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心灵交响

池征遥2024-02-29 18:15:23

心灵交响

 

作者:池征遥

 

“叔叔,下午1到3点你和阿姨睡醒了叫我们一声,去给你们理发。”

这是2024年1月2日上午,古都西安铭城国际社区段玲玲发来的微信。

“好呀!那太感谢你们了,又要辛苦你们啦!”

“不辛苦,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今天是小年了,赶紧把头发理了,干干净净地过大年。”

一股暖流传遍了我的全身。

如约,段玲玲和另一工作人员小尚按时来到我家。先是关切地询问了我们近况,然后小尚具体操作开始剪头。

“小尚动作娴熟呀!专门学过理发?”

“我是在部队和大家互相理发学会的!到社区两年了,也经常给大家理发尽义务。”

“哦,还有从军经历,了不起!”

就在说话间,不大一会工夫小尚就把我的头发理好了!

“叔叔,这哪像快70的人呀,转眼间大变样,一下子至少年轻了10岁。叔叔年轻时一定很帅。这样子过年才长精神呢!”段玲玲惊呼道。

我摸了一圈理好的头,对着镜子端详许久:“哇,这真的是我吗?仿佛又回到了10年前。”顿感一股暖流涌上了心间。

我告诉他俩:“阿姨患重病脑动脉血管瘤破裂成为植物人后12年来,我们再没有出去理过发,每次是我自剪光头,加上衣着不整,有失光采,今天又看到了昔日的容颜。”

他俩说:“从现在起,以后每隔一段我们就来给你们理发,让你们高高兴兴快快乐乐度过晚年。”

又过了一会,我老伴的头也剪好了。可以看出她也是很满足的,脸庞充满了笑容。

铭城国际社区就是这样的,把帮扶特困家庭作为他们的神圣职责。算起来,这样的特殊照顾上门服务已经有六次了。

第一次在去年下半年社区成立后的当月,社区工作人员即上门开展了“特困户”的摸底调查。了解到了我老伴全瘫十一年,还有糖尿病,生活不能自理,完全需要我来照顾。而且,我也患有脑梗死、糖尿病、糖尿性肾病等!他们无不动容,感慨艰难不易,当场认定为“特困帮扶对象”,具体项目很快得到了街道的批准。随后,社区书记亲自带人上门表示关切慰问,送来了党组织和地方政府的关怀。

第二次上门是为我老伴做全身推拿按摩。他们说:“患重病长期卧床的人,必须经常辅以运动,才能防止神经萎缩和肌体衰老。”

第三次上门是为我老伴做艾灸。他们说:“陈疴顽疾,辅以中医药,会有好的疗效。”

第四次上门是清洗抽油烟机。他们说:“理应为两个病中老人分担些帮一把,尽量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第五次是在冬季供暖前上门清洗地暖管道。他们听说我家前三年供暖都未达标,多次与阳光热力公司联系解决,并安排专人把输暖管道清洗了一遍。遗憾的是热力公司仍未能解决此问题。

出于媒体人特有的追本求源的好奇心,我曾多次探问社区帮扶工作的具体情况。

社区书记告知:“对有特殊困难的居民给予帮助,是党和政府牢记宗旨、不忘初心、勤政为民的重要内容,是一项具体政策,也是一项具体行动。在这个社区列入帮扶的不只是你们,另外还有多人,情况各不相同。但列入工作范围的都必须是最具典型和代表性的困难户,他们已经成了一个弱势群体。”

“据说你们就几位工作人员,能照顾得了辖区几万人的工作面吗?”

“我们并非单方面开展工作,和我们联手合作的还有多个相关机构,他们承担着具体的操作实施。每隔一段都要对帮扶重点进行评估,务求实际效果。”

“哦,原来是这样!”我如释负重说出这句话。

从介绍中知道了社区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群众的一个基层组织,一个门户,是一个窗口,也是桥梁和纽带。从这里反映出党和政府的形象,折射出时代前进发展的光芒。

知道了社区虽小身处最底层,但涉及的事情千头万绪,纷繁复杂众多。

因为我们是居民中的一员,经常会看到社区领导和工作人员穿行楼栋抓管理、搞活动、做好事、排忧解难的身影。

他们就像一面旗帜,像一个路标。像一个指示牌上写的那样:“党旗领航有色彩,真情服务创美好。”他们是党和政府路线方针政策的忠诚实践者,是广大居民的贴心人。

在寒冬里,他们不断传递着爱心,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送到了特困群众的心坎上。

就像日月辉映,就像一首诗一首歌,在我们的心灵深处回荡!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

 

作家网新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