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赞歌
徐业君
(一)、秋色赋
当第一片枫叶染上绯红,当第一株稻穗垂下金黄的脖颈,秋便踩着碎步,从山那边踱了过来。她不像春那般羞涩,也不似夏那般热烈,更不若冬那般凛冽,秋是位从容的大家闺秀,着一袭姹紫嫣红的锦袍,将冷暖相宜的艳阳天裁成最合身的衣裳。
晨起推窗,但见远山如黛,近水含烟。那山色是极有趣的,高处尚留着夏的苍翠,低处已染上秋的绛紫,中间过渡处,则是一片片金黄、橙红、赭石,像打翻了的颜料盘,却又调和得恰到好处。山脚下的田野里,稻浪翻滚,此起彼伏,仿佛大地在呼吸。农人们弯着腰,镰刀闪着银光,将一束束稻穗揽入怀中。他们的脸上沁着汗珠,嘴角却噙着笑——这是丰收的笑,是历经春播夏耘后,终于得到回报的笑。
果园里更是热闹非凡。苹果涨红了脸,梨子披上了金黄的外衣,葡萄一串串挂在藤架上,紫的、绿的,晶莹剔透。孩子们踮着脚,伸手去够那些低垂的果实,指尖刚触到表皮,便又缩回来,生怕碰坏了这一季的甜蜜。果农们忙着采摘、分拣、装箱,他们的手脚比平日里快了许多,仿佛要赶在秋姑娘离去前,将所有的甜美都藏进地窖里。
“三春不及一秋忙",这话诚不我欺。春耕时节,人们播下的是希望;夏耘时节,人们付出的是汗水;而到了秋收时节,人们收获的不仅是果实,更是一年的心血与期盼。你看那晒场上,金黄的玉米堆成小山,火红的辣椒铺成地毯,连空气中都弥漫着谷物的芬芳。老农蹲在田埂上,捻起一撮泥土,放在鼻尖轻嗅,那神情,宛若鉴赏家品鉴陈年佳酿。
秋色最是变幻莫测。清晨还带着些许凉意,晌午却已艳阳高照,及至傍晚,西边的天空又烧起一片晚霞,将云朵染成金红。走在乡间小路上,脚下是沙沙作响的落叶,头顶是湛蓝如洗的天空,偶尔有几片羽毛般的云朵飘过,投下转瞬即逝的阴影。路边的野菊开得正盛,黄的、白的、紫的,一簇簇、一丛丛,虽没有牡丹的雍容,却自有一番野趣。
秋的忙碌中透着从容。大雁排成人字,从容南飞;蚂蚁忙着储粮,井然有序;就连那田间的稻草人,也静静地守望着,仿佛在计算着丰收的喜悦。这不正是人生的写照吗?春华秋实,天道酬勤,唯有经过春的播种、夏的耕耘,才能迎来秋的丰盈。
夜幕降临,秋虫开始奏鸣。蛐蛐儿的琴声,纺织娘的织机声,交织成一首秋夜小曲。月光如水,倾泻在田野上,给万物镀上一层银辉。农舍的窗棂透出昏黄的灯光,偶尔传来碗筷的碰撞声和家人的谈笑声。这声音,与白日里的喧嚣不同,是劳作后的放松,是丰收后的满足。秋色如酒,愈品愈醇。她不像春那般娇嫩,不似夏那般浓烈,更不若冬那般凛冽,她是经年的陈酿,藏着光阴的故事。姹紫嫣红入秋色,冷暖相怡艳阳天——这秋色,是自然的馈赠,是劳作的奖赏,更是生命的礼赞。
(二)、秋声赋
一叶飘零,便是一枚岁月的书签。它从枝头旋落的轨迹,恰似时光在宣纸上晕开的淡墨。我总爱在深秋的午后,将那些蜷曲的枯叶夹进线装书里,仿佛这样就能把整个季节的私语都封存。它们叶脉里蜿蜒的,是蝉声褪尽后的寂静,是露水蒸发前的呢喃。当手指抚过那些褐色的纹路,能触到夏天撤退时遗落的温度。
案头那盏青瓷茶碗,盛着半轮将沉的月亮。茶烟袅袅升起时,会惊动窗棂上停泊的晚风。我数着茶汤里舒展的叶芽,如同在拆解一封来自山野的信笺。那些被沸水唤醒的往事,带着毛茸茸的边角,在杯底轻轻碰撞。忽然记起幼时祖母用秋露煮的菊花茶,她总说露水是星星的眼泪,喝下去就能梦见银河。如今茶凉了,银河也碎成了瓷碗里的光斑。
