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榆,我心底的深情眷恋
陈宝林
在吉林西部那广袤无垠的科尔沁草原深处,宛如梦幻般地镶嵌着一颗璀璨明珠——通榆。它就像一部韵味悠长的诗篇,每一页都书写着令人心醉神迷的故事,以“丹顶鹤故乡”的美誉闻名于五湖四海,又凭借“风光电之都”的崭新名片惊艳了整个世界。在这里,原始湿地的灵动之美与绿色能源产业的澎湃活力相互交融,传统与现代碰撞出独特而迷人的魅力火花,让人不禁深深着迷。
踏入通榆,仿若开启一场与自然对话的奇妙旅程。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无疑是通榆最为耀眼的生态瑰宝,那1055平方公里的湿地,宛如一幅大自然精心绘制的绝美画卷。沙丘连绵起伏,恰似大地的脊梁,沉稳而坚毅;湖泊清澈如镜,倒映着蓝天白云,宛如梦幻之境;蒙古黄榆姿态各异,像是岁月的守望者,静静诉说着历史的沧桑;苇海随风摇曳,发出沙沙声响,宛如大自然奏响的美妙乐章。这片神奇的土地,是297种珍禽的温馨家园,全球近10%的丹顶鹤更是钟情于此,选择在这里繁衍生息。每当春日来临,鹤群翩翩起舞,它们优雅的身姿在天空中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仿佛在演绎着一场生命的赞歌;而到了秋日,雁阵掠过天空,那壮观的场景如同一幅气势磅礴的水墨画,令人叹为观止,仿佛时间都在这一刻静止,只为欣赏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与之交相辉映的包拉温都杏花林,同样散发着令人难以抗拒的魅力。每年四月,2000公顷的野生杏花竞相绽放,粉白相间的花朵漫山遍野,如诗如画。微风拂过,花瓣轻轻飘落,仿佛下起了一场浪漫的花雨。此时,悠扬的蒙古族牧歌在花海中飘荡,为这美景增添了一抹别样的风情。这独特的生态奇观,不仅成为亚洲之最,更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寻自然之美,感受大自然赋予这片土地的神奇与浪漫。
通榆,不仅拥有令人陶醉的自然生态,还在绿色能源领域展现出卓越的创新与进取精神。曾经令人困扰的“风害”,在通榆人民的智慧与努力下,成功转变为宝贵的“风财”。那一片片白色风车森林,如同忠诚的卫士,矗立在广袤的草原上,每年发电时长超过3900小时,源源不断地为人们输送着清洁电能。而那一片片光伏矩阵,宛如大地的金色披风,每年吸收阳光长达2900小时,将太阳能转化为绿色能源。2024年,通榆清洁能源装机容量突破1173万千瓦,占据吉林省清洁能源装机总量的三分之二,成为当之无愧的绿色能源先锋。在这里,科技创新的力量熠熠生辉,全球首台双涡轮风车在此诞生,发电效率大幅提升20%,为能源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三一重能、东方电气等行业龙头企业纷纷汇聚于此,构建起完善的风电全产业链,实现了从零部件到整机的“一站式造”,为通榆的绿色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而央视近期聚焦的古榆文化公园,那棵拥有750年树龄的古榆,宛如一位历经岁月沧桑的智者,静静诉说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见证着通榆在绿色发展道路上的辉煌历程。
通榆,还是一座美食的天堂,以其独特的味觉传奇吸引着八方来客。通榆草原红牛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肉质鲜嫩多汁,犹如“草原红珍珠”般珍贵。孕育出的牛肉品质上乘,口感醇厚,深受消费者喜爱。而牧原集团年加工400万头生猪项目的落地,更是让通榆成为东北肉食产业的重要基地,为人们带来了丰富多样的美食选择。此外,通榆的弱碱水质滋养出了绿豆、藜麦、红干椒等优质农产品,它们以“天然氧吧”般的纯净品质,走向了全国的餐桌,让人们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感受到了通榆这片土地的独特魅力。
通榆,更是一座文化的宝库,承载着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底蕴。作为红山文化的重要分布区,通榆的非遗年画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湛的技艺,远销海外,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墨宝园里,千座书法碑刻林立,每一块碑刻都蕴含着书法艺术的精髓,展现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向海蒙古族民俗展馆则宛如一座时光隧道,通过丰富的展品和生动的展示,延续着蒙古族的文化血脉,让人们深入了解这片土地上的民族风情与历史传承。在经济发展的道路上,通榆同样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从曾经的“国贫县”到如今“绿电航母”的华丽转身,书写着新时代的塞北传奇。
今日的通榆,正以其独特的魅力,诚邀您共赴一场“湿地观鹤、草原追风、古榆听史、美食寻味”的精彩之旅。在这里,您可以在湿地边欣赏丹顶鹤的优雅舞姿,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宁静;可以在草原上追逐风车的转动,领略绿色能源的无限魅力;可以在古榆下聆听历史的回声,感悟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还可以在美食中探寻通榆的独特风味,满足味蕾的极致享受。通榆,就像一位热情好客的主人,张开双臂,等待着您的到来,与您一同谱写自然与科技共舞的壮美诗篇,留下一段难忘的美好回忆。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