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遂川读水读泉江

梁路峰2024-10-18 09:21:25

遂川读水读泉江

 

作者:梁路峰

 

 

遂川,一座被泉水润泽的县城,她静静地躺在井冈大地的怀抱中,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这里的水,不仅仅是生命的源泉,更是遂川人心中的一份情感,一份骄傲。

 

遂川山多,水也多。水,成为遂川灵动的符号、多情的眸子、隽永的意象。遂川人读水,能读出水的韵致,读出水的风骨,读出水的灵魂。

 

遂川的水是有灵性的。遂川境内,左溪河、右溪河、泉江河、蜀水河,这些名字,如同儿时的歌谣,轻轻地在心间回荡。

 

遂川四条主流江河,宛若四条飘带,从罗霄山脉深处逶迤而来,蜿蜒而去,在县城东南交汇成一条赣江,向北流去,注入鄱阳湖,融入长江,奔向大海。

 

只要你来到遂川,会被这里的水系所吸引。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泉江河面上,水面便泛起层层金光,仿佛是大自然在轻轻地唤醒这座千年古老的小县城。我沿着泉江河岸漫步,感受着微风拂面的温柔,听着河水潺潺的流淌声,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

 

 

遂川人亲水。他们与水有着不解之缘,与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遂川是井冈山斗争时期“工农红军”的根据地,朱毛部队会师后就在蜀水河的五斗江打了一场惊天动地大㐲,当时就叫“五斗江大捷”。五斗江,一个因水而得名的地名,演绎了多少波澜壮阔的革命故事。

 

遂川是块红色的土地,革命时期,许多优秀儿女为了理想和信念,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英勇奋斗。他们用鲜血染红了河水,用生命谱写了一曲曲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赞歌。如今,当我们驻足于革命烈士纪念碑前,怎能不心潮澎湃,思绪万千?

 

遂川的水是有故事的。在遂川,无论是耄耋老人,还是懵懂少年,都能说出一串串关于水的故事。

 

遂川的水,见证了遂川的沧桑巨变。遂川建县于南宋绍兴九年(公元1139年),古称龙泉。传说,遂川刚刚建县时,县城是一片荒凉之地,县城的南边有一条河,河里有一条孽龙,经常兴风作浪,祸害百姓,百姓怨声载道,苦不堪言。后来,来了一位新知县。新知县想了一个办法,在县城北边也挖了一条河,引泉江水注入,孽龙怕泉江河的水,便不敢再兴风作浪了。从此,县城的百姓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县城也慢慢变得繁华起来,商贾云集,店铺林立,遂川因此成为江南商贸重镇。而泉江河穿城而越,历经几代人的奋斗努力,成就了60余万遂川人奔小康的梦想。

 

遂川的水,见证了遂川人民的勤劳与智慧。遂川人杰地灵,英才辈出。他们凭借自己的勤劳与智慧,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书写了一个又一个辉煌。遂川的狗牯脑茶,汤色清亮,香气高雅,滋味醇厚,回味绵长,荣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饮誉海内外。遂川金橘,果小皮薄,色泽金黄,汁多肉嫩,甘甜芳香,享有“桔中之王”的美誉,被明代列为贡品。遂川板鸭,肥而不腻,骨脆肉嫩,味美香浓,遂川人称之为“腊味之王”,令人嘴馋流口水。金桔、板鸭、狗特脑,被称为“遂川三宝”,远销售国内外市场,成为馈赠亲友的佳品,美食之王。

 

遂川的水,见证了遂川人民的爱情故事。在遂川,流传着许多关于水的爱情故事。这些故事,或凄美动人,或缠绵悱恻,或荡气回肠,令人唏嘘不已,扼腕叹息。在遂川的乡间小路上,在遂川的绿水青山间,在遂川的悠悠岁月里,不知留下了多少青年男女爱情的足迹,不知留下了多少青年男女爱情的誓言。这些足迹,这些誓言,都随着清澈的河水,流向远方,流向未来。

 

 

来遂川读水吧,来遂川读书就读泉江,遂川的水灵动,有韵味;遂川的水有故事和传奇。

 

左溪河,清澈见底。河边的柳树轻轻摇曳,仿佛在向过往的行人诉说着千年的故事。我蹲在河边,用手捧起一捧河水,那清凉的感觉瞬间传遍全身。我闭上眼睛,仿佛可以听到河水在诉说着它的过去,那些关于勇敢、关于爱情、关于坚持的故事。

 

右溪河,则显得更为宽广。它宛如一条巨龙,蜿蜒曲折地穿过遂川的大地。河面上,偶尔有几只白鹭飞过,留下一串串优美的弧线。我站在河边,眺望着远方,心中涌起一股豪情。我仿佛看到了遂川的先人们在河边劳作的身影,听到了他们铿锵有力的号子声。

 

