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的茶
作者:王军
香山的茶,是什么味道。说句心里话,此前我并没有刻意地去品尝它的色香、它的甜润,它醇厚的回甘。但它却在家乡的茶市中早已名声鹊起,属于那种“稀缺”的物品了。有人说,能喝上算是碰到的口福,本地人几乎是喝不到的,说是香山的明前茶,已被京城的人专程前来定制走了。
我的老家在河南新县,那里山清水秀,气候宜人。从地理位置来看,属于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线的南沿。那里植被茂密,草木葱葱,春风沂水,群山秀丽,适宜茶叶生长。
翻阅历史,宋书有记载称光州南部多山,坡高林密,水土湿润,茶叶茂盛,一些茶商多喜于此。沈括路过光州南部山区在《梦溪笔谈》中写道:“光州光山场茶三十万七千二百一十六斤,卖钱一万二千四百五十六贯”。他又记:“片茶蒸造,最为精洁,他处不能造。”
新县是大别山腹地,也是孕育红色革命的地方。早期,新县一大部分山区属于光州辖区。历史所记载的光州南部多山,应属新县一带。那里有大雪封山的豪情,有着忠厚的文化思想脉络。那里的山水峦川曾一度给当地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困苦,但也造就了一代一代人对幸福的渴望、对生活有着一种美好的追求和向往。他们把河湾化良田,把山坡做梯带,拦水栽稻,扶土种茶。1969年新县人民日夜兼程,铆足干劲,在香山修建了一座蓄水量8000多万立方米的人工湖,人称香山湖。《新华每日电讯》刊登的《南方有香山》一文中写道:“香山处在大别山深处,位于县城东南角,地势不高,山径不陡,其群山依偎,山水相连,绵延秀丽。最惹人心醉的是山边那座湖水,那里山水一色,像一块蓝色的宝石嵌在山峦之中,宛如少女的眼睛,明净而清澈,波动而楚人。阳光下面,天蓝湖绿,白云如絮,倒映水中,瞅瞅天,看看地,方知湖水倒影。微风吹来,水波泛起,送来粼粼微光,像无数粒耀眼的钻石,在眼前闪烁着,一眨一眨的,流露着灿烂的笑脸……”
美丽的环境蕴藏着丰富的物产。香山的茶就产自这座秀丽的香山湖所环绕的群山上,它的湿度,它的气候,它的迷人,它的天然成分,也给一带带绿油油的茶园平添了勃勃生机。
有人说,那茶尖嫩甜润,回甘迷津。有人说,那茶芽叶鲜馥,水绿色香。
我喝香山茶时,是在一个朋友家里。他说:“你老家的茶好喝,甜润。”我望着他,愣了半天,心里疑惑:他怎么有香山茶。
他见我惊讶的样子,连忙开口说:“一个朋友拿来的,说是香山产的,让我尝尝。”他见我拿起茶叶闻了又闻,接着又说:“我以为是北京香山的,原来你老家也有个叫香山的地名。”
老家的香山,风和日丽,景色怡人。去过的人回来对我讲不枉此行,一时夸赞不已,说那里山青青,水绿绿,人厚道,茶好喝。
平时,我不太喜欢喝茶,虽然离开家乡多年,自打小端起凉水就喝的缘故,这么多年也没养成喝茶的好习惯。偶尔喝上一杯,也是放上几根茶叶泡出很淡很淡的那种色味。近年,有时回老家看看,也只是匆匆忙忙,像蜻蜓点水似的路过家乡的炊烟缥缈,童年的山山水水,记忆中的湾弯沟沟,那种情真意切,总是挥之不去。有时,亲人们顺手端起一碗清凉的山井水,见我咕噜咕噜地喝进肚子里,他们笑着说我还是小时那样,看了让人舒心。
前几天,雪很大,大得家乡的路被雪阻断。家里人说:“那是春雪。”其实,家乡的老百姓盼的就是这个年景,有点儿瑞雪兆丰年的意思。
我趁着那个雪天,艰难地回了趟老家。那雪,我没见过几次。那天,在雪地里走了几个小时的山路。
我去香山湖的时候,路上的雪还没碾开。我蹲在湖边的茶叶地里,见那雪轻轻地趴在上面,孕育着嫩嫩的新芽,那芽一定是绿绿的、细细的、尖尖的,带着雪的清新,水的明净,花的香色,春的柔润,一股股从绿水青山的山坳中款款飘来,一片片从茶碗间的笑声中徐徐雾起……
那是茶,香山的茶,一种愉悦心灵的茶,那茶香的飘逸,让人梦湿枕巾,不能自已。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