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乃馨被誉为“母亲之花”,以柔美花瓣承载着不求回报的母爱、温馨祝福与浓郁亲情。它还寄寓着热情、魅力与纯洁,恰似母亲丰富而细腻的情感。其中,红色康乃馨更是热烈爱意与健康长寿的象征,既是对母亲的深情祝福,也是对她由衷的赞赏与崇拜。这多重寓意,让康乃馨化作传递情感的通用语言,成为儿女们表达对母亲感恩与爱意的绝佳寄托。
母亲节,致敬母亲
图/文:罗祖文(贵州)
2025年5月11日(5月第二个星期日),母亲节将至。每当此时,孟郊笔下“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诗句,便在心头萦绕。
我的母亲莫启翠,生于贵州都匀绿湖街道邦水村把河寨,19岁嫁至绿茵湖街道邦水村栗木寨,与父亲携手相伴。八十五载光阴流转,岁月在她脸上刻满沧桑,却未改变她勤劳坚韧的本色。如今,她仍时常躬身于田垄之间,播种下希望的绿海,那鲜嫩的小白菜,恰似她温柔慈爱的眼眸。家中的小店,装满了生活的斑斓,她静静守候,将温暖默默奉献。往昔往返墨冲、都匀,归家途中,她步履匆匆,为生活奔忙,那坚毅的身影,似磐石,予我心安。
值此国际母亲节,我怀着最真挚的感恩之情,写下小诗《国际母亲节》,献给我最亲爱的母亲,也献给天下所有默默奉献的母亲,衷心祝愿她们节日快乐,平安顺遂。
国际母亲节
01
夏天的节日、纪念日,有诸多
国际母亲节,承载无尽眷恋
“红五月”歌声飞扬,吟哦岁月华篇
六一儿童节,童真笑语满天
端午节粽香飘远,传统代代承传
世界环境日,守护自然家园
七一建党纪念,光辉照亮心田
香港回归同庆,血脉紧紧相连
七七抗战铭记,历史警钟长鸣耳畔
毕业季青春散场,梦想新篇待展
八一建军荣光,铁血铸就灿烂
其中,国际母亲节,即通常所说的母亲节
写满岁月里的感恩与爱
流淌着藏于心底的万语千言
02
国际母亲节,为感谢母亲设立
源于美国,在世界各地流行
这一天,人们通常向母亲赠送鲜花
康乃馨的花语与寓意,极为丰富
蕴含着真挚的情感,代表着母爱、感恩与热情
此外,为母亲准备精心制作的贺卡,贺卡上
写上对母亲的祝福和感激之情
或者与母亲共进晚餐,为母亲做一顿丰盛的饭菜
让母亲在这一天感受到特别的关爱和尊重
让人们有一个特定的时间和机会
去表达对母亲的深深敬意和感恩之情
有助于弘扬母爱的伟大
促进家庭和谐,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
也让母亲们感受到自己的付出得到了认可和回报
03
国际母亲节,不忘母亲的艰辛
我的母亲,有着不平凡的人生经历
一生育六子,余下四子,文才锦懿
现在,我是长子,下有两个妹一个弟
六七十年代,母亲年轻
挖地、耙犁、挑担,打农药、割稻
打谷,插秧、捆草、搭豆架、修水渠
挑土方,参与农田基本建设
样样在行,从不落伍,出色完成
她喂母猪下的小猪崽,从未看见病死
调和猪油,烹辣椒浆汤,熬酸香酸菜
是我母亲拿手好戏、独门绝活
在家庭里,母亲性格温和
从未在家中发过脾气,更没有打骂过我们
04
国际母亲节,讴歌新时代
母亲的双手,是土地上最坚韧的犁铧
对于父亲偶尔吸早烟、饮酒,
她认为这是消除疲倦、享受生活的方式
赶场天卖玉米、大米,换来微薄收入
她也忘不了给父亲买两包卷烟、一斤米酒
母亲,总是以最好的心情和面容对待家人
让我们的童年充满温暖的底色,正如古语所言
宁要一个讨饭的娘,也不要一个当官的爹
可见,对我们影响最大的人,莫过于母亲
她历经千辛万苦,却心甘情愿
一言一行,滋养着我们的心灵
有人说,一个优秀的母亲
会影响“三代人”甚至“九代人”
2025 年 5 月 9 日 贵州都匀栗木寨
【点评】作品开篇便点明夏日里的重要节日——国际母亲节,突出了这一节日在全球范围内受到的重视。文中结合自身经历,回忆了艰苦的七十年代。在物资匮乏、人们买猪肉偏爱带肥膘的岁月里,母亲精心操持家庭。她不仅精心安排家庭收支,还会为父亲购置烟酒,同时熟练掌握农业技术,热情周到地招待客人。母亲以高尚的品格,平衡好“小家”与“大家”的关系,在当地成为典范,深刻影响了一代人。此文在文章题记的背景下,选材精当,诗意浓郁,既贴近农村生活实际,又展现了当时女性应有的优良品质。
我的母亲与我兄弟罗祖才夫妇的儿子和女儿相处得很融洽
我的母亲与我的外孙女,一起纪念母亲节留影
作者2025年5月9日在中国旅游城市都匀剑江河旅游留影
作者简介:罗祖文(又名彭应文),布依族,60后,中共党员,贵州省都匀市绿茵湖街道邦水村第十三组栗木寨人。1982年8月参加工作,大学专科,贵州省散文学会会员。1999年1月,获被国家体育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联合颁发的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施行办法》先进工作者;2004年7月1日被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评为优秀农村中学语文教育工作者;2007年2月被中共黔南州委宣传部评为2006年度黔南州宣传思想工作先进工作者。在中国民族教育、国家少年智力开发报•小学语文、贵州日报、贵州工人报、贵州教工、黔南日报、都匀晚报、今日都匀等国内公开纸媒,贵州文明网、贵州文化网、多彩贵州网、今日头条、搜狐网、贵州省散文微刊、作家网、广州文艺、书香神州、诗艺国际等网络平台及公众号上,累计发表文章超两千篇。于2021年2月贵州省都匀市精神文明建设中心退休。2024年1月28日被都匀市作家协会授予“2020—2023年年度优秀会员”唯一获奖者。现为都匀市作家协会会员,现居都匀金麒麟财富华庭。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