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柳丝纤如发
林馥娜2014-08-21 15:45:48
西湖柳丝纤如发
林馥娜
暴雪来临的前一天,我们来到了杭州西湖,严寒中的柳丝虽无叶叶如眉的娇媚,却有着发丝如云的柔美。杭州西湖因为有断桥、雷锋塔等蕴藏着凄美故事的古迹和临水而栽的垂柳而带着柔软的韵味。一条情人堤跨湖而过,据说有情人如果携着手在这堤上走过一遍就能终成眷属。而我更喜欢它的另一个名——苏堤,它让人想起豪放的苏东坡和娇柔如水、至情至美的苏小小。
苏东坡对于杭州的重要性自不必提,从杭州人尊称他为老市长就可知一斑。而苏小小却以其情义和才貌而存活在人们心中。未到西湖时,已提起要到小小墓一看,最后却还是顺众意而错过。只有李贺的诗《苏小小》,犹在心里絮絮丝丝,缠绵不已——“幽兰露,如啼眼。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草如茵,松如盖。风为裳,水为佩。油壁车,夕相待。冷翠烛,劳光彩。西泠下,风吹雨。”一个我见犹怜、痴情空付而又倔强仗义的女子,宛如这西湖边迁若游丝的垂柳,影影绰绰地立于在这水色湖光中。
白娘子与许仙的断桥、雷锋塔也都是在船上远远的了望一番,这样匆忙的游历,不无遗憾,但也有意外之喜,只见一个铁质镂空女人像闲花照水地立在西湖旁,确切地说是一块纪念碑,原来是著名诗人、建筑学家林徽因碑像。碑上的记述文字与人像采用镂空的方式,依稀可见斯文逸秀的伊人轮廓。林徽因出生在杭州的一条小巷——蔡官巷,并在杭州生活了5年,如今她又回到了故里,湖水悠悠流过她的身后,流过旧日时空,而那蓊郁的湖中树,犹如她作为诗人、作为中国第一位女建筑学家的动人往事,在水中、在襟怀中,温润如新。林徽因之所以成为佳话,不但在于她的才情与柔美,也在于她的柔中所葆有的刚,她既有诗人的浪漫与柔情,也有学者的坚韧与冷静。正因为冷静,她才会让自己成为徐志摩的终生眷恋,成为金岳霖那枝可望不可采的“白玫瑰”,成为梁思成志同道合的伴侣。
与朋友谢说起西湖之行的匆忙,他说:“本该找个时间,在那里住下来慢慢走、慢慢看,才不负这份柔软心事。”正如杭州的西湖是骚人墨客心中的柔软地带,各地的西湖也必是当地人心中的温存之境。故乡揭阳的西湖也是一个浸润人心的去处,榕江水幽缓地在湖畔流淌而过,湖中间是跨湖而起的九曲栏桥,宛若有情人的罗带心结缱绻地绕在湖面上,雕栏亭台处常出没着成双成对或一家老少的温馨剪影。右侧是树木掩映着的工夫茶园,正宜三两知己相约园中,品茶谈心,赏湖光、花影、曲径。昔日,我与友曾在临江的榕树下谈心,几个调皮的小孩攀附在绿叶婆娑的树丛中嬉戏着,不时探出头来偷窥一眼,仿佛在静候我们上演什么新奇的戏码,而我们也欣然地分享着他们的无忧与天真。每当忆起旧时昔景,竟是一片水洇般的湿润。
此趟行旅,发觉杭州的香樟树和榉树特别多,原来这也是有由来的,这里的旧习俗是以树为标,夹藏着每户人家儿女的性别和寄意。家中生女就会在屋前种香樟树,生男则种榉树,榉树取其中举之意,香樟则表示家中有女儿,是给说媒人的一种标示。女儿出嫁时,香樟树也会随之砍伐,因为香樟树是一种能散发香气又不生虫蛀的好木料,用来做装嫁妆的箱子最是适宜。这种含蓄的示意与家常的实在,也如贤女子般款曲可人。而前人与自然万物这种生息相倚的状态在今天看来是多么可贵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