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白城作协国庆主题征文散文入围作品展

刘焱 等2024-10-07 11:38:32

白城作协征集“我和我的祖国”国庆75周年主题征文散文入围作品展


白城作协

 

白城的奋进与繁荣

——我眼中的小城故事

 

作者:刘焱

 

岁月悠悠,转眼间,中华人民共和国已走过了75个春秋。在这漫长的时光里,白城,这座位于东北边陲的小城,也在时代的洪流中悄然蜕变,从昔日的默默无闻到如今的勃勃生机,每一步都凝聚着白城儿女的汗水与智慧。

 

作为一个普通的市民,我自豪地看着白城在时代的洪流中砥柱中流,步步崛起;作为一名中年人,我有幸见证了白城这座东北小城从昔日的朴素农田,逐渐演变为如今繁华的都市;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我深感荣幸能参与这座城市的文化培育与人才塑造。 

 

记忆中的白城:岁月悠悠,往事如烟 


记得儿时,白城还是一片相对落后的景象。冬日的寒风穿街过巷,带走了最后一丝暖意;夏日的尘土飞扬,让人难以呼吸。那时的街道狭窄而拥挤,两旁是低矮的平房,偶尔能见到几座稍显气派的建筑,也多是岁月留下的痕迹。学校的条件更是简陋,几间破旧的教室,几张斑驳的课桌,却承载着我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

 

老李如今已80多岁,曾做过厂里的司机。他记得那时候的车还是老旧的手摇窗户,道路狭窄,乘客稀少。而如今,他看见白城的出租车换成了新能源汽车,车内设施现代化,道路宽阔,四通八达。他说:“这家伙每天都能跑上百公里,在我们那时候可不敢想啊。”这不仅是交通工具的变化,更是城市交通网络的发展和经济繁荣的象征。

 

小王是白城的一名80后,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只能靠捣腾一些小商品维持生活。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小王学会了开网店,把家乡的特产销往全国。他说:“以前我们得在店里等着人家来买货,现在在家动动手指就能做生意,订单多得忙不过来。”这是白城市抓住电子商务机遇,推动产业升级的真实写照。

 

乡村的觉醒:希望的田野上,春风吹又生


随着改革的春风拂过白城大地,乡村首先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记忆中那条泥泞不堪的小路,如今已变成了宽阔平坦的村村通水泥路,两旁绿树成荫,鲜花盛开。农民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从传统的农耕方式到现代化的农业技术,从单一的粮食种植到多元化的经济作物,乡村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每当寒暑假回乡,总能看到乡亲们忙碌而满足的身影,他们的笑容里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城市的蜕变:高楼拔地起,繁华映眼帘

 

与此同时,白城的城市面貌也在悄然改变。曾经的老城区被一座座高楼大厦所取代,商业街区、购物中心、文化广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夜晚的白城更是灯火辉煌,霓虹闪烁,与星空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城市画卷。公园绿地越来越多,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每当周末或节假日,全家人漫步在绿树成荫的小道上,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宁静与和谐,心中满是幸福与满足。

 

孙女士一家刚搬进宽敞明亮的新房,而在二十年前,她还住在破旧的平房里。随着城市化进程,白城市进行了大规模的棚户区改造,孙女士得以搬进新居。她说:“以前冬天冷得刺骨,夏天热得难耐,现在住的地方冬暖夏凉,生活质量大大提高。”这体现了白城市在住房保障上的努力和成就。

 

陈先生是个自行车爱好者,他见证了白城市公共交通的升级。他说:“以前骑自行车是无奈之举,因为公交线路少,出租车更少见。现在,公交车线路遍布全城,有急事出门打车就走,出行方便多了。”这展示了白城市在环保理念引导下的绿色出行改革。

 

李医生在白城市某医院工作,他感叹道:“过去医疗设备落后,很多疾病无法有效治疗。现在医院引进了先进的医疗设备,医生的技术也不断提高,许多重症患者得到了救治。”这说明了白城市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为市民健康提供了有力保障。

 

教育的春天:知识改变命运,教育照亮未来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亲眼见证了白城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张老师是一位高中教师,她见证了教学方式的革新。她说:“以前的教学主要依赖黑板和粉笔,而现在,我们有了电子白板、在线课程和智能教学系统,学生可以通过互动式学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这一转变体现了白城市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提高了教学质量。

 

李校长回忆起多年前的校园,设施简陋,绿化不足。近年来,学校新建了现代化的教学楼,操场翻新,校园内绿树成荫,花香四溢。他表示:“这样的环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观,也为他们的身心健康创造了良好条件。”这展示了白城市对教育硬件设施的投入和改善。

 

王老师是一名音乐教师,她欣喜地看到艺术教育在学校的普及。“以前,高考压力下,艺术课往往被边缘化。但现在,我们有丰富的课外活动,如合唱团、戏剧社等,让学生全面发展。”这反映了白城市在追求升学率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1334”战略引领:新时代,新征程,新辉煌

 

作为一个普通的白城市民,我目睹了这座城市的蜕变,如同一部生动的历史长卷,在岁月的洗礼中缓缓展开。1334高端发展战略,犹如一支神奇的画笔,勾勒出白城未来的蓝图,赋予了这座城市新的生命和活力。

 

"1"是一座城市的灵魂,那是白城的核心竞争力,是历史文化的积淀与现代文明的交融。每当我漫步在古城遗址,感受那千年的风霜,又看到崭新的文化广场上人们欢歌笑语,不禁感叹,古老与现代在这里和谐共生,历史的脉络与时代的步伐交织出独特的韵律。

 

"3"是三条产业带,它们如同城市的动脉,流淌着经济的血液。农田间稻谷金黄,现代农业生机勃勃;工业园区机器轰鸣,工业力量勃发;旅游景点人潮涌动,服务业繁荣昌盛。这三股力量共同推动着白城向前,绘就了一幅生机盎然的画卷。

 

