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官渡赋
作者:佘思良
川黔接壤,赤水之东。官渡古镇,史韵无穷。处云贵高原与蜀地之界,扼川黔通衢之要冲。习水蜿蜒,润两岸之膏腴;青山环抱,揽四时之葱茏。此地钟灵毓秀,人文蔚起,宛若黔北之明珠,熠熠生辉于岁月长河之中。
溯其渊源,南宋端平立名。袁世盟平南至此,官兵渡于渔湾,官府设渡,官渡之名始焉。北宋时,集市渐兴,贸易繁荣。至民国四年,习水县城迁此,一时人文荟萃,商贾云集,盛极一时。后虽县城迁移,然古韵犹存,历史之遗泽,深厚而绵长。
古镇之内,文物古迹星罗棋布。宋墓无言,诉说岁月沧桑;崖刻有痕,镌刻历史记忆。太平寺庙宇,始建于明,飞檐斗拱,庄严肃穆,晨钟暮鼓间,梵音袅袅,传承千年佛缘。“清慎勤廉”碑,立于光绪五年,警世之言,铭刻官德,清风正气,流芳后世。谢氏节孝坊,雕梁画栋,巧夺天工,“二十四孝”等图案栩栩如生,弘扬传统美德,教化一方人心。
长征文化,亦为官渡之华章。一九三五年,红军长征经此,红九军团激战川军,浴血奋战,英勇无畏。和平村之战场,硝烟虽散,精神永传。红军墓冢,安息英烈忠魂,青山埋骨,浩气长存。后人立碑纪念,缅怀先辈伟绩,传承红色基因,激励代代后人。
武术文化,独树一帜。游氏武术,源起泸州,集众家之长,成武林奇葩。游树廷定居官渡,授徒传艺,其拳技精湛,刚柔并济,《五禽戏》拳术,模仿虎鹿熊猿鸟之形,强身健体,传承千年养生智慧。蛇矛枪等远古兵器,见证武术之渊源,习武之风,盛行民间,保家护国,扬善惩恶。
自然之美,令人陶醉。丹霞地貌,鬼斧神工,赤壁丹崖,奇峰异石,如诗如画。长嵌沟、官嵌沟,国家级名胜之域,重峦叠嶂,沟壑纵横。桫椤茂密,似远古之遗民,见证岁月变迁;百鸟争鸣,如天籁之乐章,奏响自然和谐;群猴跳跃,若山林之精灵,增添生机活力。原始森林,静谧幽深,古木参天,遮天蔽日,负氧离子弥漫,宛如天然氧吧。颠湖之都,湖泊星罗,波光粼粼,山水相依,相映成趣,仿若人间仙境。
桥乡文化,别具风情。石拱桥横跨习水,如虹卧波,连接两岸繁荣。桥上行人,桥下流水,岁月悠悠,石桥见证古镇之兴衰变迁。其建筑工艺精湛,造型优美,历经风雨,依然屹立不倒,成为官渡之标志性景观。
昔日卅五载老县城,人文底蕴深厚。老街古巷,青石板路,蜿蜒曲折,承载儿时记忆。古旧民居,错落有致,雕窗木门,彰显古朴韵味。邻里之间,守望相助,淳朴民风,温暖人心。集市之上,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烟火气息,浓郁醇厚。
岁月流转,官渡亦与时俱进。如今,马合公路贯穿全境,交通便捷,连接四方。城镇建设日新月异,新区崛起,高楼林立,设施完备;老街改造,修旧如旧,古韵犹存。工业兴镇,酱酒、竹木、食品产业蓬勃发展;农业转型,金钗石斛、泉水养鱼等特色农业方兴未艾;旅游开发,生态度假、红色旅游等项目渐成规模。
噫吁嚱!赤水官渡,历史与现代交融,自然与人文辉映。吾辈当承先辈之志,扬古镇之韵,护自然之美,创未来之辉煌。愿官渡之明天,如旭日东升,光芒万丈;似繁花盛开,锦绣未央!
是以诗曰:
黔北明珠耀碧空,千年古渡韵无穷。
宋碑犹记沧桑事,赤帜长昭浩荡风。
武脉游拳承虎步,丹霞胜境隐仙宫。
习河两岸新颜展,再续华章岁月丰。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