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画廊毕棚沟
作者:陈希平 牟启林
当城市紧凑的喧嚣漫过心岸,总有人渴望寻一处山水,让目光挣脱钢筋车流的牢笼,让呼吸染上深山草木的清甜。在川西阿坝的群峰褶皱里,毕棚沟如一封刚启封的信笺,藏着天地最纯粹的诗意——她是大自然亲手打翻的调色盘,是岁月沉淀的立体诗篇,更是每个向往自由的灵魂心中,最原初的梦境栖息地。
毕棚沟真的有那么美那么神奇吗?答案是肯定的。
她静卧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扑头镇,距成都 220 公里,已成为西南地区乃至国内外知名的自然圣境。2013 年被创建为国家AAAA级景区,2014 年至2015年被评为省级和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2018年被评为“中国十大生态旅游示范区”和“四川省自然生态体验教育基地”。
毕棚沟是一首平仄生韵的山水长诗,揉碎晨露与暮霭作墨,以峰峦为笔、溪流为笺,将大自然的刚毅与温柔研入诗行——看那雪峰擎云是阳刚之笔,草甸含烟是柔美之韵,飞瀑跌宕成豪放之调,雾岚低回成婉约之章,每一阙段都流淌着天地未染的性情。
毕棚沟是一曲灵魂震颤的自然乐章,撷取松涛与泉鸣为弦,以日月调音、星霜谱曲,将四季的私语酿成音符——春之杜鹃啼血是婉转前奏,夏之冰川裂玉是激昂高潮,秋之红叶坠金是沉郁间奏,冬之雪落无声是静谧尾韵,每一段都澎湃着时光淬炼的深情。
毕棚沟是一幅永不褪色的斑斓长卷,展开晨雾与暮色为绢,以霜色敷底、流岚勾线,将自然的瑰丽泼染于天地——春日的羊角花是胭脂点唇,夏日的柏林是石青皴染,秋日的彩林是赭石泼洒,冬日的冰湖是留白意境,每一帧都晕染着造物主的偏爱。
毕棚沟是一帧流光溢彩的梦幻镜像,以冰川为镜、云霞为幕,将山水的精魂凝练成幻境 —— 晨雾里的群峰是浮动的蓬莱,暮色中的红石滩是燃烧的琥珀,星夜下的娜姆湖是碎钻镶嵌的魔镜,雨雪中的草甸是朦胧的水墨长卷,每一幕都照见尘世未染的初心。
二十多年前开发之初,毕棚沟便因风景独到而闻名遐迩,许多慕名者归来盛赞:沟内森林、海子、溪流、瀑布、雪峰、冰川、草甸皆美轮美奂,更有神奇红石滩、奇异龙王海、金黄桦树林、巍峨女皇峰、皎洁月牙雪山、灵秀卓玛湖…… 游者认真的态度、诚恳的话语,至今仍深刻脑海 ——真该亲往观赏,将其真实美景诉诸笔端。我们前后数次入沟,每一次都为它的神奇所震撼,却又苦于难予尽述。如今景区声名大振,省内外乃至外内外游客蜂拥而至,自驾游车辆络绎不绝,节假日不得不限流;千百辆观光大巴与敞篷电瓶车穿梭于景区,扑头镇大部分农户投身旅游服务行业,收入颇丰——此等兴旺,既赖毕棚沟山水之胜,亦得益于理县宣传之得力。然遗憾的是,能全面展现毕棚沟美色与内涵的媒体文章仍寥寥无几,未能让更多人识得它的全貌。
毕棚沟自然生态景区之妙,在于集完美自然景观与优良原生态环境于一体,资源富集多样、品位高雅、境域开阔,是登山穿越、极地探险、滑雪滑冰、观光休闲、度假养生、生态科普与教育游的理想之地。沟内奇峰峭立、终年积雪,峡谷幽深、瀑布飞珠溅玉,冰川奇寒彻骨,皆为罕见自然现象;林木葱茏、奇花异草遍布,珍禽异兽栖息,构成奇特动植物景观。更有叶脉状水网密布 —— 上百条瀑布与大小溪流纵横交错,或从雪峰奔腾而下,或从林海喷薄而出;开阔草地间,溪流或湍急如奔马,或舒缓似琴弦,与变幻的天象共谱风景区的流动乐章。
沟内奇峰异石林立,或似人物千姿百态,或如禽兽形状各异,栩栩如生、惟妙惟肖,鬼斧神工之妙,令人叹为观止。
奇山异水、秀林奇景,因气候不同而风貌各异:春赏山花烂漫、万物复苏,清气提神;夏望千山竞秀、苍翠欲滴,凉爽避暑;秋观层林尽染、色彩缤纷,登高赏枫;冬览银装素裹、冰清玉洁,望远品雪。阴晴雨雪,景色各异;春夏秋冬,各有千秋 —— 春夏入画,人在图中;秋冬临雾,物我两忘。
毕棚沟景观次第分布,主要有箭竹峡、红石滩、龙王海、岷江柏林群落、杜鹃(羊角花)林、走马湖、半脊峰、青草坪、白龙瀑布、磐羊湖、倒沟冰川、女皇峰等。
