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周毅之前辈共事点滴
作者:何加正
周毅之显然没有付冬那样有名气。75年前,作为国民党华北“剿总”司令傅作义之女的付冬(原名傅冬菊),因在说服父亲,促成北平和平解放,使古老的文化故都北京得到完整保存,200万北京市民生命财产免遭兵燹,做出过积极贡献而广受关注。在不少电影和电视剧中,人们都看到过付冬的身影。作为付冬丈夫的周毅之,则基本未受关注。这很正常。不过,作为一对年轻共产党员夫妇,在付冬促成父亲傅作义起义时,周毅之不少事情应该是有参与的,至少是个比较完整的知情者。通过一些史料可以看出这些来。我因没有研究,就不多说了。年轻时的付冬和周毅之(图片选自网络)
我和周毅之前辈相识,源于人民日报经济部农村组。
大约在70年代中期,一天,部门干事找我商量,问我能不能搬到后边一张写字台?说部门来了位老同志,靠窗的桌子光线好些,让给他。我二话没说就搬后边了。
这是位于王府井人民日报编辑部二楼的办公室,一小间。共三张写字台,都很旧,也很大,应该是当年华北日报的继承品。靠窗两边各放一张写字台,右边坐的是钟立群老前辈,左边则是我。现在,我坐到左后。
老周来了,五十开外,个子不高,清瘦。为人和气,南方口音,不太善言谈。稍作寒暄后,他一头扎进了工作。
很快,我便知道,老周很有些来历,他不光是傅作义的女婿,付冬的丈夫,还传说曾经是越南领导人胡志明的翻译,等等。
说实话,从形象上说,还真有点对不上的感觉。老周不太讲究仪表,一件穿旧了的那个年代北京老年人常穿的蓝色咔叽布人民装,头上一顶那个年代常有的蓝色旧帽子,经常一双布鞋后跟踩下去当着拖鞋穿,走起路来踢踢踏踏。
老周态度和蔼,听取别人意见时,眼镜后边的双眼炯炯有神并总是满带笑意地盯着你,偶尔会提出些问题和你讨论。让你感觉有股特别认真的劲。
组里分工老周跑口农业机械化,他便迅速进入状态,全身心投入研究。
那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年代。具有“分水岭”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还没有召开。当时的党中央决定召开第三次全国农业机械化会议。这绝对是一件大事,重要性和它的重大意义被提得很高,人们能明显感受到“大干快上”的氛围。人民日报报道任务自然很重,少不了要准备一篇社论,而这个任务就落到了跑口编辑的肩上。李克林老主任和老周商量后,决定让他先下去搞点调查研究,掌握更多第一手资料,做到心中有数。
很快部门通知我,让我陪同老周去农业机械化走在全国前列的黑龙江省调研。我非常高兴,年轻又单身,方便出行。这是一次既轻松又沉重的采访。轻松,是因为没有写稿任务,主要是调查研究,掌握农村农业机械化的实情。沉重,是因为有压力,这不,有篇社论的任务。不过,压力不在我身上,我还年轻,当时还没有写社论的资格,更没有写社论的能力。我是配角,必要时提供些意见即可。
省里安排我们先到绥化地区。一位陪同人员加一辆北京212吉普,开启了我们的调研行程。那个年头,坑坑洼洼的公路,颠颠簸簸,让坐在后座的我不断头撞车顶,因而终身难忘。老周坐前排副驾驶座稍好一点,但也不断上下跳跃。
一路过去,记得最清楚的是在望奎县,时间相对较长。老周工作起来极其认真,白天晚上连轴转,似乎不想错过任何情况。不停地开座谈会,不断地找人。不停地问,不停地记。事后,有不清楚的问题还和我探讨。那种工作精神和工作态度,着实深深感染和教育了我。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我们对黑龙江农业机械化历史、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有了基本了解。不过,我看老周总是没有满足的感觉,走路、吃饭也在盘算着什么。由于他的执着,耽误点时间,原打算顺道去大庆的行程,后因天气转冷而不得不放弃,打道回京了。这也成了我的一个长期遗憾。
1977年底,第三次全国农业机械化会议召开前夕,800多名会议代表在余秋里副总理的带领下赴山东参观、考察。从济南一路东行,走淄博市,经昌潍、烟台两地区(按当时的行政区划),几乎走遍了胶东半岛,行程千余里。观看了为农业机械化服务的原材料工业、农机制造、配件生产、农机修理、农机使用和管理,以及农业机械化试点等共十七个单位。人民日报也派出一支多人报道队伍,包括著名老记者纪希晨、周毅之等,在副总编辑安岗的带领下,随行采访。考察快结束时,安岗对我说:“小何,给你个题目:潍坊能成为中国的动力之乡吗?”并要我回报社查查美国的底特律,英国的曼彻斯特的资料。回来后,我写了一篇约4000字稿,他看后让我请著名老编辑郭龙春把下关。正待上版时,因批“洋跃进”这一政治大气候变化而未能发表。这是后话。