"3"也是三座桥梁,连接着城乡,缩短了距离,让信息与资源流动更加顺畅。昔日的偏远村落,今日已融入都市的怀抱,共享发展的成果。我看到,那些曾经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人们,如今笑容满面,生活富足。

 

"4"是四个功能区,它们像四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这片土地上。商务区高楼林立,金融脉搏跳动;科技园区创新涌动,智慧之光闪烁;生态保护区绿意盎然,自然之美尽显;居住区温馨宁静,人们在此安家乐业。每一个角落,都是白城故事的一部分,诉说着城市的发展与进步。

 

“1334”,这不仅仅是一个战略,它是白城人民的梦想,是希望的种子,是生活的诗篇。我深感荣幸,能在这个时代,见证并参与白城的华丽转身,期待着它在未来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这就是我的白城,一座从平凡走向繁荣的城市,一座承载着无数白城人希望与梦想的城市。在这里,每个人的故事都是白城故事的一部分,每个笑容都是这座城市最美的风景。七十五年的历程,是一部人民奋斗的赞歌,也是一幅新时代画卷的序章。

 

红海滩 金海洋

 

作者:于在波

 

昨年国庆期间,笔者来到了位于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区赵圈河镇红海滩国家风景区游览。登高鸟瞰涌入视野的红海滩,瞬间生成几分震撼,几分失落,几分感慨。震撼的是,红海滩宛若飘逸在海岸线上无线延展的红绸,舞动天地,蔚为壮观;失落的是,这所谓的天下奇观,居然是儿时就特熟悉,故乡小屯外生长着的,一片连着一片,与其同宗同族碱蓬草构成的火红滩涂;感慨的是,同种植物,生在不同地方,便有了不同性质,便有了不同故事,便有了不同命运。

 

清晰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孩提时代的笔者,常与家人及邻家大人孩子组团,拎小镰刀,夹长口袋,推独轮车,顶火辣辣太阳,沿坑坑洼洼长有荒草的土路,浩浩荡荡地来到屯东。来到那一望无际白茫茫的盐碱滩。割取夹杂其边边角角间具有顽强生命力稀疏零落的青嫩碱蓬草,以来解决家里猪鸡的温饱。

 

耐干旱、耐盐碱的碱蓬草,每年春天,都会毫无例外的在第一时间萌发。仲夏,尺把高的碱蓬草,生有浅绿圆柱状条棱直立茎。上扬或斜伸着细长的枝杈。叶子半圆丝状条形。秋天,碱蓬草的颜色,由红绿相间,变为火红,终成紫红。即便干枯,紫红依旧倔强地存在。

 

清晰记得,当时,与笔者同去割取碱蓬草的邻家赵大叔描述,二十年前的一九五〇年,小屯东仍是一望无际的茂密荒原。九岁时,给家里放猪的赵大叔,最远只能走到距小屯不足五十米远的地方。因为,那时,每到盛夏,一望无际茂密浓绿的蒿草超越了大人身高,且蒿草脚下泡沼密布,纵横交错。狼、狍子、黄羊、大雁、丹顶鹤、天鹅、等野生动物,经常在这里出没。草原狼盗取小猪事件,偶有发生。近十年来,村里人口不断增加,队里牲畜不断增多。人们,不断开垦土地,不断植树造林。周边荒原不断萎缩。田里产出的秸秆难以满足生产队牲畜的饲料供应,政府部门又限制个人私自砍伐树木,人们只能在有限的荒原上索取烧柴。一到冬季,庄户人家都采用自制大爬莲搂取荒原枯草,以来解决家里一年的炉灶需求。  几年过去,蒿草变得赢弱、稀疏。为了达成目标,庄户人家只能增加大爬齿数。年复一年,从最初十二齿,十八齿,二十四齿,一度发展到三十六齿。密集大爬齿数,将干枯蒿草连根拔起。蒿草失去了生存可能。土地慢慢推进式的大面积常年裸着它的肌肤。进而,地势偏洼处,含有一定盐分的地下水愈发接近地面。地表的积水蒸发后,便留下了盐分。年复一年,土壤板结。年复一年,地表土壤含盐量与日俱增。慢慢形成了大片大片千疮百孔的盐碱滩。年复一年,土地愈发板结,既不透水,也不透气。彻底阻碍了植物的生长。

 

相伴而来的还有,上世纪九十年代中,个别村民毁灭性地捕杀各种野生动物。慢慢地,这里,不见了蒿草。不见了泡沼。不见了鸟影。不见了兽踪。自古以来,就在这里繁衍生息的原住民,彻底远离了人们的视野。茂密灵动的荒原,沦落成不毛之地,陷入了一片死寂。

 

虽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生产队积极主动采取黄泥压碱,但,黄泥资源有限,治碱一度搁浅。

 

原本一望无际的肥沃土地,最终沦落成一个个独立存在着的狗肉疙瘩。所谓狗肉疙瘩,就是盐碱滩上残存的,和尚百衲衣般,互不相连,较低洼,类圆形,尚能生长庄稼的地块。狗肉疙瘩,小不足一亩,大不盈一垧。就这狭小地块,仍在日益萎缩。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实行第二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九口之家的赵大叔,分得这样大大小小零零碎碎的狗肉疙瘩,拢共三十八块。无论怎样精心,也时有年份,发生狭小地块,或漏种,或漏收的无奈。弄得赵大叔哭笑不得。说这地种的,生生的给种丢了。由于土地过于零碎,地块过于瘦小,打井难以回本。赶上连日干旱,赵大叔只能眼巴巴见证地表干裂、庄稼枯萎。若遭遇连日大雨,狗肉疙瘩地处低洼,积水无法排出。年复一年,庄户人家,只能收获微薄希望,只能在贫困线上苦苦挣扎。

 

郑大叔曾无奈地说,天道未必酬勤。条件不行,再勤劳,也难以致富。

 

时间来到了二〇一五年。大学毕业,在外地做生意多年,郑大叔的儿子决定回乡创业,立志改变家乡因盐碱造成的贫穷落后面貌。决意,向盐碱滩要粮食,向盐碱滩要潜能。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协助下,在农科部门专家积极参与下,改良盐碱滩的工作很快纳入了日程。

