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城晚秋
作者/池征遥
春季,是人生最灿烂的季节,为一生留下了美好回忆。
夏季,是人生拼搏创造辉煌之时。
秋季,是人生收获得失成败之时。
冬季,既是人生冬眠期又是希望的孕期。
人生有四季,既有安逸享受就有生老病死,谁也无法逃脱自然法则。
写此小文正值晚秋,我所居住的铭城小区更美了,让我们一同去感悟品赏体会秋天的景色。
赤橙黄绿青蓝紫,是秋的色彩。走在铭城小区,就会沉浸在这七色美景中。这是晚秋时节,看见一花一草一树的变化,都会产生遐想,为之动情,思绪万千。
人生如同一丝游云,一片落叶。云与天宇的相栖是短暂的,叶与树相依是匆匆的。惟其短促,人生四季的秋时,才有了特殊的音韵。春华秋实,带来无尽的喜悦。
果实成熟了,在枝杈间露出了迷人的色泽。但是那美丽的瞬间十分短暂,随着叶片的坠落,它告别母体的时刻已然来临。那是一种深情的别离,又饱含几多期许。
无论是醉红了脸的高粱,还是白了头冠的芦苇,它们从萌芽到吐穗,都会经历春夏季的风吹雨打,待到生命璀璨到极致,方到收获之时。
树若有知,是感伤的。果实如若有情,也是恋树的。大自然赐予它们不同的季节,年年岁岁花开花落,岁岁年年收获梦想。
自然界的别离,无论是游云告别天空,还是果实坠离母树,在感伤的别离中,都蕴藏着再一次聚会的希望。就像只有播种才有收获,种下的是理想,收获的是希望之果。
秋,收获的季节,金黄的季节,同春一样可爱,同夏一样热情,同冬一样迷人。秋天的美是成熟的美,它不像春那么羞涩,夏那么坦露,冬那么内向。
春天,万紫千红,花香四溢,醉人;夏天,烈日炎炎,似火,它催五谷成长,叫人奋进;秋天,树叶飘落,硕果累累,人人分享丰收的喜悦;冬天,严寒,却孕育着春天的到来。人生也有四季,有过幸福美满,有过坎坷艰辛。
自然界的生命循环,就如一首童谣所描述:“长生不死狗尾草,草籽随风满天飘;可爱鲜红大蜜桃,为它送情把核抛。”草籽被风吹到四面八方,桃核被人们抛向新的地域,它们在秋天虽然死了形体与灵肉,但到来年春时,那桃核又从大地上萌发出树苗。各种草木历经枯黄以后,再一次轮回生长,萌芽、拔节、开花,果实便在来年秋日,又一次眩目于枝头。因而那落叶与落果书写的秋韵,就是一首生生不息,长相思,永不离的恋歌。
我还是要从秋天说起。人类与大自然相比,感情的天平是倾斜的。母亲从分娩后代那天起,便盼望着儿女们快快长大,期望着男儿成为挺拔伟岸的山,女儿成为碧波粼粼娟秀的河;岂不知儿女们长大一天,她们就接近了秋日一天,待儿女们像燕子出巢,飞向天南地北的时日,秋色也就染白了她们的发鬓。今天的儿女们就是明天的为人父母,不辞辛劳,乐此不疲,循环往复。
秋之过后,再往前走就是又一个寂寞的冬季,这是自然现象,是人类无法改变的规律。冬天白雪覆盖着荒原,如同是一张无限大的冰床,草木静静地休眠在那银色的梦幻里,咀嚼着往昔春夏秋日的欢乐,期盼春的来临。它们知道耸立在它们面前的,不是再生一次或几次的美丽轮回,就是生者为悼念死者而树起的墓碑。
秋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最美的景色,你要用心去调色。要想花儿开得美丽,就要用汗水去灌溉。每一步行走就是一个个音符,硕果满枝就是一首首生命赞歌。
有诗曰,"宁可抱春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我不敢苟同,常曰,“夕阳无限好还未到黄昏",未到黄昏或已近黄昏时只是距离感而已,都是美的呈现,哪怕是一瞬间。我不知道莫扎特的《安魂曲》是不是写在秋天,但其中的每个音符旋律,都充满了秋色的悲凉。人生如梦,如流萤般短促,但不能无志向。”
昔曹孟德当年在江涛滚滚的赤壁横槊赋诗,抒发“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之豪情,荡我胸怀。
吾日暮西山,闲居于铭城,与妻相伴,每每穿越树影,见物情生。时至晚秋,眺望窗外,在秋色迷离中遥见枝头红衰翠减,对镜又视发鬓添霜,便有感而发。
秋天就要走了,留给我的是眷念。因为秋天是浪漫美丽的,多彩的秋色如童话世界,在这个季节里,任人畅想诗和远方。
我既然逃不出这四季轮回 ,那就选择迷失在秋天里。我不会因秋天的你将离去而伤感。且行且珍惜。下一个轮回,我在春天等你。
[作者简介] 池征遥,笔名水也,中管院终身研究员,作家网签约作家,中国诗歌网蓝V诗人,《临池翰章》文刊总编,入编中国名人录和世界华人专家名典。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