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岳觅踪(连载之十一)
作者:张双锁
赤乌国和谷子
原文之十五:“壬申,天子西征。”原文意为六月二十四日壬申,穆天子继续向西巡狩。
原文之十六:“甲戌,至于赤乌。之人丌献酒千斛于天子。食马九百,牛羊三千,穄麦百载。天子使祭父受之。”赤乌,为西周方国,在舂山(今庄浪桃木山)之西。穄与稷通假,它指谷子,为五谷之首,在庄浪境内至今种植。丌(古文其字),人名,为赤乌国之君。原文意为六月二十六日甲戌,穆天子到达赤乌国。赤乌国首领向穆天子进献美酒千斛。又进献食用马九百匹,牛羊三千头,穄米和麦子一百车。穆天子令祭父收下了这些礼物。
原文之十七:“曰:赤乌氏先出自周宗,大王亶父之始作西土,封其元子吴太伯于东吴,诏以金刃之刑,贿用周室之璧。封丌璧臣长绰于舂山之虱,妻以元女,诏以玉石之刑,以为周室主。”西土,指西岐。东吴,为吴山(今甘肃华亭五台山)之东。刑与型通假。金刃之刑,意为制做金属器具的方法。长绰,人名,为赤乌国始祖。虱与古文西通假。原文意为祭父说:“赤乌氏的祖先与周王族同宗,古公亶父兴起于西岐时,就封他的长子吴太伯于吴山之东,又教给他制做金属器具的方法,还赐给他周室的玉璧。又封给他宠信的大臣长绰以舂山之西的土地,并把长女嫁给他,还教给他制做玉器的方法,让他主持祭祀周人的先祖。”
原文之十八:“天子乃赐赤乌之人丌墨乘四,黄金四十镒,贝带五十,朱三百裹。丌乃膜拜而受。”原文意为穆天子赏赐给赤乌人首领丌黑色车四辆,黄金八百两,贝带五十条,朱砂三百袋。丌于是合掌加额,跪地拜谢,然后收下了这些礼物。
原文之十九:“曰:‘[舂]山是为天下之良山也,珤玉之所在,嘉谷生之,草木硕美。’天子于是取嘉禾,以归树于中国。”舂山,《山海经》称之为龙首山,为苕水(苕与芮通假,今称汭水)之源所在地,说其水“多美玉”。其实,古人所言玉不单指玉,还包括可以制作石器的各种石料,如花岗岩、闪长岩、脉石英等,在汭水中比比皆是。谷,为谷子;嘉谷,为优质谷子。这种农作物旱涝保收,在庄浪境内至今种植。地处桃木山之西的阳川古洞门,曾出土窑藏炭化谷粒20厘米之厚,距今5900年,为唐尧时代之物。原文意为穆天子说:“舂山是天下最好的山啊,这里盛产宝玉,嘉谷生长,草木丰茂。”于是穆天子收取了嘉谷种子,以带回中原推广。
原文之二十:“曰天子五日休于[舂]山之下,乃奏广乐。赤乌之人丌好献二女于天子,女听、女列以为嬖。曰:‘赤乌氏,美人之地也,珤玉之所在也!’”原文意为穆天子在舂山之下休息了五天,并令随从乐队演奏了盛大的乐曲。赤乌人首领丌为了结好穆天子,进献了两位美女,一个名听,一个名列,都成为穆天子宠幸的姬妾。穆天子说:‘赤乌氏是盛产美女和宝玉的地方啊!’
作者简介:张双锁(1958——),男,汉族,甘肃庄浪人,大学文化,庄浪商务局退休干部。现为庄浪政协文史研究员。作品散见于《甘肃文史》《甘肃政协》《科学•经济•社会》等刊。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