班还好。
北京至仁川飞行距离一个半小时,比飞回福建还快。飞机在仁川机场降落时机场时间竟然是一点半,原来,韩国时间比北京时间多一个小时。我顺着人流往外走,经过关卡时被阻止,一个穿着韩国民族服装的女服务生把我引到一个柜台前填写了一张类似外国入境人员通告的表格,这才出了关卡。很快,另一个关卡又把我拦住,原来还得填表,填的是海关关税表。两关过后我看到我的行李正在传送带上等着我,遂取下来,东张西望间就看到一个小姑娘喊我安琪老师,韩方接站的仁荷大学中国留学生们都在那里等着呢。
接下来我们陆续等来了王家新,然后是四川军团阿来、梁平、颜歌、七堇年,然后是厦门军团舒婷、刘岸、林丹娅、吕德安、须一瓜、黄橙、李秋沅、朱鹭琦。人员会齐后大家上了等候在机场外的大巴,此时已是韩国时间四点半了。
在机场等待的过程中,梁平注意到了机场电视上播放的一档节目,画面上突出的是一个女演员身着韩国传统服装在演唱,表情极其悲怆,另有一男人坐在地上敲着鼓伴奏,偶尔会配合女演员呼喊几句,看起来有点像中国的评书弹唱,我询问接站的学生这是什么,他说这在韩国叫“清唱”,大抵说的是韩国历史故事。王家新则在等候中拿出手提电脑立刻工作起来,此后这几乎也是他在大巴上的常态,他真是一个用功的人啊!
我在见到舒婷老师的第一瞬间向她表达了我的感谢,没有她去年的邀请就不会有我今年的韩国之行,舒婷老师笑答,那也是你的诗歌引起韩方注意的缘故。
在机场,大家跟着舒婷老师去换了韩币,我用五百元人民币换了几张韩币,只知道面额很大,有五万元,最少的也一千元。据说,一千元韩币等于六元人民币。
汽车驶往首尔沿途接上等候在各处的韩国作家,再一起开往目的地青松郡。而先期抵达的一批中国作家已先我们出发了。
 
3)WiFi
出发前我在中国发的微信宣布,在韩期间微信暂停,那时我并不知道韩国的WiFi这么发达,几乎每处都有,不用说机场,就连大巴上也有,每一处的饭店、酒吧、咖啡馆,连同纪念馆、展览馆,等等,WiFi无处不在,这使我直播韩国之旅成为可能。此次直播主要为的是留下行踪为回国后的文字写作存个记忆,客观上也让未到韩国的朋友跟着图文观赏一下韩国的风土人情。WiFi的使用是免费的,回国后我查了一下我的手机费用,才花了几十元短信费。
 
4)首尔
大巴在驶向首尔的过程中我们很快发现韩国的一大特色,那就是植被特别茂盛。高速公路两旁绿意盈然,满山的松树榉树还有不知名的树。这绿意在此后的行程中时时伴随着我们,只要在车上,就必然会看到满眼的青翠。大巴并未进入首尔市中心,这使我看到的首尔,朴素得不像首都,它最多也就类似中国的省会城市。但有一条江自始至终贯穿首尔境内,那就是汉江,首尔也因此被分成江南和江北两部分。历史上首尔的主要建筑和机构都在江北,上世纪60年代以后,政府开始开发江南区,建设了很多高楼和大道。我看到两座庞大的有奥运五环标志的建筑,连同一幢幢塔楼,它们应该就是当年亚运会的场馆吧?如果是的话,我们就经过了江南区。
首尔只是路过,想象不出它的现代化程度。
一个细节,汉江上十几二十几米就有一座式样新颖的桥,据此林丹娅老师说,首尔的经济还是比较发达的,一个地区经济发不发达,可以从桥的密度上看出来。另一个细节,汉江的水和此后我们见到的韩国的每一条河流的水一样,清澈、干净。
 
5)垃圾分类
从首尔驶往青松郡得四个半小时。7点多时,大巴在一个加油站停下吃晚餐,每人一份盒饭,一杯水。大家下车时陡然发现韩国天气仿佛处于秋季,凉飕飕的(这种秋季感一直伴随我们直到返京)。厦门作家李秋沅率先有了一个新发现,韩国的垃圾分类箱绿、红、褐、黄、灰、蓝,居然有六种分类,这也太细致了吧!究竟如何分我们也看不懂,遂跟着韩国同行学样,剩饭菜单独倒到黄垃圾箱里,塑料饭盒丢到灰色里,汤勺丢到蓝色类,纸张丢到绿色里。大抵如此。
晚餐用毕,大巴继续行使,经过大山深处的韩国村庄,村庄都不大,也就20来户人家,房子看起来也不大(后来发现,韩国的房子真的都不大)但都有明亮耀眼如同军用探照灯的白炽光,无论居家还是路灯,都是如此。我认为韩国的农业应该比较现代化了吧,譬如耕田不用人力而用机械,梁平老师说,不见得,你没看他们的田野也是面积很小的吗,可能还得使传统的农具。梁平说的应该是对的吧。
 
