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我的第二故乡

罗祖文2025-05-03 16:00:05

我的第二故乡

 

图/文:罗祖文(贵州)

 

人生过半,回头看看,路是人走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每一件事都是在书写自己的历史。人生在世,过眼云烟,是瞬间,也是永恒,许多人和事,久久不能忘怀,也许只有发生在自己身上才会相信!

我的第二故乡是多变的,从乡镇到城区,但沿途邂逅的善意与温情从未改变,这份感慨和感恩,早已在时光里生根发芽。

 

所有邂后,清晰如昨

 

记录流年,定格永恒瞬间。那是1982年7月我于都匀县民族师范学校毕业分配到墨冲镇墨阳完小工作。任数学课程,业余时间爱书画,玩器乐,刻钢板(字)。1984 年肖全远校长重视宣传,专门安排我负责学校墨板报和钢板字刻印,定期更换学校进门木房两边墙壁和宿舍当头黑板报内容。1985年7月5日因工作需要调到墨冲区教育办公室,吴由东视导员领导期间,安排我担任数学教研员兼“两基”钢板字及表册刻印。1991年10月9日撤区并乡镇,七个区教办改为20个乡镇教育辅导站并任命各站站长。吴由东视导员从墨冲镇教育辅导站调任沙包堡镇教育辅导站站长,陆家毅同志调任墨冲镇教育辅导站站长,我任墨冲镇教育辅导站教研员兼工会会计,编发《墨冲教育简报》上百期。经常发活动信息到《都匀晚报》,第一篇处女作品《学友共聚迎回归》于1997年6月12日刊登,之后陆陆续发表《墨阳表演团体操》(1997年6月17日)、《秀峰学校建设一年一个样》(1997年8月19日)、《执法队查流失 辍学儿童返校》(1997年9月27日)、《墨冲教育辅导站抓校园净化促社风》(1997年10月16日)、《墨冲新州村职教出效益》(1997年11月13日)、《墨阳完小师生过好快乐双休日》(1997年12月11日)、《墨冲中学体育教学不断创新》(1997年12月18日)等多篇,为今后的文学写作练笔奠定基础。

那个年代,电脑未普及,单位、学校需要会写简报“快枪手”、会刻钢板字(刻蜡纸)“雕刻师”和会画红布标“手绘艺人”。1993年3月沙包堡街道办事处教育辅导站吴由东站长拟向市教育局陈光华局长请示调我去都匀八中(原迎恩中学,现已划归都匀市民族中学),因那时孩子还小没有去。1995年都匀市教育局体育教研员沈家毅受都匀一中何喜贵校长委托物色教导处业务人选,记得我去面试时间是一个下午在一间教室,有正在贵州电大黔南分校读书的曹盛华同学(现为黔南州民政局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一级主任科员)陪同参加面试。根据安排,台下全体领导干部、教研组长听我即兴发言,让我写粉笔字让大家看,得到大家赞许。面试结束,何喜贵校长拿着上面写有“初三年级教师及课时”内容的信笺,让我排出当年9月秋季初三《总课程表》(主要看我写字),在江大昌、吴应和两位同学指导下,我当晚排好后第二天早上送去学校,也因那时还忙于在职贵州广播大电视大学(1993-1996)中文师范业余专科学习。2000年,被借调到墨冲镇人民政府“学教”办公室负责宣传工作,编发《墨冲镇情》《墨冲民歌荟萃》等,工作期间,两届墨冲镇政府主要领导(田军、代渊福)找我谈话调进党政办工作,都因教育系统投入“两基”工作。这些,事情已经过去,但回想起来仿佛就在昨天,现在也过了解密期,可以聊聊。

2001年12月28日上报墨冲镇教育工会换届选举报告,2002年3月3日都匀市总工会《关于都匀市墨冲镇教育工会换届选举报告批复》(匀工组字〔2002〕02号)“新一届工会员会由罗祖文、罗贞宪、石维章、杨秀丽、王定俊、孟彩萍、王定贤七位同志组织,罗祖文同志任工会主席”,同年4月26日我出席都匀市教育系统工会第五次代表大会,当选宣传委员,同年12月19日至21日我出席黔南州教育工会第四次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2003年3月9日至15日我出席都匀市政协第七届会员会第一次会议,新任政协委员。

