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青春永驻巫家坝

王永德2024-11-11 15:09:12

青春永驻巫家坝

 

作者:王永德

 

近日,战友来昆明,向我提出了想去巫家坝场站看看的想法。巫家坝这个地名,使我感到既亲切又陌生,亲切的是我曾经在巫家坝军用机场服役;陌生的是它在许多年轻人,包括本地人的记忆中已逐渐消失。回想起我在巫家坝场站工作的点点滴滴,心里充满了骄傲和自豪。

巫家坝,一个因机场而闻名遐迩的地名,承载着昆明、西南乃至中国厚重的历史记忆。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机场,巫家坝机场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还享有较高的国际知名度。从1911年蔡锷、唐继尧将军在此发动武装起义,成为革命军的大本营,到1922年唐继尧修建机场并组建云南当时第一支空中力量,再到抗日战争期间成为飞虎队主要运输基地和驼峰航线的终点站,巫家坝机场见证了无数的历史瞬间,定格了诸多岁月记忆,也书写了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新中国成立后,巫家坝机场经过多次改扩建,成为中国西南最重要的国际口岸机场之一,也是西南地区的重要航空枢纽。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航空需求的日益增长,这座拥有百年历史的机场最终退出了历史舞台。2012年6月28日,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正式通航运营,标志着巫家坝机场的历史使命圆满结束。这一变迁不仅为昆明优化城市功能与空间布局提供了历史机遇,也见证了国家的和平发展与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

1992年至2004年,我曾在昆明巫家坝场站服役,作为一名普通的空军战士,在这里服役整整十二年,那段岁月成为我人生中难以忘怀的篇章。而我作为这段历史的见证者之一,每当回想起在巫家坝场站度过的军旅岁月,心中总是充满了无尽的感慨与怀念。记得那是在1992年初秋的一个夜晚,我和四名战友从成都乘坐火车前往昆明,当列车缓缓驶入昆明站时,已是第二天深夜的十一点。出站后,站前广场灯火辉煌,我们携带着大包小包,举目望去,面对这个陌生的城市,我们心中难免有些忐忑与恐惧。这时,几个黑车司机围了上来,用带着方言的口音问道:“老兵,克哪点?”我们虽然没全听懂,但也猜出了他们的意思。经过一番商量后,我们鼓起勇气说出了目的地:“巫家坝空军场站”,其中一个司机连忙说十五元就可以送我们过去,我们便跟着他上了一辆微型面包车。

一路上,我们紧张地观察着周围的一切,生怕出现什么意外。从火车站顺着北京路转到环城南路再到吴井路和民航路,我们始终保持着警惕。大约十二点,车终于停在了营区门口。警卫战士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并带我们到总值班室进行登记。十二点半左右,李副连长开着电源车到场站大院接我们到了连队。那一刻,我们终于松了一口气,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第二天早晨,当我站在二楼的走廊上俯瞰连队时,眼前展现的是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四站连是个大院子,宿舍是二层小楼,东北边是篮球场和车库。新鲜的空气、明媚的阳光、蔚蓝的天空、绿色的草地、整齐的营房……一切都显得那么陌生而又充满活力。

七点四十分,连队准时进行了早点名,连长逐一介绍了我们五人,随后根据我们所学的专业,将我和另一个战友分配到制氧站,而另外三名同志被分配到了充电站。

连队由六十多名来自五湖四海的干部战士组成,他们分别来自山东、河南、浙江、湖北、湖南、安徽、广东、四川、贵州、山西、陕西和云南等地。其中,资历最老的兵是1980年入伍的老同志。连长姓彭,是个身材高大魁梧的山东汉子;指导员姓郑,则是来自广东的瘦高个,文质彬彬,颇有学者风范。

接着,彭连长向我们详细阐述了四站连的职责与使命:四站连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兵场站的重要组成部分,下辖充电站、制氧站、充冷充氧站和电源车排等多个单位,负责冷、氧、氮等气体的生产、灌充、储备,以及航空蓄电池的充电、供电等后勤保障工作。

他常常告诫我们,航空四站兵的工作既是技术活,也是体力活;我们需要随时待命,为战机提供必要的支持、保障与维护,无论严寒酷暑,都要坚守在一线岗位上,确保每一次飞行万无一失。作为空军四站兵,我们要努力学习、甘于吃苦、勇于担当、默默奉献,让战机能够顺利起飞和降落,保障飞行训练和作战任务的高效完成。