6)6月10日上午,开幕式,青松郡。
大巴到达目的地时已是韩国时间晚上十点多,根据安排,我和韩语翻译、南大教授尹海燕同住一室。打开308室我小小地吃了一惊,正方形的房间里没有床,只有两个坐垫,沿墙一排低矮的桌子搁放着电视、烧水壶、电吹风等宾馆用品,找不到一张椅子。原来,这周王山旅游酒店是榻榻米式的,床垫和被子藏在柜子里。让我同时吃惊的是房间的整洁和干净,摸不到任何灰尘。长途跋涉,这个晚上我们睡得很香甜,无视窗外此起彼伏的蛙声。 
韩国时间早上8点到酒店吃自助餐时我端着盘子走来走去,实在不知应该吃什么,青菜都是生的,品种倒是很多,生鱼片的品种也很多。热菜只有煎鸡蛋。最后我选择了煎饺和粥。
渐渐地认出了先我们到达的另一拨中国作家:张光芒、子川、林建法、张学昕、魏微、金仁顺、南永前。
酒店门前有刚播种不久的禾苗,再远处的山头植被繁茂,空中充满了静而美的气息。9点,大巴把我们拉到距离不远的两座建筑物前停下,一座是“客主文学馆”,一座是礼堂,都是新建筑。
原来,今天是“客主文学馆”的开馆仪式,而第八届中韩作家会议也同时在此开幕。
客主文学馆有三层,尹海燕老师告诉我,这是青松郡专门为青松郡籍作家金周荣先生修建的。金周荣,1939年出生,有“韩国当代伟大的故事大家”之称,长篇小说《客主》是他最重要的作品。小说在传统韩国轻视商业的时代以商人为主人公,写出了商人的艰辛奋斗和成长,金周荣因此也深受韩国商界的厚爱,经常被企业邀请讲学。文学馆以《客主》的情节发展为线索,展出了小说中的人物、故事,展馆布置前卫而大气。《客主》在世界各地的翻译本也专门列有一柜。翻译说,以中国作比,金周荣相当于王蒙。
对金周荣我记忆比较深刻的是,在厦门第七届中韩作家会议组织的游船观赏金门的游艇上,他自己买来好几瓶金门高粱,连连和大家碰杯。那时候我还没把他的人和名对上号,此次重逢又加上参观客主文学馆,相信我已牢牢记住这位韩国当代小说大家了。
开幕式热烈而庄重。主持人和礼仪小姐全都一色白衣白裙,只有领子和腰带是黑的。现在韩国担任客座教授的南大张光芒先生告诉我,韩国以白色和黑色为最尊贵,尤其白色,凡重大场合均喜欢白色装扮。考察中国历代王朝,秦崇黑,宋尚白,韩国对颜色的选择应是受这两个朝代影响吧,存疑。
照例是双方重要来宾发言,韩方发言的有国会议员、青松郡郡守(中国作家对郡守这个词汇普遍发出会心一笑)等,中方由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四川作家协会主席阿来致辞。
 
7)青松郡守韩东洙开馆贺词(资料实录,尹海燕翻译)
为了突出韩国文坛的巨木、青松地区诞生的代表作家金周荣先生的大河小说《客主》的文学意义,以作品搭台进而促进地方经济及旅游事业的发展,一直以来,我们共同计划并发展实施了“客主文学观光主题公园”这一项目。今天,作为本项目的第一个作品——客主文学馆终于竣工开馆了。我认为,这次开馆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为了这一天,包括金周荣先生本人在内的相关人士付出了很多的热情和心血,对此,我首先要向大家表示感谢。同时,与今天的开馆式相呼应的另一个重要活动,即第八届韩中作家会议也在此地举行了。这真是莫大的荣幸。两国作家们为了中韩之间的文学交流而万众一心、欢聚一堂,对此,我真心地表示感谢和热烈的欢迎!
金周荣的《客主》是他在漫长的史料收集和实地考察工作的基础上,通过特有的作家意识才得以诞生的大作。凭借此作品,金周荣先生荣获了“路上的作家”这一称号。“客主”文学馆就是以这部作品为主题而修建的。其目的是为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提供一个感受文学给人类带来的富饶、幸福生活的空间,希望它能够发展为一个文学发电站,一个幸福的发电站。我们相信,在文化事业兴盛发展的21世纪,文化生活将会成为我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份,在这一方面,本文学馆一定会有所作为。另外,到2015年,随着连接客主文学馆和客主文学村的客主文学路正式竣工,这一主题公园将会受到更多喜欢这部作品的读者们和游客们的青睐,并最终成为比肩周王山、周山地等地的著名观光名胜。
另外,与客主文学馆开馆式共同举行的第八届中韩作家会议,将会通过相互交流、主题讨论、作品朗诵等环节,开拓各位作家们的创作思路,提高对各自文学的理解程度,在作家之间形成共感带,将以文学为交流平台,为加强相互之间的了解而打下坚实的基础,是两国作家相互交流的重要活动。让我们期待这次会议成功举行,为中韩两国之间的文学交流做出巨大的贡献。
让我与三万名本地居民一起,再次为青松地区的骄傲——金周荣作家一直以来所取得的成就表示尊敬和感谢,并深切地期待,他能以青松地区为背景创作出更优秀的作品来。希望您身体健康,永远成为青松的骄傲。
最后,我还要对为本文学馆的竣工和开馆做出贡献的所有相关人士表示感谢。同时,也热烈地欢迎各位参加中韩作家会议的两国作家们,希望诸位日后能够不断有佳作问世!
祝在座的所有人士家庭幸福,身体健康!
 
