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生命中那枚最闪亮的奖牌(外二篇)

陈宝林2025-03-28 06:55:49

1


生命中那枚最闪亮的奖牌

(外二篇)

 

陈宝林

 

在浩渺无垠的宇宙中,星辰璀璨,银河奔腾,而我们渺小的人类,不过是在这漫长时空里匆匆过客。然而,即便如此,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一枚最闪亮的奖牌,它如同一颗闪耀的恒星,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成为我们人生中最耀眼的勋章。对我而言,那便是 1984 年 10 月,我在包拉温都文化站组织民族歌舞队参加全县庆祝建国 35 周年文艺汇演时捧得的奖牌。它不仅仅是一块金属的象征,更是我生命中最为璀璨的星辰,是我在岁月长河中永远铭记的荣耀。

 

那是一个激情似火、活力四溢的年代,祖国大地处处都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气。人们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庆祝建国 35 周年,而我有幸接到邀请,负责组织民族歌舞队参加全县的文艺汇演。接到通知的刹那,兴奋与紧张如潮水般涌上心头。兴奋的是,我能为庆祝祖国生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紧张的是,组织好一支队伍绝非易事。我清楚地知道,这不仅是一次展示民族文化风采的绝佳契机,更是对我组织能力的一次严峻考验。

 

为了确保演出万无一失,我不辞辛劳,起早贪黑,将全部身心都投入到了排练之中。从队员的精心挑选,到节目的巧妙编排;从音乐的审慎选择,到舞蹈动作的精雕细琢,每一个环节我都亲力亲为,丝毫不敢懈怠。队员们也极为配合,大家齐心协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尽管排练过程中困难重重,但我们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将这些困难一一克服。看着队员们的动作日益娴熟,配合愈发默契,我心中满是期待,仿佛已经看到了演出成功时那热烈的场景。

 

然而,就在我们信心满满地准备前往县里参加演出时,一个意外的消息如晴天霹雳般让我陷入了两难的困境——新婚一年多的妻子即将临产。妻子一直默默地支持着我的工作,从未有过一句怨言。而在这关键时刻,我却无法陪伴在她身边,内心的愧疚与焦虑如汹涌的潮水般将我淹没。一边是即将临盆的妻子,一边是十七八个人的队伍需要我带领去县里演出,我陷入了深深的纠结之中,仿佛置身于一个黑暗的迷宫,找不到出口。

 

时间紧迫,演出在即,我必须做出艰难的抉择。看到我左右为难的模样,善解人意的妻子还是鼓励我安心去演出,说身边有人照顾她就行。经过一番痛苦的挣扎,我最终狠下心来,决定让妹妹照顾妻子去医院,而我则带领队伍去参加县里的演出。这个决定让我的内心充满了愧疚,但我也明白,如果我不去,队员们的辛勤努力就会付诸东流,这次难得的展示机会也将就此错过。

 

演出当天,我们带着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和对祖国的深情,全身心投入到表演中。舞台上,队员们身着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宛如盛开在山间的鲜花,美丽而夺目。伴随着悠扬的民族音乐,大家翩翩起舞,那充满民族特色的舞蹈动作,仿佛是在诉说着古老民族的故事;那饱含深情的歌声,宛如山间清泉,流淌进每一个人的心田。瞬间,全场观众都被震撼了。台下的掌声如雷鸣般响起,经久不息,那掌声是对我们演出的认可,也是对民族文化的赞美。

 

演出结束后,县领导亲自为我们颁发了特殊最佳表演奖。那一刻,所有的疲惫和紧张都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满心的喜悦和自豪。我们就像一群凯旋的战士,接受着荣耀的洗礼。县领导还和我们歌舞队合影留念,那张照片成为了我一生中最珍贵的回忆之一。照片里的我们,笑容灿烂,那是对自己努力的肯定,也是对民族文化传承的坚定信念。

 

