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作者:梁耀鲜
“让按时成为习惯”是我的口头禅,也是我对自己的最低要求。开会吃饭,我很少迟到。但也偶有例外,就像最近这一次饭局。
老同学在广场附近一小酒庄请客,前一天我已收到邀请。一大早,我就把穿戴收拾干净,欢喜着陪伴琐碎,等待美好时光。下午6点,我到教师村北门打车。因酒店太小,我担心导航不到,就把“人民广场附近”作为目的地。一切顺利,车很快就到。我从后排右侧坐了进去。司机中年,脸挂沧桑。他报出我手机尾号,我确认后出发。我说,我去的地方是朝阳路东段,希望到广场后再往前开一点,多踩一脚油门就到了。
语意明白,语气讨好而轻松。但司机并不接我的话。
车走上法街、人民路。到人民路旧中医院一带,有电话从饭桌旁打来,问我到哪,我压低声音,如实相告,请他们不必等我,先吃吧。司机是很清楚我是要急着赶饭局的。
车拐进朝阳路,车里很静,只有导航的声音。不知为什么,目的地近了,我的心突然变得不安起来。
车下了坡,进入广场。我再重复我的目的地,希望司机行行好,给个方便,送我过去。我走了很多地方,打了很多次的,只要不过分,这样的小事,双方都会处理得比较愉快。
但这次我碰了钉。
刚过了东泥村大门,司机说到了。他说目的地就在这里,靠边叫我下车。我说不远了,已经看到了,封路的地方就是,送一下吧。他说不行,导航到哪就到哪。我真的急,就说那我加几块钱,可以吗?他嘴上嘟哝一下,也没有说同不同意收钱,又开动了车。
在等红绿灯时,他说,为什么穷人会越来越穷,就是这样变出来的。送你出去一段,又返回来一段,不用电吗!我去充电,电表一到,开关就停,哪个多给我一分?
他说这些话时,语速平静,声音平和,也很在理,但有一股寒流一样的东西在逼人,我突然感到巨大的压力。我感受到前面的这个人因为我的这一要求,给他带来了委屈,带来了伤害,他的承受力可能剩下不到一张纸了。
从经济上来说,我也不是富人,但我历来不喜欢跟“穷”人在一起。我所谓的“穷”人,就是“穷”话、“穷”气、“穷”调、“穷”眼界,直至“穷”吃“穷”用。跟这些人在一起,不用多久,你也变了。
车上的这种气氛,虽然没有一句大声的话,但每一句都是寒光剑影,够唬人的。我是待不下去了。因而,我快速地、坚定地对他说:谢谢你,请靠边,我下车了。
我向酒庄走去。两位同学在门口等我。进到包厢,满桌人都没有动筷。我尴尬。
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那时,耳边响起《碎银几两》。歌者呢呢喃喃,自言自语似流浪江湖多年的兄弟。
“背负着行囊背井离乡”“眼含着热泪压弯脊梁”“少年变沧桑忘了儿时梦想” 为了碎银几两,苦乐、迷茫、慌张、遍体鳞伤,但也不忘记“再多的心酸只能隐藏,擦干了眼泪重整行装,幸福的彼岸就在前方。”
2024年10月17日
作者简介:梁耀鲜,男,壮族,广西百色田东人,汉语言文学本科,长期在田东县工作,曾在多个部门担任主要领导。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有散文专著《写给小城》《诗意烟火》和《故乡的云》《红色七里》(合著)等文集。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