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村年例的独特魅力
陈宝林
在湛江,春节的热闹与喜庆仿佛被延伸到了极致,而其中最具特色的当属百姓村的年例。它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节日庆典,更是一场承载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丰富民俗风情的盛宴,让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都能深刻领略到湛江独特的年味。
盛大的游神活动
百姓村年例最引人注目的便是游神活动。在正月十七这一天,村内数十尊神像在村民的簇拥下依次游遍全村。村民们精心打扮,抬着神像,伴随着锣鼓声、鞭炮声,队伍浩浩荡荡地穿梭于大街小巷。整个场面宏大而壮观,人们虔诚地祈求神明的庇佑,祈愿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这种游神活动不仅是一种传统的祭祀仪式,更是村民们凝聚人心、传承文化的重要方式。
精彩绝伦的民俗表演
百姓村年例的民俗表演堪称一绝,种类繁多且极具地方特色。其中,穿令箭和翻刺床是最为震撼的节目。穿令箭者将经过消毒的金属令箭从脸颊一侧穿入,另一侧穿出,而他们在游行过程中面不改色,事后伤口也能迅速愈合,这种看似神秘的表演实则体现了村民们对神明的虔诚以及对传统的坚守。翻刺床则是一种考验勇气和毅力的表演,表演者赤裸上身躺在由带刺植物编织而成的簕床上,或翻滚或静躺,展现出无畏的精神和对神灵的敬仰。
除了这些惊险刺激的表演,舞龙醒狮也是年例中不可或缺的项目。舞龙时,几十至数百名青壮年和少年以人体相接组成一条长龙,通过“起龙”“龙点头”“龙穿云”“龙卷浪”等动作,舞出龙的威武与灵动。醒狮表演则融合了武术、舞蹈、音乐等多种元素,寓意着如意吉祥,象征着雄健、勇敢和力量。此外,飘色巡游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孩童们身着戏服,站在高高的支架上,演绎着一个个历史故事或神话传说,如童话般梦幻,为年例增添了一份奇幻色彩。
丰富的文化内涵
百姓村年例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它源于清代后期,是当地百姓为了酬谢天地神祖恩德、祈求赐福驱邪而举行的一种群体性祭祀活动。在这一天,村民们不仅通过各种仪式和表演表达对神明的敬意,还借此机会增进邻里感情、加强家族凝聚力。年例成为了维系村民情感纽带的重要载体,也传承和弘扬了湛江的传统文化。
盛宴与交流
年例期间,百姓村还会举办盛大的宴会,宴请亲朋好友。大家围坐在一起,品尝着各种美食佳肴,共享节日的喜悦。这种盛宴不仅是一种物质上的享受,更是一种情感上的交流与融合。村民们在欢声笑语中加深了彼此之间的感情,也向外界展示了湛江人民的热情好客。
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近年来,百姓村年例不断创新发展,在保留传统特色的基础上,融入了更多元的文化元素。2024年年例就首次联合本土及外来“非遗”文化团队,新增了“雷剧文化、潮汕英歌舞”等“非遗”文化元素,让年例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也吸引了更多游客前来观赏。这种对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不仅使百姓村年例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也为湛江的文化旅游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湛江的春节因百姓村年例而别具一格,百姓村年例以其独特的民俗风情、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震撼的表演形式,成为了湛江春节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不仅是湛江人民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与传承,更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的生动体现。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人们相聚在一起,共同感受着年的味道、家的温暖和文化的魅力,让湛江的春节在岁月的长河中愈发醇厚、愈发精彩。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