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醉美鹤乡通榆:一眼沦陷的天地诗篇

陈宝林2025-08-03 10:39:22

醉美鹤乡通榆:一眼沦陷的天地诗篇

 

陈宝林


图片1图片2

当第一缕晨光刺破云层,丹顶鹤展开绯红的羽翼掠过天际,翅尖带起的风裹挟着科尔沁草原的青草香,与向海湿地的水汽撞了个满怀——这里是通榆,一处被天地厚爱的秘境,连时光都忍不住在此轻轻踱步,将四季的浪漫与岁月的沉淀,都酿成一首让人一眼沦陷的天地诗篇。

图片3

图片4

“东有长白雄奇,西有向海灵秀”,这句流传百年的赞誉,道尽了通榆最动人的底色。向海湿地的晨雾还未散尽时,万亩芦苇荡便在风里掀起绿色浪涛,细碎的露珠挂在苇叶上,折射出七彩的光,仿佛大地撒下的星辰。百鸟在此栖息,丹顶鹤的清啼穿云裂石,时而引颈高歌,时而振翅盘旋,那抹灵动的红在绿浪间跳跃,像极了天地间跳动的火焰;野鸭的嘎嘎声此起彼伏,成群结队地在水面划出涟漪,连迁徙的候鸟都忍不住在此停留,让这片湿地成了流动的生命画卷。阳光穿过薄雾洒落水面,将粼粼波光染成流动的碎金,连游鱼都追着光的轨迹,在水里划出银亮的弧线,偶尔跃出水面,又“噗通”一声坠入涟漪,惊起岸边几只蜻蜓振翅高飞。

图片5

踏上这片草原腹地的土地,脚下既有“陆上三峡”的磅礴生命力——成排的风电叶片在蓝天下缓缓转动,巨大的扇叶切割着阳光,投下流动的光影,与远处蒙古包升起的袅袅炊烟共舞。草原的风穿过风车,奏响“呼呼”的自然乐章,与牧民的吆喝声、牛羊的哞咩声交织,成了最鲜活的田园交响。    

图片6

转身向深处走去,光伏电厂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成片的光伏板像铺向天际的蓝色绸缎,将太阳能转化为清洁能源的同时,也为草原添了一抹现代科技的亮色。向海古刹的飞檐在绿荫中若隐若现,朱红的庙墙爬满藤蔓,佛教圣地的香火缭绕升起,晨钟暮鼓里,千年的故事随梵音流淌,连空气都染上了沉静的禅意。牧人的马头琴声从草原深处传来,时而悠扬如流水,时而激昂如骏马奔腾,与风声、鸟声、梵音交织,织成一曲专属于通榆的天地之歌,让人忍不住跟着旋律轻晃身体,醉在这份自在与辽阔里。

图片7

这里的四季,是大自然最精心的调色盘,每一寸土地都藏着不期而遇的惊喜。春到通榆,草原率先挣脱冬的束缚,返青的草芽从土里探出头,连成一片柔软的绿毯,杏花、桃花沿着河岸铺成粉色云霞,风吹过,花瓣簌簌飘落,像下了一场温柔的花雨,连空气里都飘着清甜的香气。此时的向海湿地刚从沉睡中苏醒,候鸟陆续归来,丹顶鹤带着雏鸟在浅滩觅食,芦苇抽出新绿,一切都透着新生的活力。

图片8

图片9

夏日常把通榆酿成一幅浓墨重彩的丹青。湿地里荷花盛开,粉白相间的花瓣顶着露珠,在绿叶间亭亭玉立,与紫色的芍药、黄色的野花交相辉映,引得蝴蝶蜜蜂穿梭其间。傍晚时分,夕阳将天空染成橘红,草原上的蒙古包亮起灯火,牧民们燃起篝火,手把肉的香气混合着奶酒的醇厚飘散开来,身着民族服饰的姑娘小伙围着篝火跳起安代舞,歌声与笑声在夜色里传得很远。

图片10

图片11

秋日的通榆是鎏金的世界。草原褪去翠绿,换上金黄的盛装,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愈发壮阔,牧民们忙着打草、储粮,草原上弥漫着丰收的喜悦。向海湿地成了候鸟的乐园,雁阵排着“人”字掠过天空,天鹅在水面嬉戏,成千上万的候鸟在此集结,准备开启南迁的旅程,每一次振翅都掀起生命的壮阔波澜。

图片12

图片13

冬日的通榆则是一片纯净的童话世界。白雪覆盖草原与湿地,天地间一片素白,唯有丹顶鹤的红在雪原上格外醒目,它们或踱步觅食,或展翅飞翔,为寂静的冬日添了灵动的生机。蒙古包的烟囱里升起袅袅炊烟,在白雪映衬下像一幅水墨画,室内炉火正旺,牧民们煮着奶茶,讲述着冬日的故事,温暖而惬意。

图片14

图片15

在这里,自然与人文的交融从未如此动人。你可以跟着牧民骑上骏马,在草原上肆意驰骋,感受风拂过脸颊的自由;可以走进湿地深处,近距离观察丹顶鹤的生活,看它们在自然中舒展羽翼;可以到古刹里听一场梵音,让心灵在千年香火中得到沉淀;还能坐在蒙古包里,品尝正宗的手把肉、奶茶和奶豆腐,听牧人讲那些关于草原、关于鹤的古老传说。当马头琴声再次响起,悠扬的旋律里藏着通榆的岁月悠长,让人不知不觉间就醉在这份天地馈赠的美好里。

图片16

这就是通榆,一座被自然馈赠、被人文浸润的鹤乡。当你真正踏上这片土地,看丹顶鹤起舞于湿地之上,听风过草原的自由吟唱,闻古刹香火的沉静气息,尝一口牧民递来的哈达酒,感受那份来自天地与人心的温暖,便会明白:所谓一眼沦陷,不过是天地在此写下的诗篇,每一笔都藏着自然的灵秀与岁月的深情,让每个到来的人,都心甘情愿醉在这无尽的风景里,不愿醒来。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