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风中的祭奠

宁南翔2014-04-14 12:21:22
人世间难免有许多痛苦的事,而祖父的离去,这种痛一直缠绕着我心。因为在他7个孙子、孙女中,我要算他心痛最多的一个了,而我却是祭拜他老人家少之又少的一个。也许正因为如此,所以时常令我感到惶恐不安!这种不安和惶恐来自于平日里繁忙的工作之余,来自于家里的琐事之后,来自于朋友、同事、同学、战友等应酬之中,来自于安逸的习惯和懒惰的心性使然,在有时间或没有时间的空隙中,我曾一次次为错过祭拜而自责。
   
又到了清明节,我和堂弟去了趟百余公里外的农十师181团,给葬在那里的祖父上坟。当我们再一次来到那片荒凉寂静的戈壁滩,找到那座沙土堆起的坟的时候。心中有种异样的感觉,这里曾是祖父居住过的地方,现在却是我们祭拜的地方。为了避风,我把车直接开到坟一旁,用车身挡住风头,然后是摆放水果、倒酒、点烟,烧香、磕头等。
 
 阳光普照大地,但在呼呼作响的寒风中让人感觉不到多少温暖,风打着旋儿,裹着烧成的灰烬,一片片在我们眼前上下翻飞、飘来飘去。祖父在地下,我们在地上,虽然离的是那样近,只是彼此再也听不见、看不见了......。我下意识的看了看祖父附近的坟堆,已经有两座坟被风刮平了,墓碑歪倒在沙土里。如果不仔细看,还真辨别不出是坟墓。
 
 放眼望过祖父的坟,远处是戈壁荒滩、稀疏深灰色的骆驼刺便是这里唯一的风景线。脆弱的植被一览无余,冬季留在地表的积雪早已被干燥的寒风刮得没了踪影,沙化的坟地在风中萎缩。这里埋葬着的是兵团农十师181团三营死去的人当中的一部分,他们永远留在了这里,留在了这片荒漠之中。

 六十多年前,为了“屯垦戊边”,祖父和来自五湖四海支边的人们一道响应党的号召,投身到火热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发的大潮中。将自己的青春热血,甚至生命无私奉献给脚下这片圣神的土地。虽然他们只是新疆农十师那个群体中的一小部分,但正是有了他们这样的人,才建起了现代化的北屯市,才开出了近百万亩的良田。他们“献了青春献终生,献了终生献子孙”,而这一座座荒秃秃的坟墓便成了那个年代的历史见证。这不能不说是他们这代人创造了人间的奇迹!“铸剑为犁,生生不息”,正是兵团农十师人的精神写照。
离开祖父的坟后,迎着风我们驱车往回赶,心里默默祝愿:祖父和埋在这里的人们永远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