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聊聊与共和国同岁的爷爷

张庭赫 许庭瑜2024-06-19 07:38:56

聊聊与共和国同岁的爷爷

 

作者:张庭赫  许庭瑜

 

我爷爷南方生北方长,用他同事对他的评价是,既有南方人的细腻又有北方人的粗犷,整天乐呵呵不知愁的样子。

说他与共和国同岁,其实他是1950年生人,我问爷爷:“共和国是1949年10月1日诞生,您怎么能说与共和国同岁呢?”爷爷的解释是,人讲年龄只讲虚岁,因为人在出生之前还有一个十月怀胎的过程,这样爷爷不也是49年的人吗?我俩一听,这似乎也有道理。其实爷爷是以与共和国同岁为自豪!

下面说说我俩所见所闻的一个真实的爷爷。

首先是继承家风。据许家家谱记载,爷爷的先辈家里穷到男孩子难以成家,于是便被许家招婿改岑姓为许姓。爷爷的爷爷是个1934年牺牲的老红军副营长,家存的烈士证书被爷爷端放在他的书房,他常对我们说:“今天共和国的江山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爷爷的父亲从小就是一个孤儿流落街头乡村,13岁给地主当长工。1941年,入党成为新四军的一名地下交通员。1944年被日本鬼子逮着用枪托打断了三根肋骨,死里逃生。作为这种家庭出生的爷爷,从小又在农村长大,所以红色家风、勤俭持家、诚实做人,就成了爷爷一辈子的行动指南。爷爷是个标准的“老三届”,只是功底比较扎实,后来又通过他自身努力参加全国通考,上了大专脱产学习并在仕途上有所收获,但从来看不出半点官样,家里衣服柜内也挂着几身西服和呢子大衣,但我们从未见他穿过一次,这可能是当时为了应付官场,私下里爷爷经常穿着打补丁的内衣和露着脚趾头的袜子。在吃方面,爷爷也不讲究,我俩吃剩的饭菜,一律由他承包,什么隔夜菜也从来舍不得倒掉。爷爷喜欢大碗喝酒,大口吃肉,但是酒不分好坏,有时15元钱一瓶的牛栏山就着几颗花生米,他照样喝得吱吱响,尤其是他老家海门产的25元一瓶的茵陈酒,是他的最爱。他说这酒不假,既经济还能健身。他说这酒能喝出年少时的回忆,家乡的韵味,喝得高兴时,他会用手摸摸嘴巴,对我俩说我喝的酒比你俩喝的水还多呢。还真不夸张,我问爷爷,你是怎么喜欢上酒的?他说,我喝酒是自学成才,我父亲一辈子滴酒不沾,大概在上世纪60年代初,农村逢年过节,每家凭粮食本可购买到一斤散装烧酒,我父母会让我去生产大队的小店购买。在回家的路上偷偷喝上三两口,然后再在河边加上水拿回家,你们说这不是自学成才吗?爷爷说着乐着,并说满打满算,已有65年酒龄了,这话不假。家里还有一些穿的、用的、玩的老古董爷爷都舍不得扔,楼上楼下以及小侧屋都装得满满的,这点家风可能是遗传基因的作用,我们兄妹俩也一脉相承。

二是勤奋好学。这对我俩是最好的言传身教。我俩小时候最喜欢听爷爷讲故事,什么“头悬梁”,“锥刺股”,“智斗大灰狼”等等,都是从他嘴里得知的。尤其是对一些历史知识、重大事件、古典名著、伟人传记等等,爷爷都能如数家珍,娓娓道来。这些方面的知识,我俩有种难不倒他的感觉。由于他的刻苦勤奋,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爷爷在工作之余就由工人出版社,华龄出版社这两家单位出版了《职工心理探秘》、《人类长寿学》两本专著50多万字。退休后,在建国65周年和建党100周年之际,又分别出版了《九国梦》、《百案·百态·百思》等两部专著六本180多万字。他不善电脑打字,都是一笔一画爬方格子而成,所以家里的书稿、原稿都有我们一人高。收集的资料,能装三、四蛇皮袋,而用掉的笔芯就足足两大笔筒。所以我家从一楼到三楼再到他的侧房,到处都放着书,茶余饭后睡觉醒来,他都要随手翻书看书,而且现在已75岁高龄,但看书写字看手机都不戴眼镜,真令我佩服。

