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鸿兴福商号的兴衰史话

张林涛2025-06-26 14:11:19

鸿兴福商号的兴衰史话

 

作者:张林涛

 

说起鸿兴福商号,听村里人讲那在清末民初的武功县,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生意遍布周边县市,可谓盛极一时。鸿兴福商号能快速发展起来,得益于家族里出了三位有名望的读书人,他们分别是:武举人张景岳,文解元进士张尚谦,文举人张尚龄。

在封建社会仕商阶层是融为一体的,有钱的人家大都供孩子读书考取功名,然后成为家族经商的靠山。要说鸿兴福商号在尚谦尚龄二公鼎盛时期,可谓门庭若市,生意遍布省内外。尚谦尚龄二公不但家族生意经营的好,二人文采更是了得,特别是尚谦公的书法尤为出采,位列民国武功四大书法家(指张尚谦、马秉刚、阎公望、韩六如)之首,县内当时有名气碑文多书其手。尚龄公虽然书文相比兄长稍逊色些,但是人脉广泛,遍布全国各地。这是因为尚龄公在中举考取功名后,在朝担任京官,任度支部库藏司主事。辛亥革命后,公因时局动荡,不愿再染指政治,回归故里,与兄书文著书,经营家中的商号。

小时候,听父亲讲鸿兴福商号的历史,就好奇尚谦公功名比尚龄公高,为什么没有做官去?父亲讲村里流传下来进士没有做官的轶闻。据说有一天,进士的孩子和村里别的孩子一块玩耍,玩着玩着,两人因为点小矛盾,打了起来,进士孩子可能有点吃亏,便哭着跑回去告诉父亲。进士看见自己孩子受欺负了,便不分青红皂白,急忙走出院门便打了别人孩子一巴掌。事情过后,进士的母亲听见这件事之后,立即把进士唤来,便训斥道:“你作为读书人怎么敢不问事情是非曲直就贸然打人,书都念到狗肚子里去了吗?你这样品性的人,考取功名入朝为官一方还了得,你不成了大家戳脊梁骨的糊涂官。娘通过这件事看了,你娃不适合做官,在家好好做学问就行了。”尚谦公而后还真的谨遵母训,以母亲年事已高,需要在家奉养为由,婉拒朝廷的任命。

说到尚谦公,那可是武功立节张氏读书人的榜样,可以说达到了天花板级别,至今后世子孙无人企及。尚谦公在乡试中高中解元,后来在会试殿试中一路长虹,在最终殿试中脱颖而出,在全国考选考中一等进士(全国进士一科大约二百四十多人,一甲三名,二甲考选又分三个等级:一等是走马上任的官;二等是补缺;三等同进士出身,需要重新考取才能获得进士出身。),被朝廷择为云南即用知县,由于母训未就任。尚谦公虽然没有出仕,但是在陕西读书人的影响力还是挺大的,是好多读书人的榜样。尚谦公一边在家经营商号,一边潜心钻研学问。不但书法上名气很大,而且文采也相当了得。后来在武功知县高锡华的邀请下,与弟尚龄公共同编写了《武功乡土志》上下两卷,志书受到省上大员称赞“武功志书甲天下,今乡土志,弘扬了康对山武功县志的风采。“村里流传更有甚者,说慈禧太后因躲避八国联军而移驾西安,陕西地方的官绅都写上表忠诚的奏折,当慈禧太后看完尚谦公的折子对大臣夸道”张尚谦十篇文章无一缺笔掉点,文冠九洲,字压西秦。“这些赞誉,让尚谦公的名声大噪,前来索文邀书者络绎不绝。

接下来说一下尚龄公,尚谦公弟,在京城度支部库藏司任主事,为国家保管钱物,这也为他而后回归故里经营家里商号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这也可能是鸿兴福商号在尚谦尚龄二公手里能够鼎盛的原因之一。尚龄公书文方面的造诣与哥哥尚谦公不相上下,因此武功的读书人常把他们二人比作宋时的东坡兄弟。尚龄公辞官赋闲后,与哥哥在家吟诗作赋,书文立著,为后世留下了《同怀堂时文》、《渭北唱和集》、《养晦堂诗稿》等诸多文集。尚龄公在晚年还主持续修了《张氏族谱》,在谱序我们看到尚龄公结交全国各地的贤达名人,为张氏族谱的续修题词贺文,其中最著名的要数民国陕西督军张凤翙的首页题词。