1978年1月4日,大会在北京正式隆重开幕。我被借到大会宣传组负责媒体的服务工作,在宣传组负责人高尚全同志领导下,为参会的各新闻单位提供服务,离开了报道一线。其实,当时服务最多的还是人民日报的人员,包括纪希晨、周毅之等老同志。这样,具体报道工作就没有参与。
会议开幕第二天,人民日报在一版发表了《夺取三年决战的胜利——祝第三次全国农业机械化会议的召开》的社论。社论开宗明义,说明“决战三年”,是根据毛主席一九六六年关于农业机械化的一封信提出的目标而设定的。指出,“在全国掀起一个大办农业、大办农业机械化的高潮,大干三年,夺取基本上实现农业机械化的胜利。这对于本世纪内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那个年代,大会开的时间都比较长,20多天,直到1月27日才结束。闭幕第二天,人民日报在一版又发表《做农业机械化大干快上的促进派》的闭幕社论,重点阐述了抓工作落实的重要性。指出,“落实党中央关于农业机械化的指示,需要做大量的工作。会议上大家举手赞成了,可是执行起来就不那么简单。有些事情原则上能够赞成,遇到具体问题就有可能后退。有些地方,如果不下很大的决心去促进,很可能刚刚往前走几步,遇到困难,又停下来” 。“三年决战能不能取胜,关键在领导,特别是省、市、自治区党委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的领导。”“机械化不是一口气吹出来的,要经过一番艰苦奋战才能成功。”社论强调加强班子建设的重要性,指出,“要在斗争中注意整顿各级领导班子。一个“软、懒、散”的领导班子,是挑不起这副重担的”。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这显然有着明确针对性。
说实话,两篇社论,谁是起草者、执笔者?我没有参与,不知道。它应该是集体的创作。但能肯定的是,这里面一定有周毅之前辈的心血。社论带有那个时代的明显烙印,是那个大环境下难以摆脱的宿命,不是撰稿者的问题。周毅之前辈在那个重要时刻的付出,是不该磨灭的。虽然没有任何记载,看不到任何他付出的痕迹,但我总觉得历史应该留下这一笔。
周毅之出身于越南华侨家庭,在越南长大,抗战期间就读于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和同学傅冬相识,进而建立了恋爱关系。据本报钱江老友文章介绍:“1948年秋,辽沈战役结束,解放军即将入关进行平津战役。为了做国民党北平守军统帅傅作义将军的工作,王汉斌即作出安排,由天津“南系”地下党发展傅冬和周毅之入党。王汉斌还亲自为周毅之主持了入党宣誓仪式”。
钱江还介绍:1951年3月,陈赓被任命为志愿军副司令员,陈赓决定带周毅之一同前往,傅冬菊得知消息,也想前往抗美援朝战场,继续当自己的战地记者。
在北京,陈赓和时任中组部部长安子文、副部长帅孟奇一起吃饭,席间谈到了傅冬菊和周毅之的事情,安、帅二人马上对陈赓说:“这件事应该再考虑一下。”安子文说:朝鲜战场不比别处,美军有制空权,飞机说来就来,没有前线和后方的区别。傅作义将军是有功之臣,对他的家庭,应该有更周全的考虑才是。
在帅孟奇副部长的建议下,傅冬菊和周毅之便都留在了北京,傅冬菊转入《人民日报》记者部,并在这里长期工作。看资料,周毅之应该先是去了中联部,后来再次进入人民日报。
1982年,付冬被借调到新华社香港分社担任编辑部副主任,周毅之也一同去了香港。老周在这之前已经离开我们经济部了。
我和付冬只见过一面,也是在那个年代。一天,我正伏案编稿。进来一个人:“小何吧,我是付冬。”说实话,我一下子很惊讶。付冬短发,50开外,看上去干练、爽快。几句话的功夫,就让你解除了陌生感。我们聊了会家常。后来她说有事先走了。时间虽不长,却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她的形象一直印在脑子里。一对优秀夫妇,如今都已离开我们。但我们不能忘记他们。共和国也不能忘记他们。
2024,8于北京。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