8)韩方代表、仁荷大学人文学院洪廷善教授贺词(资料实录,尹海燕翻译)
今天,这里既是中韩作家第八次相聚的地方,同时也是庆祝小说家金周荣先生回归创作摇篮的地方。首先,感谢中国作家为了与韩国作家相聚,不远千里从北京、四川、福建、江苏、吉林、辽宁等地赶来青松。
相聚此地的两国作家们大概知道,金周荣先生不仅是一位出色的小说家,还是中韩作家会议的核心人物。在他作品中的那些无法割舍的深切思念,和沉静隐秘的爱情及铮铮傲气的背后无时无刻不闪烁着故乡的影子。希望各位中韩作家来到青松,也能身临体会这里的独特之处。
现今,随着以市场利益为目的的作家们的增多,中韩两国有关审视文学危机的呼声也日渐高涨。我们生活的时代和社会,对文学的价值、意义及存在方式都造成威胁。从这一点来看,文学的危机很大一部分是外在的。但是我们这些文学者真正应该担忧的并不是外因,而是文学内部滋生的危机。
首先,我们文人需要考虑的问题是深植于自身生存与创作中间的诱惑之音。丧失了真实性的文学,欣然身陷市场诱惑中的文学,和抛弃对自身和世界发问的文学的态度,会从更根本的意义上制造文学的危机。文学自身的责任一直以来是困扰文人的一大问题,而如今的人们不再顾虑这些,选择了责任之外的自由,由此加深文学的危机。
1950年以后的中韩文学虽处于不同的体制与理念中,但却意外地经历了许多相似的道路。无论是两国文学在模仿西方文学而建立自国现代文学的过程中产生的自卑感,还是经受社会主义和反社会主义理念带来的暴力和束缚,或是面临现今市场经济的浪潮中丧失文学真实性的问题等,中韩两国都有着同样的经历。因此,中韩两国文学间值得触膝相谈的问题真的非常之多。虽然时间不是很充裕,但我希望我们每个人都深刻反省“文学的危机”,能够对彼此的作品真挚地探讨一番,谢谢大家!
 
9)中方代表阿来致辞(无文字稿,存目)
 
10)6月10日下午,6月11日上午。作品朗读及讨论
开幕式后中韩作家在客主文学馆前合影留念,韩方摄影人员要我们在“一二三”后齐喊“加油”,我在喊的时候不由自主举起了拳头,相片洗出来后我发现几乎与会者都举着拳头,看来,“加油”这个词汇在世界范围内都与“拳头”联系在一起的。午餐后大家也没休息,直接奔赴青松郡文化艺术馆进行作品朗读和讨论。
研讨分为小说组和诗歌组两个分会场。6月9日下午诗歌组的主持及点评有:韩方吴生根、中方张学昕,翻译:尹海燕。
韩方与会诗人:黄东奎、李时英、李河石、都钟焕、柳仁舒、李根培、金京眉、具广烈、李太洙、郑玄宗、金明仁、李载武。
中方与会诗人:舒婷、王家新、梁平、子川、严力、吕德安、安琪、南永前、黄橙。
6月11日上午诗歌组的主持及点评有:韩方洪廷善、中方王家新。翻译:徐黎明。
程序如下,双方诗人采用一对一方式,譬如黄东奎与舒婷为一组,黄东葵先用韩语朗读自己的诗作,然后舒婷用汉语朗读黄东奎的诗作并作点评。中方诗人比较少的缘故,每个中方诗人都有两次朗诵并点评韩方诗人的机会。我被安排的对象是柳仁舒和郑玄宗,朗诵并点评我的则是郑玄宗。
主持人的工作主要是介绍本国诗人,感谢王家新老师对我的介绍:福建是个出诗人的地方,有蔡其矫,舒婷,吕德安等,安琪是他们之后出现的优秀诗人。当代中国有一批很有活力的女诗人,她们的成就令人惊讶,在男诗人停顿的时候她们继续前进,并且超出单纯的女性意义,安琪是其中比较活跃的一个。她的诗歌具有探索性,形式上经常做出实验。安琪不仅是个优秀诗人,也是优秀的编辑家,编选过重要的诗歌选本。
此番我入选《第八届中韩作家会议作品选》的诗作是《夜晚的方向》《苏格拉底的麦穗》和《孔神的曲阜》,感谢尹海燕老师在翻译时还特意为“苏格拉底的麦穗”和《孔神的曲阜》一诗中出现的“吾酌若何”作注。
值得记一笔的是,6月10日下午朗诵及研讨结束后主办方见缝插针安排我们到艺术馆演出大厅观赏了韩国民乐表演。计有伽耶琴(类似中国的古筝)、嘿根(音译,类似中国二胡)和传统民谣演唱,若非亲临其境,实在难以说出其妙,也就不说了。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确实如此。
 