 

经过两年多的小面积研究与探索,终于,破解了化学改土难题,完善了土壤有机含量,把脉了增加粮食产能,探索出“以水定地,集中连片,生态改良,良种培育,现代化生产经营”盐碱地治理模式。

 

二〇一八年春,赵大叔等庄户人家采取置换土地等方式,将零碎的土地集中连片,通过旋耕平整化学改良等方法重塑土壤架构。

 

一时间,沉寂多年的不毛之地,终于被隆隆的机械声彻底唤醒了。

 

天道终于酬勤了。这年秋天,小屯东,金色稻浪一直铺展到遥远的天际。

 

经验证,这里生产的弱碱大米,不仅矿物质含量高,而且,还含有较高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特别利于人的身体健康。弱碱大米做出来的米饭,粒粒分明,口感软糯,有股浓郁清香气息,吃起来特别香甜可口。

 

从此,这里,不在空寂。丹顶鹤、大雁、天鹅。还有很多不知名字的大鸟、小鸟,在绿油油稻田上,悠闲飞动、安静栖息。

 

这里的秋天,告别了缥缈的红海滩,铸就了浩瀚的金海洋。

 

甜在心窝里的李子

 

作者:孙宇

 

茂密的李子树叶子遮盖着盛夏的阳光,坐在阴凉处休憩,看着李子树叶子上流光溢彩,时而听见蝈蝈鸣叫声的时高时低。从幽幽的彩砖甬路走进小院,白墙蓝瓦的四间红砖房,房前葡萄架下也长出了郁郁葱葱的牵牛花,房东面有棵老李树,主干粗壮,树身上的纹路如沟壑断壁状。正值伏天,酷热难熬,走进院落,浓荫密密,隐隐凉风飘过。老张坐在李子树下,摘着豆角弦儿,哼着《今天有个好日子》,见有人进了院子,急忙让进屋里。快坐,快坐,凉快一会儿。

 

我们刚坐下来,老张摘了一把红彤彤的大李子递过来。李子上还有层像挂满了的霜儿,一尝入口,满嘴甜水,几人连口称赞:真甜,真甜。老张笑呵呵地说,老李树结的,就着那层霜儿品品。

 

宽敞明亮的屋子,老张的话匣子打开了:这李子树是父亲栽下的,老土房扒了后翻盖了现在的砖瓦房。怎么改造,这棵老李子树也没动,这是念想儿。地里活干完了,回到院子里,李子树下一坐,微风吹来,劳累顿时消去一半,人啊,越活越老;李子树却精神着,越长越挺拔。老李子树开春还发出新枝来,这新枝开花结果,这不结了压满弯枝的李子来,李子多美,像一颗颗珍珠!

 

我们时不时抬着头看去,李子树上一颗颗李子在阳光里晃动,仿佛有七彩光线在摇曳。这还不算,老张告诉我们,房后的沙岗承包十年了,国家有好政策,闲置的沙岗要不就荒废了,虽然不是青山,但也要把它变废为宝变成青山。经多方商讨后签了合同,老张栽植了千余棵李子树,这回沙岗旧貌换新颜了,变青山了,变样了。唠着一个小时不到的嗑,收李子的老客开车就停在院门外,老客喜笑颜开地说,张叔,您的李子今年又大丰收了,我还得全包啊。老张开着玩笑话,只要价格合理,照常。

 

老张人缘好,乡亲们都帮着摘李子,一颗颗李子装进了包装箱里,第一批的李子老客拉走了。老张让乡亲们吃完饭再走,可乡亲们却说,等过年的,来吃猪肉炖血肠。

 

先说这沙岗上的李子树吧。顺着老张手指的方向看过去,我们也要去看看。跟随老张在李子树园转悠,有一种甜润的气息充满心田。一排排,一行行,错落有致,这李子树让老张也一定费了很多心血啊!老张告诉我们,第一年栽植看不出样子,第二年开始结果,第三年李子树就有点收益。这些年了,春天满树开花,秋天李子摇曳。让人一看心里总是满满当当的激动和幸福。老张露出一脸的骄傲,一阵风吹来,颗颗李子也像是在向我们打招呼。我把我的想法告诉老张,他哈哈一笑说,当然,这背后的心酸艰辛的过程只有我自己知道,它们都认识我了。

 

老张跟我说,《诗经》里就有“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和“李有实、巧言谗言、受人钦止”的记载描述。在中国古代,李子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水果之一,被誉为“五果”之一,与桃、杏、梅、橘并列。唐诗人杜甫写过一首诗《赋得古原草送别》,其中就有一句:“野田李花乱葬礼”,表达了他在看到野田里盛开的李花时的感受。在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中,李子被视为爱情的象征,而在西班牙作家洛尔卡的诗歌中,李子则被用来表达对生命的热爱和珍视。

 

老张还乐呵呵地说,人这一辈子要干很多事,我老张前半生为国家干点工作默默无闻,后半辈为自己找点乐趣种点李子树,老有所乐。

 

这时李子树园入口,开车又走下来一行人,有人大声说:老张,老张,快回来,拿奖了!

 

七十多岁的老张,像年轻人是的快步走出李子园,激动地说,这么大声喊我,我能有啥奖啊?

 

原来是镇党委曹书记带着工作人员,来给老张亲自送“光荣在党五十年”纪念章。金灿灿的纪念章挂在老张脖子上,老张轻轻地抚摸着纪念章,感动的热泪盈眶。

 

曹书记更是激动地说,老张,国家和党没有忘记您,您得的这枚奖章是对您最大的肯定和鼓舞啊,是值得的啊。

 

看着身边的这些人,看着绿油油的李子树上结的红彤彤的李子,甜在老张的心窝里!