砚台里的墨渐渐浓稠,像化不开的夜色。狼毫悬在宣纸上空,迟迟不敢落下——怕惊醒了睡在笔锋里的旧时光。那些被月光漂白的记忆,如今都成了半透明的蝉翼,稍一触碰就会簌簌作响。倒是窗外的瘦马踏着碎叶走来,它的铃铛声把秋风串成了念珠,一粒一粒数着屋檐下日渐稀疏的瓦当。
最慈悲不过朗月,它总在霜降前夜爬上老槐树,用银色的梳子,替我们理顺所有纠缠的往事。当它把清辉铺满青石台阶时,连影子都变得毛茸茸的,像被晒暖的旧棉袄。我站在井栏边打捞月亮,却只捞起一瓢晃动的星光。那些没能说出口的告别,都成了水面上细小的褶皱,被晨风轻轻抚平。
(三)、秋的礼赞
当夏日的燥热渐渐褪去,秋便带着它特有的澄明与绚烂悄然降临。天空变得高远,云朵愈发轻盈,阳光也褪去了灼人的锋芒,转而化作一片温柔的金色,洒向大地的每一个角落。这便是秋高气爽艳阳天的真谛——一种通透、明亮、令人心旷神怡的美。
漫步在乡间小径上,秋风轻拂,带来阵阵凉意,也带来了泥土与草木混合的清香。抬头望去,湛蓝的天空像被水洗过一般纯净,几缕白云悠然飘过,宛如画家随意挥洒的笔触。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下斑驳的光影,为大地镀上一层金色的光辉。远处的山峦轮廓分明,近处的树木叶子开始泛黄,与依然翠绿的枝叶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
这秋色,是大自然最慷慨的馈赠。它不似春的娇嫩,夏的浓烈,冬的肃杀,而是以一种成熟而饱满的姿态,展现生命最绚烂的篇章。枫叶红得似火,银杏黄得如金,梧桐的叶子则呈现出深浅不一的褐色,在阳光下闪烁着金属般的光泽。这些色彩并非单调地铺陈,而是相互映衬、层层递进,仿佛一位技艺高超的调色师,将最丰富的颜料倾倒在画布上,却又丝毫不显杂乱。
秋高气爽艳阳天,是一年中最宜人的时光。它让人忘却了夏日的闷热,也不似冬日的严寒,而是以一种恰到好处的温度,抚慰着人们的身心。在这样的日子里,人们更愿意走出家门,去感受大自然的馈赠,去聆听秋的私语。
秋色尽染彩灿烂,这是对季节更迭最生动的描绘。当第一缕秋风吹过,大地便开始了一场无声的蜕变。起初只是零星几片树叶泛黄,仿佛试探性的笔触,渐渐地,整个自然界都被卷入这场色彩的盛宴。
枫树是最先响应秋的召唤的。它们的叶子从边缘开始泛红,像被点燃的火焰,从树梢蔓延到整株树。站在枫树下仰望,阳光透过红叶的缝隙洒下来,投下斑驳的光影,仿佛置身于一个红色的梦境。银杏则以其纯粹的金黄征服人们的视线,每一片叶子都像一把精致的小扇子,在风中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在演奏秋天的乐章。
田野里的色彩同样令人惊叹。稻谷成熟了,一片片金黄色的波浪在秋风中起伏,与蓝天白云相映成趣。玉米地里,金黄的玉米棒子挂满秸秆,像无数个小灯笼,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棉花田里,洁白的棉絮从裂开的棉桃中探出头来,宛如一朵朵白云落入了人间。
果园中的色彩更加丰富多样。苹果树上挂满了红彤彤的果实,像无数个小太阳;梨子则带着淡淡的黄绿色,在绿叶间若隐若现;葡萄架上,紫的、绿的葡萄串串垂挂,晶莹剔透,仿佛一串串宝石。这些果实不仅为秋天增添了色彩,更带来了丰收的喜悦。
秋色不仅存在于自然景观中,也融入了人们的生活。农家的屋檐下挂满了金黄的玉米和红辣椒,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民俗画;城市的公园里,人们铺开野餐垫,在落叶纷飞中享受秋日的惬意;孩子们追逐着飞舞的落叶,笑声与秋风一同飘荡。