11)6月11日下午。周王山国立公园
上午的互诵互评中,厦门诗人黄橙在诵评韩国诗人李载武的《伟大的饭菜》一诗时结语为,我们希望主办方也能安排我们品尝一顿来自农家的“伟大的饭菜”,主持人洪廷善教授笑答,中午我们就要品尝“伟大的饭菜”了。果然,中午在周王山国立公园山脚下,我们品尝到了韩国传统的饭菜,此后的饭菜基本都是“伟大”的了。归结起来,伟大在于:1,桌子是长条形的;2,菜都是小碟小碟的泡菜(韩国泡菜举世闻名,这回算亲见了)、凉菜;3,蔬菜都是生的;4,水都是冰的;5,椅子都是没有的。最后一项最要命,我和坐在软垫上的中国同仁们一会盘腿一会儿伸腿一会儿斜腿,真是不知拿腿怎么办。细细观察每个中国同仁饭后爬起来的神情,无不龇牙咧嘴,起来后还得先弯腰蜷身一阵子才能恢复舒展正常。哈,这韩国的席地而坐原本也源自中国(中国自魏晋时期始有椅子),现在,他们保留下这个传统,中国人自己反倒不习惯了。
和我们对饭菜的兴奋点不同,刘岸老师一路上不断感叹的是韩国的汽车,韩国人真是爱国,瞧瞧他们的汽车,不是现代就是起亚,很少外国车。我于是随机拍下停在路边的一溜九辆车,只有一辆是奥迪,其余皆为韩国国产。韩国人对国货的推崇令人佩服。
位于青松郡东面的周王山国立公园如同国内的许多名山大川一样清幽,古树森然,不一样的是它的静和净,此后,这个“静和净”一直伴随着我们走访的每个风景、每处人文地理。许多地方除了我们这一拨人,基本就没有其他游客。想想整个青松郡只有三万人,外来游客又这么少,真不知他们的旅游业怎么发展?一进入周王山国立公园,远远就可看到一座褐色山峰,山峰不高,只有721米,通往周王山的路铺设着木质地板,山势较缓,游山如同散步很是轻松。
大典寺是周王山的组成部分之一,由几座独立的小寺院构成(韩国的寺庙不像中国,有一个完整的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院这样一个谱系)。寺院的牌匾及对联均为汉字,内容也是劝善行德,与中国没有差别。我注意到韩国把供奉地藏王菩萨的寺院叫作冥府殿,感觉挺恐怖的。逢庙必拜的我在韩国的寺庙前依旧恭恭敬敬双手合十朝拜,同时也看清韩国佛像与中国完全不一样,他们的佛像包括观音菩萨都有两撇小胡子,他们的佛像脸型方方正正,像官员,他们的佛像佛身都不高大,这只是我看到的周王山大典寺的状况,其他地方是否如此我就不知道了。
有一点要说明,他们的佛像同样是有神性的,在同一天,我的三星手机被为我拍照的中国留学生失手摔到水泥地上,机壳也掉了,电池也掉了,拾起重新装上后除了机身有点磨损外,居然没有任何问题,我理解为这是韩国诸神对他们民族品牌的保佑,这里面自然有我礼敬过的大典寺佛菩萨们。
传说新罗周元王在将王权交于高丽后曾在此山中居住,因此得名周王山。还有一种传说是中国晋朝时后周天王来这里隐居,后来被高丽马一城将军发现,死于乱箭和铁锤之下。我原来以为周王山跟周文王有关呢。
周王山国立公园看不到一张纸片,看不到人类丢弃的任何垃圾,在青松郡,在韩国,看不到任何人类丢弃的垃圾,韩国人的文明程度真高,这几乎是每个与会中国作家们的感慨。我的另一个感慨是,韩国无论哪个地方的卫生间都闻不到臭味,莫非韩国人的身体分泌物由特殊材料构成?
真是诗人之想!刘岸老师笑着说,那是因为用卫生间的人少的缘故。
周王山的另一个看点是瀑布,我只学李白遥望了一下,没有走到近前。
 
12)6月11日下午。松韶古宅
大巴把我们拉到一个村落前停下时,大家都仿佛来到古代中国。群山寂静、青翠,村庄错落的房屋面积不大,白墙黑瓦很是素洁,特别引人发思古幽情的是门扉和窗子上贴得严严实实的白纸,红楼梦中人就在《红楼梦》中捅破窗纸往里瞧过。现在我们来到青松郡另一著名人文景点“松韶古宅”。
松韶古宅是朝鲜英祖时期富翁沈处大的第7代孙松韶沈琥泽于1880年间建造的韩屋,古宅被郁郁葱葱的松林所环绕,与美丽的大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共有7栋99间(韩国以柱子间的距离来算间数,两个柱子算一间),连同沈家世子、三子等家族建筑,在村庄中一个建筑群一个建筑地分布着。沈家是当时韩国的大户,出国一个国母两个皇妃,沈家的姑娘出生后所接受的训练都是为有朝一日入选皇宫作准备的。古代的韩国也是男女授受不亲,建筑中专门设计有围墙挡住男子居住的主屋和女子居住的侧屋。女子出嫁前不能走出她们居住的侧屋,因此,女子们饮食上十分素雅为了保住她们的身体不至发福。
韩国建筑的特点及思考:1,相比于中国的大户人家,韩国大户人家的房子总体规模真不大;2,韩国房子的单间除了正屋的客厅大约有百来平米外,其余居住或饮食的房间也就十来平米;3,韩国房子不大的重要原因是他们不需要椅子,只在干净的木质地板正中摆放着一张方形木桌,偶尔依墙再放置一张低矮的几案。此次韩国行我痛彻地发现,椅子真是太占空间的一种家具,中国人为什么老觉得房子不够大,椅子是重要的原因;4,韩国房子都不雕梁画栋,就平平实实地原木装置,这可省略多少人力物力;5,韩国房子的门都十分窄矮,进进出出都得低着头,导游说,这是提醒人们要谦卑。
松韶古宅木质结构,来自周王山的榉木先被盐水浸泡一年以加强它们的坚固度,因此松韶古宅有些木柱子我们看得到白色的盐水浸泡的痕迹。
在松韶古宅,时光仿佛停顿一般,置身其中,真不知今夕何夕。
 
13)6月11日晚餐。客主文学馆夜宴
晚餐是在客主文学馆的开幕式大厅举办的,两排铺开的20张方桌,主人周金荣先生专门杀了一头猪宴请大家,连同青松郡的文学爱好者。周老先生满脸笑容,亲自端盘送菜穿梭于各桌之间。音乐响起,中韩作家开始了K歌。在韩国,到练歌房K歌是他们的家常事,这使得韩国的男男女女都练就了一副好歌喉,每个上台演唱的韩国人都像专业歌手,还且唱且舞。中方歌手在这个回合中不免失色,韩国的点歌单里没有汉语歌曲,清唱自然出不了效果。好在此行中国诗人子川老师大显身手,挥毫送出十几张行云流水般的书法作品,想必它们已被装裱悬挂于韩方作家的墙上了。
最有意思的是,当韩方作家金明仁演唱时,洪廷善教授登台脱下鞋子,一左一右轮番拍打着地板,我不禁想起中国古代的以头抢地,现在,头换成鞋了。
 