回顾20世纪80年代,我所在的墨冲地区中学、小学和教学点,电脑未普及,教师比较安定,学生无忧无虑。那时候,看到教师坐在办公室刻钢板字和油印检测卷,教室黑板上方挂着新华书店配发教学用图或教师自己画的教学图,课余时间教师自觉拟写班科计划、备课、上课和批改作业,如期进行单元测试。上级检查只是听课和看备课情况,常常告诫“教师不打无准备之仗”。晚上,教师常到学生家里和家长沟通或听取家长意见。双休,男自然而然吹奏弹唱,练习书法,更换黑板报。春游或秋游,寒假或暑假,师生都充满快乐。每天集合放学回家,学生做完家庭作业有足够时间玩耍。那时候,教师不用操心住房、检查、学生辍学,不用早出晚归花时间补课。教师惩戒学生不用怕,家长希望老师对孩子严厉“棍棒出好人”。教学管理也没有那么多的专业术语和课堂模式,只听到教导主任或骨干教师说“提倡启发式”“讲究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艺术”“讲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教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把钥匙交给学生”。强调重视学生差异,因材施教,精讲多练。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确定重点、难点和关键,把基础知识讲清、讲透,不得出现“瞎子点灯白浪费”。对于学习特别优异的学生,老师要创造条件开“小灶”,让其能学得更多。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加强辅导,作业面批面改。也强调教师教任何功课“办精油”,凭着“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学校召集教师开会,班科教师向学校及校长汇报近期教育教学情况、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下步努力方向或采取措施,相互交流,取长补短。

 

 “文墨之乡”,名不虚传

 

都匀市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被授予“中国宜居城镇”称号。地处都匀市南部的墨冲镇2017年12月21日被授予“全省文明乡镇”称号。

在网络飞临我们时代,人们不禁击节喟叹:世界真的变小了。五一旅游,能让我们的脚步慢下来,远离车水马龙的喧嚣,感受时光悠悠流淌,在古朴的气息里,寻找内心的宁静与自在,不妨寻一座小镇——贵州省都匀市墨冲镇。

根据墨冲镇教育辅导站站长陆家毅主编《墨冲教育概述(1908-2010)》显示:

墨冲地名考:唐、宋代名麦充,明代称麦冲。清代嘉庆、道光年间,文人墨客辈出:蔡以仁任郡储,江资深中拨贡,蔡泽钊任州判,陆传林中翰林,肖汝子中举人,黄灿云中武举人,肖力和、袁承勋中贡生,肖瀚清、曹吉山、黄帱、曹瑞普中廪生等。道光诗词文赋巨著《国桥遗墨》一百篇,其中有四十七篇为墨冲人所作,道光皇帝(1832年,道光12年) 阅后,赐麦冲为“墨充”,乃文人墨客充足之意。1955年版《中国地图》仍为“墨充”,后演变为当今“墨冲”。一个富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地方,古代有清朝道光皇帝赐地名墨充,当代有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亲自为墨冲第五区批示。从古到今这个响亮的地名在中国的大地上闻名遐迩。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非常重视教育,一代又一代名人名士出类拔萃、层出不穷。在古代中进士3人,举人18人,武举人1人。

