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照亮未来之光

冬天2025-09-29 10:54:54

照亮未来之光

 

作者:冬天

 

百善孝为先,善念蕴慈悲,慈悲滋大爱,大爱凝聚光。这光芒照亮未来,亦如厚德载物的大地,承载万物生长。璀璨浩瀚的太阳系,正是一个生生不息的多维宇宙系统,它以慈悲大爱照亮寰宇,孕育苍生万物,让质子、微子等元素在万亿循环中流动着真善美的永恒能量。今天,我要讲述的,便是四位融入这宇宙大爱、灵魂高尚的师者——山东青岛春泥诗社、春泥诗社国学院的于许成、宋向辉、倪中敏与董金娟。他们燃烧自己,照亮他人,活成了人生中最温暖的一束光。

 

一、春泥诗社国学院名誉院长于许成老师 

 

于许成老师执教三十载,两鬓染霜雪,桃李满天下。他一生勤奋,饱读经书,常于月下漫步,遥望星空,仿佛与宇宙对话。他以伏羲、老子、孔子为师,崇尚阴阳之道,深悟人生哲理,毕生修行炼就一颗赤诚丹心,常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 

 

四十年来,他笔耕不辍,倾注心血撰写《元素周期律与人生》《数学周期律与人生》《全息周期律与人生》三部社科巨著,共计二百七十万字。他自费赠书万卷,收到近千家学术机构、政府学校、科研单位及社会团体的收藏证书,引发全球关注。其学说融合儒道智慧,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万物”为纲,阐释“人法地,地法天,道法自然”之理,从科学角度论证宇宙人生的发展轨迹,揭示“道之不二”的法门,指明人类尊重生命、顺应自然、依法行道的生存之路,更呼唤人心向善,利益众生。 

 

2024年,央视在全国人大会议中心专访于许成老师与倪中敏老师。于老师创立的“元素阴阳文化”荣获中央新影中学生频道《榜样力量》节目“全国最佳访谈嘉宾”殊荣,为春泥诗社与国学院赢得巨大荣誉,这正是对他多年潜心研究与无私奉献的最好褒奖。

 

二、春泥诗社国学院总策划,春泥诗社副社长、莱西分社社长宋向辉老师 

 

宋向辉老师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他集孝、贤、才、德于一身,浩然正气贯长虹。他燃烧自己,点亮未来,是众人心中的榜样。 

 

(一)心存感恩,极尽行孝 

他出身书香世家,父亲为教师,积劳成疾,身患绝症仍坚持为毕业班授课,直至累倒在讲台上。父亲离世后,宋老师独挑重担,上奉寡母,下抚年幼双妹。他节假日打工偿还父亲生前债务,默默承担一切困难;工作之余回家务农、操持家务,悉心照料母亲与妹妹,继承父母助人为乐的美德。他常陪母亲旅游、逛公园、参与社会活动,每年花费数万元为母亲与岳母购买海参滋补——这份超乎寻常的大孝,令人动容。 

 

(二)勤奋治学,文才斐然 

宋老师博览群书,即便在教学、打工、家务的忙碌中,仍牺牲睡眠坚持学习。三十年间,他出版中篇小说《我的父亲》、诗词集《诗韵心语》《诗语人生》《诗林寻梦》等六部作品,主编二十余部诗词文集,曾任十多家公刊民刊主编。其数千首诗词文赋发表于《诗刊》《中华辞赋》《星星》《鸭绿江》等刊物,荣获“文学工程奖”“全国十大书香世家”“全国五一文学奖章”等称号,被中央CCTV编辑总部授予“首届中华文学精英特殊贡献奖”,并获第十一届诗歌春晚“2024年度优秀诗人”。他更将京东网售出的三部诗词集款项全部捐助贫困山区学童,真正做到文以载道,厚德载物。 

 

(三)厚德善举,公益为怀 

宋老师为人厚道,忠诚善良,常托举农民诗人作品上刊,帮文友改稿润色,举荐诗友发表,言行谦卑,善根深厚。退休后,他放弃安逸生活,奔波百里乡村,策划百余场公益活动,扶贫助残、弘扬国学、教化人心。他进校园、入社区、办讲堂,推动公益活动常态化,让“雷锋身影”重现城乡,浩然正气蔚然成风。他借诗词之力、信仰之魂,凝聚百千农发公司、企业、学校,掀起全国瞩目的公益热潮,让春泥的沃土在乡村基层绽放芬芳。