除了日常的业务工作外,我们还要深入学习《空军后勤飞行保障条例》以及“三面向,三服务”等条令条例和各项规章制度,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制氧站作为安全重地,位于连队大门的正对面,是一个独立的小院落。这里长期由一位经验丰富的志愿兵默默坚守。尽管制氧作业只是每季度进行一次,但我却对这项工作心怀敬畏。每次踏上制氧车的甲板,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感到一阵又一阵烦躁与不安。那震耳欲聋的机器轰鸣,仿佛战场上的炮火声,让我心绪难安。眼前那些密密麻麻的几十个色彩斑斓的阀门,以及各式仪表上微微摇曳的指针,更是让我感到眼花缭乱,大脑一片混沌。或许,这确实是我天生对理工类,尤其是机械领域的迟钝所导致。

每当这时,我都会选择去搬运那些沉重的氧气瓶。这些高达近一米七、体重约有七十公斤的氧气瓶,宛如一个个威武剽悍的战士,又像一片森林,静静地矗立在那里。搬运它们绝非易事,因为它们是高压容器,一旦处理不当,就有可能引发灾难性的大爆炸。因此,在搬运这些“定时炸弹”时,我们必须谨小慎微,小心翼翼,行走如履薄冰,轻装轻卸,避免任何可能的物理损伤。

在充氧之前,我们需要将这些氧气瓶从储藏间里一一搬出来,放置到制氧车上。待它们被灌满氧气后,再将它们一一搬回。这样的来回搬运,若是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无疑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幸运的是,在老兵的悉心指导和亲身示范下,我学会了如何巧妙地搬运这些巨大的氧气瓶。我先用左手稳稳地扶住瓶颈处,再将瓶身轻轻向前倾斜约三十度角,仿佛是在向它致以崇高的敬意。随后,我用右手掌自下而上地推着瓶身上方约三分之一的位置,借助这股力量,让瓶子缓缓旋转起来。在行进的过程中,我左右手默契配合,不断调整着重心和方向,使瓶子能够匀速前进、平稳前行。这样的操作方法既省力又快捷,让我在短时间内便熟练掌握了这项技能。

连队的文体活动总是吸引着很多青年官兵积极参与,多姿多彩,充满生机。每当飞行保障任务稍有间歇,连队便会组织起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如打篮球、乒乓球、台球和足球等,而我们连队在这些赛事中也屡有佳绩,特别是在场站和团站的篮球比赛中,多次荣获佳绩,彰显了我们的团队精神与竞技水平。

记得1992年的中秋节与国庆节不期而遇,这也是我在部队度过的第一个中秋节。那天晚上,连队举办了一场热闹的联欢会,战友们纷纷展示自己的才艺,有的高歌一曲,有的跳起迪斯科,有的变个小魔术,气氛热烈至极。特别是小张的快板表演《夸兰州》,他模仿张保和,用地道的兰州方言,将神韵与动作演绎得惟妙惟肖,让我们这些古浪老乡笑得前仰后合,几乎要笑出眼泪。然而,对于其他省份的战友来说,这段充满地方特色的快板却如同一部难以解读的“天书”,他们一脸茫然,不知其解,却也因这份独特的文化氛围而感到新奇不已。

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也是我们下连队还不到一个月的日子。郑指导员带着我们这十个满怀憧憬的甘肃古浪籍新兵,踏上了前往昆明市中心的观光之旅。清晨,我们迎着朝阳从连队出发,沿着关上南路步行了两公里到达关上。随后,我们坐上了26路公交车,这路公交车从昆明城西北的黄土坡驶向东南郊区的关上,途经漫长的路程和众多的站点,基本穿越了整个城区。

随着公交车缓缓驶向市区,路两旁的菜地或稻田展现出一幅乡村景致和田园风光。当车辆行驶到五里多时,渐渐的,高楼大厦多了起来,车流人流也多起来,我们的心情也愈发激动。半个小时后,当公交车稳稳停在东风广场站时,我们的眼前豁然开朗:只见广场南边,一幢巍峨挺拔的高楼拔地而起,大约有二三十层之高,这便是昆明市工人文化宫——昆明的地标性建筑。郑指导员告诉我们,这里就是昆明市中心,而这栋楼则是昆明市的至高点。如果我们乘坐电梯直达楼顶,便能将昆明的全景尽收眼底。