晚上,县领导特地设宴招待我们,宴会上气氛热烈浓厚。领导们主动为我们敬酒,感谢我们的精彩演出。那一刻,我深切地感受到了自己和队员们付出的努力得到了认可,也感受到了民族文化的魅力和力量。这不仅仅是一场演出的成功,更是民族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光彩的见证。

 

带着这份喜悦和荣誉,我迫不及待地返回医院看望妻子。当我抱着那金光闪闪的奖牌走进病房时,看到静静躺在妻子身边的小女儿,看到妻子眼里浸着泪水却带着欣慰的笑容,我的内心五味杂陈。我既欣喜于新生命的诞生,又为在妻子临产的关键时刻没能陪在她身边而深感惭愧。我把县里演出的整个情况向妻子做了讲述,妻子一直支持我工作,没有一句责怪我的话,而是通过分享演出成功的快乐来缓解我的愧疚。那一刻,我深刻体会到了妻子的善良和理解,也更加坚定了我要好好工作、回报妻子的决心。

 

在 43 年的工作中,我收获了数百个奖状奖牌,但唯独这块奖牌永恒地留在了我的心中。它不仅仅是一块奖牌,更是妻子对我事业的支持和理解的象征,是我人生中最闪亮的勋章。这块奖牌见证了我与妻子相濡以沫的爱情,见证了我们为了生活、为了事业所付出的努力和牺牲。

 

它让我明白,生活中有得必有失,但只要心中有爱、有责任,那些付出都是值得的。它也让我更加珍惜身边的人,珍惜每一个支持我的人,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个美好瞬间。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和抉择,但只要我们坚守初心,勇敢面对,就一定能够收获属于自己的荣耀。而那些在背后默默支持我们的人,更是我们前行的动力和源泉。让我们铭记那些珍贵的瞬间,感恩身边的人。我为我的这块奖牌而自豪,它将永远激励着我在人生的道路上奋勇前行,去追寻更多的美好与荣光。每当我看到这块奖牌,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充满激情与挑战的时刻,它提醒着我,无论未来遇到多大的困难,我都有勇气去面对,因为我有家人的支持,有对生活和事业的热爱。

 

这块奖牌是我人生的一座灯塔,在茫茫的岁月海洋中,为我指引着方向。它代表着奋斗、代表着奉献、代表着爱与责任。我会将这份自豪深藏心底,带着它赋予我的力量,书写更加精彩的人生篇章。

 

一纸介绍信的风波

 

1979 年的 3 月,那可真是个充满生机的月份,春风吹过大地,万物复苏,我的人生也迎来了一个大转弯。我从乡文化站调到了乡政府,当上了秘书。这在当时可是一件大事,乡政府的秘书那可不是一般人能干的,领导把这么重要的岗位交给我,我心里明白,这是对我能力的认可,更是对我未来的培养。我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干,不辜负领导的信任。

 

到了新岗位,我可是一点都不敢懈怠,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每天早早地来到办公室,把领导交代的事情一件件落实好,还要为同事们做好服务,帮他们解决各种问题。我一心想着当好领导的参谋,让工作顺利推进。大伙儿也觉得我干得不错,都说我是出色的秘书。我心里也挺美,觉得自己的前途一片光明。

 

可谁能想到,上任不到一年,我就辞职不干了了。到现在都过去 30 年了,回想起来,我还真不觉得遗憾。

 

那天,乡派出所长请我和乡领导一起吃饭。饭桌上,派出所长主要说的是办身份证的事儿,当时很多老百姓觉得没必要办,工作开展得不顺利。领导就给我交代了个任务,那时候出门,不管是干部还是群众,都得去乡政府开介绍信,方便住宿办事。没有身份证出门的,就不能开介绍信,领导的意思是让就是让老百姓抓紧把身份证办了。酒桌上,我痛快地答应了,心想这事儿不难。

 

可谁能想到,事情就这么来了个大转弯。那天晚上,跟领导一起吃饭完的我,回到家正准备休息,五道营子村的畜牧村长来找我。他急匆匆地说,定在十月一结婚,明天就要去通辽买家具,住宿需要开介绍信。我一听,这可怎么办?领导己交代了不能开介绍信嘛。我就跟他说领导有指示,不能开。村长急得直跺脚,说日子都定了,这可咋办呢?求求你了呀.