 

以青春之名  献礼祖国华诞

 

作者:林方 

 

历史长河奔流不息,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悠悠岁月,七十五载春秋波澜壮阔,风雨兼程,祖国在岁月中绽放光芒。泱泱75载,铸就辉煌,浩浩75载,见证成长,75载的征程,是祖国荣耀与传承交织而成的壮美宏图,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建立了彪炳史册的不朽功勋。

 

站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阔土地上,我们共同仰望同一片蓝天。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祖国的大地上演绎着无数动人的故事。这片土地,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是我们永远的依靠。而我的家乡位于祖国的北部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虽然我的家乡没有江南的秀水,清澈如镜,倒映着千年文明的传承;没有奔腾不息的黄河,滋润着肥沃的土地,孕育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源泉,但我的家乡有嫩江湾的湖泊、河流和沼泽构成了壮丽的自然景观,集湿地保护科研、宣教、生态旅游于一体的嫩江湾国家湿地公园,感受到湿地大自然的风光与纯净;有内陆湿地与水域生态系统类型的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科尔沁草原上的自然风光和鸟类资源的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经中国林业部批准的天然狩猎区东沟湿地狩猎场;有湖面纵横200多平方公里,素有“草原明珠”之称的月亮湖水库;有一片亚洲最大的蒙古荒榆林,具有原始风韵的天然森林牧场的黄榆景区,这些不同的地理特征、文化氛围,勾勒出一幅幅壮美的中国画卷,每一笔每一画都饱含着对这片土地的无限深情。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我们赞美那些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而奋斗的人们,是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对祖国的热忱,也象征着凝聚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正如诗人所言:“祖国,你是我生命的摇篮,我为你骄傲。”骄傲于你的胸怀博大,骄傲于你的坚强有力,骄傲于你的积极进取。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祖国,你每一次坚定的步伐都踏出了属于自己的辉煌之路。你的每一次跨越,都凝聚着亿万人民的智慧和汗水;你的每一次腾飞,都燃烧着亿万颗炽热的心。

 

“青山看不厌,流水趣何长。”家乡的人民用智慧和汗水创造今日的家乡变化,家乡人民在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团结一致、奋发图强,历经多个历史时期,综合经济实力大幅度提升,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抢抓东北全面振兴的重大机遇,大力实施“一二三四”高质量发展战略,昂扬姿态奋进新征程。拳拳之心,只为家国;耿耿之情,只为华夏。他们的身影,又何常不是七十五载岁月长卷中最动人的画面呢?

 

在不同时代下,爱国野有着不同的涵义。自古以来,心怀国家的有志之士,他们是国家的脊梁。革命时期的仁人志士“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以己之力投入到变革的浪潮中。和平年代,爱国是筑建中国梦的基石,我们更应将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伟大祖国事业。无论何时,我们都应心怀一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国家的发展史就是亿万劳动者砥砺前行、不畏困难的奋斗史。

 

潮涌东方,大势可乘,创新发展,引领未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躺平”不可取,“躺赢”不可能。在新长征路上,有风有兩是常态。风雨无阻是心态,风雨兼程才是人生的状态。凌空蹈虚,难成千秋伟业;求真务实,方能善作善成。峥嵘过去已经彪炳史册,璀璨当下正在不断延伸,光明未来需要踏实开拓。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要以更加高昂的姿态,更加坚定的信念,弘扬民族精神,抒发爱国情怀。因为这不仅仅是一种情感的宣泄,更是一种责任的承担。作为新时代的我们,应该勇敢地扛起这一历史重任,将个人的小梦与祖国的复兴梦联系在一起。心如磐石,奋楫笃行。热爱祖国,开创未来!

 

挚爱中国,身处盛世,见证百年!无比荣幸,倍感骄傲!75年风风雨雨,75年点点滴滴,75年历历在目,75年辉光璀璨。经历时间沉淀,才能看清历史的坐标;站在高山之巅,方能领略河流的奔腾;生于华夏,方知何其有幸能领阅这盛世繁华。新时代的我们沐浴在新时代的春风里,要向着红旗指引的方向,以实干笃定前行发展家乡建设,以奋斗开启为祖国未来发展的美好蓝图。愿以才心报华夏,愿以吾辈之青春,护我盛世之中华。愿民族之巅,薪火相传,百代不衰。今天,让我们共同携手祝愿祖国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以青春之名,献礼祖国华诞;以青春之力,奏响祖国盛世华章!

 

古城洮南,传奇蝶变  

 

作者:周冬杰  

 

有这样一座小城,她从容平静地卧在大兴安岭的脚下,与著名的嫩江相伴,与美丽的科尔沁草原相约,素有“千年古城,百年府邸”之称。它就是----古城洮南。  

 

嫩江右岸最大的支流叫洮儿河,小小的古城洮南就坐落在洮儿河南岸,也因而得名。说小,小得金鸡图上找不到名字;说古,古得谁也不晓得具体始于何年何月何日。但它的确历史悠久,地理独特,交通便利,资源丰富。目前农林牧工副渔,旅游文化艺术等,样样红火,业业发达。我国有56个民族,誉为56朵花。其中就有汉、满、回、蒙、朝鲜等15朵金花在这块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勤劳智慧的古城人子一辈父一辈,凭借“天时地利人和”的有利条件,走上了康庄大道,创造了一座现代化的文明城市。  

 

洮南的文化辉煌灿烂,历史悠久不容置疑。那香火缭绕的德安禅寺;那庄严古朴的清扎萨克图郡王爷府衙(天恩地局);那风格独特的奉系军阀的官邸帅府楼;那曾车水马龙的新德古战场;那有神秘莫测的哈森查干山遗址和民间流传的古钱币等文物都是古城丰富的历史底蕴。更有篆刻、关东刺绣、剪纸、书画、微雕等传统文化艺术在默默传承,在悄悄发展。  

 

