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漫谈“读书”

张钧豪2014-09-30 12:40:09
 闲来无事,便来读书。   
 暑假两个月中的某些清晨,可能是处在这个年龄的缘故,身体就像一个可融天地灵气的鼎炉,汇聚着阳光、朝露的生气,人总会精力充沛得有些过分。兴许还因为南地梅雨季节的沉闷与北地干爽空气反差——总之,我会担忧此时踌躇满志的心态,因为若说理想之于现实的巨大壁垒,敝人思胜于行者体会已深。
 不如去读书,幸好还能读书。
 读书首推心静,心静方可读书。因心静后意识再无界限,书斋、闹市皆作皮相等观,乃至读功深处可以耳目失灵,声形自现于心,机理自生于识。然而何谓心静而又何以心静?惟厚积而博发也。心静即不焦虑,不贪妄,不犹豫,不极端,意识可汇交一点,亦可自由发散,天下学识,大而天地宇宙,小而粒子元素,深而理念逻辑,浅而现象器物,皆可随取随用,收放自如。因而心静状态之实质是使意识在理性的秩序下进行活动,那么何以心静即在于如何使我们的意识层形成一种井井有条的认知结构。这种认知结构的形成需要经验和阅历的丰富,从中总结升华出共相与规律,以致诸般共相与规律纵横交错而可覆盖我们生活中的主要方面时,再对这些共相与规律进行一番整合、关联,就能粗略地形成我们的认知框架——这必然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期间需要经过各种各样的苦难与磨练,才能臻至“完整”境界。静心读书时,“我”与“书”间是交流而非灌输,在书中一一对比印证大师与我之所见所思,细微处见真知灼见,宏大处感气势磅礴,着实妙不可言。
 心静方能心诚,心诚方有所得。如静读鲁迅之《呐喊》,也许读不出什么慷慨激昂,只便被他的倔强刺中,只便通读后内心里升起一股浓浓的悲怆感,只便因着书中那些平淡清冷的白描而浸润了眼眶,其情也浓。再如静读梭罗之《瓦尔登湖》,也许只觉着那些记录与描写无聊琐碎如斯,但作者竟能如此津津有味,于是遥想自己也有这样一方净土,自力更生而又积极思索,却不也是生命壮美的呈现?其淡也真。亦如静读钟书之《围城》,倒不必先入为主地去处处寻找“围城”之象,只便体会到其用词之精准,语言之凝实,比喻之贴切,谬论之精妙,《围城》便已通透大半,其言也练。也如静读歌德之《浮士德》,无需必然地去分析那些情节,人物,对话等文学的要素,只便在他字里行间感受到其中那浓郁的情绪与缜密的逻辑、恢宏的理性与奔放的欲望之间喷薄欲出的激烈碰撞,揭示人类自身的永恒之矛盾,却不也是历史前进的动力之源?其思也厚。因而静心读书,所悟所得,皆能实在。
 私以为,读书之所得可有三重境界。其下为泛略万卷而知其一,其中为精研专攻而通其道,其上为只言片语间处处可得。三境并非绝对,浅去理解以兴趣为准,兴趣所至便能得其上者,兴趣不达而万书皆空;深去理解则以理趣为根,其思不拘于内容、作者,而全关义理、精髓,进而得理趣者便能在字里行间拈花拾柳俯仰皆获。
 入第一境者,其要义在于积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唯有在丰富的阅读体验的基础之上,才有比较评判之可能,进而能对作品进行相对准确的定位,以提升自己的鉴赏力。恰如不读史则不知史,不知史则难知今,不知今而难知世,不知世则难知己,不知己而何以立己?在历史的坐标轴里如能准确找到自己的坐标,便能对不可知的未来有所定心,从而根据自己的现况与志向,结合历史的趋势规划出一条专属自身的合理道路。至此人生可井然矣。
 入第二境者,其要义在于专注。坚冰极韧,点而破之;阳光普照,聚而能焦。天下无限,人生有限。积累是永无止境的,人类的全部知识也不可能让一个人全部学完,这时必然要做出方向的选择。积累的意义在于给人宽广的选择空间,而现代人选择之难则在于机会成本之高昂——选“此”则必弃众“彼”。此时即显定位之重要,因为定位的实质在于自我认知之清晰,明白自己善与不善,兴趣所在,即便最后可殊途同归于理趣境界,却在起始阶段必有分流,从而能为扬长避短,重点突破。至此人生可深秀矣。
 入第三境者,其要义在于格局。人生万物,其道生发;生而向死,向死而生。生命积累以广,专注而深,基础渐实,则气象自生,统而观之,是为格局。格局既成,则几可包容万物,只因格局之基础正是万物之内在肌理于主体的内化所致。此时读书,便不再局限于任何外在的形式,对规律的理解外化为读人、读城、读国、读世乃至读天地万物,最终都归于“我”,进而“我”归于尘土,尘土归于生机,周而复始,螺旋上升,通达世界本源境界。至此人生可通透矣。