蜀水河,是一条美丽的母亲河,她一头连着红色井冈,一头连着苍茫赣江,她是一首古韵诗歌,她是一幅水彩画卷,笔墨间画出山水情韵,她像一个清纯的少女,满眼秋波荡漾,窈窕迷人。    

 

泉江河,则是遂川的一条重要河流。它见证了遂川的兴衰荣辱,也见证了遂川人民的坚韧不拔。蜀水河的水,宛如遂川人民的性格,深沉而又内敛。我沿着河岸行走,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之情。

 

遂川的水养育了62万余人,滋润了3144.17平方公里,也滋养了金桔、板鸭、狗牯脑“三宝”名扬天下。遂川的水有红色的元素,有伟人的胆略,有中国革命的成功标志;遂川的水有绿色的姿色,有婀娜的蛮腰,吸引无数英雄尽折腰。

 

读遂川的水如读神话历史故事,读遂川的水犹如读遂川的灵魂。遂川的水有灵气,有温度,有仙气。这些河流,如同遂川的血管,将这片土地上的生命紧密相连。它们滋润着大地,孕育着生命,也滋养着遂川的文化。在遂川,你可以感受到水与人的和谐共处,可以感受到水给这片土地带来的生机与活力。

 

遂川的水,不仅仅是一种自然资源,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它代表着遂川人民的勤劳与智慧,代表着遂川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在遂川,你可以看到人们在河边垂钓、洗衣、嬉戏,那些温馨的画面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宁静。

 

遂川的水,是一首未完的诗篇。它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品味、去书写。

 

 

秋日的一个午后,阳光斜斜地洒在河面上,波光粼粼。我坐在泉江河边的一块石头上,静静地欣赏着这美丽的景色。河水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清澈,仿佛可以看到水底的每一粒沙石。几只小鱼在水中游来游去,时而跃出水面,激起一圈圈涟漪。我闭上眼睛,任由微风拂过面颊,心中涌起一股宁静与安详。

 

不远处,几位老人正在河边垂钓。他们静静地坐着,手持钓竿,眼睛紧盯着河面。偶尔,他们会提起钓竿,一条小鱼便在空中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落入他们的鱼篓中。接着老人将鱼又放回河水中,看着鱼儿慢慢游向河中,他们的脸上洋溢着满足与喜悦的笑容,仿佛钓到的不是鱼,更是一份悠闲与自在。

 

在遂川的河边,我还看到了许多孩子在嬉戏玩耍。他们或追逐打闹,或玩水捉鱼,或捡拾河边的石头。他们的欢笑声和尖叫声此起彼伏,给这片土地增添了无尽的生机与活力。我仿佛看到了自己的童年时光,那些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日子让我心生怀念。

 

遂川人爱水。早晨,太阳还没有露出笑脸,左溪河边的洗衣妇们便提着棒槌,挎着竹篮,来到河边,棒槌声、谈笑声此起彼伏,奏响了一曲曲生动的晨曲。黄昏时分,忙碌了一天的人们,或光着膀子,或穿着短裤,或泡在水潭里,或躺在河滩上,任清凉的河水舔舐着肌肤,洗去劳累,洗去烦躁,洗出一个个惬意、舒心的笑容。

 

 

遂川的水是有生命的。遂川的水,清澈、甘甜、纯净,没有污染,没有杂质,像遂川人民的品格一样,纯洁、高尚、无私。遂川的水,哺育了一代又一代遂川人民,滋润了遂川这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遂川的泉江河,是遂川人民的母亲河,是遂川人民的根和魂。

 

遂川的水,是诗,是画,是歌,是梦。遂川的水,是遂川人民心中永远的牵挂和眷恋。遂川的水,将永远流淌在遂川人民的心间,永远流淌在遂川的大地上,永远流淌在遂川的历史长河中。

 

遂川读水,我不仅感受到了水的美丽与温柔,更感受到了遂川人民的勤劳与智慧。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这片土地上的奇迹,让遂川成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地方,我深深地爱着这片土地上的每一滴水。

 

遂川的水,如同一部厚重的历史长卷。它见证了遂川的兴衰荣辱,也见证了遂川人民的坚韧不拔。遂川的水将永远流淌在这片土地上,滋润着这片土地上的生命。而我,也将继续在这片土地上生活、工作、创作,用我的笔记录下这里的故事与传奇。

 

来吧,朋友!来遂川吧!来遂川读水吧!读遂川有故事的水,读遂川就来读泉江,读遂川有灵性的水吧!

 

作者简介:梁路峰,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林业文联生态作协分会副主席、鲁迅文学院23届高研班学员、遂川县作家协会主席,公安部文联签约作家。在《人民日报》《中国艺术报》《解放军报》《中国纪检监察报》《北方文学》《天津文学》《解放日报》等报刊发表文学作品380余万字。著有《红土乡韵》《警苑散记》《暗算》《血案迷踪》《龙泉警事》《金蝉脱壳》等作品集10部。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

 

最新作家网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