洮南原本就是富甲一方,美不胜收。取之不尽的万宝煤矿,碧波荡漾的稻田,红绿苍茂的辣椒基地,一望无边的冰小麦基地,绿油油的西瓜园,规模宏大的养殖场,规划整齐的万顷林场,景观独特的风力发电;有美丽传说的敖牛山和昂岱,蒙古风情的老道沟,马壮羊肥的草原,洁白如雪的杏花林,难得一见的榆树林,百鸟鸣哨绿草如茵的湿地自然保护区;有碧波荡漾的水库风光,自然天成的沼泽湖泊,波澜壮阔的苇海,有风景独特的狩猎场,庄严肃穆的军事重地等等如此天然资源。如今不仅是休闲娱乐、旅游观光的好去处,更是招商引资的大好资源。因为这些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才会有如今“一山一城一湖”的宏伟建设目标。  

 

洮南是个山灵水秀的好地方。这里的山和水,美在天然,贵在原始,名在神奇。那山有山的性格,水有水的特点。  

 

洮南的山不多也不高,其中敖牛山和昂岱山最出名。两山都是大兴安岭的余脉,像大兴安岭的二子,似遥遥相望,却相连相依。山峦起伏,景色壮观。山上有高大挺拔的白杨树,苍翠碧绿的松树,婀娜多姿的榆树,风姿绰约的柳树,更有娇艳的桃李,芬芳的丁香,最迷人的是千姿百态的山杏树,每到春季,漫山遍野都开满了山杏花,白的像云,粉的如霞。还有火红的萨日朗,鲜艳的野百合,素雅的山芍药,独特的狼毒花,以及很多不知名的美丽的野花。树林里,草丛中,隐藏着各种珍禽异兽,还有名贵药材。  

 

洮南的水资源丰沛,可谓东北“小水乡”。洮儿河就是洮南的母亲河,浸染了古文化的馨香,沉淀了丰厚的人文风情,滋润着这片土地,滋养着这里的人们。洮儿河等七条河流像仙女下凡时遗落的玉带,飘散在这块碧绿的土地上。水库和湖泊就像大大小小耀眼的珍珠,在玉带之间闪闪发光。水面时而水鸟盘旋,时而渔舟荡漾;水下水草丛生,鱼虾成群;岸边芦苇深深,蒲棒青青。它们不仅是生鱼产虾,旅游观光的宝地,也是防洪抗涝之后盾。  

 

如果大兴安岭是一条蜿蜒盘旋的巨龙,洮儿河就是一条流光溢彩的银蛇,那么今天的洮南城就是镶嵌在龙蛇之间的那颗璀璨的夜明珠。就是这么美的城市,昔日曾被称为“风沙城”,有“一进洮南府,先吃二两土,白天吃不够,晚上接着补”的说法,描述了曾经生态环境恶劣,人们生产生活极其艰苦。如今城里城外早已旧貌换新颜。现在大街小巷都是宽阔平坦柏油路,你发现车辆日渐拥挤的同时,也会惊奇地发现两侧树绿草青的背后,高楼林立,更有高层直入云霄,雨后春笋般神奇。错落有致的居民住宅楼,庄严古朴的政府大楼,精致典雅的一中大楼,繁华喧闹的商务楼,崭新漂亮的工业园区大楼;以及别具一格的立交桥,别出心裁的体育广场,美丽迷人的锦湖公园……无一不表现出洮南在日新月异地飞速前进。  

 

洮南的乡村,昔日也有“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的顺口溜。如今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随处可见分布合理地防护林,方方正正的田地。溜光平坦的村村通连着千家万户。规划整齐的村屯,家家亮瓦窗明,院落规整干净。院里各种各样的新式农机具、小轿车、运输车一应俱全,整齐摆放。每当节日或傍晚,广场上锣鼓喧天,热闹非凡。人人享受着幸福生活,处处是一片舒适安逸的田园风光。  

 

如今,洮南也是一座有趣的名城。有趣,就在于它春夏秋冬四季分明。2022年正月十五前夕,洮南市四海国家湿地公园惊现冰湖汤圆奇观,应时应景。天降祥瑞,闻所未闻,引起了中央电视台和多家媒体的关注,关于洮南冰汤圆的报道铺天盖地。各地的专家、网红、游客纷纷来洮打卡,一时间,轰动世界。对此奇观,更是众说纷纭。洮南天然冰汤圆还荣获了大世界吉尼斯中国之最称号。如果你目睹过大漠孤烟,欣赏过长河落日,你看过北方雪后的玉树琼花,仰望过北雁南飞的阵容,这些都是人生的幸事!但要看冰灯赏冰汤圆,这种快乐只有洮南有,只有洮南才更有体验东北乡愁的记忆。  

 

生于洮南,何其有幸。古城的儿女,不光继承了老一辈人勤劳能干的光荣传统,还吸取了古城的天然灵秀,在脱贫攻坚事业中 ,在严酷的疫情期间用宝贵的青春和生命,用满腔的豪情和爱恋,或大刀阔斧地建设家乡,或勇敢无畏的保卫家乡,或撰文弄墨赞美家乡,或且歌且舞庆贺家乡,演绎着平安健康美丽幸福的生活,书写着古城洮南的传奇史诗。  

 

儿时的就医记忆

 

作者:常浩天

 

学校开学,我坐在白城通往长春的高铁上,望向窗外的田野、树木、牛羊,它们在飞快的倒退。这一刻,我的思绪脱离肉体,仿佛随着它们一起退回到了过去。

 

一四年前后,我因病几乎每周都要赶往省会长春就医、检查、开药。那时的我刚上初中,每个周五的下午,母亲会为我从学校请上半天假。带着我从家乡洮南坐一个小时的大客到白城火车站,赶下午的火车到长春北站,步行穿过南北通道,再坐公交从长春南站到红旗街的中医院,这里就是我看病的地方。但一般我们到达的时候,医院已经下班。尤其是在寒冬时节,长春的天空早已群星结队、明月高悬了。

 

“人类真神奇!上午在一个城市,晚上就到另一个城市了!”这是我时常产生的感慨。

 

简单在附近的苍蝇小馆吃上一顿后,沿着医院斜对面的胡同往里走,再向左转,就会来到一家只需几十块钱便可以过夜的小旅店,我和母亲挤在不足10平米的房间休息、入睡。

 