这场色彩的盛宴并非一成不变。随着秋意渐浓,树叶会从黄变红,从红变褐,最终飘落。但这凋零并非终结,而是另一种美的开始。落叶铺满大地,像一层厚厚的地毯,踩上去发出清脆的声响。它们将化作养分,滋养树木,等待来年春天的重生。
秋色尽染彩灿烂,是生命最辉煌的绽放,也是大自然最慷慨的馈赠。它告诉我们,美不仅存在于新生与成长,也存在于成熟与奉献之中。
当秋色达到最绚烂的时刻,大地也迎来了它最丰饶的季节。丰收五谷瓜果香,这是对秋天最真实的写照,也是农人们一年辛勤劳作最甜美的回报。
田野里,稻谷低垂着头,金黄的谷穗在秋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向农人们致谢。收割机轰鸣着驶过,将一片片稻谷吞入腹中,又将金黄的稻粒吐露出来。农人们戴着草帽,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他们的汗水终于化作了沉甸甸的收获。谷场上,新收的稻谷堆成小山,在阳光下闪烁着诱人的光泽,散发出特有的清香。
果园里,丰收的景象同样令人欣喜。苹果压弯了枝头,红彤彤的果实像一盏盏小灯笼,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孩子们踮着脚尖,小心翼翼地将苹果摘入篮中,偶尔忍不住偷吃一个,脸上立刻绽开幸福的笑容。梨树、桃树、柿子树也都挂满了果实,农人们忙碌地采摘、分拣、装箱,准备将这些甜蜜的果实运往市场。
菜园里的丰收同样丰富多彩。南瓜一个个圆滚滚的,有的金黄,有的墨绿,随意地躺在田垄间,像一个个调皮的娃娃。辣椒树上挂满了红艳艳的果实,像一串串小鞭炮,为秋天增添了几分热闹。茄子、黄瓜、西红柿也都成熟了,农人们穿梭其间,将新鲜的蔬菜采摘下来,准备储存过冬。
丰收的喜悦不仅存在于田野和果园,也弥漫在农家的每一个角落。屋檐下挂满了金黄的玉米和红辣椒,像一面面彩旗,宣告着丰收的到来。谷仓里堆满了新收的粮食,地窖里储存着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这些都是农人们一年的心血结晶。
丰收的季节也是分享的季节。农人们将多余的粮食和水果分给邻居和亲友,大家一起品尝丰收的果实,分享劳动的喜悦。村里还会举办丰收节,人们载歌载舞,感谢大自然的馈赠,祈祷来年风调雨顺。
然而,丰收的背后是农人们辛勤的汗水。从春耕到夏耘,再到秋收,他们日复一日地劳作,与土地为伴,与自然对话。他们的手上布满了老茧,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但他们的心却是甜的,因为他们知道,每一滴汗水都不会白流,每一份付出都会有回报。
丰收五谷瓜果香,是大地对勤劳者的奖赏,也是生命最朴实的真理。它告诉我们,只有付出辛勤的劳动,才能收获甜美的果实;只有尊重自然,才能获得丰厚的馈赠。
当丰收的喜悦还在田间地头回荡,农人们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劳作。忙收忙种累心甜,这是对秋天最真实的写照,也是农人们生活的常态。收获与播种,看似是两个截然相反的阶段,却在秋天奇妙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充满活力的画卷。
收割完最后一茬稻谷,农人们顾不上休息,立刻开始为来年的耕作做准备。拖拉机轰鸣着驶过田野,将收割后的秸秆翻入土中,这些秸秆将化作养分,滋养来年的庄稼。同时,农人们还要忙着播种冬小麦,一粒粒种子被撒入松软的土壤中,等待着春雨的滋润。
