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飘飘欲仙下扬州

郭松2024-12-21 15:26:49

飘飘欲仙下扬州

 

作者:郭松

 

十多年前,柳絮如烟的阳春三月,我也像青莲居士一样,飘飘欲仙下扬州。

扬州古称广陵,又叫维扬,因靠着大运河,被誉为南北枢纽,淮左名邦。从地理位置上看,扬州在苏北,不属于江南。但古人从北方乘船而来,一入扬州,就感觉到了江南。江南以长江为界,扬州不算江南,但它处在淮河以南,它的山水风光、人文气息,都近南而远北。

历史上的扬州,自隋至清,虽屡遭兵燹,却不掩其繁华锦绣,大凡一个城市,就像一个人似的,命运各异,有好有坏。扬州属于那种“贵人多难”一类,但每遭蹂躏之后,它总能顽强地恢复生气。“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用在扬州身上也是合适的。

扬州像一位明眸善睐的女子,尽情展示着古典而动人的绰约风姿。观音山在大明寺的东边,当年,隋炀帝曾在这里建行宫,名为“迷楼”。宋朝以后,这里历朝建寺院,有“第一灵山”的美称。一路曲折逶迤,沿着山路往山爬,蜿蜒而陡峭,两旁如城墙上的女墙,因而有“小长城”之称。

山上有圆通宝殿、迷楼、紫竹林、上苑等,这些都不在同一条中轴线上,比如山门殿,是坐西面东而建,天王殿和圆通宝殿是坐北朝南而筑,正在以为无路可走的时候,绕过偏殿,就进入紫竹林,登几级台阶,又见迷楼。古代文人墨客勾勒过这里景致:“楼阁高下,轩窗掩映,幽房曲室,玉栏朱木盾,互相连属,回环四合,曲屋自通,千门万户,上下金碧。”这里寺处山巅,块石垒基,气宇轩昂,崇楼杰阁。

在山下仰望,悬崖上危楼对峙,让人觉得险。这里的树林叫“云林”,池塘为“天池”,楼为“摘星楼”。乾隆皇帝南巡时,曾赐这里一副对联“渌水入澄照,青山犹古姿”,横批是“峻拔为主”。在这里眺望杨州,一览无余,真的是“乍来顿远尘嚣,静听松风真快意;久坐莫嫌枯寂,饱看竹色自清凉。”在这里,阳光不烈,慢慢洒落,暖和得像一双手在轻轻抚摸。

我找了个地儿静坐,拿起一杯清凉的茶,一口一口地啜饮着。这座观音山,简单,美好,文人墨客都来过。阳光也常常来,清风也日日不歇。其实,我也是想来这里的,连做梦都想来。可是,总是有许多俗事缠身,很难有时间。谁想,真的来了,一坐就是一个时辰。

一杯茶,我从山脚喝到山顶,就这么感受着,欣赏着,胡乱想象着,假装我是乘轻舟而下扬州的古人,就当我是才情满腹的诗人,就当我能把秀丽的山色随风带入秀美的诗卷。

扬州最令人向往的地方,当属小秦淮与瘦西湖,其繁华、绮丽、风流、温婉,《扬州画舫录》皆有记述。秦淮之名借于南京,西湖之名借于杭州,但前头各加一“小”与“瘦”字,便成了扬州的特色。我揣摩扬州人的心理,那么多响亮的词儿,他们为何偏爱“小”与“瘦”呢?我们说“这个人长得又小又瘦”,便有点不堪重用;古扬州城中,虽住了不少商人,但铜臭不掩书香。秦淮一小,便有了小家碧玉的感觉;西湖一瘦,便有了尺水玲珑的味道。

小秦淮河,是扬州城唯一存留的内城河,其名或由明代林章诗句“不知建业秦淮水,送到扬州第几桥”而来,或是小秦淮河两岸建筑与南京秦淮河相似,又是清代最繁华的地段而得名。小东门一带是闹市区,民间有“小东门,人挤人”之说。小东门往北走是大东门,沈复《浮生六记》写他接芸娘来扬州时,“乃赁屋于邗江先春门外,临河两椽”。