我的睡眠极轻。无论母亲多小心翼翼,我还是能知晓,在凌晨4点多,她蹑手蹑脚地起床出门,赶去医院为我排队挂号。而我一般会翻个身,继续睡。直到7点多收到母亲的电话后,赶去医院与之汇合。

 

医生是一个很权威的专家。由于是复查,他会先为我开一个检查,下楼排队交钱,再到另外一个楼层排队去做。排队是枯燥的,但我和母亲掌握了一个诀窍,那就是分别在两条队排,看哪条更快,就去哪条。一直到检查做完,才有时间吃口早饭。医院附近有一家很简陋的早餐店,我时常吃馄炖,但却吃不下一碗。饭后,我们便又回到医院,守在报告打印机前等待。

 

“暂未查询到您的报告。”

“您的报告正在送检中。”

“打印中……”

 

我从机器中拿出报告,如同刚收到期末成绩单的学生,那大概是我一周之中最紧张的时刻。久病成医,我的病情加重、好转或没有变化,自己通过报告单便能知晓一二了。无论好坏,我们都不敢怠慢,再次上楼排队找医生。这时的排队变得更加煎熬,好在母亲是一大早挂的号,一般不会等太久。记忆里医生的办公室是一个采光很好的房间,我虽已忘了医生的模样,但还清楚的记得他有力的手指搭在我的手腕处的感觉。

 

最后,就是交款,抓药。按来时的路反过来走一遍,傍晚时分,便就回到了家。

 

在回家的火车上,母亲总是会靠在座椅上睡觉,而我会望向车窗外,思绪万千,就像我如今这样。有些事来不及仔细回忆,广播便传来前方到站的提示。

 

为了入学体检,我并没有出站,而是直接搭地铁前往医院。由于前一日已在手机上预约医生、交挂号费、医院还很人性化的规划了就医时间,我很快便见到了医生,完成了检查。

 

当晚,我做了一个梦,亦或是灵魂真的回到了十年之前。我对绿皮火车上的少年描述着如今,他惊叹高铁的速度和关于就医方方面面的便捷。我告诉他,你会用你人生的十年,见证在祖国大地上产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然,这些种种的变化,是十三岁时的我无法想象的,就像我无法想象长春深冬凌晨四点的严寒,和母亲见我吃不下一碗馄炖的心酸。

 

三次步入大学的回忆

 

作者:高培福

 

回想自己一生历程,翻阅一段段泛黄的记忆。所有斑驳的时光,便在三千繁华里生根发芽,是一袭婉约的惆怅,丰盈了流年,绚烂了时光。我是共和国同龄人,是祖国母亲培养了我,一步步成长起来,本人曾经三次步入大学校门学习,很有感触,回想起来还历历在目……

 

第一次步入大学——培训


这还是上世纪70年代初期,毛泽东主席亲自圈阅周恩来总理批准的从国外引进的13套大化肥生产装置的项目。

 

辽宁(盘锦)辽河化肥厂就是第二套从美国引进的现代化大化肥生产装置,这套装置自动化程度比较高技术先进,在国外基本都是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工人来进行操作管理。为了能够管理好这套装置,1973年7月,从大连化工厂等企业调集300多名生产技术骨干,在大连工学院进行学习培训。

 

我当时就是其中一员,在校期间参加透平专业学习,系统地学习有关基础理论知识,学校当时没有这个专业,就把化工系化机教研室和造船系涡轮机教研室的有关专业老师组织一起给我们讲课。选派出最好的教师授课,结合实际把编写的教材讲得通俗易懂。当时学员文化水平高低不一,记得非常清楚:当时有一门课《热力学》好多学员听不懂,老师就带我们去实验室、船厂、电厂、鼓风机厂,结合实物进行现场理论教学。还有一次为了研究引进国外设备与国内设备其先进性的比较,讨论十几张图纸忙到深夜,在老师耐心帮助下才搞明白为止。

 

我在校期间还进一步学习引进的30万吨合成氨的新的工艺流程、设备构造等。这套装置最大特点是充分利用化学反应热能产生的蒸汽作为动力,驱动透平带动各种设备,节约电力,降低成本,是一个完美的能源综合利用现代化工厂样板。我对各种工艺参数和化学反应方程式背的滚瓜烂熟,并对其系统的能源利用进行参考负荷计算,考试时取得优秀成绩。这对于我后来学习、吸收、改造、管理这套装置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对于中国人来说,当时都是先进的新技术啊!

 

一年半培训学习结束后,我被学校评为“三好”学员,被选派去美国进一步学习深造,对以后的工作奠定了牢固基础。至今还铭记着那些优秀的教师对我的指导帮助呢!

 

第二次步入大学——提高


粉碎“四人帮”后,国民经济逐渐恢复。全国恢复高考了,我当时已经是车间副主任,可在实际工作中深深感到自己知识的不足。于是我几次申请参加高考,但由于工作忙一直都没有得到上级批准。

 

上世纪80年代初,当领导通知让我准备参加高考时,正在组织参加国产新的大机组试车工作,任务很繁重,就匆匆忙忙抽点时间复习一下,抱着试试看地态度奔赴了考场,结果非常荣幸地被化工部所属院校——南京化工学院录取。

 

刚入校时,就被一大堆基础理论教材弄蒙了,什么分析化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等等,特别是对学校的单调生活,寝室—食堂—教室“三点一线”方式不习惯。离开学校太久了,上课屁股老是坐不住,比如上高等数学课,厚厚的上下册两本教材,上课除了公式推导还是公式推导,干巴巴的。听不进去,第一学期上半年期末考试成绩得了62分,刚刚及格!如果不及格还得假期回来补考啊!怎么办?下学期,决心攻克难关。利用几个星期天,清晨就一头钻进教室里,中午带着干粮。又从图书馆借来的三角函数书从头到尾复习一遍,作了大量的习题。基础打好了,高等数学的课听起来就有滋有味了,做起作业来也运用自如。在同学们帮助下,慢慢适应了学校生活了,这门课程期末考试得到98,2分。为其他学科学习打好了基础,增强了信心。