果园里,采摘工作刚刚结束,修剪和施肥的工作又接踵而至。农人们拿着剪刀,小心翼翼地剪去枯枝和病枝,为果树塑造良好的树形。他们还将有机肥料均匀地撒在树根周围,为果树提供充足的养分,确保来年能够结出更甜美的果实。
菜园里同样忙碌。收获完最后一茬蔬菜,农人们立刻开始清理田地,将残枝败叶收集起来,堆肥沤制。他们还要深翻土壤,让阳光和空气充分接触土壤,杀死可能存在的病虫害。同时,一些耐寒的蔬菜如菠菜、白菜等也需要及时播种,以确保冬季的蔬菜供应。
这些劳作虽然繁重,但农人们的心中却充满了甜蜜。他们知道,今天的忙碌是为了明天的丰收,今天的汗水将化作来年的喜悦。他们的脸上虽然带着疲惫,但眼神中却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忙收忙种不仅是一种劳作,更是一种生活的智慧。它教会我们,收获与付出是相辅相成的,没有辛勤的耕耘,就不会有丰硕的果实。它也告诉我们,生命是一个循环的过程,今天的结束就是明天的开始。
在忙碌的间隙,农人们也会停下来,享受秋日的美好。他们坐在田埂上,抽一支烟,看着金黄的稻田和湛蓝的天空,感受着秋风的轻抚。这一刻,所有的疲惫都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满足和宁静。
忙收忙种累心甜,是农人们对生活最朴实的感悟。他们用汗水书写着生命的诗篇,用勤劳创造着美好的生活。他们的故事,就像秋天的大地一样,平凡而伟大,简单而深刻。
当最后一粒稻谷归仓,当最后一颗果实采摘完毕,秋天也渐渐走向尾声。然而,它留下的不仅是丰收的果实,更是一种精神的馈赠——一种关于生命、关于劳作、关于感恩的深刻启示。
秋高气爽艳阳天教会我们欣赏自然之美,让我们明白生命的不同阶段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就像秋天的天空那样高远澄澈,我们也应该以开阔的胸怀面对生活,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每一个季节的变换。
秋色尽染彩灿烂告诉我们,生命的辉煌不在于永恒,而在于绽放。就像树叶在凋零前展现出最绚丽的色彩,我们也应该在有限的生命里,活出最精彩的篇章。
丰收五谷瓜果香让我们懂得,付出与回报是成正比的。只有像农人那样脚踏实地、辛勤劳作,才能收获属于自己的果实。同时,它也提醒我们要学会感恩,感恩大自然的馈赠,感恩他人的帮助。
忙收忙种累心甜则是一种生活哲学的体现。它告诉我们,收获与付出是生命的常态,忙碌与充实才是生活的真谛。就像农人那样,在劳作中寻找快乐,在奉献中得到满足。
秋天,这位伟大的艺术家,用它独特的语言向我们诉说着生命的奥秘。它教会我们欣赏,教会我们付出,教会我们感恩,也教会我们期待。当秋风带走最后一片落叶,它留下的不仅是金黄的田野和丰收的果实,更是一种永恒的精神财富——那种对生活的热爱,对劳动的尊重,对自然的敬畏。
站在秋天的尾巴上,我们不禁要问:这个季节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或许,它带来的不仅是一幅幅美丽的画卷,更是一堂堂生动的人生课。让我们带着这些启示,迎接下一个季节的到来,继续书写属于我们自己的生命诗篇。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