三是工作踏实。爷爷是个工作狂,这些我俩从他所得的奖章、奖品和一大摞的大红证书中得到印证。爷爷有两句名言:第一是“我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我们从他的履历表上看出曾先后当过宣传干事,党政办文书,宣传科长,学校书记,公司党总支书记,公司总经理,工会主席,纪委书记,党委副书记,书记等职,这就足以证明他是一个工作踏实,领导放心的“一块砖”。他还有一句话就是:他是一个“救火队员”。此话怎讲?我俩从他的回忆中得知,他曾经当过三次“救火队员”,第一次是大专刚毕业,单位职工子弟学校,两位党政一把手同时退休。此校是徐州矿务局内职工学校中规模最大,班级最全,师生最多的小学直至初中、高中、职业高中校办工厂的全日制学校。由于种种原因,一度该校的好老师外调,好学生外转,造成校风、校纪教学质量严重下滑。当时有人形容,这样的学校教师不专心,学生不安心,家长不放心。组织决定后,我爷爷二话不说,就从当时宣传部门的副职主管走马上任,后来有人对我爷爷说,你这是明升暗降受排挤。我爷爷回答了五个字,“我是一块砖”,爷爷去后与新校长团结一致大胆改革,提拔重用一批德才兼备的学校中层干部,借着国家改革初期的东风破例实行奖罚制度,严格执行备课听课制度,大力整顿整治校风校纪和学校周边环境,极大地提高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教学质量稳步上升。三年后该校连续两年被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录取,两名年仅13岁的小大学生,学校再次借东风,鼓干劲,矿务局教育处在该校召开了现场表彰大会。这在矿务局乃至整个徐州市的教育史上也是少见的。第二次救火是在上世纪改革之初,矿务局的一家矿处级单位严重亏损资不抵债,每月靠矿务局补助才能发放数千名职工工资。矿务局果断宣布该单位实行重组,设立总支级单位,组织决定让我爷爷从矿宣传科长位置上去该单位任党总支书记,去后与新组建的其他三名公司行政领导同心协力,重新制定了厂规厂纪,狠抓产品质量,开拓产品市场落实销售任务。三年后使该厂在上头“断奶”,外无支援的情况下,自力更生重获新生,并由公司党总支书记改为公司总经理。第三次救火是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由于煤炭资源枯竭,矿务局第一批宣布三个矿井破产前夕,我爷爷又被调入其中一个即将破产矿任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工会主席。而这三个首批破产矿井,我爷爷就曾干过两个矿。这次的火势更猛,三个矿有两万多职工需破产分流,下岗转业,算上职工家属将有五六万人受到牵连,端惯了铁饭碗的广大职工的思想工作难度可想而知。三次救火,逐步锻炼提高了爷爷处理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四是豁达开朗。爷爷常说,人生就是一部喜怒哀乐的交响曲,但我们看到我的爷爷常常乐呵呵的,似乎在他的字典里找不到一个愁字。一辈子干过那么多单位,经他手里表彰表扬的不计其数。因贪污腐败、违章违纪,违反计划生育受过处分的也不乏其人。爷爷总是豁达开朗的性格,公正无私,以理服人的方式方法教育他们,感染他们。对于一些弱势群体困难职工家庭,他给自己定了一个规矩,必须亲自走访,助其脱困,享受快乐。在退休前的四、五年里,他用自己的言行帮扶了两户特困家庭,逐步走出困境,走上了快乐幸福的生活。所以凡是接触过他的人,都愿与他交朋友。有的干部干过一个单位,临调走时骂声一片,甚至不得不偷偷的走。而我爷爷从学校调出时,有30多位教师集体到党委要求领导改变决定,还有20多位老师给我爷爷送了钢笔、笔记本、自己创作的字画,盆景等作为留念。前段时间,爷爷与一位原上级领导久别重逢,喝酒时该领导关心地问爷爷最近怎样,爷爷说吃嘛嘛香,还“四不高”,该领导笑笑说我只听说“三不高”,你怎么冒出个”四不高”?爷爷说血压、血脂、血糖不高,加上退休工资不高,大家哄然大笑。是的,我爷爷的退休金与同年同龄同级别的人相比,只拿他们的三分之二甚至一半,因为爷爷在职时干的都是一些穷单位,所谓的救火员,在职时单位工资就低,退休后的退休金怎么能高呢?但他从不放心上,经常说钱多多花钱少少花。退休后,他花80元买了一把电剃刀,每月理发不出家门,由奶奶代劳。他说80元不到半年就挣回来了。但有时爷爷又很大方,例如招待客人,同事亲朋,回老家看到一些农村的旧友、亲戚、邻居等,他也会三百五百的资助一下。还有我俩发现爷爷奶奶每月定期去足浴店泡脚,每次四五十元,他又不心疼了,他说泡脚好处多多,特别是我们年龄大了,脚趾盖又长的很快,自己剪总眼花,还弯不下腰,每月泡一次脚,连捏带修什么都解决了,说的在理。也许这种生活方式和性格脾气决定了爷爷的身体状况,有一次他悄悄的对我耳语,他说他一辈子都没有住过院,这是天机不可泄露,说完爷爷自己也笑了。