 

当然还有许多老师们辛勤的付出,如印象最深刻的是:我们“物理化学”胡老师,这门课程不好学的原因是抽象理论比较多,她结合自己教学经验,把复杂干燥无味理论讲得既口语化又富有知识性,同学们学习起来应心得手,而且非常有信心地学习好这门课程,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化工原理”课陈老师,更对我们特别关心,她知道我是从基层企业来的有实践经验学生,除了完成教学任务外,还推荐我做大量的研究生习题集。这对我后来工作中真是起到不少的帮助作用。毕业搞精馏塔设计,天天晚上到宿舍房间里辅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教学上的事,要求很严格,一点也不马虎。

 

同学们来自四面八方,年龄大小不一,能力参差不齐,有的同学学习比较吃力,但大家都认知学习的必要性。班里提出“不让一个同学掉队”口号,得到大家的赞同。同学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团结一致努力学习,形成良好学习氛围,大家都出色地完成了学业。个人也克服了成年人家庭、生活上的种种困难,在校期间基本没有什么休息天,时间都“泡”在图书馆里了。我刻苦学习地精神得到学校表扬,自己的作业笔记本,也拿去给后来普通班同学观摩学习。通过在校全面规范学习,自己的专业科学知识显著提高,开阔思路,明确方向,坚定信心。

 

第三次步入大学——深造


这还是上世纪90年代的初期,改革开放进入深入阶段,许多外资企业在中国落地,为了进一步适应现代化企业管理,推动国民经济发展需求,高等院校陆续办起了经济管理这个专业。我荣幸地在八年之后再次回到学校,参加母校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办的经济管理硕士研究班学习。全面系统学习了有关课程,如现代英语、市场营销、工业经济管理、国际贸易实务、西方经济学、国际金融、组织行为学和马克思《资本论》选篇等等。

 

这个专业当时很热门,学校聘请了许多外籍教师。如给我们讲授“市场营销学”课的老师是个美国人。名字叫,卡罗·寇文(Carol  A·Cowan)她是美国密特尔萨克斯公立学院的院长。她上课时的特点是与中国的老师显著不同。不是单纯的灌输那些抽象的理论概念,而是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循循善诱地选用很多的案例来说明问题。上课时同学们都感到十分轻松愉快,她常常会含蓄幽默地提出一些问题,让大家自由讨论,广开思路。同学们有什么不懂地方随时都可以提问,课堂上不时传出阵阵笑声……气氛活跃、热烈。

 

有一次她在课堂上提出一个关于市场调查遇到的问题,让我这个班长回答。我根据亲身的工作经历详细谈了自己的看法,可能是我的表述超出她的想象了吧,她意外兴奋并愉快地说,中国学生聪明,OK!话音刚落,同学们热烈的鼓起掌来了。

 

这门课程考试时,打开卷纸一看,出乎意外:完全改变了中国人的传统考试思路,无需死背硬记。题目灵活多样,多数是问答和选择题,最大题目是分析不同的几个大案例。记得清楚,那次考试我得了100分,是所有科目中最高的分数。

 

她们是为鲜花盛开,果实成熟而忙碌地工作着。不但给我们学得知识,更重要是破除多少年来一些尘陋的学习方式,感受到了先进的理念与灵活思路,特别是一些近代的管理方法,让我受益匪浅。

 

岁月如梭,回顾多年走过的路,离校后先后在生产、技术、行政、党务岗位工作过,从一个普通工人逐渐成长为企业基层干部,不论在什么位置都能迅速适应新环境开展工作,曾获得过建厂百名功勋奖章,市五一劳动奖章,市优秀思想工作者,化工部安全生产先进个人,省优秀纪检干部等荣誉。我还是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参加过赴俄罗斯、台湾、香港、德国、比利时、法国等国际技术交流。先后在国内各种杂志发表40多篇技术论文,编著出版三本专业书籍。退休后又被聘任省安委会办公室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多次参加各种重大事故原因调查分析,为安全生产管理出谋划策作出自己贡献。

 

是什么原因支撑我能够这样做呢?高尔基说过:“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是人的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那就是科学文化的车轮推动,知识力量的鞭策,它一直是旖旎着我心中不变誓言。现在回过头来看看,有幸三次进入大学校门所获得知识的非凡受益,真是要感谢伟大的祖国感谢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啊!

 

最美还是中国红

 

作者:李庆锋

 

巴黎奥运会,鲜艳的五星红旗40次在颁奖现场冉冉升起。巴黎残奥会,中国残奥队收获94金76银50铜断层第一,连续6届残奥运会金牌奖牌双第一,中国红高扬赛场,让亿万观众满含热泪,这就是中国红的骄傲!  

 

为什么我的眼里总是饱含泪水,因为我对祖国母亲爱的深沉。新中国成立75周年,网上庆祝国庆的快闪与微视频不断呈现。网友红心留言:“中华大家园,齐心奔向前,再苦心也甜。”网友爱国说道:“建议网友头像统一换成五星红旗的中国红,共同庆祝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永远祥和……”金秋十月,大地红遍,祝福祖国的真挚语言让人心潮澎湃。

 

世间颜色有七种,赤橙黄绿青蓝紫。如果信念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红色,寓意吉祥、如意、幸福、安康。代表着勇气、斗志、革命和轰轰烈烈、激情澎湃的战斗精神。它是人间最美的颜色、国人发自内心的最爱。他,就是象征着新中国的五星红旗,世间最艳最美的中国红。

 

“那是从旭日上采下的红,没有人不爱你的色彩。一张天下最美的脸,没有人不留恋你的容颜……”从《歌唱祖国》到《红旗飘飘》,从《祖国颂》到《我的祖国》,从《五星红旗》到《我们是黄河泰山》,从《春天的故事》到《走进新时代》,从《中华大家园》到《中国大舞台》,从《我和我的祖国》到《中华心连心》,从《领航》到《旗帜更鲜艳》……祖国母亲正以中国式现代化,蹄急步稳走在强国建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上……  

