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浪尖
作者:胡斌
劳作工余,与朋友知已出游,并且是到海口,一个火热美丽如诗的南滨城市,这可是人生一的大乐事与幸事!海南,对于我最初的印象,老实说,不是那么地刻骨铭心。但有前杉、恒念兄弟相伴,这种机缘,我想,不是老祖宗夫子显灵,没有几世的福份,恐怕是修不来的。
前杉先生不愿作侃家,每有所侃,必使人心旷神怡,精神倍增。如若登高而望,一览众山之小;又若海底一游,横溢珍宝奇葩。上下五千年,知识万万千,侃术年年变,要谈侃出新意,侃出境界,侃出人间真情,侃出世事道理,唯贤弟尔!人乐与同之,听之,会心一笑赏之,亦非盛名之下!非苏秦、张仪不可意会之。
前杉兄弟总能在碧海万波之里,给你一弘清泉,启明开慧,气涌心田;也总能在秀水清山之间,给你一粒灵丹,让你看山非山,看水非水,看情非情!人间百趣,莫过于此。
看海,让清蓝的海水扑打着全身,轻轻的海风按摩着五体,这种感觉,只有海的博爱,海的温柔;或者海的一望无际,海的辽阔无边;更或海的苍茫雄厚,海的汹涌澎湃;印在脑海中,都是一种灵与肉的体验,一种生命的感悟与觉醒。
看着海,我又想起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一段话: “……我看到了真理,我看到并且懂得,人是能够变得美好幸福的,而且绝不会失去在世上生活的能力。我不肯也不能相信,邪恶是人类的正常状态……即使根本不存在什么天堂——我还是要去传道。事情再简单不过:重要的是必须像爱自己一样去爱别人,这才是要害,这才是关键,其它事情都无关紧要。”是的,洪秀全先生的四海之内皆兄妹,孙中山先生的博爱与大同,不正是中国文化的精华与内涵吗!…….
亚龙湾,被誉为人间仙境“天下第一湾”。三亚归来不看海,除却亚龙不是湾,下海一游,人慵懒地躺在海水之中,观碧天之上,光华普照,黄的、蓝的、红的、紫的、白的,一朵朵云彩扩散开来,似五光十象的花朵辉映其间,又如嫦娥仙子临空而舞,海伴云,云似海,海潮就是那美若西施,贵妃醉酒轻轻的音乐,使人如痴如颠,那种感觉,真是人生的顶级享受!心在此刻得以宁静,情在此时得以开释,万事万物,日月长河,都如临母亲之怀抱,对天对地,心天一体,还能有什么苛求呢!兄弟爱,手足情,朋友义,至真恋,全在其中!
在沙滩上晒着太阳,堆着沙人,任从风沙掩蔽往日的浮尘,洗涤往日的记忆,挥洒不尽的情致,把万千思绪、如歌如赋托负大海,人、海、天浑然绞汁,我们不觉得自己就是一滴水,一滴归入大海的海水么。
三亚看海,海看三亚,看出了门道,看出了心境,看出了滚滚南海东逝水,浪尽天涯不回头。我问恒念兄弟,是三亚的海生出了天涯海角,还是天涯海角映释了情天碧海。恒念团长幽默地说:是情生海,海生石,石生义,情义都在天涯海角!这不是一湾鹿回头的海。
林导,稍不留意就叫成领导,那么我们就叫她林妹妹吧!不妨更亲切一点!但她可能没有你想象的那般娇柔,那般的多愁善感,那般的灵花飞溅,那般的心细若针,那般的情似南海。但是林妹妹那深厚的文化底蕴,那侃侃长河中的珍珠玉贝,那起伏有致、大珠小珠落玉盘的音乐讲解,你又会情不自禁地对着大海喊道,人生再给五百年。
是的,听着林妹妹如歌般的说音,国学大师文怀沙先生的一段话又在耳边来回回放:“生,来自偶然,死,却是必然,偶然是有限,必然是无限,一滴水如想不干涸,最好的办法是溶入海洋。
对于生命而言,死亡是一个陈旧的游戏,对于个体而言,却是十分新鲜的事。科学的最高峰通向哲学,哲学的最高峰通向真理,因而人类的最高的学问,是谦虚和无愧、善良和虔诚…….”
那么,有了这种胸怀,人生不是五百年,五千年,五万年;而是精神永恒,万世不竭。羊爱上了狼,不又是一种风景,一种无悔,一种修为,一种幸福,一种境界吧!
民族风情除汉族外,世居海南岛的少数民族有黎族、苗族、回族。各少数民族至今保留着许多质朴敦厚的民风民俗和生活习惯,使海南的社会风貌显得独特而多彩。我们来到全国唯一的黎族聚居风情圆,黎族少女温柔似水的体香,天界之音的歌嗓,漂亮仙飞的容貌,或许乱了多少美男子的方寸,三两交杯酒下肚,酒意浓时依情浓,以至于“抛家舍子”,难舍难分,在这里“恩爱成亲”,以求“白头之老”而不思归处…….
最后,我们来到南海观音菩萨面前,瞻仰神的伟大与慈祥,看着南海观音博爱的笑容,我想,佛教能得到数以亿计人的信仰,这不就是博爱,这不就是大同,这不就是和平,这不就是和谐么!
海南,上帝赐你南海观音,上帝赐你天涯海角,上帝赐你椰树慧眼,上帝赐你海滩宝岛,这不就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至上至高的人生宝库吗!离别的泪水还未抹去,心,又在憧憬海南的日子!别了,海南!别了,海滩!海岛六日,心若海水,人已天醉,难止情怀!美丽的海岛,什么时候能再飞到你的怀中!
作者,胡斌,湖北省巴东县供电公司。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