当年康熙六次南巡,身为江宁织造兼巡盐御史的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接驾四次。曹寅在扬州做了两件大事:一是捐银二万两,组织盐商给康熙修建高旻寺行宫;二是奉旨刊刻《全唐诗》。为刻《全唐诗》,曹寅创办了一个编校出版机构——“扬州诗局”,地址就设在天宁寺,为此曹寅吃住都在天宁寺,以提高校刊《全唐诗》的速度和质量。

天宁寺门外便是御码头,御码头西边便是吃早茶的冶春,从冶春再向西,便是绿杨村。绿杨村原先是茶馆,朱自清说:“绿杨村的幌子,挂在绿杨树上,随风飘展,使人想起'绿杨城郭是扬州’的名句。”绿杨村对岸,有个美丽的村落,叫小苎萝村,以出美人闻名。苎萝村原在绍兴诸暨,是美女西施的家乡。这个村里的女子长得美,人们将她们比作西施,村名便叫成小苎萝村。

小苎萝村原是瘦西湖泊船之处,村民以撑船为业,多为女子,人称船娘。船娘不施脂粉,素面朝天,如清水芙蓉,天然雕饰。朱自清在《扬州的夏日》写道:“这些撑船的女子,便是有人说过的'瘦西湖上的船娘’。船娘们的故事大概不少,但我不很知道。据说以乱头粗服,风趣天然为胜。”

瘦西湖这个名字最早见于清初吴绮的《扬州鼓吹词序》中:“城北一水通平山堂,名瘦西湖,本名保障湖。”乾隆年间诗人汪沆慕名来扬州,在饱览这里的美景后,与家乡的西湖作了比较,他为瘦西湖写道:“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瘦西湖在康熙、乾隆年间已基本成格局,有“园林之盛,甲于天下”之誉。

瘦西湖分为十四大景点,包括五亭桥、二十四桥、荷花池、钓鱼台等等。一个湖,像是一份早就安排好的礼物,等着我在迢迢跋涉的旅程中。我看着瘦西湖的风景,心中忽然涌起对生活的感恩,这是很久没有过的一种心情,这是愉悦,是阴云过后的明朗,是一种情不自禁的沉醉。

瘦西湖有大虹桥,有长堤春柳,这里的堤长六百多米,三步一桃,五步一柳,桃柳相间,这里春花烂漫,柳丝婀娜起舞,飞扬如烟。传说当年隋炀帝到扬州后,下令开挖南北大运河,河道开挖好后,翰林学士虞世基建议在河两岸种植柳树,一来可以遮荫,二来可以护堤,隋炀帝还亲手栽了一株柳树,并赐姓为“杨”,后来人们便称柳树为“杨柳”。

瘦西湖还有吹台、五亭桥、望春楼、白塔。当然,还有二十四桥。二十四桥是瘦西湖著名的一景,这个名字出自唐·杜牧的诗句“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二十四桥由落帆栈道、单孔拱桥、九曲桥和吹萧亭组合而成,中间的玉带状拱桥长二十四米,宽二点四米,桥上下两侧各有二十四个台阶,围以二十四根白玉栏杆和二十四块栏板,如玉带飘逸,似霓虹卧波。宋·姜夔在他的《扬州慢》诗中写道:“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栏板上有彩云追月的浮雕,桥与水衔接处是巧云状的湖石堆叠,周围遍植香气馥郁的丹桂,使人随时都能看到云、水、花、月,体会到“二十四桥明月夜”的妙境。

沿阶拾级而下,桥旁为吹箫亭,亭子临着水边桥畔,小巧别致,亭前有平台,围以石座,若在月明之夜,清辉笼罩,波映月影,画舫拍波,有数十歌女淡妆素裹,在台上吹箫弄笛,婉转悠扬,天上的月华,船内的灯影,水面的波光融在一起,让人感觉好像在银河中行走。桥上的箫声,船上的歌声,岸边的笑声,一下汇在一起,吟诵唐·徐凝写的“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定会为此精妙的描写而鼓掌称绝。