我们兴奋地在广场上边走边看,应接不暇,还以那巍峨挺拔的大楼为背景合影留念。那一刻,我们仿佛是在向世界宣告我们的到来,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在昆明“打卡”。随后我们沿着南太桥漫步在盘龙江畔,垂柳如丝,秋花斑斓,感受着潺潺的流水声,走到了得胜桥,再转过金碧路,来到东寺街和宝善街。在这里,各式各样的饭馆和小吃摊琳琅满目,让我们目不暇接,也让我们馋涎欲滴,郑指导员也应该猜到了我们的心事,便慷慨解囊,请我们每人品尝了一碗地道的云南米线,吃得大家满口生香。

那是我第一次品尝米线,那细腻柔滑的口感与浓郁的汤汁和丰富的配料完美融合,让我瞬间爱上了这种独特的美食。至今回想起来,那份滋味仍然让我回味无穷。

饭后,郑指导员又带着我们走进了电影院,观看了一场令人难忘的电影(虽然我已经忘记了电影的名字,但那份观影的喜悦却永远留在我心中)。在电影院里,我们沉浸在电影的奇幻世界中,享受着观影的乐趣。而郑指导员则默默地坐在一旁守护着我们,他的身影在昏黄的灯光下显得格外高大而坚强,仿佛是一座永恒的灯塔,为我们照亮前行的道路。

那天,郑指导员为我们花费了二百多元钱,要知道,当时他的工资也不过三百多,每月扣除伙食费后更是所剩无几。他的这份慷慨与付出让我们深感温暖与温馨,也让我们体验到军营特有的关爱和战友情深。

这次进城之旅不仅让我们见识了昆明的繁华与美丽,更让我们感受到了郑指导员的良苦用心。他想带我们出来逛一逛,转一转,看看这个快速发展的城市,看看外面广阔的世界,看看作为军人保卫和守护的地方,让我们在好奇与热爱中逐渐成长。这次经历将成为我们宝贵的回忆,永远镌刻在我们的心中。

连长和指导员为了让我们这些新兵尽快熟悉业务工作,专门安排老兵余班长带我们去外场参观飞行保障工作。那是个周末的早晨,阳光明媚,微风拂面。我们十个战友整装待发,英姿飒爽,跟着余班长去了机场停机坪。

眼前的景象,镌刻心底,真是难以忘怀:宽广的跑道上,地平线笔直延伸,一列列战斗机静默伫立,宛如捍卫家国的英勇卫士,亦是播撒希望的使者。一侧,一排红砖房刻着岁月的痕迹,却也整洁有序,犹如一群饱经风霜的老英雄,诉说着过往的辉煌。不远处,民航候机楼与停机坪交相辉映,各式民航客机频繁起降,有的直刺云霄,有的缓缓降落,有的徐徐滑行,巨大的轰鸣声此起彼伏,整个机场繁忙而有序。民航和部队同在一个机场,共用一个跑道,同一个塔台进行调度指挥,这一独特现象,使巫家坝机场更加显现出非凡的活力与重要的作用。

我最难忘的是那一架架歼六战斗机。它们身上的痕迹,仿佛在诉说着它的辉煌历史和光辉历程。那是我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看着这么多战斗机,我被它的雄壮和威武所震撼。我想,这就是我国人民空军的力量,就是我们守护家园的利剑,就是共和国广袤蓝天的守护神,就是我们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底气。

那天,我们看着一架架飞机起飞降落,心中充满了期待和向往。每当飞机发动机的轰鸣声响起,我们的心情也随之激荡、沸腾、燃烧。望着飞机在天空中划过一道道美丽的弧线,想象着有一天,我们也能坐在驾驶舱里,驾驶着飞机在蓝天翱翔,穿云踏雾。

有一次,我曾随同战友们前往外场,参与夜航飞行训练的保障工作。在那里,充氧车操纵员熟练地调控阀门,为战机补充氧气,这是飞行员维持空中生理活动的关键,丝毫不敢懈怠,一定要全力以赴,全神贯注。与此同时,充冷员也在细致检查冷气车辆,确保紧急时刻能正常运转,做到安若泰山。

夜幕降临,时针指向九时,指挥员一声令下,战机缓缓驶向跑道,准备腾空而起。然而,就在这关键时刻,战机突发电力故障而无法启动,情况瞬间变得紧张。彭连长迅速组织电源排的战士们投入抢修,施排长将电源车稳稳停靠,迅速连接启动电缆,为战机提供应急电力。小张则全神贯注地监测着各项保障数据,确保万无一失。

