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母爱同耕

池征遥2024-02-19 11:03:54

母爱同耕

 

作者:池征遥

 

当今社会,大凡一个新生命的诞生都要经历孕前、孕产期,无不凝聚着为人之母的辛劳:诸如孕前的健康教育、自我记录、优生健康检查记录;孕期体重自测及管理、胎动记录;孕产期的自我记录及医生记录;分娩情况记录、产后访视记录等,每时每刻宝宝们无不在享受母亲的免费服务,及至婴幼儿期和学龄前后。点点滴滴,记载着宝贝们成长的轨迹。

 

过去我常揣摩,母亲们生我们到底是为了啥?脑海里突然蹦出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词“母爱同耕”,从此对母亲有了更深的爱。

 

在农村长大的我,自从来到那个不平凡的世纪起,就开始了以牛为伴的日子。

 

记忆中,村里饲养的那十余头水牛,每到冬天都会受到特别优待,住在保温的公房里,每天都有专人值班守护、喂料饮水、铲除粪便等。

 

最难忘,每到春耕时节,就是水牛们最辛苦的时候,多数时间需要披星戴月地干活,但它们含辛茹苦,终日耕耘劳作在广袤的田间地头,任劳任怨。

 

最难忘,那些水牛,开垦出的一片片处女地,在庄稼人手里变得五彩斑斓。形色各异的稻田、麦田等,就是庄稼人的用武之地,他们熟练地播撒种子,精心地疏水浇灌,一年四季的付出终于取得了好收成。

 

最难忘,在农耕时节,母牛和公牛们一样,除了以草料充饥挺着大肚子耕田犁地,还更多地承担了繁育小牛仔们的特殊任务,为人们生活所需创造并提供了更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资源。毫无疑问,耕牛确实被视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资料和劳动资源。在中国的传统农耕社会中,耕牛的使用对于农业生产至关重要。自古以来,牛就被认为是对农业发展不可或缺的生产工具。《耕战图》显示,早在春秋时期,中国就已经开始利用牛进行耕作。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犁和牛耕的出现,这种社会经济变革标志着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由于牛在农耕和交通运输方面扮演着核心角色,古代还有“诸侯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的规定,以此来强调对耕牛的保护。即使在现代,耕牛仍然是许多地区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最难忘,当过牛童的那段时光虽短,但在我心灵深处却留下了永恒的印象。每次骑在宽阔的母牛背上的情景还历历在目,那种感觉就像是趴在母亲的背上,是那么地温暖慈爱和安详。

 

穿过这些光阴碎片,从牛的身上,我顿悟到了母亲的力量。她们为了家庭,为了子孙后代,不畏牺牲,再苦再累也在所不辞。今天的孩子们,从准孕期开始,到孕期,到分娩出生来到这个世上,每一步都享受着阳光雨露,可谓天之骄子,堪称小皇帝!

 

后来我长大了离开了南方,它们也因年老相继消失了。我问长辈和玩伴,它们是去了地狱还是天堂?回答我说,不知道,让我感到失望。我暗地里祈愿它们应该去天堂,那里不会再有苦难,会永远享受幸福快乐,地久天长。

 

牛是孺子牛,人是牛人。蓦然回首,过去的岁月艰辛不易。我们没有理由忘掉那些母牛曾经与公牛一道,甘于奉献,留下的每一处身影;更不能忘记我们的母亲与父亲相亲相爱,曾经为养育我们流下无数的心血和汗水。今天的生活很美好,自当珍惜,更要懂得知恩图报。

 

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眼下许多地方传统的耕牛已被机械装备所替代,传统的生活方式也在改变。

 

春光明媚,万物复苏,春暖花开的时辰已到。看大江南北,神州大地,分外妖娆。在这充满生机、魅力四射的季节,父母们为了孩子又像耕者一样到处奔波忙碌了。

 

已经长大了的孩子们,未来已经开启在我们的脚下,我们担负着更多的使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更不能辜负生于斯养于斯的父母。为了明天的梦想和追求,应该看得更多、更深、更高,那里有你的诗和远方!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

 

作家网新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