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神谕

王德兴2024-02-19 10:52:47

 1

悦鄃坊书店


神谕

——在悦鄃坊感悟先贤智慧

 

作者:王德兴

 

题记:此刻打盹,你将做梦;而此刻学习,你将圆梦。——哈佛图书馆训言

 

坐落于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的椹仙村,是一座充满历史和人文气息的特色旅游小镇。

这里不仅有古老的建筑——将军府和多宝楼(均为木制结构且造型雄伟的匠心巨制),还有灿烂的灯光秀和美味小吃,更特别之处还在于,小镇周围还有数以百计、树龄绵长的古桑树。就在这古朴而现代、优美而又雅致的环境里,还耸立着一处散发着浓郁书香的智能型书店——悦鄃坊。

只要你愿意,无论白天还是夜晚,凭二代身份证便可刷卡入内。四组五层的书架,陈列着近3000册各类图书,尤其在右侧顶头的特殊展柜前,有一套关于夏津历史文化的“丛书”。

趁甲辰龙年春节回乡的间隙,我多次光顾此处,着重阅读了《千年古县夏津》和《情系鄃城》两本书。

流连全书,仿若耳提面命古代先贤的神谕、聆听当今学界名流妙语连珠的诱导与启发,获益匪浅,感慨良多。

“烟含曙影千村晓,花吐浓芳百卉妍。绿村人家鸡犬接,大田禾黍阡陌连。”从明朝天顺年间即主政夏津的知县薛正所作诗句中,似可看到他率民众加固城墙、开挖护城河、兴建学校的勤业景象。

“本县既宰夏邑,即当为民兴利除害,方不愧此职守。岂肯目击,穷民之膏血任奸胥蠹吏之吮吸乎?除现在差拿严究,并将里书代派名目各等尽行革除”,“如本名下之钱粮完纳之外,倘有奸蠹仍向尔等多派分文者,许被害之人即行首告。定将私派之奸蠹立毙杖下,断不姑宽”。从朱国祥走马上任康熙年间夏津县令时所郑重颁布的《禁革私派以苏民困》这份安民诰示中,能真切感受到朱国祥当年推行夏津新治的坚定决心和果敢意志,也正得益这个高起点的初始,才有了现今令世界瞩目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黄河故道古桑树群。

“桑蚕业起源于中国,是中华农耕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具有1500多年的历史,是山东地区桑蚕业悠久历史的佐证,也是中国桑蚕业发展的历史见证”。从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文华等农桑产业学界泰斗共同起草的、写给时任山东省委书记姜异康和省长郭树清的《关于加快山东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建议》中,我们无不领略并体会到,夏津历届县委、县政府在团结社会各界致力争取古桑树群保护、政策资金扶持等方面所做的长期努力。

……

2

悦鄃坊书店外景


以上内容,只是我在悦鄃坊所研读诸多内容中印象较为深刻的极少一部分。但它们带给我的启悟是全面强烈而又极其深刻的。由此我脑海中升腾起《国际歌》中的旋律:“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我们要夺回劳动果实,让思想冲破牢笼,快把那炉火烧得通红,趁热打铁才能成功,这是最后的斗争 ,团结起来到明天”。

的确,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齐鲁大地自古至今,并不乏勇于创造、奋力开拓之人,仅古代就曾涌现过像晏子、东方朔、田雯这样的先贤名流;而在被誉为“九达天衢”的鲁西北地区,也诞生了像崔鸿、朱国祥、刘真、管华诗、桑恒昌等一大批贤达名士。虽然由于时代变迁他们已相继消隐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但他们的思想和精神,依然蕴活在众多的史料典籍中。只要你肯用双眼寻觅、用心灵感悟,就会触摸到他们的脉动与心跳,而包括悦鄃坊在内的各种文化场所,无疑就是他们容身的圣地、弘法的道场。置身其中,就会感悟到先贤的智慧,获得打开广袤宇宙之门的神谕!

3

 本文作者在悦鄃坊书店


作者简介:王德兴,山东人,专职研究员,空军大校,曾出版《嫩黄色的旗语》、《以各种方式走向你》、《强军梦》等多部文集。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

 

作家网新图标