过去,墨冲风景名胜古迹遗址很多,享有“七街八巷九庙十灯杆三团”:“七街”指上街、中街、下街、牛坡街、虎场街、魏家街、夜雨洒金街。“八巷”指曾家巷、蔡家巷、姚家巷、小河巷、水巷、袁家巷、高家巷、肖家巷。“九庙”指新佛寺、寿佛寺、城隍庙、奎阁、大庙、文昌阁、黑神庙、阁垴庙、观音庙。“十灯杆”指顺着街道竖立有抱大灯杆十棵,高十余米,杆顶安装有油灯一盏,用绳升级降,天黑时有专人掌灯,照明过往行人。杆上钉有抓钉,人可扶踩着爬上爬下,传说立灯杆点桐油灯是驱鬼,鬼不敢入场。夜晚备有更夫,轮流走街窜巷,既是报时,又可防盗。“三团”指国民党统治时期三个驾训(教)团,其中之一设在观音洞对面河流之上,以求菩萨保佑。当时观音洞成为驾教团团长居住处所,搭棚凿孔保留着。1944年国民党代总统李宗仁来墨冲检阅驾教团,排长李守德(墨冲街上人)大办酒席款待,邀请墨冲街上男女老少与驾教团就餐,吃上一顿大米饭和大鱼大肉。观音洞是李宗仁到过的地方,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来“墨冲邑古城”寻访桃园洞就先到观音洞。

而今,墨冲镇位于都匀市南郊,距市区27公里,素有“文墨之乡”的美誉,是都匀市“后花园”。有着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背景,有世界最壮观的岩洞之一墨冲洞穴。碧绿翡翠的墨冲河流、镇外环路镇内的桂花街、可观光的墨冲大桥、墨冲观音洞(又叫观音岩)、墨冲月亮洞、墨冲罗马鱼塘、秀峰响水洞、秀峰大金猫、关上龙潭,凤啭河流域自然风光、马蹄岩、拉雅洞,豪龙水泥厂、返乡农民工创业园、布依城民俗风情、良田坝布依新村和农业生态观光、依托墨冲镇布依城“两馆”(图书馆、文化馆)建设的“墨冲镇综合文化站”,以及钓鱼和摄影采风,是不可多得的旅游胜地。

远远望去,墨冲镇犹如一颗“夜明珠”光芒反射耀眼,那里是你吃住旅游休闲的好去处。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清炖土鸡土鸭”“冷狗肉热盐蘸”“杀猪吃泡汤”“炒牛肉”“红烧牛肉”“红烧牛肉”“酸汤角角鱼”等橱艺有特色,配新鲜蔬菜,老少皆宜,滋补健康,名声远扬,红红火火。此外,还有人们饭前、饭后、夜间,常到河里钓鱼、游泳、登大坡和钻洞穴,境内历史文化底蕴,是你放松心情的好去处!  

 

为了工作,改变职业

 

适应新赛道的艰辛与迷茫,是路上遇见的善意与鼓励照亮了方向。如今回望,这份蜕变与成长的喜悦,都化作这座城市深深的眷恋与感恩。

做业务就是做人,做好人就能做好业务。抽调分临时抽调(短时间)和抽调(长时间)。长时间抽调就是借调,抽调单位和被抽调单位之间要有一份正式的函件,作为档案计入,明确抽调期间职称、职务和福利不受影响,让被抽调人员安心工作,抽调也是有机会正式调动。

于我而言,2004年9月1日至5日墨冲镇教育辅导站安排我到凤席学区,对罗马、拱板、飘田、下牛塘、黄土、政科、打力7所学校进行开学检查,下校回来上班,陆家毅站长第一时间找我说“市教育局来电话,说需你到教育局一趟”主要领导带有动员式的口吻说“根据全市创建贵州省文明城市需要,组织将从墨冲镇教育辅导站抽调你到市委宣传部办公室,抓紧去报道,好好工作”,顿时,我心里产生一种害怕与人接触的恐惧感,从心里自己否认自己不是有用之人。从教育局机关大门走出到市委宣传部办公室不到十分钟,一进门就看到都匀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高丽娟,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李继刚和其它上班满满的同志,我向大家告诉来源,大家对我说“已腾空的第一排空位桌椅让我座”,感觉这一座,不知有多少新的东西要向大家学习,心情难以平静。这样,我从一个墨冲镇小学高级教师、中学一级教师、墨冲镇教育辅导站教研员、墨冲镇教育工会主席、都匀市教育工作宣传委员的身份,走进都匀市委宣传部,标志踏入全新的领域探索。

