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眼子(外五则)
作者:郭松
四川话中有个词叫散眼子,是说那些自由散漫、不务正业、游手好闲的闲散人的。比如说:“我家那个散眼子娃儿,一天到晚不做事,在外头不晓得恍啥子。”
《庄子·人间世》中有一段话:“是万物之化也,禹、舜之所纽也,伏戏、几蘧之所行终,而况散焉者乎。”意思是:这就是万物的变化,是禹和舜所把握的要领,也是伏羲、几蘧遵循的道理,何况像我们这样闲散的人呢。
“散眼子”应为“散焉者”,可能是口头相传,发音演变而来。散焉者是说一个人散淡闲逸、无拘无束的样子,是庄子对自己的谦称。按庄子的意思,该词属褒义词,在四川话中变成有点贬义的词。
但多数情况下,该词属中性词。如成都话中的“街娃儿”,意思就跟散眼子差不多。如今成都有些人自称“街娃儿”,也跟谦称一样。比如说:“我年轻时是个散眼子娃儿,后来懂事了,就没那么恍了。”
老几
老几这个词,一般是问在兄弟姐妹排行第几?可在一些不服气的场合,就有人站出来说:“你算老几?”脸上带着轻蔑,语气带着不屑,意思是:你算什么东西,也有资格和我叫板?
在坊间,若不是剑拔弩张,老几是一个代词,是说一个不屑或不便说名字的人。“那个老几是哪个?”“那个老几可以哦,又换新房子了,又换女朋友了。”或是嫉妒,或是不满,或是不安。老几可以说大家都知道的人,也可以不愿提及名字的人。
老几在四川话中还代指丈夫,比如说:“我家那个老几,一天到晚,不是打牌就喝酒,真是遇到了。”“你家那个老几听说又升了,走的哪个门路呢?”这种语句一出现,脑壳头立马就出现几个四五十岁的孃孃,聚在一起东家长西家短的画面。
黄师傅
四川话中的黄,很多时候,是外行、不专业、不靠谱的意思。比如说:“莫开黄腔,这事你不懂。”“你笨手笨脚,黄手黄脚的。”但凡姓黄的人开车,大都会开两句善意的玩笑:“黄师傅,我没买意外保险哈,你开车稳到点哦。”还会跟上一句:“坐你的车,脚趾拇都抓紧了。”用戏谑的方式,提醒别个小心点。
洗白
四川话中的洗白,未必是衣服裤儿洗白了。可能是打麻将输光了,比如有天发工资了,晚上你跑去打麻将,先是小输了一点没走,后来越输越多,就输光了。回家后婆娘问:“你发的工资呢?”你只好回婆娘三字:“洗白了”,由悲变喜的俏皮感就出来了。
经事
在四川话中,经事是说一件东西结实牢固、经久耐用。经事的经字,一为经过,二为经受。商品货物,不经过检验,怎能辨别真假伪劣?人不经年累月,不涉足世事,咋晓得经受得住或经受不住?经事一词,是说经过了人间沧桑的,经受了世态炎凉的,将其融入世俗,传入市井,经事就有了结实耐用的意思。
硬肘
硬肘一词,与习武有关。高明的武师,不会只重拳脚;胳膊肘弯成锥形,聚力向外猛击,看似与人接触面小,实则威力无穷,这叫“肘击”,或“击肘”,俗称“硬肘”。不仅有结实、硬扎之意,还有确实、可靠之意。比如说,街上有位老大爷,年过八旬了,可生活起居,家务杂事,一概自理,满口牙齿,还能嚼胡豆,老大爷的身体硬肘得很!
作者简介:郭松,四川古蔺人,川大本科生,贵大研究生,从军23年,从检16年,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在《散文选刊》《散文百家》《边疆文学》《检察日报》《云南日报》《春城晚报》等发文120余篇,在《诗词报》《诗词月刊》《中国诗》发诗100余首,获中国散文年会“十佳散文奖”,4篇散文被选为初高中语文试题。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