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狗的心事

以东2025-02-25 14:53:35

狗的心事

 

作者:以东

 

春节的一个早上,我在老家村旁的球场散步。有一只白狗隔着我十来米,不停地叫起来。“汪汪汪、汪汪汪……”声音似乎很急,又似乎有点心虚。少小离家老大回,我跟它不熟,它可能以为我是外乡人,入侵了它的领地,它的警觉性和保护欲就来了。毕竟,忠诚是它的特质,守护是它的天职。我友好地向它做各种动作,慢慢靠近它,不停地用本地话跟它沟通、挑逗,它才犹犹豫豫地放下了戒心,摇着那根没有多少细毛的尾巴,心事重重地离开了。

 

那只狗在春节期间怎么会突然变得如此的敏感多虑呢?

 

其实,它的不满从腊月就已经开始了。以前,到了腊月,岁序到了一年的终点,各种农事都闲了下来,它的主人会带着它,到深山老林,围猎野兔狐狸,追寻野猪野猫,它用它的嗅觉神探,带领一大帮人,从山谷到林地,从水边到峰顶,翻山越岭,爬坡过河,人们的叫喊声、口哨声沸腾山野,激荡天地,追逐胜利、获取胜利的疯狂在那一方天地熊熊燃烧。每每那时,就是它最得意、最风光的时候。从看家狗到猎狗,那不仅是称呼和职责的转变,那是英雄浩气的宣扬和神话原形的回归。它最喜欢表演那种奇迹,施展那种智慧,享受那种荣耀。只可惜现在的农村,还没进入腊月,早就充斥各种宴会酒席,天天都是好日子,酒池肉林,接连不断。特别是新近流行的女儿回娘家大行动,盛装表演,朴素煽情,场面感动得一塌糊涂。还有花样不断翻新的各种庙会,热闹的景象,排场的时光,它的主人流连其中,似乎早就忘记了它的存在。那根拴住脖子的绳索,早就牢牢地把它跟那个自由世界隔开了,它还拿什么来开心呢!

 

特别让它愤嫉不已的是,有史以来,它跟鸡本来就是不分贵贱、处在同一个级别,这是有很多例子可以作证的。如陶渊明《归园田居》中“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的恬静画面,读过的人无不身心向往。“鸡犬不宁”的典故出自柳宗元《捕蛇者说》描述苛政扰民:“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鸡狗是受着同样的苦的。“鸡犬升天”源自道教传说淮南王刘安炼丹成仙时“鸡犬舔食丹药,皆随其升天”,比喻一人得势,身边人沾光。鸡狗是一起得到好处的。特别是那次“鸡鸣狗盗”救了孟尝君一命,虽然是小事,却也入史,流传朝野,尽人皆知了。怎么到了春节的大年初一,公鸡黎明打鸣,本来象征日常作息规律,却变成了新的一年的开始,有那么多的人听着鸡叫如同听到圣旨,连夜起来放鞭炮,烧香许愿,抢新水,接新风,迎新年。而狗呢,看到这么嘈杂纷乱的局面,还来不及吠叫几声,反映一下安全警戒,就被一阵比一阵可怕的轰天雷给吓坏了,还有那些直冲天空的烟花,闪闪烁烁、一惊一乍的,哪受得了!它只能夹着尾巴逃离温暖的狗窝,到外面流浪。人们只顾过他们的欢乐年,有谁还记得它这只可怜的丧家狗呢!

 

还有气人的事。春节到了,人们像着了魔似的,从四面八方赶回老家。车子在公路排成长龙,有的耗了两三天也走不出一个省的地界,“我梦星河漫游去,醒来还在堵车里”。有家人电话过来,不安而又着急地催问车到哪了?电话里有牢骚有怒气:公路上的车叠成狗,想飞都难!那狗在旁边听到了,心里有多难受:这什么狗日子啊,连公路堵车也在骂狗!

 

春节就是乐和累的别称。筹集大大小小的年货累了不说,春节那几天,女人忙煮,男人忙喝,你请我我请你,过节就是在灶台边餐桌上过。还有七大姑八大婆,老表老襟老友,都要在那几天安排走动,见个面聚一场,用最妥当的话语连通昨天今天和明天。欢欢乐乐过大年,各种礼数不敷衍。一圈下来,总会有人叹怅:唉,这几天累成狗!累只跟狗有关系吗?狗眯着眼,怎么想也想不通。

 

那些回乡的年轻人,有大学生的,有收入颇高的,有体面工作的,他们衣着光鲜,谈吐不凡。他们有的只是暂时还没有找到生活的另一半,家人朋友都会以不同的方式特别关切这件事。于是,年轻人都会自嘲说自己还是单身狗,现在只能默默单独回家吃狗粮,什么时候脱单,看修行,看缘份,难说了。狗听到这些话,虽然也难听不舒服,心里不免也担忧起来。

 

过年,狗的心事还真不少。

 

2025年2月10日

 

作者简介:以东,本名梁耀鲜,男,壮族,广西田东人。长期在田东县工作,曾在多个部门担任主要领导。汉语言文学本科,中国散文学会会员,著有散文集《写给小城》《诗意烟火》等。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

 

最新作家网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