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阅览一本奇书

梁耀鲜2024-06-20 11:49:35

阅览一本奇书

 

作者:梁耀鲜

 

最近有时间,我阅览了一本奇书,颇有收获。

那本书八开本,两百多页码,红色封面,黄色套封,套封中间留有一个很艺术的剪纸图案,黑色的草体“红楼梦”三个字正好如三块石头在黄沙般中露出,突兀、显眼,它在告诉人们,里面保藏着的,就是纵横历史兴衰、包罗世间万象、被刘再复先生定义为“经典极品”的《红楼梦》的精美细节。

其实,这是一本彩色画册,是孙温绘画的《全本红楼梦》。

《红楼梦》作为中国文学史上家喻户晓、老少咸知的名著,从流传之日起,便是众多画工心仪的绝佳题材。两百多年来,相关绘本层出不穷,国画、年画、版画、壁画、连环画和人物绣像均有。然而,真正像孙温所绘的《全本红楼梦》这样的出类拔萃之作,却是屈指可数。有权威评论说,从涵盖全书和囊括主要情节而言,从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想象而言,从对细节的精确描绘而言,从艺术表现的完美程度而言,《全本红楼梦》可以毫无夸张地列为两百年来的夺冠之作。

作为外行,我对绘画本没有多大的兴趣,但当一本厚重的《红楼梦》被一个画家用轻巧的画笔赏心悦目地全本表现出来时,它的吸引力我是无法抵挡的。

我用两三天时间,把它翻了个大概。

这本书极其简扼,没有什么前言后跋,开篇第一页就是一幅石头记大观园全景,把我们之前游荡在脑海里的大观园的模糊印象,变成了一幅有山有水、有门有院、连廊盘接、亭台分明的图画。画面鸟瞰构图,将大观园诸多景致悉数入画,一览无余。面对这样一幅图画,我在费力地寻找哪是荣国府,哪是宁国府;那个把“红香绿玉”改为“怡红快绿”的怡红院在哪,那个竹影参差、凉意凄苦的潇湘馆又在哪;凤姐泼醋、平儿理妆在其中的哪一房哪一阁;黛玉葬花的袅袅香魂何在,宝玉出家的深深庭院何存;疯僧判命何其绕,雨村判案真糊涂?里面都还可以看到其中的株丝马迹吗?我在沉思,在寻找。光这幅图,就够我用掉了半天时间。

从第二开画面开始,作者依次描绘出全本《红楼梦》的故事情节。每个章回情节所用画幅数量不尽相同。有取有舍,有长有短。画面围绕原著的故事情节,将主要人物活动表现得细致入微,楚楚动人。每个章回一般安排一到两页,但根据作者的理解和再创作,有的两个章回甚至更多章回只集中安排一页,有的一个章回却安排有四、五页之多。像前年全国高考作文题的材料,就出自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作者大肆铺陈,展开表现,这一章回用了整整十四页。

有关专家介绍,这套图中绘有山水人物、花卉树木、楼台亭阁、珍禽走兽、舟车轿舆、鬼怪神仙及博古杂项等,几近包括全部画科内容。仅各种人物就多达3700余人,主要人物采用写真技法,注重面部肤色肌纹之渲染,形神兼备。年轻的女子,弯眉、细眼、樱桃小口,身材窈窕,长颈削肩,给人以纤瘦柔媚、弱不禁风的感觉。人物的衣褶裙带勾染并用,线条流畅飘逸。每个人物都活灵活现 ,十分传神。

那么,这位天才孙温,何许人也?

有关专家翻遍诸家画史和地方志书,发现皆未载有其名,画面有作者惟一的题识“七十三老人润斋孙温”。经初步考证,孙温为河北丰润人,大约生于清嘉庆戊寅(1818年),至此图绘制完成73岁时尚在,但孙温一生中的具体情况,还有哪些作品,已经无法考证了。全图由孙温主要构思绘制并由孙小州参与合作完成,其绘制时间大致在同治至光绪之间。孙温经历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等几个朝代,卒年不详,也许他一直到宣统退位、中华民国成立以后才谢世。从全图绘画风格和技法看,孙温应为民间画师中的高手。

也就是说,孙温并非如现在的所谓海归派或者学院派,而是一个非常勤奋、非常拼命、专注执着、坚定地追逐心中风筝的草根画家。

孙温画这套画,大约在同治六年(1867年)就开始酝酿、着手,直到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才大体竣工,前后有三十六年之久,而其中大多数画幅完成于1884年至1891年这七年之间,也就是说,这位画师差不多从五十岁起一直到八十五岁,似乎把他的生命完全投入到了这套画的创作中,比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红楼梦》耗费的心血还多三四倍!

白先勇先生说过,《红楼梦》乃是古今中外第一奇书,胜过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读过红楼的人,和没有读过红楼的人,人生中有些东西是会不一样的。

王国维、鲁迅、季羡林、张爱玲、胡适等等,古往今来不知多少文化名人,都视《红楼梦》为古典文学的瑰宝。

《红楼梦》为什么值得看?人际交往、立身立世、男女情爱、家族兴衰,尽在其中;服饰文化、建筑美学、园林艺术、民俗节日,包罗万象。它是生活教科书,是艺术博物馆。

《清.孙温全本红楼梦》用史诗级的画作,再现了红楼一个个人物、一段段如梦如幻的故事。作为跟曹雪芹同时代的人,画师孙温耗尽一生心血,画出了红楼众人世情百态,画出了这簪缨世族的家传美学,画出了这本光耀千秋的奇书。

如果有时间,建议你也读一读。让你翻着画,就把红楼读完了。

 

2024年6月12日

 

作者简介:梁耀鲜,壮族,广西田东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语文教师出身,供职多个行业。爱工作爱生活爱文学,诗情约画意,我手写我心,喜欢在散文诗歌创作中寻找快乐。心香一瓣常分享,网络报刊有稚文。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

 

最新作家网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