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不老,师恩永长
陈宝林
人生漫漫征途上,总有一些相遇,如暗夜星辰,点亮记忆的苍穹;总有一些情谊,似陈酿美酒,历经岁月沉淀愈发醇香。而与恩师于家春先生的重逢,于我而言,便是生命中最珍贵的馈赠,是时光精心编织的温暖篇章,让我在回首时,心中满是感动与感激。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形容这次与于老师重逢的奇妙经历,那便是:在岁月的长河中兜兜转转,能与恩师再度相聚,聆听他讲述往昔故事,这种喜悦,远胜过任何物质的获得,是心灵深处最纯粹的欢欣,足以让我无数个夜晚辗转难眠,沉浸在即将相见的期待与兴奋之中。
说起于家春老师,他在我心中的地位,犹如夜空中最耀眼的星辰,散发着璀璨光芒,照亮我前行的道路,给予我无尽的力量与指引。那是40多年前,在通榆二中的校园里,我有幸成为于老师班级里的一员。初见时,于老师并不高大的身影,却蕴含着令人无法忽视的魅力。他亲切的模样,仿佛邻家长辈,瞬间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稍黑的脸庞上,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仿佛藏着无尽的智慧,总能敏锐地捕捉到我们每一个细微的变化。而他讲课时那微微上扬的嘴角,始终带着温暖的笑容,如春日暖阳,驱散了课堂的沉闷,让知识如同潺潺溪流,缓缓流入我们的心田。在那段青葱岁月里,于老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我们人生路上的引路人,用他的智慧与关爱,为我们描绘出未来的蓝图。
今年五一节,原本我正沉浸在胡家店村王文涛朋友家农村博物馆的“考古”乐趣中,小心翼翼地探寻着那些承载着岁月记忆的老物件。突然,一通来自内蒙古同学的电话,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电话那头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于老师要来通榆了,还特意提出想见见我们这些当年的学生。那一刻,我手中的物件险些滑落,心脏也开始剧烈跳动,仿佛要跳出胸腔。是啊,我与于老师阔别已40多年!自他从通榆二中调到长春吉林农大附属中学后,我们便因各自忙碌的生活,难得有相聚的机会。即便他偶尔回到家乡,我们也总是阴差阳错地错过。而这次,老师竟特意为了我们这些学生返乡,这份跨越时空的牵挂与关爱,如同一束温暖的光,瞬间照亮了我心底那些被岁月尘封的记忆,让我满心都是感动与期待。
其实,于老师给予我的温暖与关怀,早已在我心中深深扎根,成为我人生中最珍贵的财富。记得我参加工作后,前往吉林农大进修。得知消息的于老师,不顾路途遥远,风尘仆仆地赶到学校。当我在校园里看到他熟悉的身影时,惊讶与感动交织在一起,心中满是说不出的滋味。他热情地将我领到家中,亲自下厨为我烹饪了一桌丰盛的菜肴。那四个香气四溢的菜肴,不仅满足了我的味蕾,更温暖了我的心灵。那是我第一次在老师家中吃饭,也是我此生难忘的一顿饭。饭桌上,我们把酒言欢,畅聊师生情谊。于老师关切地询问我工作、事业、家庭和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每一个问题都饱含着他对我的牵挂。当他听到我一切安好时,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那笑容如同慈父一般温暖,他语重心长地鼓励我要勤奋努力、踏实工作,争取在人生道路上取得更大的成绩。那一刻,老师的话语如同一股暖流,流淌在我的心间,至今想起,依然让我感动不已,成为我在困境中坚守、在顺境中奋进的动力源泉。
这次与老师的重逢,更让我深刻体会到他对我们的深情厚谊。从长春到通榆,他选择乘坐公交车,一路奔波,舟车劳顿可想而知。然而,当我们见到他时,他的脸上没有一丝疲惫,反而满是兴奋与期待,兴致勃勃地与我们畅谈。为了这次相聚,内蒙古科右中旗的同学放下手中事务,特地赶来;通榆团结乡以及县里的同学也纷纷从四面八方汇聚。大家围坐在一起,欢声笑语不断,热闹的氛围仿佛过年一般温馨。于老师坐在中间,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那笑容灿烂得如同春日里盛开的花朵,让他看起来比我们这些学生还要年轻、有活力。席间,他兴致高涨,即兴赋诗一首,那优美的诗句中,满是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与对我们的期许;他还清唱了一首自己编的歌,歌声虽不专业,却饱含深情,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看着老师如此开心,我心中满是感慨:这哪里像是一位85岁高龄的老人,分明是一位充满朝气的老顽童,用他的热情与活力,点燃了我们心中的青春之火。在他的带动下,我们也纷纷加入唱歌、鼓掌的行列,笑声、歌声在房间里回荡,那一刻,时光仿佛倒流,我们又回到了那段无忧无虑的学生时代。
当于老师关切地询问我退休后的生活时,我内心满是自豪与骄傲。我告诉他,虽然已经退休两年,但我依然没有停下脚步,坚持写作,完成了600多篇新闻报道和近百篇散文。老师听后,眼中闪烁着欣慰的光芒,如同星辰般明亮,他连连称赞:“好啊,好啊!咱们的学生有出息!”那一瞬间,我仿佛又变回了当年那个渴望得到老师表扬的学生,心中满是喜悦与自豪。老师的认可,是对我最大的鼓励,让我更加坚定了在写作道路上继续前行的决心。
这个五一假期,因为于老师的到来,变得格外特殊,仿佛成为了专属于我们的“师生节”。眼看着五四青年节即将来临,回首往昔,我们这些当年的学生,曾是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少年,而于老师也正值壮年,充满活力。如今,岁月在我们的脸上留下了痕迹,却让我们的师生情谊愈发深厚。与老师交谈时,看着他鬓角的白发,我心中不禁泛起一丝酸楚,但更多的是感激。感激岁月让我在人生的旅途中还能与恩师重逢,感激恩师多年来始终如一地关心与教诲。他就像一盏明灯,永远在我人生的道路上指引方向,让我在迷茫时找到前进的道路,在困难时坚定前行的信念。
于家春老师,您是我们心中永远的恩师,是最伟大的引路人。您的谆谆教诲,我们将永远铭记于心,化作前行的动力;您的关怀备至,我们将永远心怀感恩,成为生命中最温暖的记忆。愿在未来的日子里,岁月温柔以待,让您健康长寿,幸福快乐常伴左右。我们也定会以您为榜样,永葆热情,积极向上,努力奋斗,不辜负您对我们的殷切期望,让这份珍贵的师生情谊,如同陈年美酒,在时光的长河中愈发醇厚、芬芳。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