五是爱好广泛,爷爷的爱好也真叫咱俩佩服,上面提到爷爷喜欢喝酒,而且他更喜欢藏酒,家中一面六米多长,三米多高的酒柜里摆满了他40多年来收藏的各种中外名特酒,大小240多瓶,最大的十斤一瓶,最小的2两一瓶,而其中有两瓶是他津津乐道的,一瓶是战斗民族俄罗斯保健酒,外形是一米长的玻璃瓶,带回来时层层包裹,历火车汽车长途跋涉,千里迢迢带到家后,第一要务是看看酒瓶如何?第二瓶是从越南带回来的长脖子青花瓷瓶酒,因为上飞机前必须人货分离,他把酒用衣服报纸包好藏在一个手提箱内,下飞机后一看,由于野蛮装卸,手提箱已经破烂不堪,里面的衣服等都已裸露在外,爷爷心想这下完了,因为这瓶酒的酒瓶脖子很细很长,最后打开一看,这瓶酒却完好无损,爷爷高兴得手舞足蹈,现在亲友来时,爷爷都要显摆一下。除了集酒,爷爷还喜欢集邮,现在光年册就集了近40年的;集币,全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币,爷爷手中就有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纸币、硬币及我们自己国家的古代铜钱和近代银元等。他很喜欢旅游,由于身兼过工会主席,加上后期调至地质勘探处和基础工程公司工作,他的队伍遍布江苏、山东、山西、陕西、内蒙、新疆、四川、贵州、天津等地,给他带来了踏遍青山人未老的机会。所以,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加上港澳台除一个福建没有到过外,其余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和身影。由于这个优先条件又为他创造了一个收集各地的地图、导游图及各类门票的条件,与山水打交道,这又引起了他对玉石的兴趣和花草的爱好。爷爷有三十多块爱不释手的玉,虽不算十分名贵,但每块都有它的故事,而他尤其喜爱的一玉一石,即爷爷用的两瓶茅台酒换来的一块红木底座长70厘米,高54厘米的上山虎玉雕,玉虎昂胸抬头虎啸山谷,因爷爷属虎,所以他很钟爱。另一块是花4800元定做的红木底座,长1.58米,高0.8米的安徽灵璧石雄狮,狮口大张,目视远方,狮尾翘起形态逼真,是他在30年前以1200元购得,据行家估算,现在的身价最起码翻了十几二十倍,另据做红木底座的师傅讲,20几年前就有南方一大老板看着十分喜爱,想花重金把它买回去放在自己公司大厅,爷爷就没同意,他说这是他的镇宅之宝。但是说到最后,爷爷最爱收集的还是书,现在书房内有七个高至屋顶的书柜都被放得满满的,放不下的只得垒在书柜旁边的地板上。我们家从偏远的矿区搬至市区,经过几次搬家,唯一不愿舍弃的是书报杂志。他说,我也是孔夫子搬家——书多。爷爷的爱好广泛,还不局限于收藏。年少时爷爷在农村长大,为了生计给生产小队,大队的墙上刷过大幅标语,画过毛主席像,给别人刻过图章。为了长大后多一条生活之路,南通老家的木、竹、瓦三匠手艺他都尝试过。上世纪六十年代末,爷爷家想翻新住房,买了几千块砖放在老屋前,爷爷就与他弟弟花一元钱买了一把瓦刀,在自家门前的场地上学砌墙了,砌了推倒,推倒再砌,反复练习。他说,瓦匠是三匠中最苦最累的,夏天晒冬天冷,日晒雨淋是常事。后来,由于本家兄弟学做木工,他也跟着锯刨钉的学起来。他说,学木工当学徒时,必须先拉大锯,那时没有电锯,诺大的木料要先锯成木板,这就得靠人力一点一点锯。但木匠相比是屋内活,不用风吹日晒,三匠中比较轻松的是竹匠,于是在太爷爷的支持下,爷爷花60元钱(那时可不是一笔小数),正式拜师学艺一年,按规矩必须学三年,由于爷爷悟性好,后来只脱产学了一年就结束了。对于苏中苏南,农村家庭常用的竹篮子、淘箩、筐头、竹席、竹椅等,爷爷都能做得像模像样。现在家中这三匠的工具基本齐全,前几年爷爷还挑灯夜战把自己院子都铺了青石地板,一块青石板60公分长,30公分宽,几十斤重,在一个70开外的老头手中搬来搬去,还能玩得转。前年,爷爷把我们搬家时没舍得扔的,一坐就塌进去的沙发拿出来,用旧木板做底,重新翻修好,现在跟新的一样使用,去年爷爷用他收集的旧条椅和杂木板又盖了一个高高尖顶的两层楼鸡窝,刷上红漆,我们问爷爷为什么要把屋脊弄那么高那么尖呀,他说这是欧式建筑,小楼放在院子里既美观好看,又可以当做一个风景,一个艺术品,同时屋脊顶尖高对防雨漏也有好处,他讲的头头是道。其实,爷爷的爱好不但表现在他对人,对物,对一草一木的热爱,他爱国是出于红色基因的传承,爱事业是他本能的反应,爱同事部下和家人,是人性本善的表现,而他爱物是他把万物世界看作都有生命的最高境界。