最后说一下景岳公,是尚谦尚龄二公之父,据史书记载景岳公光绪丙子恩科武举花翎,赏五品衔,授任武德骑尉(相当于现在部队师级干部)。看到范进八十才中举人,就知道封建社会文举人有多难考,武举人更甚,不但要考骑射等武艺,而且要考策论来考察考生的军事理论水平。鸿兴福商号在景岳公开始发展壮大,一门能出三个举人,在封建社会可谓凤毛麟角。

于是,我很好奇的问父亲,鸿兴福商号是怎么起家的?父亲听闻村里上一辈人留下来的传说。据说景岳公祖上是开车马店生意的,有一天来了两个做生意的人,到店里歇脚,两人身上还带着做生意的盘缠。为了安全起见,俩人找到店主说:”自己身上带着贵重物品,需要找一个安全的地方存放。“店主想了想,便说:”我这车门店生意,每天人来人往,要说最安全的地方也就是粮库,平时没有人进去,而且整天门锁着。“俩人一听,这个地方不错,便欣然应允,据说两人将装银两的钱杈放在粮食堆旁边,然后看着店主锁了门。俩人便要了酒和饭菜,开始吃起来,边吃边聊做生意的事,然而俩人因为做生意意见有分歧,吵了起来。都说酒壮怂人胆,俩人吵着吵着向门外走去,便在外边打了起来,还没来得及众人相劝,一个人失手将另一个同伴打死了。这下失手的那个人便慌了,怕吃官司,便匆忙找店主要拿行李。可是当店主推开门那一刻傻眼了,装银两的钱杈不见了,看着粮食堆塌下来一大片,那人手忙脚乱在粮食堆刨了几下找寻,没有找到,就赶紧跑路了。店主一边吩咐伙计报官,一边自己在粮食堆刨了半天也没找到。后来打死人的生意人跑路了,案子死无对证,官司也不了了之了。到了第二年的夏收前,为了腾库存放新粮,店主和伙计开始清理粮食堆。突然发现之前那两个生意人存放的钱杈,因为走的那个人着急怕吃官司,也没留下只言片语,怎么处理这个钱杈成了问题。于是便先打开清点一下里边有什么东西,防止后边再遗失,无法跟失主核对。店主打开里边的包裹一看惊呆了,足足几百两银子,这些银子怎么保管处理成了问题。店主儿子便上前说道:”父亲现在时局很乱,这些银子放在手里不安全,还容易生祸端,我们用这些银子置备些田产,再把车马店扩大一下经营,后边那个人要回来要,咱们连本带利还给他不就行了。“店主听了儿子的话感觉有道理,目前只能先这样办了。

鸿兴福商号就这样慢慢壮大起来了,让后世子孙读书考取功名,不断扩大生意,大量购买房产田产,以至于后来武功渭河南滩西南方向的滩地有“立西南”之称(立指立节村)。但是任何事物有起有落,连封建王朝都不可以避免。由于民国政权的结束,新中国的建立,土改和公私合营政策的来临,鸿兴福商号也从此在历史画上了句号。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改革开放的浪潮席卷大江南北,鸿兴福商号的后人,也借着改革开放春风,凭借过硬的钣金手艺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作坊,慢慢壮大成为陕西著名钣金品牌杨凌天工实业,创始人也成为了陕西有名的企业家。从此,鸿兴福商号又在后人的努力下,改换门庭重新扬帆起航,开启了新的商业史。

 

作者简介:张林涛,陕西武功人,文学爱好者,咸阳文学院副秘书长,西咸新区作协会员,武功县作协会员,平时在《中国作家网》、《作家网》、《有邰文苑》等网络媒体平台发布散文及小说作品。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