经过半小时的紧张抢修,战机终于恢复正常,轰鸣着腾空而起,冲上云霄。

这次紧急起飞的故事只是四站连日常工作的冰山一角。在每一次飞行训练、每一次飞行保障、每一次紧急任务中,他们都在任劳任怨,默默奉献,虽然无法像飞行员一样翱翔蓝天,但他们在地面上同样为国家的空中安全贡献着青春、力量和热血。

1993年11月,我们连队接到上级关于全力保障代号为“119”的国际军事援助行动的重要指示。这次任务引起了各级首长的高度重视,而连首长尤为担忧的是充电站的工作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以往的外场保障任务中,我们主要依赖笨重的铅酸电瓶启动飞机。然而,在这次保障强5战斗机的任务中,却需要使用更为小巧轻便的银锌电瓶。与铅酸电瓶相比,银锌电瓶在军事领域的应用更为专业和高端,其充电和使用也需要遵循更为严格、复杂、苛刻的程序和要求。

为确保任务顺利完成,上级从蒙自四站连派遣经验丰富的充电员小袁前来协助。小袁到来后,手把手地教我们如何保养、维护和使用银锌电瓶。在全连官兵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圆满完成了这次重要的军事任务,并受到了上级的通报表彰。

一个冬夜的凌晨一点,正在航材仓库值班的我突然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吵醒,我急忙拿起电话,只听李股长在急促地说:“刚刚接到上级通知,机务人员在例行检查中发现一架歼击机的起落架存在异常,请你立即打开仓库,找出符合型号的起落架及相关配件。”我立刻起床打开仓库,在大件库房找到该型歼击机的起落架,这时机务大队的几名技师已经赶来。开箱,拆封,试压等检查完好后立即送往停机坪。

航材股李股长,一个平日里沉默寡言但业务精湛的少校军官,曾经参加过飞行训练的他深知,起落架作为飞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故障若不及时排除,将直接影响到整个飞行训练计划的执行。没有丝毫犹豫,他迅速赶到停机坪抢修现场,与机务人员进行了详细沟通,了解故障的具体表现。经过一番细致入微的排查,机械师发现故障源于起落架的液压锁紧装置出现了卡滞,导致起落架无法正常收回。面对这一紧急情况,大家一方面准备更换液压锁紧装置的备件,另一方面则着手对现有的锁紧装置进行拆解和清理,以排除可能存在的异物或污垢导致的卡滞。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紧张工作,液压锁紧装置终于被成功更换,起落架也恢复了正常的收放功能。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机械师亲自对起落架进行了多次收放测试,确认其性能完全恢复正常后,大家才松了一口气。

随着歼击机再次轰鸣着冲上星空,我们站在停机坪上,望着那渐行渐远、越飞越高的身影,心中充满了自豪与满足。

随后,部队结合空军开展的“百日安全飞行”活动的同时又在我部开展装设备大检查,航材股和机务大队共同对所有机载起落架等航材进行了全面检查。

那些年,我们始终铭记“哪里有飞机,哪里就有航材四站兵!”的强军誓言,积极践行“全天候保障、全时段服务、全疆域伴随”的胜战宣言。我们时刻准备着,随时拉得出、供得上、过得硬、打得赢,为战鹰的翱翔保驾护航,驰骋于空天之间。

三十年的时光转瞬即逝,但那段在巫家坝的日子却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那时的我们,虽然年轻而稚嫩,但怀揣着对祖国的无限忠诚与热爱,共同守护着祖国的蓝天。如今,虽然我们已经各奔东西,但那份战友情谊却如同璀璨的星辰,永远闪耀在我们的心中。

如今,当我再次漫步在巫家坝的街头巷尾时,眼前展现的是一幅繁华似锦的都市画卷:高楼拔地而起,车辆川流不息,人群熙熙攘攘,洋溢着无尽的活力与热情。巫家坝中央公园广场上,晨光中,老年人太极拳悠扬,广场舞欢快,小朋友们溜冰,欢笑连连。在首创未来之城前的广场上,阳光如金色的绸缎,轻轻铺洒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大地上,映照出一个现代化都市的勃勃生机与繁荣景象。

虽然,巫家坝军用机场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在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角落都仿佛诉说着曾经的故事与今日的辉煌。而我,也将永远珍藏这段回忆,继续前行在人生的道路上。

 

作者简介:王永德,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人,曾在部队服役多年,现居云南昆明市,有散文、诗歌作品刊于《西藏日报》和诸多文学平台。

 

本文由史映红推荐发布

 

最新作家网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