 

国庆,一个让国人为之期盼、为之骄傲、为之自豪的词汇,堪比春节都隆重的节日,他团结凝聚着亿万中华儿女一颗颗无比挚爱、热辣滚烫的民族心、爱国情。  

 

国庆缘起是中国红。中国红在亿万国人的心中分量最重。  

 

信守中国红,国人无不一往情深。为了民族独立与解放,李大钊、方志敏、刘胡兰等无数志士仁前赴后继抛头颅、洒热血,坚定举旗铸魂、忠贞不渝,面对敌人敢于斗争、不怕牺牲,义无反顾地站立在红旗下。如今,他们用生命浸染锦绣山河的中国红,在五千年古老文明的中华大地上迎风飘展、扬起自豪。祖国母亲从此不再受人欺凌、任人宰割,昂首挺胸、巍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有了中国红,国人无不倍加珍爱。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正确领导下,广大人民群众艰苦奋斗搞建设,埋头苦干创大业,一心一意谋发展,祖国母亲在立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旧貌换新颜,万里关山花开遍地、生机盎然,到处呈现出一片漫山红遍、欣欣向荣的繁盛富强景象。  

 

仰望中国红,国人无不心潮澎湃。走进春天的故事里,改革的东风、发展的号角吹皱起一池春水,神州大地到处都是你追我赶、人欢马叫、争先创优、向上向前的喜人场面。一切向前看、向“四化”进军成为社会主义改革建设与发展的主旋律。  

 

亲吻中国红,国人无不热泪盈眶。党旗所指,国旗风展。国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披荆斩棘、不惧风浪,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和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引领下,无畏暗礁险滩,继续劈波斩浪、拼搏向前,努力向前……  

 

护佑中国红,国人无不群情激昂。《国旗法》是国人爱国护旗的根本遵循。捧读细品《国旗法》让国人倍感中国红的来之不易。因此,无论是党政军机关还是企事业单位,无论是部队学校还是社区村居,无论大江南北还是长城内外,国人都以护佑中国红为荣为傲为耀。如今,守护中国红已成为国人的信仰共鸣、执着坚守与自觉行动。  

 

高擎中国红,国人无不看齐追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路,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宏伟蓝图奠定创新理论基础。太空遨游、深海探测、北斗领航、高铁飞驰、人工智能、航母下水、量子工程、大数据运用……一个个国之重器横空出世,见证了创新思想的伟力。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世界一流人民军队,有赖以习主席为核心的党中央掌舵领行,更须习近平强军思想“占领高地”撑帆远行。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向着备战打仗、致力胜战接续奋进,亟需构建起全民热爱国防、关心国防、支持国防和共建国防的政治格局。在习主席“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的号令下,强军兴军伟业的威武雄壮画卷,正在华夏神州有序强力推进、徐徐铺展开来……

 

与祖国、家乡共成长

——老毕的华丽转身

 

作者:付令

 

老毕不老,是吉林省白城市人士,虽长着一头俏皮的天然短卷发,却因长相憨厚显老,一入大学校园便获此尊称。他学习成绩很好,本应冲击清华北大,却在提前批次录取到了飞行学院,于是成了我们的同学、副班长。

 

那时的大学生流行通过电台节目交笔友,我们男生寝室也与华西医大的一个女生寝室结了对子。对方集体来访,也许是出于女生的矜持,或许是因为我们并不是飞行专业的学生,吉他手“董大妈”和我不受待见,成了小透明,而行事颇显成熟的老毕却很受欢迎,和对方的班花一起吃着菠萝,聊着足球。

 

到了大三,我和“董大妈”还在死磕英语四级,老毕却早已过了六级,正在准备考飞行翻译。英语陆空通话,我们是可以听懂的。但飞机故障和应急处置方面,语速一提上来,听起来就很费劲。老毕却很得心应手,直到最后几道难度最高的题,不仅速度快、内容深,而且加上了风雨声、雷电声和电磁干扰声,根本听不清在说什么。“董大妈”得意地问:“老毕,你还是听懂了,对吗?”老毕斩钉截铁地说:“没有!”大家都不怀好意地笑了。他愤愤地说:“有这必要吗?发什么洋贱!”说归说,他最后还是考了96分的高分,成为全校唯一通过的学生。

 

大学毕业,他在长春区域空中管制中心从事了三年空管工作,就去东北财经大学读研去了。他追随名师学习会计专业,顺利拿到博士学位。毕业后就到了大连出版社当编辑,并且很快做到副总编辑。毕业十三年,同学们组织了聚会。在机场摆渡车上,我们不期而遇,都很兴奋。我说:“同学一场,难得聚一次,必须得来啊。”他平静地说:“毕竟空管是自己的本科专业,也是干了三年的第一份工作,的确值得纪念。”

 

聚会结束,各回各家。彼时的我,正在忙于公共管理硕士学位论文,想向他请教。论文初稿发去,他却久久没有回音。追问之下,他在QQ上说,博士毕业后,发现之前的论文都没法看。我便不好再说什么。笨鸟后飞的我,还是顺利毕了业。

 

老毕的职业生涯一帆风顺,前些年却出人意料地回到白城当老师了。家乡践行新发展理念,城市发展日新月异,海绵城市、春华秋实馆、历史街区名声在外,高等教育事业也给了他新的平台。老毕华丽转身,几年工夫,就评上了教授。网上也能查到不少关于他学术交流的新闻。此时的我,并没有放弃追赶老毕的步伐,攻读着管理学博士学位。于是我向他请教论文选题,通过微信发去了开题计划和试研究报告,却被告知:不会。我说,你们“双一流”财大这么水,看不懂我们“双非”大学的材料?他说主要是他水。显然,他已然不在意我们评价了。

 

他的故事,不仅是一段青春的记忆,不止是一种职场智慧的传承,更是与祖国、与家乡共成长的历程。老毕,那个曾经的憨厚少年,如今已成为我们心中的人生赢家,他的成长轨迹,也许能为更多人指明方向。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

 

最新作家网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