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雨中荷塘

周运曙2025-09-15 13:48:49

雨中荷塘

 

作者:周运曙

 图片1

荷塘秋色(丁恩文  供图)

 

邻居们很是羡慕我艳福不浅,或者说我颇有福气,整天价与荷塘为邻为伴。可不是吗?因为我家是唯一居住在荷塘边的人家。不仅仅沾上了水的灵气,还目睹了出于淤泥而不染的荷花君子风度。

那荷塘虽然才四五亩见方,但在我的居住地或者说在我们组上方圆两里多地,是一口唯一的荷塘,那景致真有点儿特别,有荷花、荷叶、莲蓬,还有水鸟、鱼虾及荷塘边的芳草,构成了一个原生态的荷塘世界,至少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乡村景点,邻居们常来这里观花赏景游玩。我那远在省城的老兄周江南,嘱咐我多拍点镜头,多发点视频,只要是与荷塘有关的都行,让他分享分享,以饱眼福,以释放思乡之情。

从我懂事起,这里就有了这口池塘,蓄水和养殖功能兼而有之,可谓历史久远,调节生态,名曰“周家湖”。她可经历了由湖变田,再由田还原成湖的嬗变过程。我们组上(原名队上)便是因湖而名,一直沿袭到至今,成为了一个地理性标志,这个湖泊的蓄水调节功能被保留下来。

这水塘摇身一变成为荷塘,只是近年的事情。湖面承包出去原是为了养鱼,承包人很大度,养鱼观荷兼而有之,鱼归自己,观荷赏景则由乡亲邻居们分享了,大伙儿乐在其中。

这里岂不说说阳光下的荷塘是如何婀娜多姿,绿得发亮,美得舒心,单述说那雨中的荷塘是如何仪态万千,别有一番情调的。那真是:风摇荷叶千把伞,雨润露盘万点珠。天然雅饰真国色,水墨丹青自成书。

让我们还是来分享一下雨中荷塘的景色吧!先看看荷塘在风雨中,是如何展示出顽强的生命力与天斗的。你看,当暴风雨来临时,那荷塘再也文静不起来了,似乎变得像一个斗士似的,前俯后仰,狂躁不安起来,有如千万匹骏马在奔腾,又好像一群少女在翩翩起舞,谁也静不下来,被风搅动着追赶着,东倒西歪,不断地变幻着姿势,像翻书似的发出“哗哗”的响声,那荷叶时而朝东,时而向西,时而面北,时而俯南,有如翻滚起伏的波涛。

那粉红的荷花,再也矝持不起来,任风雨洗礼摆布着,一会儿仰头,一会儿俯首,起伏不止。

那莲蓬,也风雨中抗挣着,摇摇摆摆,高高低低,但很少有折腰伏在水面的,那姿势总是顺势而存。

那荷叶,这时成为了一个个高高低低的名副其实的承露盘,待雨水装不下时,晶莹般的水珠便滚落于水中,发出“咚”地一声,此起彼伏。

那雨水敲打在荷叶上,叮叮咚咚,富有节奏,像大珠小珠落玉盘似的,又如千军万马朝着一个方向奔来。当雨水稀疏时,荷叶上有如钢琴师在弹琴,发出悦耳的有节奏的响声。

当暴风雨停歇远去时,累了的荷塘一切恢复了平静,只偶尔有水鸟出来觅食,游弋嘻戏,那些鱼们虾们也不甘寂寞在荷塘里周游列国了。阳光照耀在荷塘,撒下点点金光,雨后的荷塘更加清新可人,那过滤了的空气更加新鲜了。不知从何时开始,荷塘上飘起一团团乳白色的轻纱,那是水蒸汽在伴着晚霞升腾飞舞。

 

初稿于2025年8月26日

 11

周运曙、周江南(湖南广播电视总台高级记者)合影(作者供图)

 

作者简介:周运曙,男,汉族,大专,中共党员,汉寿县周文庙人,出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喝洞庭湖水长大。三尺讲台度春秋。现为湖南省诗词学会会员,常德市散文协会会员。受父兄影响,酷爱唐诗宋词,还喜欢爬格子,先后在《中国教育报》《湖南日报》《今日女报》《常德日报》和《辽宁文学》《桃花源》《散文时代》《常德诗词》《沧浪》等报刊和“作家网”“红网”“走向”等新媒体发表80多万字的小说、散文、报告文学、诗词等作品,十多次获奖。信守格言:看不见山顶也要爬。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