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风情动春秋

朝雨晚风2014-10-01 17:24:21
 樱花盛开时节,清香飘逸,艳丽的花朵把这一院春树打扮的花枝招展,树儿在轻风中盈盈起舞。落彩缤纷,花瓣洒落一地,伴着西子的舞蹈,和着伯牙的琴韵,更添了这吴宫的春色的风韵。春秋是王侯们逐鹿中原的舞台,春秋也是文人志士各展所长的时代,吴宫的风花雪雪月与沙场上的金戈铁马,一个如闺阁中含羞玉容的亭亭少女;一个似市井中吆喝叫卖的粗犷汉子。这一年,吴王夫差依旧春游赏花,这一年俞伯牙依旧琴音优雅,只是那手中的七弦琴不再是清歌雅韵,而是那郑国之风的靡靡之音。因为此刻的吴王身边多了一位情动春秋的女子——西子。美人与琴音交相辉映,犹如花与月,光与影,清风与涟漪,好一片风情,好一派吴宫春秋。
 从此,吴王喜欢上了郑国之风的靡靡之音,伯牙依旧心无旁驽的弹奏美妙的旋律。只是弹奏的曲子变换了色调,吴王在听琴时正含情脉脉的看着那位美人,伯牙知道此时的吴王已经是不爱琴音爱玉颜,不爱江山爱美人。西子的沉鱼之貌,赢得了吴王,变动了春秋。而伯牙的琴律从《阳春白雪》到《下里巴人》,他的心灵又该经历了怎样的苦痛呢?
 吴王是不懂琴的,吴宫的达官贵人也是,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于是他只得离开了,离开了吴宫的骄奢淫逸,富贵荣华,伯牙选择了漂泊天涯。
 那一夜,伯牙没有睡,而是飘泊到海岸上,观海听涛。大海也让他失望,除了几只酣睡的海鸥,和四周黯然的高山,听不见其他空灵的声音。这里灵境的有些可怕。习惯了世俗的喧嚣,对于宁静还真不适应。 
 月光洒落一地,海鸥偶尔扑动了几下翅膀,一切又归于宁静。在高处,伯牙不觉感到几分寒意,是的有一阵晚风吹过,轻轻地不见一丝波澜。月光突然变淡了,突然海鸥振翅高飞,瞬间朔风凛冽。海波袭来,一浪高过一浪,终成惊涛拍岸。高山仿佛善男信女一样虔诚地接受这海浪的洗礼,而海潮也因为高山的庄重而变得温顺,绕着它,终成涓涓细流。他们犹如夜空下的情侣,一个胸襟宽广,一个热情奔放。此刻伯牙的心情豁然开朗,体会到大自然和谐的韵律,融情于景,不禁撩拨自己手中的七弦琴,时而硁硁然,庄重威严,抑扬顿挫。时而节律轻快,宛如流水。犹如波涛声声刺耳,弦弦惊心。渐渐的伯牙的琴韵也随着海水的消退终成涓涓小溪。
 等他停下时,回过神来,只见一樵夫——钟子期,站在他面前对他说了四个字“高山流水”俞伯牙喟然长叹“知音也”,他们俩简单的对白,却成为了知己,好一幕情动的春秋的君子之交。
 后来,伯牙弹琴,钟子期作赋。两人大都有相见恨晚的感觉,然而人事变迁,就犹如这春秋时代一样,变幻莫测,俞伯牙因为母亲病重,不得不与友人告别,回到家的一段时间里,慕名拜访他的人络绎不绝,伯牙忙于应酬,渐渐淡忘了那位老友。直到有一天,一个年轻人拿着一封信给伯牙只见上面写着四个字“高山流水”拆开一看原来是钟子期为他写的赋,信里是子期的绝笔,上面写到:“我已经病入膏肓,恐不久于人世,恐怕以后再也不能听到你的琴声,恳请你为我公子演奏这首《高山流水》吧,伯牙听后顿时内疚自责。有时候时间教会了人们健忘,多少养育之恩,手足情深,天长地久,都为时间所湮没。这时人世间的大不幸。
 那一年钟子期逝世了,伯牙走到他的坟前,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把自己心爱的宝琴摔在地上,以祭奠亡友。说道:“恐今后在无一人能明白我的琴音了”可是他不知道自己的《高山流水》终究闻名四海。
后来春秋中,留下了这个经典的故事,让人叹为观止,仰慕不已。
原来那动乱春秋中的风情,不仅仅属于王宫贵族的风花雪夜,她属于江湖中的平常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