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题辞的艺术魅力
作者:郭伟
毛泽东同志的题辞,在形式上有短语、诗词、挽联、碑铭等,在题材上,所涉内容非常广泛、丰富,除了为应酬而抄写他自己的诗词之外,主要有以下几大内容。
冠名标题,画龙点睛。毛泽东同志利用视察之机,常为所到之地的机关企事业单位、报刊杂志题名,如“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日报”、“解放日报”、“工人日报”、“红旗”杂志等;曾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等二十余所学校题名;也曾为“遵义会议会址”,“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题名;还曾亲自题写“卢德铭烈士纪念碑”等等,充分展现了笔势张扬,大气磅礴,飘逸灵动,遒劲有力,天马行空的书法风格。
缅怀战友,弘扬精神。毛泽东同志经常在戎马倥偬之际,以其热情豪迈的诗词、挽联和题辞,寄托对战友的哀思,概要总结英雄事迹,定格英雄本色,高度赞扬英雄豪杰们“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光辉人生,鼓舞革命斗志。如为王尔琢写的挽联:“一哭尔琢,二哭尔琢,尔琢今已矣,留却重任谁承受?生为阶级,死为阶级,阶级后如何?得到胜利方始休”。不但把黄公略的大名写入诗中,“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还为其撰写挽联,“广州暴动不死,平江暴动不死,如今竟牺牲,堪恨大祸从天降;革命战争有功,游击战争有功,毕生何奋勇,好教后世继君来”。大力弘扬革命队伍中意志坚定,勇往直前,敢于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人物。如为刘胡兰的题辞“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为纪念张思德的讲话“为人民服务”,为悼念加拿大援华党员的讲话“纪念白求恩”等等,这些题辞跨越时空,把“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向雷锋同志学习” 的方式、弘扬“国际共产主义精神”的思想,提升到响亮的高度,升华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核心符号,至今仍具有强大的号召力,一直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崇尚。
点评人物,昭示人品。毛泽东具有强大的人格魅力和语言天赋,常常巧妙地抓住特殊事件或特别人物,借人借事发出高亢的声音,继而产生十分强大的号召力和影响力,鼓舞革命士气。如“朱德同志六十大寿,人民的光荣”、“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妇女能顶半边天”、还热情洋溢地写下《七绝·为女民兵题照》“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等等。这些题辞充分体现了毛泽东同志“吐辞为经,举足为法”的高尚人格和丰富学识,由点及面倡大风,易风移俗化及民,造就时代新风尚。
时代强音,声振寰宇。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为人民服务”、“向雷锋同志学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团结紧张,严肃活泼”、“一切为了人民健康”、“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等等。教育事业,旨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习法制,遵道德,传文化,授技能,除弊事,树新风,任重道远,只能事前正面引导而不是众民犯事后,再采取呵斥、打屁股,甚至坐牢、枪毙的方式予以纠正。伟人的这类题辞,如插在山巅的一面面旗帜,坚持“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号令严明,激励斗志,切实号召广大干群在革命和建设等不同时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开展为人民谋幸福的伟大事业。
泰山封禅,凌烟封神。主要是对中国革命重要历史时期、重大历史系列事件的全面深刻的总结。如毛泽东同志亲自执笔为人民英雄纪念碑题辞:“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同时起草人民英雄纪念碑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碑文仅仅一百一十余字,全面、高度概括了自鸦片战争以来,苦难深重的中华民族,前赴后继地与世界军事列强、政治强权,百折不挠,浴血奋斗的艰辛历程。全面系统地勾勒出不同时期人民革命的斗争历程,尤其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各族人民抗日救国,推翻三座大山,最终取得伟大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的伟大功业。充分肯定了在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内,凡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为人民解放战争和革命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盖棺定论;对凡关注,同情,呐喊,助威,参与,协力,支持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全国各族人民,各政治团体,海外华侨及全世界人民,均给予崇高的敬意和赞扬。
伟人诚挚博大的民族情怀很接地气,与人民群众“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乳交融,高度共振。他以提纲挈领,诚挚朴实的文字,倾注了对人民英雄的深切缅怀。中华民族的死难英雄和幸存功臣的辉煌业绩,不仅应该镌刻在纪念碑上,也永远铭刻在人民心中,彪炳史册,万古流芳。
大气磅礴,气贯日月的人民英雄纪念碑铭文,承载着人民的胜利而不事欢呼;承载着民族的自豪而不事自满;凸现出“纪念死者,鼓舞生者”的万钧伟力,让英雄瞑目,让后继化悲痛为力量,沿着先烈的足迹,高唱战歌,继续奋勇前行。
作为一代恢廓大度,英明伟大的人民领袖,对一个时期内一系列重大的政治历史事件,必须作出确切的历史评价。毛泽东同志非常具有历史责任心和政治担当,他跨越时区,高瞻远瞩,不分政治阵营和社会层次,只要是反对内外敌人的人民英雄,都提出褒扬。这也是一个大国领袖基于深厚的民族文化学识和崇高的民族精神,适时发出正向、洪亮的声音,充分肯定中华民族的光荣历史和各族人民的伟大贡献,引导后继,沿着我们光荣伟大的事业,不断前行。
毛泽东同志在不同时期的题字题辞,总是站在历史的山巅,站在时代的前列,适时发出政治性强,针对性强,号召性强的声音。泽东同志平易敬人,文采飞扬,点评古今,一锤定音,精辟深刻的题辞如扎下一枚枚“金钉子”,也为人类烙下了一个时代,一代伟人,一部文化的显著特征。
2024-10-11
郭伟,四川省作协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