 

我看着他着急的样子,心里也犯起了嘀咕。这事儿要是放在平时,肯定不能开,可这结婚是大事,家具买不回来,婚就结不成,这不是耽误人家一辈子嘛。我想来想去,觉得这事儿应该特殊对待。于是,我跟村长说,走,咱们去乡政府开介绍信。

 

那天晚上,乡政府后边的电路保险丝爆了,办公室里黑漆漆的,啥也看不见。我只好点了一颗蜡烛,在昏黄的烛光下,我开始写介绍信。我一边写,一边心里还在犯嘀咕,这事儿不能让领导知道,知道了会生气的。谁知道,这事儿还真让乡党委书记看见了。不知他什么时候来到乡政府。他走进屋,火气腾腾地问我们在干什么。我赶忙解释说,村长要结婚,去通辽买家具,我给他开个住宿介绍信。书记一听,当时就来火了,大声说:“我不是跟你说了吗?谁都不行!”我一听这话,心里也急了,就说:“这是特殊情况啊,结婚日子都定了,咋办呢?”书记一听,更生气了,说:“这里我说了算,我说不行就是不行!”我一听这话,心里就不乐意了,我辩解说,我开的是政府的介绍信,盖的是政府的章,这是我的职责所在,可不是你党委书记能管得了的事儿。我气呼呼地说:“我开完了!”书记一听这话,气得直跺脚,让身边的乡干部马上去找乡长。

 

乡长来了以后,我二话没说,当着书记的面把公章和钥匙交给乡长,说:“我干不了这活,我辞职!”说完,我就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办公室。从那以后,我就离开了政府秘书的岗位。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有时候还会想起这件事。那时候我还年轻,确实不太适应机关工作,有时候做事太冲动,不太懂得变通。可时至今日,我依然觉得自己的选择没错。别说是村干部,就是普通老百姓,到政府来办事,遇到特殊情况,就应该特殊对待。尽管我违背了领导的意愿,可我心里是真的无怨无悔。

 

现在回想起来,这件事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次工作上的挫折,更是一次人生的历练。它让我明白,做事不能只看表面,还要考虑实际情况;做人不能只听领导的话,还要有自己的原则。虽然我离开了秘书的岗位,但这段经历却让我成长了许多,也让我更加明白,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老百姓的信任。

 

这纸介绍信引发的风波,虽然让我失去了一个重要的岗位,但却让我收获了更多的人生感悟。它让我知道,在工作中,我们不能只看领导的脸色,还要考虑老百姓的实际需求;在生活中,我们不能只追求自己的利益,还要懂得为他人着想。这段经历,我会永远铭记在心,它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我被老牛“欺负”得落泪

 

1986年的中秋,那可真是个“多事之秋”呀!那年的雨,就像老天爷打翻了的水桶,哗啦啦下个没完没了。我呢,为了糊口,在父母给的两公顷坨地上种了苞米。苞米那叫一个长势喜人,绿油油的,穗子大得像一个个小炮弹,丰收在望,我这心里别提多美了。

 

然而,老天爷似乎总爱跟我开玩笑。秋收的时候,雨突然下大了。望着那片被雨水浇灌得湿漉漉的苞米地,我的心一下子揪了起来。不行,绝不能让庄稼烂在地里,我必须赶紧去掰苞米。于是,我一个人套上父母的牛车,踏上了去坨子地的路。这一路,15里地,雨水打在身上,凉飕飕的,但我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抢收苞米。

 