14)6月12日上午,安东郡,陶山书院(本节介绍性文字大都来自百度)
韩国的千元纸币上背面的建筑群为陶山书院,正面的学者即为书院的创始人李滉。
    李滉,号退溪,世称退溪先生。1501年出生于庆尚北道礼安县(现安东郡陶山面),两岁失去父亲,由母亲抚养长大,是家中最年幼的孩子。从下即在母亲的严格教育下“品行端正,专于学问”,12岁正式学习《论语》,20岁开始学习《易经》和宋明理学。1523年,22岁的李滉进入成均馆学习。他喜爱陶渊明的诗句,18岁时写有诗句《游春咏野塘》:
    露草夭夭绕水涯,小塘淸活净无沙。
云飞鸟过元相管,只怕时时燕蹴波。
1527,李滉考中科举,担任过户曹佐郎、正言、承文院校理等官职。然而在他官职日日高升并担任了丰基郡郡守的时候,主动辞去了官职告老还乡。33岁的时候李滉重返成均馆后又做官。到他70岁去世的那天为止,他一共担任过140多个官职,由于厌倦朝鲜中宗时期的党争,其中有79次是他主动申请辞去的,但又多次被任命为地方官员。而令他这样做的原因,不是为了官场的高职或者是荣华富贵的生活,而是为了“可以使自己品行端正的学问”。在此期间,李滉进一步发展完善了朝鲜的绍修书院。于“知天命”之年离开官场后,隐居于现陶山书院处的李滉,根据“退而居于溪边”之意取号为“退溪”。朝鲜明宗时期,在明宗多次邀请下,李滉67岁时重返朝政。明宗因病猝死后,朝鲜宣祖任命他为礼曹判书。但李滉却辞职回乡。在宣祖多次邀请下,李滉68岁时再次重返朝政。在此期间李滉编纂了《圣学十图》。70岁时李滉最终退休。1570年逝世。谥号文纯。
李滉是韩国最著名的理学家,崇信朱熹客观唯心主义,认为“”是世界的本原和主宰,如果没有“理”,便没有天地和人类万物,一切都将不存在。他承袭朱熹的未有天地之前毕竟先有一个“理”,未有君臣已先有君臣之“理”,未有父子已先有父子之“理”的观点,将“理”看作为超自然、超时空的精神本体,而自然界以及整个人类社会则是由“理”派生的,不过是“理”的表现而已。
陶山书院是退溪先生向学生们教授儒学并研修学问的地方。李朝宣祖7年(1574年),文人们和儒学家们为了纪念李滉的学德而修建了一座“尚德祠”。祠堂内供奉着退溪先生的牌位,在举行祭祀后,又修建了典教堂和东西斋,从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书院。书院完工后,宣祖即赐了匾额。从书院的正门进入,右边便是陶山书院,书院的建筑十分简洁,其结构主要是夹大四方的柱子或基座内的大梁。经真道门进入书院的后部,有保管书籍的光明室,还有书院的主体建筑典教堂和东西书斋。典教堂后面有尚德祠,周围有藏板阁,其内有印刷陶山十二曲的木版。1970年新建的玉珍阁是退溪先生的遗物展览馆,这里保管着退溪先生生前经常使用的文具及室内家具还有他喜爱的书籍。
现场瞻仰的陶山书院退溪先生因此自号的溪水依旧静静流淌着它的绿意,溪上一方小岛,岛上一座古朴的建筑自成一种古意。院前一株高大苍老的松树需铁柱支撑方不至于倒下旁枝。院内的建筑群主殿退溪先生讲学处依然是传统的榻榻米式,牌匾及门联依旧是中国汉字,有一方牌匾落款清楚可见万历某某年。当时的韩国,依照的是明朝皇帝的年号。
韩国近几年大力去汉化,但许多名胜古迹为了证明自己的历史悠久,情愿也罢不情愿也罢都保留着汉字,这真是一种有趣的现象。身为中国人,看到满目的汉字,内心自然是欣喜的,搞不懂韩国为什么要去汉化,何必呢?!
陶山书院的某间展馆里,我一下子就看到一幅题为“武夷九曲图”的画作,英、韩、中三国的文字说明特别令人振奋,写的是:武夷山是朱熹曾经隐居于此并修身养性的地方,因此对朝鲜儒学家来说,武夷山是一种憧憬,一种乌托邦。
 
15)6月12日上午,安东郡,韩国国学振兴院
在陶山书院景区小卖部,我看到有一种胸挂其图腾十分诡异,店主是个老婆婆,她期待地看着我,但我终究还是没有买,后来我在另一个景点河回村用同样的价钱买下同样的胸挂时内心对老婆婆充满歉疚,陶山书院游人稀少,店主们可怎么生存呢?这也成为我离开韩国后对那些游人稀少景点店面的疑惑。
大巴把我们送到韩国国学振兴院前时我们尚不知里面要展示的是什么,直到我们换上馆方提供的棉拖鞋走进馆内,一下子被扑面而来的古旧木板气息袭住,一级一级木阶梯往上走,我们来到了两万块雕版面前,顿时被这强大的古文化气场镇住。
院长亲自担任我们的讲解员。他说,这些雕版都是来自韩国民间的收藏,内容大都为儒家文化出版物和各大家族的族谱。这些雕版已向联合国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年就能见分晓。
闻听此言,中国作家们心痛不已,纷纷议论这不是来自中国的雕版印刷吗?连文字都是汉字,为什么中国不申报?话说回来,中国可以申报的东西太多了,也许顾不上了吧?唉,好比家底殷实的大户人家有几百箱旧衣服,人家要拿走一件就拿走一件吧。
院长又带我们去一间署名“悬板”的展馆参观,原来“悬板”就是中国的“门匾”,清一色中国字,院长说,馆里共收藏有900多方,每次展出46方。我想起我曾到过的安阳岳飞庙,单“精忠报国”牌匾在庙里就有不同人撰写的不同字体10几方,整座岳飞庙里的牌匾也许要多于此刻展出的46方。这么一想,难保不涌起“我们祖先可阔多了”的阿Q之念。
 