在同志们的关心和帮助下,我很快迅速适应新的岗位,2004年9月10日市委宣传部正式向市教育局发抽调正式的函件。我在市创建办负责贵州省文明城市创建日常业务工作以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编发《都匀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手册》《都匀市精神文明信息》(简报)。2006年12月30日上午,继续推进全省“整脏治乱”专项行动暨2003—2005年度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电视电话会议在贵阳召开,都匀市积极组织相关单位负责人近60人参加都匀分会场会议,会议宣读有关表彰决定,其中都匀市获得“全省文明城市”称号,杨柳街镇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全省文明村镇”,大坪镇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全省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之后,通过年复一年的考评,都匀市连续被确认往届贵州省文明城市。

借调工作的顺利完成,是一段经历的结束,更是新挑战的开始。2008年2月至2013年10月,根据需要,我被安排到都匀市教育局机关协助“两基”宣传工作,配合做好《都匀教育通讯》《都匀教育简报》《都匀教育报》和《匀城烛光》《教育撷翠》书刊的编务、编发。在教育局期间,编制在都匀三小。2013年10月8日我再次被市委宣传部借用,并调入都匀市创建办,都匀市深入开展“多彩贵州文明行动”,积极争创“全国文明城市”。2014年1月15日借调到州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办公室负责《黔南州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简报》《黔南州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情况通报》《手机报》撰写、编务、编发以及剪贴报等宣传资料收集整理和立卷归档工作。2015年从州委组织部返回都匀市创建办创建科,2016年11月30日任都匀市创建办信息科科长,于2021年在都匀市精神文明建设中心退休,享受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待遇职务(岗位等级)七级,职级(薪级)38档。

记得自己刚走进都匀市文明城市创建科,就想到是“坐办公室”的,应该比在原地工作清闲得多,可没有想到,一入文明深似海,倒逼做个文明人。每天看到大家各尽所能,张显集体力量。我泥,有时关注平台上的反映,有时和大家走出去检查,有时在家里写简报、接电话、整理资料。每次迎接考评,看到大家拖运去文印中心包装的佐证材料,像一块块古砖,摞得老高,令人望而生畏。这些“古砖”爬剔着文明创建的蛛丝马迹,读完后,自己对各行业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回头审视它,发觉它有点像一件用碎布拼缝起来的衣服,不同阶段被有机地连接在了一起,作为“裁缝”,只是想尽量把衣服缝得精致一些,让读者在购物它的时候感到物有所值。

人们常说“一个人决定了的路,就应该一直走下去。”“真正的狐独是无人可以告白”“人吃的不一样,但吃的动机是一样”“人的头不一般高,但脚站的是一般齐。”我把这些话归结为“吃”和“找吃的”,工作也是这样,会做事要找事做,不能做“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每次工作的时候,我把手上的活路,看着党章规定,是一次战斗,是一次进击,咬紧牙关,艰苦奋斗,就算是卖血也无所谓。有时看到身在南方不在南方,闯闯试试“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人们,也不必为此顾虑。相反,产生感恩之心,不仅得到领导细心指导,而且遇上新朋友“感情深”,与自己娱乐和互相帮助,好像在告诉人自己,走进都匀,不能忘记土地对人类的养育之恩,不能忘记它给了我们食物,当文明呈现另外一种形态,它的高大与险峻,丰富与厚重深藏不露,肉眼难以看见,在大多数情况下,你只能用心灵去感受。而它的猛然隆起,不仅是变成高耸入云、纵横磅礴的高山峻岭,而且是不知不觉生活在我们心中,我为文明城市创建的崛起,而感到欣慰!

