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军地转战一老兵

董印选2025-09-27 23:14:04

军地转战一老兵

 

作者:董印选

 

2025金秋时节,我获得了中央宣传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颁发的《荣誉证书》,由于我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挑战答题活动中脱颖而出,被授予“学习之星”称号。此情此景此心,不免生发感慨。

 

回望2023,我收到了转换战地的第二份荣誉证书和水晶奖杯。这是由退役军人事务部颁发的“宣传工作先进个人”的资格认定,也证明了付出总会有回报,自己的心血和辛苦没有白费。

 

2021年春节之际,使我终生难忘。因为这是我和同事告别部队系统、转战地方单位的送行仪式。我与首长、战友依依话别,当晚踏月而归。

 

弹指一挥间,匆匆三十年。在纳入军队建制的县区级人武部,我度过了30个春夏秋冬四季轮回,奉献了最好的青春年华,不知觉间已年逾半百,鬓染霜华。

 

作为人武部一名老党员,长期从事编纂军事史志、采写新闻报道工作,主编出版了首部《杨陵区军事志》,曾被陕西省军区评为“军志编纂先进个人”,也被原兰州军区政工网聘为“特约记者”,我用履职尽责服务着国防和军队建设,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中国国防报》等多次刊发新闻、文学稿件,《西北民兵》杂志以“爱岗敬业的模范”为题报道。《中国民兵》杂志“强军路上老兵不歇脚”专栏给予图文推介。杨陵区人武部连续多年被陕西省军区、咸阳军分区评为“新闻报道先进单位”。

 

1996年,我经历了全国县区级人民武装部收归军队建制。2016年,又迎来了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大潮。每次置身历史重大变革面前,我和我的战友们都能做到讲党性、守纪律,识大体、顾大局,愉快服从组织分配,正确对待进退去留,汇聚起了全面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正能量。   

 

由于工作需要,我从人民武装部调至退役军人事务局。人民武装部做为军事机关,负责入伍的;退役军人局做为政府部门,负责退伍的。人武部与退役局关系紧密。人武部领导任职县区委常委,分工负责双拥工作,日常联系退役军人事务局。而退役军人事务局设立双拥办,主任由局长兼任。人武部管的是民兵,退役局管的是老兵。民兵老 兵都是兵,华夏儿女一家亲。

 

没有地方工作经验,没有乡镇工作经历。从人武部的老职工,变成了退役局的新学生。在局领导的包容爱护和同志们的帮助支持下,我尽快转换角色,努力适应环境,积极学习业务,发挥自身特长,为促进全区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一己之力。

 

由于领导的每次精心修改和大家的长年关爱鼓励,我很快就在中省等媒体刊发新闻报道稿件数十篇,内容包括学习教育、体系建设、抗击疫情、志愿服务、尊崇关爱、双拥共建等各个方面,展示了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有力宣传了全区退役军人工作新时代新气象。2021年12月,杨陵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被陕西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评为“全省系统宣传工作先进单位。”

 

记忆犹新的是,2022年3月4日,遵照省厅媒体编辑之命,入村拍摄68岁的“示范区最美退役军人”彭占其学雷锋先进事迹照片。时值周末将要下班,交通不便,时间很紧。背上照相机,骑着自行车,就直奔西卜村。心急如焚而去,汗流浃背而归。重回办公室,连忙挑照片。等到发送复命,回家已至静夜。随后,文图很快均被编发。2023年3月,当春消息拂过玉兰树的时候,我被陕西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评为“全省系统宣传思想工作先进个人”。

 

2022年,我和我的退役局领导、同事不惧寒暑,迎着雨雪,轮流下沉到部门包抓的村、小区,和全区干部职工一起参加疫情防控执勤,规范管控,严防输入,直到从各个疫情检查点撤离。

 

2023至2024年,我所在的杨陵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全面加强基层基础建设,积极推进政策法规落实,着力破解突出矛盾问题,不断提高服务保障质量,高效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连续两年被陕西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表彰为“全省退役军人工作先进单位”。

 

前不久,在杨陵区退役军人事务局集中组织收看《榜样》专题节目后,我写下了个人学习心得:爱党爱国爱军队,有你有我有大家。无论那个行业,不仅需要赤胆忠心,而且需要爱岗敬业。见贤思齐,用实际行动向楷模致敬,从现在做起,做好手头的每一件事,不虚度今后的每一天,在付出与创造中,体现党员的觉悟和人生的价值,为强国兴军汇聚勇毅前行力量。

 

【作者单位】陕西省杨陵区退役军人事务局。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