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二两小面

曾文2024-10-12 12:49:27

二两小面

 

作者:曾文

 

临街,一个不大的店铺,既不富丽,更不堂皇,却门庭若市,每次路过,里面总挤满了人。

那是一个面摊,都注意了好久。

终于,在一个周末买完菜的清晨,我满足了自己的好奇心。

那时分,街面上,稀稀拉拉仅几个早起的中、老年人,行色匆匆,年轻人和小孩应该舍不得他们的梦。

天空中,漂着密密麻麻的雨。我已不算早客,店里满是人。我不得不拣了个门外的位置,单桌,一叠餐巾纸,干净的方盘里堆了一大团面,占据了大半桌面,留给我的位置不足三分之一。

雨,淅淅沥沥飘洒到头顶茂盛的树叶上,在不大的叶面上,一点一点,从四周向中间靠拢,然后聚集到叶尖,孕育成一颗一颗亮晶晶的珍珠,荡悠悠,仿佛一群高台跳水的姑娘,在空中闪亮了一下风姿,噼里啪啦,掉落到店铺门前伸出的雨棚上,溅起一朵一朵小小的水花,继而迅速抱在一起,沿着棚上的凹面,三步一驻足,瀑布般泻到街面上,一滴,一洼,一河……

我习惯性抽了几张纸,纸是新开的封,擦了擦桌面,依然洁白如初,纸的韧性还好,感觉出来不是那种一拉就粉尘飞扬,一擦就“融”的假冒伪劣产品。

放心坐下,环顾四周,巴掌大的地方,一览无余。入门处,加了一长宽约40cm的小方桌,桌里外各有一根塑料凳子,因为它与里面的桌子明显不是一路的。进去,左边靠墙依序安放着三张儿童条桌,一样的苗条身板,一样的黄色皮肤,配了一样的条凳,甚至连腿都一样粗细,我在想:这一看就是原生三胞胎。甚至桌面子上的装扮都一样,从外向里,一个小白瓷罐,然后,两个周身酱黑色的瓶,一高一矮。重庆人都清楚,高瓶的是醋,矮瓶的是酱油,我也不清楚有什么典故,不过,这三也是依序整齐地靠在墙边。

“老板,韭菜叶。”进来一人,泛白的黄色工作服,胸口上方上玄月般印着某某出租车公司,或许是洗得多了,穿得久了,那字也如久经风沙侵蚀的石碑,字迹变得模糊起来。他向里张望了一眼,很自然地跟第一张桌子的中年男人挤在一起。“早。”“早。”中年男人应了一声,头也没抬,依旧稀里呼噜喝自己的面。看得出来,他们太熟,不然,怎么会仅听一个字就可以知道是谁,也看得出来他们是熟客,熟到打招呼都显得有点多余。

“好呢”。老板藏在门口右边的一间窄小的房间里答应,说是房间,其实就是在屋中间做了一个隔断,下面应该是砖砌,上面竖立了玻璃,围住了灶台,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工作间。透过玻璃里蒙蒙的雾气,依稀看得出,老板是个中年男人。

“老板,干溜。”又飘来一人,身材偏瘦,说完就往里钻,奇怪的是,刚才我分明发现没有座位,他却又坐下了,“早。”“早。”依旧的一问一答。

“好呢。”老板应声。

……

中年男人喝完,对着工作间:“走了啊。”“嗯。”突然之间,这情景,感觉有点熟悉,是什么呢?一时想不起来。

……

“二两小面好了”。工作间飘出一句。

从角落地上突然冒出来一个中年妇女,围着花围裙,原来她一直蹲在那里摘菜,她面带微笑,走到工作间,端起面碗,径直走到一壮汉面前:“你的二两小面,少油,不要辣椒……”壮汉仍低头看手机,仿佛一切都是理所当然。壮汉将面碗移动到嘴下,右手筷子在碗里翻了几翻,搅拌了几下,夹起一大簇就往嘴里塞……不像是在吃饭,到像是在喂牲口。

“你能不能慢点吃……”老板娘说得很轻,没听出有责怪的意思。这情景好像也熟?

“老板,刀削面二两,这儿吃,韭菜叶二两,加牛肉,打包……”

“好呢。"

“老板……你的面,你没说,就给你下的韭菜叶,没放味精,少辣椒,淡盐……”老板娘对着我说了一席,依然微笑。感觉有点啰嗦,让我想起了我妈,每次我不认真吃饭,她都要这样啰嗦一大堆,不过此时,我却没觉得厌烦。

拌了拌,夹了一簇,没什么特别,不辣,也不麻……

“走了”,出租车公司起身。

“出车注意安全哈,早点回家。”老板娘说。

“嗯。”

“老板,二两小面,韭菜叶。”一姑娘香了进来。

“不要大蒜,不要味精,少辣椒……”老板娘对着姑娘,像是自言自语。

……

二两小面,对于我而言,不多,要不了几口,可那天早上,我却吃了很久,不是它的量多,也不是它的味好,而是在那个细雨纷纷的早上,我吃出了家的味道和份量。

 

重庆市渝北区 曾文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