初入沟为箭竹峡,遍生箭竹,叶小而密如箭头,是大熊猫最爱食之物,因与卧龙相连,偶可见熊猫身影。继而遇桦树林,深秋时节一片金黄,色泽艳丽,满溢诗情画意。
进入红石滩,成片赤红石块如珍珠玛瑙镶嵌于溪沟丛林——专家有两种解释,一曰石头中矿物质含量过高致色,一曰红石是花岗石上生长的特殊红色藻类,而此类微生物仅存于空气质量极佳之地。
龙王海距红石滩不远,水域广阔,湖中蓝天白云倒映,四周千山竞秀,回清倒影,宛如童话世界。传说此地曾为烂泥塘,因龙王居此而化为今之胜景。
往娜姆湖沿途景致繁多,群峰高低错落、逶迤延绵于川谷两侧,挺拔秀美,早晚云雾缭绕、若隐若现。其中 “护法神山” 如慈祥佛祖端坐,身旁众护法神威严凛然而虔诚,传说它们守护着整条沟的安宁祥和,引人无限遐想。
沿途森林密布,其中岷江柏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成片柏林世所罕见,既是长江上游保持水土、稳固干旱河谷的重要先锋树种,又因材质坚硬、香气馥郁而独具价值。
最惹人注目的是漫山遍野的杜鹃花:一为红白杜鹃(当地称大羊角),一为雪山杜鹃(当地称矮子羊角),多生长于 3000 米以上高山地带及森林上限。不同品类的羊角花形成大面积灌丛群落,密集丛生、花态雍容典雅,不同海拔的花朵或次第或竞相开放,形成波澜壮阔的杜鹃花海,分外妖娆。
毕棚沟金秋时节万山红遍,昔日卓玛湖周围彩林环抱、五彩斑斓,如身着华服、佩戴碧玉的藏族姑娘卓玛,故得此名。2011 年 7 月,一场暴雨山洪填埋了卓玛湖,仅余四分之一湖面,形成如今的卓玛滩 —— 然她依然美丽,波心荡漾、眉目传情,徜徉于沙滩之上,在崇山峻岭间游目骋怀,别有意趣。
从磐羊湖上行至燕子岩窝,奇峰异石目不暇接,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女皇峰,酷似唐代女皇武则天,神态雍容、俯视群雄。
山岩列列巍峨,望眼咫尺距离,都因为站在海拔3千米的林草地带,冰雪的洗刷,阳光的直射,白昼的温差,成就山岩独有纯净色彩,黑亮光滑,望之喟然长叹。白龙瀑布飞流直下,恍若 “银河落九天”;倒沟冰川静卧两峰怀抱,沉睡万载;月牙雪山高耸入云,如明烛照亮天南。半脊峰前感慨天地磅礴,青草坪上愁于攀登之艰,……。
毕棚沟附近,还有一座具千年历史的古刹观音阁,香火旺盛,信徒众多,观音阁内供奉着观音菩萨,周边还有许多古迹和传说。
有道是:足下起祥云,到此处应带几分仙气;眼前无俗障,坐定后宜生一点禅心。
秀木奇景,林深而景异,树态千姿;磐羊海子,明净却诡秘,流传神话。
千山峰峦,气势恢宏如史诗;万壑争流,韵动诗心似乐章。山谷间林莽苍翠蓊郁、荫天蔽日;草甸上绿草茵茵、繁花点点;湖泊里波光潋滟、回清倒影;溪流中淙淙作响,或低吟浅唱,或引吭高歌。各种珍稀针阔乔灌型树种,与丰富的灌丛、石竹、草甸、苔藓等交相辉映、争妍媲美。彩林红叶,以四季不同的色彩变幻,描摹出一幅不加雕饰、巧夺天工的天然画卷。
毕棚沟是抒情诗,每一座山峰、每一段溪流、每一块岩石、每一团花草,甚至每一朵云彩、每棵树、每朵雪花、每丝细雨,都是具体实在的诗句!
毕棚沟是抒情曲,每一缕风吹动树身、吹动花草,甚至吹动铁灰色的大片岩石与树叶,都是美丽的歌声,而山形地貌植被,更是一曲曲凝固永恒的音乐!
毕棚沟是醉人的梦幻、迷人的画卷,让人间过客尽情领读与体悟——山高任云飞渡,池小能将月送回。
李白诗云: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毕棚沟,这方被时光偏爱的净地,以最纯粹的笔触勾勒着自然的风骨——雪峰是未染尘埃的素笺,冰川是凝固千年的琥珀,溪流是跳动的银线,草甸是铺展的绒毯。她是上天遗落人间的诗画长卷,每一道褶皱里都藏着天地的私语,每一缕风都在诉说着万物共生的奇迹。当尘世的喧嚣渐远,这里的山山水水,终会成为你灵魂深处,永不褪色的仙境。
2021.12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