曾听爷爷讲过这么两件事,就是有两次爷爷在市里与同学朋友吃完饭打的回家。由于酒后天黑,爷爷上车后司机主动招呼老领导到哪里,爷爷一听一愣,原来这两人都是爷爷曾经干过的原破产单位的下岗职工,这部分人加起来数以万计,他想不起来实属正常,其中一人说当年我孩子考上大学,你带着工会其他同志敲锣打鼓送上红包来祝贺过,另一次的那位司机说,我爱人得过肾病需每周透析,当时生活雪上加霜,你不止一次到我家走访救济,你忘了我们怎么能忘?茫茫黑夜,人海横流的若大城市,两次的偶遇即可证明爷爷对弱势群体的关心照顾。他说我们无论是锦上添花,还是雪中送炭,都要不图回报。而爷爷对他一生中遇到的恩人却会念念不忘,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前年九月,爷爷的小学一个班主任老师得了不治之症,他知道后不远千里,回去后联系十几位同学前去慰问看望。回来后又经常视频联系,可是那位老师一年后还是不幸离去。爷爷听说后,他马上赶到车站,到达后与恩师告别后在宾馆利用大半夜时间写好追悼会悼词,并安排另一位同学代他宣读,而他自己悄悄乘了原班次列车返回徐州,30个小时来回2000多里,因为当时我妈身体欠佳,我们俩人上学,又需要照料接送。爷爷对别人的爱,还有两件事使我们永生不忘,我俩从幼儿园小学到初中,大多数接送都是爷爷。一次是寒潮袭来,走时爷爷忘了多带一件防寒衣服接我,后来他毫不犹豫的脱下自己的外套穿在我身上,另一次是接到我后,老天爷突然下起雨来,爷爷二话没说,脱下自己的衣服穿在我身上,而自己光着上身冒雨回到家中。他对我俩的大爱不是溺爱,有时又非常严苛,例如当我们睡着看书,看手机,做作业拖拉不专心,不注意卫生,吃饭时讲话等,他又都能及时指出。爷爷说你们不要生在福中不知福,你们看看今天的叙利亚,伊拉克和加沙地带的那些孩子们,无学上无饭吃,随时都得吃炮弹,真是一个天堂,一个地狱,没有强大的共和国,哪有你们的今天?爷爷对别人的爱还表现在他对一些文艺作品的态度,每到言情深处,特别是像“我等你”等寻亲节目,爷爷会边看边泪流满面,而对灭绝人性的人贩子恨得咬牙切齿,体现出他的嫉恶如仇。