2004年以来,我从教师转型到党委机关部门工作,以“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为信条,对突发其来的工作,分轻重缓急,拟文处理,有的通过召开单位会议来落实,有的常规工作需加班加点,这一干,就干到了退休。

读书能否改变命运,世人各执一词,但没有争议的是,读书让人活得更明白些,让生命的体验更深刻些。回头看,无论是从事教育事业,还是进党委政府部门,作为见证者,参与者,我读懂了人活着的意义,不仅为了谋生,而是在挑战中蜕变,在萍水相逢中收获真情。

2025年5月1日是五一调休放假第一天,我赴中国宜居城镇——都匀,走进“文墨之乡”的墨冲,拍下几张照片,感慨万千。特别是回首于行走在第二故乡的乡镇和城区街道,一路上点点滴滴,心中满是感恩,不由得撰写一首《我的第二故乡》。

 

我的第二故乡

 

01

初入职场的乡镇啊,墨冲

收获珍贵,早已难以言讲

是它接纳我的青涩与迷茫

在这片异乡土地梦想成真

一砖一瓦镌刻着悠悠岁月

一街一巷深藏着暖暖时光

我在这儿播撒希望的种子

它见证我一路蜕变与坚强

 

02

转换职业的城区啊,都匀

努力适应文明创建的繁忙

这座城市触动我灵魂深处

让我懂得了真正的归属感

它以独有的魅力尽情绽放

勾勒出一幅温馨迷人画卷

与它的相遇好似温暖约定

成了我生命中最美的诗行

 

2025年5月1日晚上 贵州都匀

 

【点评】 鲁迅先生说过,写文章要“有真意”。意思就是把自已的思想感情写出来。作者这篇优点就是真意。一是线索清楚,紧扣“我的第二故乡”主题,主旋律健康、积极、进步,自我丰富和发展,是感知、思考、感悟人生和世界的过程。二是力求上进,通过对不同内容的叙述来表达一个主题的写作方法,比起仅从某一角度直接表达中心写出来,有更大难度,也更有新意。三是情真意切,把自已读书在外工作,顺其自然,借调频繁,无怨无悔,“我写我心”,写出自己的思想感情。四是构思精巧,是一篇具有新意和可读性的日记体散文,写自已就像给陌生的朋友作自我介绍,结尾以诗概括,升华主题,使人一目了然。

 图片1

图片2

图片3

图片4

文明乡镇宛如一颗璀璨明珠,宛如一幅灵动的山水画卷。走进文明乡镇,仿佛踏入世外桃源。墨冲镇地处都匀市南部,东邻归兰水族乡,南抵独山县百泉镇、影山镇和平塘县平舟镇,西与平浪镇毗邻,北与小围寨街道办事处相连,由原来的良亩乡、沙寨乡、墨冲镇合并而成。这个文明乡镇,用实力绘就出熠熠生辉的文明画卷,一路揽珠摘誉:2013年墨冲镇获“全省100个示范小城镇”,2017年墨冲镇获“国家卫生乡镇”“全省文明乡镇”,2018年凤啭村摆坑组获“贵州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019年墨冲镇获“贵州省乡村振兴示范镇”、良亩村获“粤港澳大湾区蔬菜保供基地”、清河村下店寨获“贵州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图片5

图片6

作者2025年5月1日旅游墨冲河岸边留影

 

作者简介:罗祖文(又名彭应文),布依族,60后,中共党员,贵州省都匀市绿茵湖街道邦水村第十三组栗木寨人,1982年8月参加工作,大学专科,贵州省散文学会会员。1999年1月被国家体育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评为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施行办法》先进工作者,2004年7月1日被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评为优秀农村中学语文教育工作者,2007年2月被中共黔南州委宣传部评为2006年度黔南州宣传思想工作先进工作者。在中国民族教育、国家少年智力开发报《小学语文》、贵州日报、贵州工人报、贵州教工、贵州省散文微刊、多彩贵州网、贵州文化网、作家网、书香神州、广州文艺、诗艺国际、今日头条、搜狐网以及黔南日报、都匀晚报、今日都匀等国内公开纸媒和网络平台发表文章达两千余篇。于2021年2月贵州省都匀市精神文明建设中心退休。现为都匀市作家协会会员。2024年1月28日被贵州省都匀市作家协会授予“2020—2023年年度优秀会员”称号(唯一获奖者)。现居贵州都匀金麒麟财富华庭。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