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爱、和它的废墟

倩雯2025-11-01 10:32:47

爱、和它的废墟

 

作者:倩雯

 

水月

 

晚月又一次走进那间咖啡馆,是九月,雨厚厚地浇在橱窗上,把外面的世界扭曲模糊。店里充盈着焦糊油脂的奇妙香味,却没半分提神,昏黄的灯光和慵懒的爵士乐依旧让人怀疑时钟被故意拨慢。

店员送上一杯曼特宁,她头也没回,一口不喝。晚月并不喜欢醇苦的咖啡,只是允许这阵醇厚的味道弥漫在此间,像往常一样,像怀砚就坐在身旁,像他习惯地点一杯比命还苦的曼特宁。“不苦,”怀砚用骨节分明的食指在杯壁上摩挲。“它回甘清甜,苦尽甘来。”他骗人,晚月心想。橱窗映着她失神的双眼,那里再没出现过他挽起来的衬衫袖口。

她记得怀砚小臂上若隐若现的静脉像疏离的边界,国王自带魔法,无需加派重兵把守,那国境越要接近就漂移得越远。那不是她的国境,她却想偷渡。

怀砚年长她十几岁,对她总是轻浅地笑。笑她单纯幼稚,笑她天马行空,笑她没被岁月染指风华。笑她不知人生并不是一座运行周密的机场,其实挂着“游客止步”的废弃停机坪上也有旧飞机,只是,匆忙的航站楼里没有一架肯为她晚点。晚月试过把天真与热忱一股脑打包给他寄过去,包裹被签收,却永远显示“正在清关”。年轻人与年长者之间,相隔的不仅是年岁,是怀砚知道最好的结局不过是君卧高台我栖春山。

但晚月不想听。

 

镜花

 

她端坐在我对面,睫毛偶尔忽闪着在素净的脸上投下浅浅的阴影。

“怀砚,你知道吗,这一切都源自那个午后。图书馆长廊,光影交错,阳光在大理石地面上复制出你斜斜的长影。”一个属于现在,一个属于过去,中间隔着不可逾越的屏障。我记得,那时我正从书格间抬头,转身温和地问她要找哪本书。她不明白,这种温和不只是礼貌,也是防洪堤,专门用来抵御像她这样的洪水。

沉默在我们之间蔓延。

她抬头,目光却越过侧脸落在我身后的墙壁上。那里有一块磨砂镜面壁饰。我相信人应该学会在不被窥视时审视自己。镜面如同被时间打磨过的湖泊,只映出一片朦胧的银灰色雾气。每当伸手触碰时,指尖传来的细微磨砂感,就像穿过一层薄蛛网,一层用未来无限可能之事织就的蛛网。

“你相信爱情吗?”她突然打破沉默。

“我相信爱情就像相信镜子,”我笑着看她,眼中依旧是惯常的温和,甚至带点暧昧的温柔。“它们都擅长制造比现实更真实的幻象。”

我看到她明显的愠怒,眉头蹙着,嘴角抿紧,年轻圆润的脸颊憋得泛红。“我讨厌你从来不正面回答我的问题。”控诉中带有浓重的委屈。“我见过你年轻时的照片,是跟一个女人的合影,就在你书房里,多可笑啊,我看到那张照片的一瞬间以为某个褪色的梦与现实发生了重合。我知道,我当然知道,你有意回避我的问题。”

“晚晚,十几年前的老照片没什么好看的。”我摇摇头,试图安抚她。“时间不是线性河流,而是布满虫蛀的织物。我们以为自己在前进,其实只是沿着纤维断裂处反复徘徊。”

“有时你真的很残忍。”她再一次看向我时,眼中已然带着彻悟的决绝。“尤其是下雪那天。”

是那个雪夜。

我第一次邀请她共进晚餐。她脱掉笨重的长款羽绒服,露出新买的绿色连衣裙,像电影《赎罪》里的塞西莉亚。不可否认,她很美,年轻,天真,有活力,绿色长裙衬出她一点妩媚。但我没有惊讶,亦没有感动。她在我近乎怜悯的清醒中悄悄黯然。也许就在那一刻,她终于肯承认倒影永远无法给真实以回应。

“可是啊,”她声音里带着雪崩前那种诡异的平静,“我甚至更爱你的冷漠。”

闻言,我看向她的目光有一瞬怔愣,随即替她松了一口气。“爱情中最奢侈的部分不是被爱,而是意识到自己正在爱着一个永远不会有回应的镜像。”她朝我困惑地眨了眨眼睛。“你看那面镜子,它不照人,只映出观看者内心最不愿承认的部分,再深入探寻,就会发现一切不过是被过度解读的执念。”说着,我起身去书房找了一本书博尔赫斯的《沙之书》,写了张便签夹在里边送给她。她能从我这得到的,也许只有书。

 

水月

 

分别那天,怀砚像往常一样送晚月到家楼下。她依然靠过去紧紧拥抱了他。“下辈子,换我早熟,我不会再迟到了。”

世界在她眼前蒙上厚厚的雨幕,怀砚的脸扭曲模糊。都不重要了,谁知道他目光里是怜惜还是拿捏,谁知道他是不是故意清醒地看着晚月沦陷,再把她推远。车尾灯的红,是怀砚欲言又止的删除线,此时没说,就永远也说不出。

回忆就此戛然而止。

晚月走出咖啡馆,桌上留着一杯冷掉的曼特宁。她不想再计较了,即使怀砚欠她太多回应,即使她尚不知如何处置溢满的酸涩。但晚月忽然发现,她就是不喜欢喝醇苦的咖啡。

 

镜花

 

那是她最后一次从我这里带走一本书。也带着一颗怅然的心和眼眶中蓄满的破碎泪水。她还年轻,还未见过世间斑斓锦绣,不该路遇一个花园就打算一辈子停留。有些心事她不必知晓,如滴水入海,雨中落泪,消逝是如此短暂而又长久,长久到一切欲言又止都逐渐在湿咸的海水中沉没。

如果时间真的可以治愈一切,积雪覆盖旧痕,化开春泥又是一片崭新的混沌。假以时日,她总能读懂我写给她的字条,轻轻吹散曾经难以释怀的隐痛。

“所有迷宫的出口都通向另一个迷宫,你爱上的不是我,而是时间在我体内留下的废墟。”

 图片1

作者简介:倩雯,法学专业本科毕业,后于中国刑事警察学院侦查与反恐怖学院侦查学专业获法学学士学位和硕士研究生学位,现为辽宁省抚顺市公安局政治部干部。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缓拾清幽小径而上,能见天地广阔。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