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南地北》评说撷英(七)
安玉琦/编选
拙作《天南地北》(中国国际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后,荣幸得到众多师长、战友、文友等友人的评说,其情也真,其言也善,令愚诚惶诚恐,实在不敢慢待,故撷取几则,以飨诸君。——题记
31 佚名:简析安玉琦《天南地北》创作风格
安玉琦在《天南地北》中通过“看山看水看风景”来表达“有所思有所想有所悟”,这种创作理念体现了作者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思考、哲学感悟紧密结合的写作风格。这种理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一、自然与人文的交融
作者在描写山水风景时,并非仅仅停留在对自然景观的表面描绘,而是通过自然景观引发对人生、社会、文化的深层次思考。这种创作理念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传统哲学思想,即自然与人类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整体。
山水风景不仅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更是作者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媒介。通过对自然的观察,作者可能试图揭示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探讨人类在自然中的位置与角色。
二、人文精神的注入
在描写自然景观时,作者可能融入了对历史、文化、传统的思考。例如,一座山可能承载着某个历史事件,一条河可能象征着某种文化精神。这种写法使得自然景观具有了人文内涵。
“看山看水看风景”往往与旅行或游历相关,而旅行本身就是一种探索与发现的过程。作者通过旅行中的所见所闻,表达对生命、时间、空间等哲学问题的思考。
三、旅行作为隐喻
旅行不仅是地理空间的移动,也是精神层面的探索。作者可能在旅途中感悟到人生的无常、时间的流逝,或是生命的短暂与永恒。这种思考使得作品具有了哲学深度。
不同的风景可能对应着不同的心境。例如,壮丽的山河可能让人感受到生命的辽阔,而荒凉的沙漠可能让人体会到孤独与迷茫。作者通过风景与心境的对应,表达了对人生状态的深刻理解。
四、感悟与升华
“有所思有所想有所悟”体现了作者在观察自然时的主动思考与精神升华。这种创作理念强调,文学不仅是记录现实,更是对现实的超越与升华。
作者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致观察,逐渐上升到对生命、存在、意义等根本问题的思考。例如,个人的旅行经历可能引发对人类共同命运的思考,个体的情感体验可能反映普遍的人性。
五、形成创作理念核心
安玉琦的这种创作理念可以概括为“以景抒情,以情寓理”,即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抒发情感,并进一步探讨深刻的哲学问题。这种理念体现了以下几个核心特点:
1、自然与人文的统一
作者将自然景观与人文精神紧密结合,使得作品既有自然之美,又有人文之思。
2、个体与普遍的结合
作者从个体的观察与体验出发,最终上升到对普遍性问题的思考,使得作品具有广泛的共鸣性。
3、现实与超越的平衡
作品既扎根于现实,又超越了现实,通过对自然的描写与思考,达到对生命与存在的深刻理解。
小结
安玉琦在《天南地北》中通过“看山看水看风景”来表达“有所思有所想有所悟”,体现了一种将自然、人文与哲学融为一体的创作理念。这种理念不仅赋予作品以美感,还赋予作品以思想深度,使得读者在欣赏自然景观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对生命、存在、文化等问题的深刻思考。这种创作方法既是对传统的继承,也是对现代的创新,展现了作者独特的文学视角与哲学智慧。
(2025.02.13)
32 王宗战:在文字间探寻广袤天地与深邃哲思
——浅析安玉琦《天南地北》
安玉琦的《天南地北》绝非仅是一本简单的游记,它是作者行遍四方后,对地域、人文与自我深度思考的结晶。
一、书中对地域景物的描写堪称一绝。无论是北国的莽莽雪原,还是南疆的秀丽山水,作者总能以细腻笔触勾勒出独特景致。在描写西北大漠时,“沙浪如凝固的波涛,在烈日下泛着金黄,每一粒沙都似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风过处,沙鸣声似远古驼铃的回响”,让读者仿若身临其境,感受到大漠的雄浑与神秘。这种对景物的精准刻画,不仅是对自然风光的呈现,更是为后续的思考与感悟埋下伏笔。
二、行旅中的所思所想所悟,是这本书的灵魂所在。作者没有局限于表面的游览记录,而是深入挖掘旅途中的点滴。在面对不同地域的文化差异时,他进行了深刻的哲学思考。例如,在接触到少数民族独特的民俗文化后,思考文化传承与融合的意义,提出 “文化如同璀璨星辰,各自闪耀却又共同构成浩瀚宇宙,我们应在尊重差异中寻求共生,在交流互鉴中传承创新”。这种思考超脱了个体体验,上升到对人类文化发展的宏观审视,体现出作者的人文关怀。
三、《天南地北》给予读者的是一种精神境界的升华。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往往被琐事缠身,无暇思考。而这本书如同一扇窗,让我们透过作者的视角,领略不同地域的魅力,感受文化碰撞的火花,在哲学思考中重新审视自我与世界的关系。它提醒着我们,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远方的风景与无尽的思索。阅读此书,仿佛与作者一同踏上心灵之旅,在天地间开阔眼界,在哲思中滋养灵魂。
(2025.02.14)
33 金立帅:远方的回声
——读安玉琦《天南地北》畅想
书页轻轻翻动
远方在字里行间苏醒
山峦在纸上起伏
河流在句点间流淌
我听见风穿过峡谷
带着泥土和松针的气息
我看见云掠过草原
在诗句的缝隙里投下影子
脚步在纸上游走
从一座城到另一座城
从一片海到另一片海
远方在书页中延伸
直到世界的尽头
合上书
远方并未走远
它在我的呼吸里
在我的脉搏里
在每一次心跳的间隙
轻轻呼唤
(2025.02.15)
34 初光:一册在手,拥有天下
——读安玉琦《天南地北》随想
第一辑《并非月圆》
异国风情眼底收, 月亮岂比他乡圆?
莫道西洋多锦绣, 华夏自有好河山。
第二辑《拥入怀抱》
西藏雪域连天远, 新疆大漠驼铃传。
港澳回归心共聚, 台湾自古血脉牵。
第三辑《如此多娇》
万里江山如画卷, 千年古迹映云天。
神州大地多瑰丽, 一草一木萦心间。
第四辑《齐鲁风采》
孔孟之乡圣贤地, 礼乐文章传古今。
齐鲁风华今犹在, 物华天宝育子孙。
第五辑《家乡风景》
日照碧海连天阔, 金沙滩上听潮声。
家乡美景心头驻, 一片深情入梦境。
尾声
一册在手览天下, 天南地北总关情。
安君笔下山河壮, 读罢犹觉意未平。
(2025.02.16)
35 阿白:读安玉琦《天南地北》感怀
一
行旅匆匆踏四方, 山川万里入诗行。
风霜雨雪皆成韵, 草木云霞自有章。
一路修行心渐静, 千般阅历意悠长。
天南地北皆风景, 悟得人生几度凉。
二
展卷如临万里程,山川形胜映眸明。
晓行塞北霜风劲,暮宿江南柳色清。
古迹犹存千载事,羁途每悟一生情。
且从文字参真意,行旅原来即修行。
三
展卷如临绮梦长,天南地北韵流芳。
山川胜景毫端绘,岁月真情笔底彰。
墨染春秋添锦绣,诗吟今古溢华章。
心随妙句神游处,思绪纷飞意未央。
(2025.02.17)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