15)6月12日中午,安东郡,洛东江
洛东江是韩国境内最大的河流,在安东郡内,她水波不兴静如处子,有晶莹碧绿美如仙境,江上有韩国最长的木桥,褐红色,时间关系我们只在木桥上留个影。王家新一句“真干净啊,欧美的江也没有它干净”让我对洛东江凝视了许久。
木桥名“月映桥”,取的当时“月映万川”之意。
 
16)6月12日下午,安东郡,屏山书院
屏山书院是李退溪先生的弟子柳成龙所建,柳是韩国著名儒学家,当时的宰相柳云龙的弟弟。书院前的群山即为屏山。
相比于陶山书院,屏山书院破落多了,许多建筑物木板都退色成灰白色,恰恰是这种破败反而更显其沧桑之美,王家新一直说更喜欢这里,觉得这里是可以隐居的地方。我们到的时候正赶上新任院长的上任仪式,五个中老年男人身穿红、青、白的古装衣服(类似中国戏剧中的官服但是没有腰带),头戴黑色乌纱帽,在那边行礼念诵,让我们开了眼界。
福建武夷山也有一座屏山书院,是朱熹幼年从师苦读的学堂。它坐落在五夫里屏山麓,即今之五夫乡府前村,建于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创始人为朱熹的启蒙老师刘子翚,因他号屏山,故书院也以屏山名之。不知柳成龙当初创办屏山书院时是否有向朱熹致意的意思?存疑。
 
17)6月12日下午,安东郡,河回村
河回村得名来源于向南流的洛东江在此呈S形绕村后改向从东北流出,从天空往下拍,仿佛太极图,因此河回村自古就是风水宝地。最早高丽时代金海许氏到此定居,100年后光州安氏迁居到此,最后朝鲜1370年前后丰山柳氏族人来此定居并家门大兴,许氏和安氏遂逐渐搬离,河回村成为柳姓的天下。李朝时期河回村出了宰相、儒学家柳云龙、柳成龙两兄弟后更是声名大振,迄今河回村仍保留有许多当年“两班”(文武两班大臣之意)的住宅及草屋茅舍。
进入河回村,田野新插播的秧苗齐刷刷挺直着小身板,远远看到有几十具木头雕像,我还以为是这里独特的稻草人标注,导游说,这是河回村的守护神。男的叫天下大将军,女的叫地下女将军,都是在长木头顶端刻出人的头像,头像极其狰狞,也许就像钟馗一样,越丑越能吓唬住鬼怪?在拍摄这些守护神的时候我发现了一根木雕男性生殖器,当然与生殖崇拜有关。不禁想起《第八届中韩作家会议作品选》中韩国女作家郑美景小说《夜啊,分离吧》里面女主人公看到北欧姑娘金黄色的头发突发奇想:她的阴毛会不会也是金黄色?我想,应该是金黄色的吧。中国诗人韩东也写过“胡子白了,下面的胡子也白了”(《这些年》),两者真是异曲同工。
在陶山书院景点小卖部看到的胸挂在此任一小卖部随处可见,原来,这脸型诡异的图腾就是河回村闻名全世界的韩国假面的诞生地。传说许氏家族在此安居时经常遭遇瘟疫等疾病的侵袭,有一个许氏青年夜晚做梦,梦到一个白胡子老人要他雕刻假面让村人戴上,载歌载舞给土地神看方能保住全村的平安,但老人说,雕刻时倘有人撞到的话雕刻者必吐血而死。许氏青年于是找到一个偏僻的山东雕刻假面,刻到第14个时爱慕他的一个姑娘找到了他,他立刻吐血而死,第14个假面尚未刻完,没有下巴。那姑娘极端负疚,抑郁而终。村人们戴上假面跳舞,村也得到安宁。
河回村的假面工艺品十分丰富,可戴在胸前,可挂在墙上,可摆在桌上,韩国的物品价格都一样(机场贵一些),也不讲价,梁平、王家新等人都挑了一个象征贵族的假面胸挂,我则挑了一个新媳妇胸挂,价格韩币3000元,相当于人民币18元。
在河回村,我注意到家家户户的对联都是白纸黑字,字也都是中国字,看到对联上的国泰民安、立春大吉、建阳多庆、万事亨通、千灾雪消等吉利语大家都笑了,真是太中国了。除此,也有很古雅的对联,写着“爱闲静,守明真”,还有“闻长者,畏圣人”,更有一联写着“尧之日月,舜之乾坤”,真是太有学问了,中国人的对联也没有这个水平啊。
河回村现有居民两百多户,每家的装修都必须依照原样,草房的依旧草房,瓦房的继续瓦房,因为河回村已经是韩国著名的民俗旅游村,政府不允许居民自行改装。翻译说,河回村最漂亮的房子大都妾的孩子修建的,在古代韩国,嫡出的长子必须守在父母身边,妾的孩子则大都远走异乡创业,发达后第一件事就是回来给母亲修建大房子,造成今日这种特殊现象。现在韩国很多大企业的老总老家都在河回村。
洛东江贯穿整个河回村,整体感觉很像福建漳州南靖县的风景旅游胜地云水谣村。我觉得云水谣村房舍更多、村民更多,因此也更丰富。
 
