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南地北》评说撷英(五)
安玉琦/编选
拙作《天南地北》(中国国际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后,荣幸得到众多师长、战友、文友等友人的评说,其情也真,其言也善,令愚诚惶诚恐,实在不敢慢待,故撷取几则,以飨诸君。——题记
21、张长翔评说《天南地北》
很荣幸,通过朋友介绍,结识安玉琦先生,获得一本先生以行旅为题材的《天南地北》散文集。如获至宝荣幸之至!
散文,我之所好;游记,我之偏好,故此对该书视若珍宝。
粗读,全书450千字,字字玑珠;504页,页页美言妙语;五辑50篇,篇篇精彩纷呈。
细读,先生行千里路读万卷书,眼界开阔,思路独特,写出了一处处所见美景。
精读,深感先生志趣高远,才华横溢,文风独特,妙笔生花!全书读后让人耳目一新,回味不尽。
2024年12月17日
【作者简介:张长翔,女,山东日照人,大专学历。痴迷文字魅力,喜欢以文字记录生活点滴,曾有多篇散文发表于地市级报刊。参加日照作家“经山历海看日照”征文,有《雨中逛古城》入选;“经山历海看日照”第二届征文,有《三十年旧梦终成真》入选;参加日照作家“向春天献歌”征文,有《从腊八到打囤》入选。另有近百篇散文在多家网络平台发帖。】
22、李金玉评说《天南地北》
大哥你好!
《天南地北》第一辑《并非月圆》,每天下午抽出时间看完了,真是感慨万千。首先祝福你有一个健康的身体,灵活和聪明的头脑,你不但跑遍了欧洲各国,同时跑遍了我国周边好几个国家,你昂首观天,俯看大地,拥有深厚的情怀和广阔的视野,所以远方的世界在你笔下化作了诗篇,真是让人爱不释手。其次,看着每一篇游记,都有把我引入现场的感觉,时而叹服和好奇,时而兴奋和欢悦,时而悲伤和惋惜,总之,除了你对异国的见闻、感触和思考的真实记述,也有精彩、生动和细腻的情节描写。再次,你对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的罪恶予以痛斥,真是大快人心!正如文章所说:“原来这些洋节(如圣诞节)是冲着中国而设置的,但凡有骨气、有血性的中国人,要痛定思痛啊!切勿追随‘洋节’而欢呼、而舞蹈啦!”仅此感言,切勿见笑。
谨祝冬安!
李金玉
2024年12月3日
【作者简介:李金玉,浙江湖州人。1976年入伍,军涯十几年,几乎年年授奖,堪称军中“好男儿”。本人与李金玉结有深厚的战友情谊。】
23、潘为生评说《天南地北》
安兄好!
您的大作《天南地北》面世以来,捧书不愿释手,真是必看之书啊!您多年来刻苦学习,善于学习,不耻下问,勤于笔记,把知识积少成多,涓涓之水,终于汇成大河——《天南地北》。我作为您的战友,无论何时何地,谈及您和书,感到无比高兴和自豪,您是我们战友中的佼佼者,是战友中的优秀代表!
尤其那篇《竹洞天:缤纷着日照的天空》一文,写的是生我养我的家乡——前将帅沟村。文中那些生动美丽的画面不时映现在我面前,真为故乡骄傲啊!
七十年代初,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南竹北移”,我村是“南竹北移”江北落户第一村。您用巧妙的构思,细腻的笔法,写出竹洞天(将帅沟村)的特色。尤其在书中您引用了北宋大文学家苏轼“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的名言,凸显了竹子的高贵,更写出了竹子的高风亮节。俗语又说,吃饭不可无“豆”,庭院不可无“竹”。也是对竹子的赞美!
是啊,竹子,是平安的象征。而且不俱狂风暴雨,不畏严寒酷署,“青且直”是骨气也是气节。做人,要象竹子一样,一身正气。
据传将帅沟村是因明朝大将常玉春带兵驻扎此地而得名,至今村中仍有马棚(拴马)、马趟子(训马)的地名……权当美文的注释吧。
胡乱涂抹几句,供您参考!
2024年12月17日
【作者简介:潘为生,山东日照市人,1969年12月入伍,后转业日照县化肥厂,历任化肥厂、化学工业总公司企业管理科长、办公室主任、副总经理等职。俺俩同年入伍,战友情深。】
24、阿白评说《天南地北》
近日拜读《天南地北》第三辑《如此多娇》,其中有篇《闯关东:坐着专列去北极》,勾起了我心中许多往事,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啊……
作者是这样描写的:专列停靠敦化车站是7月6日。我之所以如此细致地记录着,因为这里有我的亲情与思念。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三弟只身闯关东来到这里,当时处境可想而知:荒无人烟、野兽出没、冰天雪地、举目无亲——这样的场景时常涌入我的梦境,有时泪湿巾衫……
这不就是说我吗?
是的,我初中毕业后,只有一个夙愿:一心当兵,保卫祖国,那是多么神圣而光荣的事情啊!转眼冬季征兵开始了,在村里经过一番波折,让我去体检了。当时有个领兵的姓张,是个张连长,一眼看上我,要带我去当兵,让我高兴得不知所措;但因体检没过关,当兵愿望落空了。那种心情啊无何耐何到了极点……转过年来,这个日子永远铭刻在我心里,那是阴历三月初五日,我忍受着心酸和痛苦,独身离开父母和弟兄,三千里路来到吉林敦化“闯关东”。经过几年的摸爬滚打,吃了不少苦,也遭了不少罪,最后安家乐业,生儿育女一大家,现在儿女已成家立业,都过上了小康生活。
尽管“闯关东”使我经受了不少磨难,那也是我的“第二故乡”啊!
在这里,不妨说说敦化的来历吧:在古代的名称包括敖东城,阿克敦城,忽汗城和鄂多里城等,史称渤海国,建都于忽汗城,即敦化。敦化是渤海文化、辽金文化和佛教文化汇聚地,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和景点,如六顶佛光,渤海古墓群等,这些文化遗址不仅展示了敦化的历史底蕴,也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
诚如作者描述的那样:今日的敦化城如此繁华,如此亮丽,尤其那座傲东大桥高傲地向世人炫耀着敦化的现代化实力,牡丹江清澈的流淌彰显着敦化人与自然的和谐情怀,耸立入云的大佛庇护着敦化人民安然无恙,梦想成真……
2024年12月19日
25、佚名评说《天南地北》
品读“前言”有感
古今中外大家聚,
谈经论道话行旅。
踏遍青山人未老,【注1】
山仙水龙皆有处。【注2】
自然涵养知识泉,【注3】
诗与远方非虚无。【注4】
提纲挈领“前言”里,
《天南地北》汇成书。
【注1】毛主席诗词名句。
【注2】借用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之意。
【注3】借用罗曼·罗兰“大自然一直是万书之本,是知识的源泉”之意。
【注4】“诗与远方”此乃三毛名句。
2024年12月18日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