 继而思之,读书之目的亦有三境。
 其一为制己以达自由。人之一生确有诸般限制,如卢梭所言“人生而处于枷锁之中”。如此观之,人似乎永难摆脱社会环境对自己的制约,从而不可能达到“真正的自由”。然而果真有“真正的自由”么?何谓“真正的自由”呢?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应当区别“枷锁”的合理性。如果任由人的欲望毫无节制地发展膨胀,而因为用来满足欲望的资源是有限的,社会必然变成一个无序的争抢之地,其极端表现为战争——这种行径之实质与丛林野兽何异?人之所以高贵在于人之理性可以从长远利益出发作出选择。人的理性具体表现为将一切不确定的事物导向确定,将无序的潜意识拉入有序的意识,将无数不可知的现象总结升华为可知的规律与客观真理。正因为人的欲望的无限延伸具备毁灭自身的倾向,我们的理性才能显现其伟大的价值。“绝对的自由”实质是“无限的欲望满足”,其实质并非导向“美好与幸福”,而是“绝对的奴役”,这种奴役不是被外界所奴役,而是被我们自身的欲望所奴役,这种奴役是根本性的,只会导向“毁灭”和“虚无”的深渊,恰如马尔库塞所描述的“单向度的人”。因而我认为“真正的自由”其实质上是一种自主意志的选择能力。任何来自外在的社会环境的制约和内在的本能欲望的引诱下的选择都是消极被动的,这是阻碍我们进行自主选择而达到“真正的自由”的两大障碍。而“真正的自由”则是化原因为条件,也许结果的呈现相同,但是过程上有质的区别。因为是自主选择的结果,我们才能清楚地知道选择的后果与责任,并能主动的承担——我们知道,那是选择的代价——而任何选择必有代价。在读书的过程中,当我们的阅读体验丰富起来,理解力的提升有助于我们自主意识的觉醒与理性的养成,从而形成自己的主观判断,且不论其正确与否,都将是独立人格的在精神领域的呈现——独立人格是人获得“真正的自由”的必要条件。“真正的自由”也必然导向“真正地幸福”,其逻辑是只有通过自主的对“本我”进行合理的约束,使人的情感的释放变成一个有序可控的过程,我们在这过程中一则能体会到主体精神对客体肉身实施约束与控制的自身的喜悦感——那种身为人类拥有理性的高贵;二则也能在和他人、社会交往的过程中获得更加真挚、高尚的情谊。
 其二为愉人以达社会和谐。读书是一个接收,理解,内化,从而外发的过程。当我们自己的身、心、灵得到至理的救赎之时,这种在内敛中狂放的快乐讯息可以感染他人,引起共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持续地阅读能够提升自己的精神修养,在感到理性之乐同时不断地超越自己的认知局限,将这种体验与能理解自己的人进行分享和交流,简直不能想象会有比这更加让人享受的行为了。当然,你的朋友圈的质量一方面受到成长环境的制约,但不能忽视你作为参与主体在这个圈子中所起的作用——你是有能力去改变这个圈子的深度与广度的。这是因为它并非一个完全固化的存在,而是会随着你的格局和气象的提升而演进,最终维持在一个相对平均的水平。你自身的体验与体悟会潜移默化地改变你周围人的陈旧或者腐朽的观念,让氛围在你的参悟实践中得到进阶。同样,圈子中的良师益友的见解也会促进自身认知的精进。因而我完全有理由相信,社会便是在如此的以点带线,以线代面的过程中达到和谐。
 其三为循至理以达心迹无界。宇宙无限,人生有限。人生之格局,以己为疆必然作茧自缚,苟且偷生,却也可得精微之妙;以家为疆溺于亲缘,原始无知,却也可得宜家之乐;以国为疆易生民族情绪,轻率盲从,却也可得气节风骨;以世为疆易泛而论之,结构粗糙,却也可亲普世价值。而读书广而深处,循至理与否而分善恶,因此再无疆界之所限,既可回归人心,又可规范外化,实为万流归宗之所在。彼时人类自身的不断超越,思想的足迹跨越空间与时间像无极进发,从而呈现出人类自身最伟大的特质——永无止境地追求、突破与创新。这应是读书的最高境界,也应是做人的最高境界。
 读书于我而言已早已超越了文本的局限,而是将其抽象为人的自我超越行为。我以为这正是读书这种行为的实质。而确乎当我们读书的时候,往往读的并不是“某个作者写的一部作品”,而是在通过这本书读自己,读人生,读世界。
 愿这浮世少些靡靡之音,多些真正的读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