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岳觅踪(连载之二十六)
作者:张双锁
巨蒐国
原文之十七:“天子乃遂东南翔行,驰驱千里,至于巨蒐氏。巨蒐之人若奴,乃献白鹄之血,以饮天子。因具牛羊之湩,以洗天子之足,及二乘之人。”西周时今甘肃华亭境内有弦蒲薮,波及其中东部。又有阳纡薮,方圆三十里。巨蒐氏,为西周方国,因弦蒲薮而得名,治地在两薮之间,也就是今甘肃华亭西华镇关寺之地。二乘,指穆天子之乘和伯夭之乘。原文意为穆天子于是朝东南方向飞驰而行,策马疾驰一千里,到达巨蒐国。其国之君若奴,进献白天鹅之血给穆天子饮用。又进献牛羊之乳给穆天子及两车之人洗足。
原文之十八:“甲戌,巨薮之人若奴,觞天子于焚留之山。乃献马三百,牛羊五千,秋麦千车,膜稷三十车。天之使伯夭受之。”焚留山,古称宝盖山、火焰山、鬼门关,今称海龙山,在今甘肃华亭上关镇境内。秋麦即冬麦,秋种而越冬,夏天收割,与春麦相对。膜稷,为带壳的谷子。原文意为九月二日甲戌,巨薮国之君若奴,陪同穆天子登临焚留山,并在其山宴请穆天子。又进献食用马三百匹,牛羊五千头,小麦一千车,谷子三十车。穆天子令伯夭接收。
原文之十九:“好献枝斯之英四十,¨¨、¨¨、珌珮百隻,琅玕四十,琉玘十箧,天子使造父受之。”原文意为若奴为结好穆天子而进献枝斯之花四十朵,珌珮等美玉一百双,琅玕一百颗,琉玘一百箱,穆天子令造父接收。
原文之二十:“[天子]乃赐之银木璋采,黄金之婴二九,贝带四十,朱三百裹,桂姜百笥。若奴乃膜拜而受。”原文意为穆天子于是赐给若奴银饰彩绘漆器,以及黄金缶十八件,贝带四十条,朱砂三百袋,桂皮、生姜一百筐。若奴于是合掌加额,跪地拜谢,然后收下了这些礼物。
原文之二十一:“乙亥,天子南征阳纡之东尾。乃遂绝[蒲谷乡]之谷。”阳纡,指阳纡薮。遂绝之谷,当为蒲谷乡,因盛产蒲草而得名。原文意为九月三日乙亥,穆天子向南到达阳纡薮东岸。又越过蒲谷乡之谷。
原文之二十二:“辛巳,至于[巨薮],河水之北阿。爰有[弦]溲之[源],河伯之孙,事皇天子之山。有膜堇,其叶是食明后。天子嘉之,赐以佩玉一隻。伯夭再拜稽首。”巨薮,为弦蒲薮。河水,指南汭河。弦溲,为弦蒲薮。其山,指黄山,今称皇家山,穆天子第一次北巡时曾在此大宴诸侯。所涉地名,均在今甘肃华亭仙峪谷。膜堇即荅堇,今称木槿,其叶可清热解毒,醒脑明目。原文意为九月九日辛巳,穆天子到达巨薮,这里是南汭河北岸之山脚。这里为弦蒲薮水源之一,为河伯冯夷子孙的居住地,为穆天子曾登临过的黄山之下。山上有木槿,它的叶子治好了穆天子的眼疾。穆天子于是嘉奖了伯夭,还赐给他一双玉佩。伯夭叩头至地,拜了再拜。
原文之二十三:“癸丑,天子东征。伯夭送天子至于䣙人。䣙柏絮觞天子于澡泽之上。伐多之汭,河水之所南还。”伐多,为峡谷之名,今称仙峪谷,为南汭河的发源地。原文意为十月十二日癸丑,穆天子往东巡行。伯夭亲自陪同穆天子到达䣙国。䣙国伯爵冯絮在澡泽岸边宴请穆天子。发源于伐多谷的水,为南汭河的源头。
原文之二十四:“曰天子五日休于澡泽之上,以待六师之人。”穆天子在澡泽岸边休息了五天,以等待他的随行部队。
原文之二十五:“戊午,天子东征。顾命伯夭归于其邦。天子曰:‘河宗正也。’伯夭再拜稽首。”原文意为十月十七日戊午,穆天子往东巡行。临别时令伯夭返回他的邦国。穆天子说:“你是河宗氏的宗正啊。”伯夭叩头至地,拜了再拜。
作者简介:张双锁(1958——),男,汉族,甘肃庄浪人,大学文化,庄浪商务局退休干部。现为庄浪政协文史研究员。作品散见于《甘肃文史》《甘肃政协》《科学•经济•社会》等刊。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