扬州有个名叫“个园”的园林,对这个园名,我心生好奇,觉得真是别致,也许再没有第二个叫“个园”的园林了。这座清朝时扬州盐商宅邸私家园林,以遍植青竹而名,以遍叠假山而胜,是两淮盐业商总黄至筠在嘉庆年间原明朝的“寿芝园”的基础上拓建为住宅园林的。乾隆年间的探花、称为“江西大器”的刘凤诰撰写的《个园记》记载:“园内池馆清幽,水木明瑟,并种竹万竿,故曰个园。”竹子似“个”字,种植了万竿竹子,故名“个园”。嗯,如此命名算是别出心裁,甚是有趣。刘凤诰写的《个园记》刻石就镶嵌在抱山楼的楼下走廊的南墙上,我细细品读着,心中默默想象着当时刘凤诰写《个园》记的情景,一阵思古之幽情悄然漫卷上心头,不觉有些痴了。芸芸众生,很多心思其实是一样的。一个人内心的愿望,一个人对风光的向往,有时候需要借一处景观一段文字来表达。

扬州美食繁多,品尝一个城市的美食,最好去那些藏在老巷子里的小吃,多数高档酒店的饭菜口味都相似,不如巷子里的小吃味道纯正、地道。扬州人早点喜欢吃包子、饺面,包子花样繁多、做工精细,有三丁包、五丁包、豆腐皮包、青菜包等。扬州人做面喜欢放蒜蓉,放红汤酱油,味道有点甜,蒜香扑鼻。扬州的面条放入碱水,反复轧制,煮面只六七成熟,特别劲道,又喜欢放入饺子一起煮,称作饺面。饺面好不好吃,关键在汤,汤的好坏关键在酱油,把酱油按比例放入洋葱、八角、白糖等熬制。

扬州人喜欢喝早茶,笔记小说家颂予《扬州风俗记》有记录:“扬州教场,茶馆林立,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倍可乐也。而抱陆羽之癖者,虽遇到烈风雷雨,不能愆期,盖亦习尚使然。”教场附近国庆路旁的一条小巷子里,有著名的“富春茶社”,每天去吃早茶的人排长队。那小胡同不起眼,一米多宽,我去时正好下雨,看两旁尽是低矮破旧的瓦房店铺,看雨水顺着瓦当滴滴哒哒落在石板上。走了百把米才看到一幢八角门楼茶馆,里面挂着“国家特级酒家”的匾额。门楼后是两层楼的大院子,开放的早餐厅能同时容纳二百人就餐。

这家茶馆太有名气,顾客太多。我早晨七点排队,约八点半的时候,才找到位置坐下来。先要一壶魁龙珠茶水,点盘清炒虾仁,又点了蟹黄包。一个蟹黄包放在一个杯口粗细的小蒸笼里,包子皮很薄,能隐约看到里面汤汁的颜色。再轻轻晃动蒸笼,汤汁一漾一漾地晃动开来,包子皮也跟着汤汁晃荡。服务员嘱咐:“汤汁很烫,会烧嘴哈。”吃灌汤包的时候,要轻轻提、慢慢移、先开窗、喝口汤,不懂行的食客,猴急地咬下去,那滚烫的汤汁就烧喉咙。不过,看那蟹黄汤包比普通的灌汤包子大,就老老实实地插根吸管进去慢慢吮吸,闲看那些许酱红色汤汁轻轻地从吸管处溢出来,汤汁里浮动着点点蟹黄,蟹黄汤汁味道好,不过有点腻,这时候就喝一口茶,那清爽的茶香和汤汁的香味,在口腔里混合氤氲起来,感觉真妙。

在扬州慢慢徜徉,如此悠闲的时光,是谁送我的礼物呢?想一想,这样真的挺好,古老而美丽的扬州,一城的悠闲,一城的明亮。下扬州的我,像是无意间得到一份美好的礼物,心中暗自窃喜,一点一点沉醉在这样美好的时光里。忽然,我看到一双翩然飞舞的蝴蝶,在明亮的阳光里。我的目光紧紧跟在这一双蝴蝶的翅膀上,紧紧地跟上。蝴蝶飞到哪里,就把我的心情带到哪里,一步也不远离。我甚至觉得,整个扬州,都在回响着我愉快心跳的声音。一个扬州,把整个的美丽,都送给了我,珍藏在我的心里。


1

作者简介:郭松,四川古蔺人,现居云南昆明,川大本科生,贵大研究生,从军23年,从检16年,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在《散文选刊》《散文百家》《边疆文学》《检察日报》《云南日报》《春城晚报》等发文120余篇,获中国散文年会“十佳散文奖”,4篇散文被选为初高中语文试题。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

 

最新作家网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