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四岳觅踪(连载之十八)

张双锁2024-10-20 01:01:17

四岳觅踪(连载之十八)

 

作者:张双锁

 

王母宫山与瑶池

 

原文之一:“吉日甲子,天子宾于西王母,乃执白圭玄璧以见西王母,好献锦组百纯,[素]组三百纯。西王母再拜受之。”西王母,为西周方国之名,也是其国首领之名。其名始见于舜代。《竹书纪年》曰:帝舜有虞氏九年,“西王母之来朝,献白环、玉玦。”其国治地在今甘肃泾川王母宫山下。其山有北魏时西王母摩崖造像。正如《山海经》所言:“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蓬发戴胜”。其山之巅,空旷平坦,宫殿甚多,已成为海峡两岸一年一度祭祀西王母的圣地。原文意为八月十六日甲子是个吉利的日子,穆天子到西王母那里做客。他手执白圭玄璧庄重地会见西王母,并献上锦绣丝绢一百匹、白色素绢三百匹以示友好。西王母拜了再拜,然后收下了这些礼物。

 

原文之二:“乙丑,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王母宫山,又称群玉山,为昆仑山(今关山)余脉,其山之上为西周容成国领地。瑶池,在王母宫山下,这里为泾河、汭河交汇处,有山环水绕,又有王母宫山余脉直冲泾河,形成一弯曲地带,故以名之。唐代久居甘肃泾川的李商隐,有《瑶池》诗曰:“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巡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原文意为八月十七日乙丑,穆天子在瑶池宴请西王母。

 

作者简介:张双锁(1958——),男,汉族,甘肃庄浪人,大学文化,庄浪商务局退休干部。现为庄浪政协文史研究员。作品散见于《甘肃文史》《甘肃政协》《科学•经济•社会》等刊。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

 

最新作家网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