 

三、春泥诗社国学院院长、莱西分社网络文学社社长倪中敏老师 

 

倪中敏老师是天津河西中医院保健科主任,救死扶伤数十载,铸就一颗慈悲丹心。退休后,她放弃舒适生活,加入春泥诗社,投身公益,捐款资助少年儿童,行走乡村服务大众。 

 

尤为可贵的是,她辞掉高薪工作,全力以赴批阅校对于许成老师的三部社科巨著,纠正错字、病句、标点等数千处,修正错误内容近百处。她更与宋向辉社长携手组建“元素阴阳文化”学习团队,推广其核心理念,并发现阴阳和谐、万物易理与中医学中人体五脏六腑的阴阳规律高度吻合。由此,她撰写《人为什么要吃饭》《原来补钙的阀门在这里》《阴阳化境》《化学世界的阴阳传奇》等多篇论文在网站上发表,每篇发表即登热搜,单篇阅读量突破170多万,稳居红榜榜首。 

 

倪中敏老师为文学研究生,客座教授,系中国诗歌学会会员、青岛市作家协会会员,现任春泥国学院院长、讲师团团长、金牌讲师及《中国文学》副总编辑,“中华元素阴阳文化”学术继承人。十多篇诗歌与论文发表于《健康世界》《科技新时代》等国刊。2024年9月,她获央视《榜样力量》“最佳访谈嘉宾”殊荣;2025年6月,荣获“中华文学建设先进个人”称号,为春泥诗社和春泥诗社国学院赢得了巨大荣誉。其发表于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网站的论文《人文与科学共舞——科学揭示“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去到哪里?”的奥秘》,以深邃笔触与科学论证融合儒道佛智慧,引发全网共鸣,字里行间尽显“净化心灵、提升能量,向光明前行”的悲悯大爱。

 

四、春泥诗社国学院副院长董金娟老师 

 

董金娟老师修行一生,历炼丹心,以慈悲大爱让生命如花绽放。她从教四十年,潜心育人,桃李芬芳;相夫教子,子女皆成栋梁。在粮油紧张、缺医少药的年代,她继承母亲针灸推拿术,免费救治上百乡村儿童,服务乡民,功德无量。中年丧夫后,她独自抚养子女考入大学、顺利入职。 

 

晚年的她不忘初心,八十高龄仍坚持读书著述,出版散文集《与亲人相处的岁月》,书中真挚故事令无数人落泪;数百篇富含哲理的诗篇发表于《读者报》《山东诗歌》《华中文学》等刊物,屡获殊荣。2023年,她研读于许成老师三部巨著后,写下五万多字读后感发表于《东方文化与艺术》,引发数十万读者共鸣。其家风家教树德立魂,远近闻名,堪称“活成一束光”的德行典范。

 

四位老师善根纯厚,慈悲大爱,德才兼备,屡次荣获殊荣,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们以高尚灵魂印证了“此生修行的全部意义,正在于净化心灵、提升能量,向着光明与永恒不断前行,静待下一次生命的绽放”。让我们传承他们的核心理念,学习其慈悲品质,让更多人一心向善,升维涅槃,共同成为照亮未来的光!

 

作者:冬天(系王开天、尹冬梅夫妇合作写稿所用笔名) 

 

二〇二五年七月四日写于陕西铜川市 

 

作者简介:冬天,60后,山东济南人,现居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内蒙古诗词学会会员,安徽诗风诗社会员,青岛莱西春泥诗社社员、顾问。作品见《内蒙古诗词》《山东诗歌》《诗词》《世界诗坛》《华夏诗歌新天地》《莱西文艺》《作家网》等刊物及网络文学头条;百首诗词入选《最美中国当代诗歌散文精选集》《当代诗词精选》等出版社版本,部分作品曾获全国诗词类大赛一等奖、优秀奖等多个奖项。2025年3月出版诗词集《莲花集》。诗观:抒情言志咏苍生!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