18)6月13日。三陟市。
经过三个半小时的长途跋涉我们撤离韩国传统农业城市青松郡(此地也是保留韩国传统文明最多的地方),来到了韩国东海岸城市三陟市。沿途依旧满眼青绿,一路几无车辆,我又一次为韩国的人口只稀少感到惊讶,又一次担忧起他们的旅游业。这真是咸吃萝卜淡操心啊。
既到海滨城市,主人安排我们吃的是鳗鱼筵,滑溜溜的鳗鱼汤拌上韩国人喜欢的番茄酱,吃起来滋味怪怪的,可惜韩国人不懂得清水炖鱼放点生姜那才是最美味的。
下午我们去了三陟市的名胜“竹西楼”,此楼被列为关东八景之一,已在此矗立千年。关于竹西楼的名字有两个传说,一是说因为以前楼阁东侧的竹林里有座名为竹藏寺的寺庙而得名;还有一种说法是楼阁位于当时著名青楼女子竹竹仙女所住地的东侧而得名。竹西楼是朝鲜时代设宴款待宾客的地方,楼阁本身建筑宏伟,加上周围景色优美,吸引了不少文人骚客。竹西楼建于绝壁上,由17根长短不一的柱子支撑。其中9根直接立于天然岩石上,剩余8根则立于石基上。
我们到的时候倾盆大雨不期而至,这雨来得正是时候,在竹西楼听着雨声,注视雨水如帘一颗追赶着一颗落到地面,是最为适宜的赏心乐事。导游说,古代文人到此雅集,最喜有雨。
竹西楼上到处悬挂着牌匾,都是汉字,有“第一溪亭”,有“海仙游戏之所”,更多的是题写竹西楼的诗,韩国同行们要我们这些作家们回头也为竹西楼写写诗文,我觉得不妨一试。
下午,大巴把我们送到三陟的超市,东道主善解人意,特为中国客人作此安排。大家怀揣着在机场换来的韩币,杀进超市。当然,全世界的超市大同小异,无非也是那些东西。我转了半天最后给吴子林同学挑选了一件短袖格子衫,给陈黄宇同学挑选了两瓶BB霜,给自己挑选了一条围巾。翻译徐黎明老师告诉我,韩国的很多物品其实都是“made in chian”不过没关系,这些“中国制造”的物品专供韩国销售,中国境内买不到。徐老师看了看我的衬衫和围巾,果然都是“made in chian”,两人都笑。我后来悄悄地把围巾上的“中国制造”撕了下来。
大家都在超市外展示自己的战果,王家新说,我买了你们谁都想不到的却是生活必须要的东西。我马上说:盐!我赶紧跑回超市,拿了两包共计6斤的盐跑去结算。此前在网络上获悉中国的盐都加碘,而实际上现在的中国人已经不需要碘了,碘已经过剩了。不管怎么着,至少在食物上,韩国肯定比中国可信。这不能怪我崇洋媚外,要怪就怪苏丹红三聚氰胺。
细心的洪廷善教授为每个中国作家买了一大包韩国海苔。
这个晚上我们下榻三陟市东海大酒店,酒店欧式建筑,富丽堂皇。晚餐前我和厦门文联的朱鹭琦到海边散步,看到王家新已一人独自默默地对着浩瀚的东海沉思、拍照。深绿色的海水正在涨潮,一浪一浪涌来的潮水前赴后继不知疲惫,每一浪的海水都是相同的,每一浪的海水又都是不同的,在这汹涌澎湃的东海旁我又一次对大自然心生敬畏,到底谁是大海潮汐的幕后推手,如果说潮汐来自于地球与月亮的吸引力的话,到底谁又是造成月亮与地球吸引力的推手,这世界不能追问到最后,否则你必然要成为唯心主义者。
对于来自福建的我来说,海是最常见的,在大海特有的咸腥味中,我闻到了故乡的气息。
这个晚餐是告别晚宴,虽然还有14号一天,但13号的这个晚餐是作为告别晚宴来举办的。在看得见大海的餐厅里,萨克斯演奏家恰逢其时演奏起了《回家》,韩国作家朴相禹和中国女作家金仁顺喝了交杯酒,这是一种仪式,代表韩中双方的友谊。洪廷善教授眼眶发红做了深情的告别演讲,他谈到了两国的历史和现实,谈到了两国在文学上面临的共同问题和可能的解决策略,最后说到写作人在这个世界上的使命。舒婷老师则代表中方致了幽默生动的答谢词。
晚餐结束后的8点,洪廷善教授又在东海边的烤贝餐厅宴请大家,据中方翻译家权赫律老师说,韩国的习俗是正餐吃完后还有夜餐,往往夜餐花费比正餐多。在烤贝餐厅,我看到墙上挂满了写满韩文的贝壳,突然想到赴韩前夕微信上诗人威格对我打趣,要我在韩国代替中国诗人写上“到此一游”,我则答“嗯,会写李白到此一游”。于是,我拿起贝壳和黑笔,一挥而就——
李白到此一游。
并把它悬挂在韩国东海边的烤贝餐厅里。亲爱的李白,希望你夜游时到那里看一看。
 
