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愿
作者:青睐
以前最喜欢写叙事文,很完满的去描写每一个人物的状态、思想情感和事物的细节,用恰到好处的辞藻点缀文章。而今进入社会后,屈指可数的社交让我丧失了大部分的交流和情感的碰撞。无论是喜悦还是悲伤,开始模糊,隔着屏幕变得平淡,随着手指打出的文字、点出的表情,仿佛它真的能代表我或者其他人的内心感受...
提笔时,不知道该落在哪里,在脑海中浮现的东西太多了。这不太像我,应该是大雨或者雷阵雨才对,不管不顾的,酣畅淋漓的,带着砸得地面仿佛要出现深坑一样的力度坠下,什么都一起倾泻而下。
开玩笑的,我好像从来没有倾尽全力的做过任何一件事,哪怕是争吵,我也会轻巧的避开。记忆里,没有出现过针尖对麦芒的场景,也没有面红耳赤的时候,再情绪翻涌,也是藏在心里,在大多时间,我是退让的那位。就像那句话,退一步海阔天空。
想做表里如一的人呢,好难。
前段时间,好不容易时间开了个口,让我可以在角落透透气。朋友过生,难得一见的几位挚友齐聚一堂,在几位侃侃而谈最近的遭遇时,我坐在边缘,看着每个人的表情,心里长出一口气,还好,社交也没这么难。我以为除了年关不会再参加聚会,快乐小狗变成圈养小狗了,还是自愿的。得空几秒,看看每一个人的神情状态和改变,心下了然,大家都是老样子,至少表面上是这样。
他们对于我的近况不太了解,似乎也无所谓我的改变,又或许是没发现。我静静坐着,听着大家的话语,捏好气口时不时笑一笑,挺好,比我在出租屋里拿着手机看着ipad,还时不时瞥一眼电脑屏幕强多了。哪怕只有一双眼睛,也要打开全部电子产品,放几集剧情拖沓内容冗杂的电视剧,打开常看的直播间,再刷上几条抖音,恨不得走到哪都得有点动静,我不愿意称之为孤独,只是害怕房间静悄悄的。发明口是心非这个词的人太厉害,我难以想象他是在怎样的场景和心境下得出这个结论的。
聚会结束回程车上,我好希望这一刻可以久一点,再久一点。不巧,车上坐了一位急着赶车的朋友,好在百公里加速的油门一踩,肾上腺激素的飙升,让我忘了前一刻的期盼,很快,是时候结束这片刻的欢愉了,我故作轻松的提前下车,由我来把握主动的画笔,凌迟自己,为这场盛会轻轻点下句号,“走了,拜拜,下次有空一起吃饭哦~”,在心里演绎过无数遍的场景悄然而至,又是这么顺理成章。这根本不是我会说的话,什么时候开始我的结束语加入了“下次有空”,好空洞的话,它就像是誓言鸦片,不该这样,不能这样客套,我们应该真心贴真心的说,可是该说什么呢?我无从知晓,算了,暂且先这样吧。
从下车的一刻,我恍如刚戒毒的初犯,一瞬间的落差感像潮水让我窒息,像是光着身子走在雪地里的江湖人,想马上回家,回到一个熟悉却不属于我的地方,一个人待着,但却因为接触了须臾的温暖,还残留在身侧,不得不期盼下一刻的到来,人还是群居动物,需要生活的烟火气,我快活得像是一个纸片人了,有情感但是靠文字来传递,面对面的交流少之又少。波澜不起,死人微活,贴切。
因为这一次的见面,更加笃定了,我需要情感上的交互,写下这些文字,来详细的认知自己,那些没说出口的,没来得及表达的,都写在这里。
以前常爱标榜自己,才发现人的想法和感受,真的会随着时间和认知的而改变,此前你坚定不会变的事情,会在某个阳光和煦的午后蓦然改变了,你患得患失,整日愁思不得其法的事情,会在午夜的某一刻变得不再那么重要,人都是善变的,情绪和感受也都是会流动的,不要把一时的感受定为永恒,不再为明日的自己答应任何,时间不一定能证明什么,但一定能让你看清大多的人和事。
有句话说得很对,成长的经历大概是让人变得越来越安静,一个人的彻悟程度恰巧等于她所受痛苦的深度,终有一天,你会静下来,像个局外人一样回顾自己的往事,笑着摇摇头,保持微笑。
苦尽甘来时,再讲来时路。
允许其他网站转发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