我们喜欢养宠物,但养一段时间后又弃之不顾,这事都交给爷爷打理,细细算来,我们养过小鸡、小鸭、小狗、小鸟、小白兔、小仓鼠、小乌龟、小金鱼。当这些宠物不能善终而死去时,他都会心生一份伤感。他说,这也是一条生命啊。我们小区有四五只吃着百家饭的野猫,每到晚上,他们与爷爷都会不期而遇,他们知道每天这时爷爷会给他们送去可口的饭菜。爷爷爱花草树木,他曾经表示,要使自家的院子变成月月有花,季季有菜,年年有果的小花园,现在他做到了,家中一年四季蔬菜不断,春天竹笋吃不完烫好晒干,夏天黄瓜吃不完做成酱黄瓜,秋天青菜吃不完,用小缸制成雪里蕻。他说自家种的菜既不打农药,又不施化肥,吃起来放心。果树如枇杷、石榴、苹果、金桔、杏、桃、梨、柿子等他都种过,现在他又在进行品种优化换代,至于花草更是百花齐放争奇斗艳,桂花季季飘香,月季月月绽放,春有牡丹、海棠和梅花,夏有玉兰、金银花、黄金万两,冬有腊梅、冬红果再加骨感十足的对节白蜡、铁树和榆木树桩真是目不暇接,而令我唏嘘不已的是,有一天爷爷说今天没什么招待你们,我买了一只北京大烤鸭,他拿出一只红的淌油的大烤鸭,看那逼真的形态,真让人口水哗啦,原来这是用一棵死去的老榆树根制作而成,还有一只用黄杨树根制作的孔雀开屏,这两个树根老去时,爷爷就心疼不已,他说我现在给了它们第二次生命,真是化腐朽为神奇。

爷爷的言传身教吸引着感染着我们,但有时发起脾气也挺吓人,尤其是在奶奶面前。有时因南北生活习惯不同,有时候自作主张不民主,甚至有时跟奶奶打牌时也吵得面红耳赤,但事后又被冷风吹走了,为了刺激一下爷爷,杀杀他的威风,奶奶生日那天早上我用英语给爷爷奶奶发了一个祝贺语,爷爷看后气的说小老外说什么,原来爷爷不懂外语,就回信问妈妈什么意思?我听了高兴坏了。有时爷爷辅导我们语文和作文时口气有点傲,说话有点大,但我给他来一句英语怼他,他也会两眼一瞪回怼我一句:“我是华人专说汉语”。     

我骄傲,这就是一个完整的与共和国同岁的爷爷

 

注:作者张庭赫高二在读,许庭瑜三年级在读。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

 

最新作家网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