到了坨子地,洼处全是积水。我小心翼翼地把牛车停在高处,然后一头扎进苞米地里。一筐一筐地掰着苞米,汗水和雨水混合在一起,糊住了我的眼睛。但我顾不上这些,只想尽快把苞米掰完装上车。终于,车厢被掰好的苞米装满了,我喜滋滋地赶着牛车往回走。

 

可就在这时,我最怕的事情发生了。回家的路上,必须经过一条自然形成的河流。那年雨水大,河水涨得老高,河底全是泥泞。车一到河里,就打误了,两头牛也趴在水里,任凭我怎么吆喝,它们就是不起来。那一刻,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满脑子想的都是怎么把车弄出泥潭。我满心以为把车厢里的苞米一筐一筐搬到河对岸,牛就能站起来。于是,我不顾冰冷的河水,一筐一筐地搬着苞米。然而,这两头牛好像跟我较劲似的,趴在水里纹丝不动,仿佛在抗议:“嘿,你把我们当什么了?免费劳动力呀?”

 

我在河边急得团团转,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却又无计可施。没办法,我只好让远处路过的乡亲们给家里大哥捎个信儿,让他过来帮帮我。不到半小时,大哥就赶到了。他一看这情况,哈哈大笑起来。我又羞又恼,觉得自己特别没用。大哥冲着牛吼了两下,那两头牛居然乖乖地站起来了。大哥没费多大劲,就把车从泥水中拽了出来。然后,他帮我把岸上的苞米装完车,我们就一起回家了。

 

回到家的时候,天还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我的全身被淋透了,汗水和雨水搅合在一起,黏糊糊的,难受极了。妻子给我们炒了两个菜,我和大哥端起酒杯。大哥半开玩笑地说:“你呀,被老牛欺负成这样,以后别种地了。”我一听这话,眼泪在眼圈里打转。堂堂七尺男儿,居然在老牛面前束手无策,这心里真是五味杂陈。我无语了,忍不住眼泪掉了下来。

 

大哥一看我这架势,赶忙说:“哎呀,跟你开个玩笑,别当真。”我擦了擦眼泪,苦笑着说:“大哥,你不知道,我刚才在那河里,真是急死了。那两头牛,好像故意跟我作对似的,怎么都不起来。我一个人在那河边,又冷又饿,心里那个委屈呀!”

 

大哥听了,哈哈大笑:“我说兄弟,你这也太夸张了吧?不就是被牛欺负了一回嘛,至于掉眼泪呀?”

 

我叹了口气,跟大哥诉说着我的不易:“大哥,你不知道,我种那片地,可不容易呀。从春种到秋收,我天天起早贪黑,就盼着能有个好收成。结果呢,被这雨一闹,又被牛一折腾,我这心里的委屈,真是没法说。”

 

大哥听了,拍了拍我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兄弟,别难过。这日子嘛,哪能一帆风顺?这点挫折算啥?以后咱还得接着种地,说不定明年就能风调雨顺,大丰收呢!”

 

听了大哥的话,我心里也舒坦多了。是呀,这点挫折算啥?生活还得继续,庄稼还得种。从那以后,我每次遇到困难,都会想起那年被老牛“欺负”的事儿。虽然当时很委屈,但回头想想,也挺有意思的。那两头牛,说不定也是在提醒我,生活不会总是顺心如意,遇到困难,就得想办法解决,不能轻易放弃。

 

这件事已经过去30多年了,但它一直在我心里留着。每当我遇到挫折,想起那年被老牛“欺负”的事儿,我就会忍不住笑出来。嘿,那两头牛,还真是我的“人生导师”呢!它们让我明白,生活中的挫折并不可怕,只要我们有勇气面对,积极寻找解决办法,就一定能迎来美好的明天。就像我种的苞米,虽然那年遇到了雨水和牛车的难题,但我依然没有放弃种地,后来的日子里,也确实迎来了丰收。而那段被老牛“欺负”的回忆,也成了我人生中一段独特而珍贵的经历,时刻激励着我勇往直前。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