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万安赣江大桥
郭志锋
战旗猎猎,铁流滚滚。
当受阅部队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整齐划一走过天安门广场,当一件件大国重器重磅“亮剑”,当一架架战机低空飞过天安门上空,当数万只和平鸽展翅飞向蓝天……
这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的精彩瞬间,也是振奋人心的经典镜头。
观看电视直播时,许多同事感动得泪流满面。这震撼的场面、磅礴的气势、威武的风采,让我激情澎湃,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走出会场,我的心情依然激动。不但回家的步伐好像格外轻快,就连吹在脸上的那一缕秋风,也变得格外轻柔。当我登上每天都要走过的万安赣江大桥时,蓦然间,顿觉视野比往常更加辽阔,心胸比往常更加宽广,各种美好的事物汹涌而来。
漫步于大桥,我的思绪随着奔腾的江水,纵横驰骋。
向上眺望,一座巍峨的水电站大坝映入眼帘。这是国家“七五”重点工程万安水电站,虽然它经历了三次停建三次复工的历史曲折,但最终建成投产,算是挺直了脊梁,成为江西省最大的水利发电站。而它的右侧,又是为满足千吨级船舶通行、刚刚竣工的万安枢纽二线船闸,这是赣粤大运河建设的前奏,也是赣江航运能力的一次大提升。
向下眺望,几座高高的塔吊正向江中伸展着长臂,十几辆装载卡车满载钢材正沿着临时搭建的钢架桥往江中轰隆隆地开。原来,这里正在兴建万安赣江二桥,这是江西省的重点交通项目,也是数十万万安人民多年的期盼。桥长1028米,桥宽36米,双向六车道,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总投资3.8亿元。2026年,二桥一旦完工,不但环县城公路由此完美闭合,而且G356国道也将全线贯通。
再往前望去,在二桥的左侧,是新建成的万安三中,这是万安县的第二所公办高中。校舍美观大气,环境优美恬静。紧挨二桥,是即将竣工的下村货运码头。这是一个集船只停泊、散货、件杂货、集装箱转运、仓储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水运枢纽,包括两个2000吨级通用泊位及相应配套设施,年吞吐量达100万吨,设计通过能力为104万吨。今年12月,下村货运码头就要投入使用,为处于赣江中上游的企业提供更加经济、绿色的运输方式,以重现赣江“黄金水道”辉煌。而二桥的右侧,是新建成的市民文化公园。而座落于赣江之滨的县文化馆、县博物馆、县图书馆三个古典式建筑群,则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再过去就是新建成的县人民医院,一座现代化的综合医疗服务机构巍然耸立着……
一切的一切,无不展示着祖国的欣欣向荣,无不展现出党和国家对人民群众的关心和关爱。
然而,我又深深地知道,眼前幸福、美满的生活,来自于无数先烈的无私奉献和忘我付出。
就在脚下,就在这赣江,不仅发生过举世闻名的“万安起义”,无数万安勇士越过赣江,四打县城,创建了江西省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府,而且在1945年,又有无数的万安儿女与日本侵略者展开了殊死搏斗,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其中有一位叫黄振荣的中共地下党员就曾率领义勇队数十名英雄,潜入江中,用铁锤和凿子,凿沉过往的日本船只,以此消灭侵略者。《中国共产党万安历史》(第一卷1919-1949),对此事作了简要记录:“1945年7月18日,日本鬼子侵犯良口后,继续顺江而下,抵达匡坊、长桥时,长桥乡守望哨班长黄振荣率精干壮士多人,泅渡水底,凿沉敌船六艘,致使敌船到了万安县城不敢靠岸。路过惶恐滩,一路恐慌。但黄振荣等被日军发现遭枪击而牺牲。”
往事如水,汤汤流远。
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劈波斩浪,浪花里终于飞出了欢乐的歌,中国人民走过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非凡历程。如今的中国,再也不是“东亚病夫”,再也不会任人宰割,而是凭借自己的创造和实力,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开始引领世界人民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
站在大桥上,望着奔腾的赣江,我陷入了沉思。我想,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员,我们不光要告慰那些牺牲的先烈,您们当初为之奋斗、日思夜想的国富民强,现在已经实现,这盛世的确如您所愿,同时更要牢记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努力学习,勤奋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写于2025年9月4日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