19)6月14日上午。江陵市。
撤离三陟市,大巴把我们带到韩国东海岸的另一座美丽城市江陵市,我们来此领略韩国的咖啡一条街。东海在蓝天白云下越发显得碧蓝明媚。这咖啡一条街,其标志雕塑就是一只巨大咖啡杯和三颗巨大咖啡豆,另有一颗散落在咖啡杯旁。福建诗人们在咖啡杯旁留下了第一张全家福,请允许我在合影中一一默念:舒婷、刘岸、林丹娅、须一瓜、吕德安、黄橙、李秋沅、朱鹭琦、安琪。
此次中韩作家会议主办方为:中韩作家交流协会,厦门文学院,厦门市文联。
此次中韩作家会议协办方为:青松客主文学馆,韩国文化艺术委员会,PARADISE文化财团。
午餐韩方安排我们品尝韩国最富盛名的江陵豆腐。关于江陵豆腐有一则笑话,话说江陵市某年举办豆腐食用比赛,来自庆尚北道的某个年轻人一向以能吃著称,那天在比赛前裁判刚要吹哨,此青年急急离席冲了出去,转眼功夫又冲了回来,裁判一声哨响,大家埋头狂吃,这青年吃了一半就再也吃不下了,他疑惑地说,咦,刚才明明可以吃一盘,现在怎么只能吃半盘呢?
这笑话说的是庆尚北道人的质朴,嫁人就要嫁庆尚北道的男人,他们肯定不会出轨,就是出轨也很容易被发现。青松郡隶属于庆尚北道。
我感觉韩方此次真是竭尽全力要我们充分领略韩国文化,无论观赏的景点还是每餐的安排。有一天韩国还安排了他们祭祀时才能享用到的美餐。当然,在我看来,韩餐大抵相同,都是一碟一碟的泡菜、小菜、生菜,再加上烤鱼烤肉。有一天我们还吃了鸡宴,烤鸡蒸鸡。我到现在也不太明白韩国的食文化来自哪里,来自中国吗?只是有一个很奇特的现象,在韩国,基本以生冷食物为主(包括水都是冰的),要搁在中国,可能我早就闹肚子了,在韩国一周,我的肠胃竟然很适应,居然还正常通便,痔疮也不发作,真是神了。
说到痔疮,不由想到此次出国前我备了感冒药,咳嗽药,痔疮药,中暑药,咽喉含片,等等,结果在国内小病不断的我在韩国安然无恙,看来我确实属于奔波劳碌命。
回到江陵豆腐,我在品尝韩国最好的豆腐的同时,脑中不断闪出的是瞿秋白在福建长汀写下的绝笔文《多余的话》里的这样一句:
中国的豆腐也是很好吃的东西,世界第一。
下午,大巴把我们送到江陵市“许筠许楚姬兄妹作家故居”参观,故居分为新建的纪念馆和修旧如旧的故居。
许筠,1569年出生,庶出。庶出的身份在当时的韩国很受歧视,不能呼父呼兄,许筠自幼聪明,精通汉语,高中文科状元后得到朝廷赏识,被派往当时的明王朝。其妹许楚姬号兰雪轩工于诗词,许筠于是把她推荐到明朝,在明朝出版了《兰雪轩集》,成为韩国著名的女诗人。许筠自己则创作出了韩国历史上第一部韩语小说《洪吉童传》,小说描述了一个武艺高超,具有高强法术的庶子洪吉童,组织活贫党,劫富济贫和官府作对。后来离开朝鲜,在海岛上建立自己的国家的故事。
许筠自己的命运和他的主人公也有类似之处,他后来组织了一批庶子反抗朝廷企图谋逆,后事败被杀。
许楚姬年轻守寡,26岁时即抑郁而亡。
许氏一家五口(父亲许瞱和他的四个孩子)皆很有建树,纪念馆里为许氏五人树了碑立了传,五人的手书也陈设在展馆里。当然,最突出的还是许筠和许楚姬兄妹。
 
20)6月14日下午。仁川市。
   终于到达此行的最后一站仁川市了。住宿安排妥当后主办方立即带领我们参观仁川市的韩国近现代文学馆,洪廷善教授是此馆的主要策划人和布展者之一。我承认对韩国文学我确实了解不多,无论墙上的名人像还是展柜里的韩国文学作品,我均所知不多。只依稀对《春香传》有点面熟。因为参加了两届中韩作家会议得以拜读韩国当代作家作品,我对他们的现代性很感惊讶,此前对韩国也许心里上存有某种程度的偏见?中国诗人普遍对徐黎明翻译的韩国诗人诗作大为赞赏,认为他如果把韩国诗人大量引荐到国内一定会受到中国读者的欢迎,但年轻的徐黎明老师此时最大的任务是学术研究,翻译得等到职称评上后方有心思全力以赴。
    感谢洪廷善教授培养出这么多优秀的韩语博士生:尹海燕、权赫律、徐黎明、李思儒、郭艳宁、武鼎明、金星。这些来自中国的留学生在洪老师的精心调教下,已成为或即将成为中国韩语界的翘楚。
此次的会务工作也承蒙这些孩子的细心与周到。
仁川市有一条中国街,一进入中国街便是满目的红艳艳、闹腾腾,到处看得见北京饭店、中国料理饮食店、仁川华侨小学附属幼稚园、香满城等等牌匾,最有意思的一条横幅是“我爱中华文化,我要说中国话”,这口号一定出自华侨。
在韩国最后的晚餐洪廷善教授为我们安排了最高规格的中国菜(中国菜在国外一向是价格最高的),突然间走进烟火气十足的中国餐厅,一时间还真不适应(韩国餐厅一向干净得闻不到人间烟火味)。这个晚上,想说的话都用酒代替了。
仁川,美军登陆仁川的仁川,天明后我们就要与你告别。
 
21)6月15日。回程。
依旧是韩亚航班,它把我从中国带到韩国,最终还将把我从韩国带回中国。
依旧是我,但已是对韩国的一切有着热切求知欲望的我,此后在这世界上,除了中国,我最关注的国家还会有一个——韩国。
 
                                                2014-06-15——17。北京。
——————————————————————————————————
刊于《龙泉驿创作》2014年第三期。主编:凸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